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左脚舞的起源发展变迁及特点
作者 章文珍 2024-06-12
原出处:​《今古文创》2022年36期

摘要:左脚舞是起源于楚雄州牟定县的一种传统舞蹈,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加速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更加频繁,左脚舞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被楚雄州及州边的各族人民所喜爱,成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日常活动,从此左脚舞从彝族人民独有走向多民族共享,不仅加速左脚舞的发展、创新,还带动了左脚舞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楚雄彝族;左脚舞;起源;特点

mouding-1.jpg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基本概况

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中部,东接昆明,南临玉溪和普洱,西接大理、丽江,北与四川攀枝花市相连。1958年4月15日成立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包含了楚雄市和双柏县、禄丰县、南华县、牟定县、姚安县、大姚县、元谋县、永仁县、武定县的九县一市,2021年通过国务院批准撤禄丰县为市,从此,楚雄彝族自治州形成了八县两市的新格局。彝族是楚雄州的自治民族,分布在楚雄州的各个县份,在2020年据相关部门统计,楚雄州的彝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4%。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左脚舞的起源

楚雄左脚舞历史悠久,源于牟定县的“俚颇”和“倮倮颇”两个彝族支系。左脚舞,古时被称为“跺左脚”,是流传于牟定的一种民间舞蹈,不同时期、不同支系、不同地方的彝族对此有不同的叫法,有的人叫“跳脚”“跳舞”,有的叫“跳歌”“三跺脚”“跳左脚”等等,现在统称为“左脚舞”。关于左脚舞的来源,史书里面有相关的记载,除此之外,牟定坝子里面也有相关的神话传说。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历史文献中左脚舞的记载

通过相关的史料记载,楚雄左脚舞的起源历史悠久。在《定远县志》中有关的记述:“罗罗黑白二种……即嫁娶之日,至晚就檐前立松叶棚,左手执弦,右手扯线,以口吹之,合声调(俗称口弦)堕左脚,以手脚之俯仰合曲,谱之抑扬,男女欢唱……谓堕左脚,盖以左脚先起故也”。这段内容描绘了古时彝族结婚时的场景:彝族人民在嫁娶的日子里,出于装饰效果会在庭院搭建青棚,晚饭过后在搭建的青棚下吹起口弦,男男女女一起跳左脚舞的画面。现在的彝族地区,每到嫁娶、贺新房等喜事以及吃杀猪饭、逢年过节都会进行左脚舞活动。上面所提到的“谓堕左脚,盖以左脚先起之故也”一句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叫左脚舞。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民间左脚舞的传说

关于左脚舞的起源,当地有一种传说:在很久以前牟定坝子里有一条恶龙在作怪,制造洪水,危及村民。为了拯救村民,村里有一对叫阿里和阿罗的恋人挺身而出,对抗恶龙。到了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乡亲们在阿哩和阿罗的号召下,准备一起对付恶龙,恶龙见势不妙逃回龙潭,此时,大家把提前烧红的栗炭倒入龙潭里面,抓紧时间搬石块、挖土把龙潭填平,以防恶龙翻身,再次出来祸害民间,乡亲们在填平的地面烧起火,围着火堆用脚使劲踩、使劲跺,为了打败心理的恐惧大家手拉手围成一圈圈使劲吼叫。一直到三天三夜后,恶龙终于被彻底制服。后来,人们用恶龙的头、皮、筋、骨做成了现在人们常说的龙头月琴(也称“三弦”“弦子”左脚舞的伴奏乐器)。后来的人们像制服恶龙时那样手拉手围成圆圈跳起左脚舞脚,嘴里哼着“阿里罗”,来纪念阿里、阿罗这一对勇敢的恋人。跳着跳着左脚舞也由此流传下来,并受广大民众所喜爱。这种神话传说它不能真实说明左脚舞的起源情况,但是它以一种讲故事的形式把左脚舞的内容记录了下来,让后人对左脚舞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见左脚舞的渊源历史悠久。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ouding-2.jpg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左脚舞的特点

左脚舞是左脚调、左脚舞、乐器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左脚舞现场,左脚调一放(或者弦子、二胡等伴奏一响),人们就跟着节奏起跳,舞步整齐划一。无论男女老少人人皆可参与。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左脚舞的形式

