昭通彝族的祭祀性舞蹈"喀红呗"
作者 成忠义 2023-01-16
原出处:镇雄映象

“喀红呗”系彝语,汉语叫“跳脚”、“跩脚”、“拐脚”,是彝族丧葬中的祭祀性舞蹈,属于男性四人跳的祭祀性舞蹈,盛行于乌蒙山一带的昭通镇雄、彝良等地。2017年,彝族“喀红呗”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昭通镇雄县的彝族“喀红呗”主要流传于镇雄彝族聚居的小米多、大火地、齐心松林等地,分为迎神曲、叉脚、抱腰、靠背、猴子搬砖、跋山涉水、威风扫地等多个舞段。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死后丧家要派人报信,母舅家和姑婆家到送葬的前一天才去。母舅家去奠毕,由“喀约”从左边顺时针方向围房子边唱边跳"喀红呗"连续三圈。进屋后在室内棺材左边跳"喀红呗",当姑婆家来时,带的“喀约”逆时针方向围屋跳转三圈"喀红呗",进屋后围着棺材跳三转,然后集中在棺材右边跳"喀红呗",接着两边轮换着跳,从傍晚开始往往是通霄达旦跳个不停。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喀红呗"为祭舞总称,由很多舞段组成;但每一舞段只有一个特殊技巧动作。它有十几种舞步:跩脚步、甩铃步、左右甩铃步、行进甩铃步、斜伸手甩铃步、吸腿步、跳脚等。主要都是模似禽兽的动作,如羊角碰角、猴子爬树、老鹰展翅、老鹰拿鸡、毛狗钻洞、四马追羊、野鸡钻篱笆等,从这些动作名称和韵律分析,反映出彝族古代社会,主要是狩猎和畜牧的情况。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喀红呗"上身动作变化多,幅度大,用小臂带动大臂甩铃,直上直下,铃声响亮清脆,节奏感强。老年人随着铃声的节拍,步伐稳健有力,动作舒展大方;青年人跳时,动作豪放,刚劲有力,犹如斩钉截铁之势;特别在做模拟禽兽动作时,惊险逼真,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体现出彝族耿直、粗犷、好强的性格。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先民善骑马牧畜、狩猎,随畜四处迁徙,马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马铃铛成了舞蹈伴奏中的最好乐器。"喀红呗"整个舞蹈从始至终响着马铃铛的清脆、悦耳的铃声,使舞蹈节奏十分鲜明。舞蹈时,第一人为领舞者,左手持铃,右手持白色孝布,其它三人右手持铃,左手持孝布。这是跳"喀红呗"时不可缺少的道具,刚劲潇洒的舞姿配上清脆响亮的铃声,给人以粗犷豪放,铿锵有力的感觉。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喀红呗"是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原始舞蹈,是彝族在狩猎和畜牧劳动中产生的,充分反映了彝族古代社会的风貌。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bO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
本文相关专题更多专题 >
昭通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