左脚舞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场地、人数多寡来确定。在跳左脚舞时一般都是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在人多场地宽阔的情况下大圆圈里面可再围成一两个小圆圈,小圆圈里面摆一个音箱放左脚调,大家围着音箱、跟着伴奏出脚,步调一致,慢慢以一个发现转移,有时像湖面的波纹,一圈圈向外扩,有时像一朵盛开的花朵……这种形式的左脚舞在自家庭院、公园、广场等地方最为常见。除圆圈式外,还有横排式,还有一些舞台表演节目会有新的创作。左脚舞的人数不受限制,少则一人、几人、十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作用,左脚舞可以分为:宴会喜事类(嫁娶、过生日)、节庆类(传统节日)、礼仪类(迎宾客)、休闲娱乐类、舞台表演类等。宴会喜事,是跳左脚舞的主要场合,每逢嫁娶、盖新房、迁新房,亲朋好友和村民都会闻讯赶来,穿上彝族服装,前来帮忙、庆祝。晚饭结束后,大家一起把院子里面的桌子、碗筷收拾好,打扫干净,在以前,伴奏主要是以乐器为主,乐手铮铮的弹起弦子,拉起二胡,在二者完美配合的情况下,其他人陆陆续续进入舞场,跟着节奏开始跳起,时不时能够听到彝家姑娘附和伴奏吟唱的左脚调;现在为了追求更好的听觉效果,在左脚舞现场,以现代的音响设备为主,洪亮的声音和富有质感的音乐,更能激发彝族人民跳脚的热情,不论男女老少手拉手一起跳起左脚,这使彝族村寨形成了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也体现了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优良品质。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此之外,楚雄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大规模跳左脚舞的主要场合,彝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在以前彝族人民吃睡都在火塘边,靠火为生,同时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火在彝族人民的心中是一个神圣的事物,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为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据相关的论文记载火把节源于一个民间故事,但或多或少都与彝族的火崇拜有某些联系。节日当天会开展点火把、迎火、送火等活动,青年男女从不同地方赶来,相聚楚雄的彝人古镇、太阳历公园,瞬间交通堵塞、摩肩接踵,点起熊熊大火,跳起万人左脚舞,就像歌词里所唱的“跳起你的舞蹈奏起古老的音乐,彝家和你一起进爱的火把节”。在楚雄市街道两旁的路灯,有的像火把、有的像火炬,还有一些关于火的标志性建筑等等,都体现了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拜。除此之外还有各个地方的传统节日,如牟定三月会、猫街正月十五等等。还有春节、中秋节、三八节这样的节日里,各个地方会组织左脚舞活动,让辛苦已久的村民聚一起活动活动筋骨。左脚舞也是当地举行各类仪式时的礼仪节目,左脚舞队分两排占站门口,边跳边唱,来表示对来宾的热烈欢迎。生活在楚雄,每当晚饭过后出门散步时,你不仅仅会看到人们在跳广场舞,而且还能看到在跳左脚舞,最常见的是楚雄市的彝人古镇,几乎每晚必跳,到冬天天气转冷,就会烧起一个大火,人们围着大火边跳边放松自己,还有桃源湖、彝海公园都是左脚舞的重要场地。这类左脚舞是群众自发形成的,没有特别的要求,穿戴以舒适方便为主。现在的左脚舞不仅仅是彝族人民自己跳,在楚雄的各族人民都可参与,已经大众化、普遍化了。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左脚舞的舞姿

左脚舞顾名思义就是以脚上的动作为主,因此人们在跳左脚舞时上身一般保持自然直立即可,手牵手时手可以根据舞姿前后甩。在跳左脚舞时一般先出左脚,再出右脚,久而久之,先出左脚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有“踮脚、跺脚、提脚、踢脚、甩脚、合脚”等基本动作,至于何时出脚、何时踮脚、何时转换脚上的动作都要根据左脚调或乐器的节奏而来,特别注重出脚的一致。也有不牵手的,此时的动作较大,花样更多,不仅脚上增加了“磋脚、勾脚”以及小腿的“转、偏、折”等动作,而且上身也要通过“闪腰、弯腰、转身”等动作来配合脚上、手上的动作,伴随音乐节奏进行。不牵手的还有个人与个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围成圆圈一个跟着一个追逐,俗称“狗撵羊”“三跺脚”等,此类以每年猫街的正月十五千人酒歌踮脚会上最为常见,后来推广成了楚雄州一些初中、小学学校的课间操,每到课间操,学生穿上少数民族服装,跳起彝族的传统舞蹈,不仅强身健体,还能学习左脚舞的跳法,为左脚舞地发扬光大做出贡献,体现了彝州人民对自己文化的认可。跳左脚舞时,以双腿的动作为主,膝盖弯直交替,仿佛每一个舞步都有弹性。跳左脚舞时一般男女搭配,女子舞步轻盈、姿态优美,男子豪迈洒脱,形成阴阳互补、刚柔并济、和谐统一的舞蹈格局。在彝家有一种说法“会走路就会跳脚”,说明左脚舞简单,易于人们学习,没有跳过左脚舞的人体验几次,跟着伴奏或者模仿旁边的人就能很快找到出腿的规律。跳左脚舞当然离不开左脚调。左脚调跟左脚舞一样,来自乡村山野、田间地头,唱出彝的山、彝家的水、彝家的传统节日、生活习惯,能够真实反映彝族人民的生活情况。歌词通俗易懂、题材丰富多样:有歌颂类,感恩党的领导,对人民群众的关心;有情歌类,唱出彝家儿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有酒歌类,最常听到的是“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唱出彝族人民的酒文化、热情好客的特点;有节日类,如正月十五赶猫街、三月会等等。左脚调一变,舞步随之改变,让人常跳不厌。音乐、舞步二者结合在一起,让参与者人忘记烦恼,全身心融入其中,这是左脚舞深受人们喜爱的理由,也为后来左脚舞的普遍化、大众化奠定基础。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左脚舞的发展变迁

(一)从乡村山野走向城镇都市

楚雄州地处云贵高原,山地面积占绝大部分,大多数彝族人民生活在山腰、半山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以养殖牛羊为主,山高路远、交通闭塞,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这种自然环境孕育出了独特的左脚舞,是当地人民的一种娱乐活动。它源自彝族人民的生活,与彝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能够反映彝族人民的生活情况,还彰显彝族的精神文化所在。在以前,左脚舞流传在牟定地区,随着时代的发展,左脚舞流传到牟定旁边的县份,姚安、南华、大姚地区的左脚舞也跟着盛行,现在左脚舞不仅仅流行于楚雄州境内,周边的地区也有所流传,如昆明、大理等。可以看出,左脚舞已从乡村走向城市。虽然现在的左脚舞与传统的左脚舞有所不同,加入了一些新元素,但每逢特别节日跳左脚舞的传统被传承下来。在彝乡,每逢婚嫁要搭青棚,跳左脚庆祝,今天用彩旗或可点缀气氛的装饰品代替青棚;在服饰上更为艳丽、统一,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在伴奏上用现代的音响设备来代替传统的弦子、二胡等乐器,以满足更大场地的要求和听觉效果。除彝族的传统节日、喜事宴会外,在楚雄州的八县二市,平日里的广场、公园等地跳左脚舞活动随处可见,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加大,跳左脚舞已成为城里人放松自己、愉悦心情的一种活动。今天,左脚舞不仅跳出了彝家,跳入了城市,还走进了一些一线城市,在左脚舞爱好者的带动下,在打工人的带动下,左脚舞进入了深圳、广东地区,甚至跳上央视和春晚,展示了楚雄彝族的优秀传统文化。2021年乡村振兴、云南在行动的一县一星中,牟定县的左脚舞队曾跳到了北京世贸天街。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从彝族独有走向多民族共享

左脚舞最先由牟定彝族先民所创,现在已经遍布楚雄州的八县二市,还传到楚雄以外的周边地区。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的不断完善,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更加频繁,左脚舞已成为一种大众娱乐活动,在楚雄、昆明地区,不分彝族、汉族以及其他的少数民族,人人都可参与,在城市跳左脚舞的汉族人数远远超过彝族。过去只有彝家办喜事才跳左脚舞,现在汉族的婚礼也开始看到左脚舞的身影,左脚舞成了婚礼、乔迁、庆典礼仪里的一道风景。除此之外,当地的各种节日也是各民族共享左脚舞的盛会,传统的民族节日已成为各族人民共同欢庆的节日,左脚舞由过去的彝族人民自己跳变成了各民族一起跳。可见,左脚舞已成为当地各民族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再是彝族独有。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从民间文化走向政府主导

随着左脚舞的兴起,保护和传承发扬民族文化政策的出台,当地政府植根于左脚舞的深厚文化土壤,推进左脚舞文化的发展。2006年,“左脚舞之乡”牟定县被云南省政府列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左脚舞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的元宵节晚会上,《正月十五赶猫街》在人民大会堂唱响。左脚舞也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 新时期,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左脚舞作为牟定县的特色,再度登上大舞台,在政府的支持下,左脚舞、左脚调、酒歌的培训到了北京、新疆等地区。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从群众自娱走向商业市场

左脚舞不仅需要歌(左脚调)、舞,还需要乐器、民族服饰。左脚舞的盛行,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左脚舞的发展壮大,对民族服饰、弦子二胡等乐器的需求有所增加,除此之外,还带动了一批民间艺人的发展,如彝族歌手、左脚舞表演队。以及影像制作产业的发展。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服饰需求的增加,再度兴起了彝绣产业的发展,楚雄州内随处可见的彝族服饰商店。弦子等传统手工制作大量涌现,销售渠道多种多样,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快手直播卖货更为常见。现在的楚雄州出现了许多民间艺人,创作左脚调、创新左脚舞,还纷纷成立左脚舞出演队,每逢传统节日、嫁娶、宴会是他们大展风采的时候,唱歌敬酒助兴,收入可观。随之出现的还有一批摄影师,现在的人们遇上嫁娶、乔迁新居都有录像做纪念的习惯,摄影师、左脚舞光盘的制作业也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左脚舞由群众自娱走向了商业市场。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结语

左脚舞是楚雄彝族的特色舞蹈,它的发展历史悠久,被楚雄及周边的广大群众所热爱,不仅反映了楚雄彝族人民的生活情况,更是展现了彝族人民的特色文化。目前学术界关于左脚舞的论文、期刊相对较少,主要有关于左脚舞起源问题的研究;左脚调艺术特点的研究;左脚舞传承发展的研究;左脚舞功能的研究;不同学科从不同层面进行研究:如体育学从强身健体层面进行研究;医学从养生层面入手。2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章文珍,南京理工大学。
原载:《今古文创》2022年36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搜狐网-牟定在线。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