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六祖文化广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西郊10公里处的旧圃镇老鸹岩,这里就是彝族历史上著名的“六祖分支”发生地。老鸹岩山崖下面有一眼泉水,因井内泉水上涌时形如葡萄,故名“葡萄井”,文人们称之为“珍珠泉”。几乎每部《指路经》中,都记载着葡萄井这个“六祖”取分支水的地方。
“六祖分支”是彝族人广为所知的重大历史事件。彝族在历史上曾经历了洪水泛滥的时代,战胜洪水之后,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六个儿子(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在葡萄井分支,将子民分为武、乍、糯、恒、布、默六支,由他的六个儿子带领,每两支人为一联盟形式,向不同方向迁徙、拓疆。彝族先民分向各地后,逐渐成为西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后世把这一重大的历史活动称为“六祖分支”。
迄今在各地彝族人的《指路经》中,准确记录了各自的迁徙路径,老人去世后,彝族毕摩准确无误地念诵《指路经》,指引死者魂灵返回祖先的发祥地“葡萄井”所在处。因此,彝族六祖文化广场的建设,对于彝族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里是彝人灵魂回归的祖先故地,也是全国彝族人民寻根、祭祖、朝圣的心灵家园。这里既是文化旅游度假区,同时也是荟萃彝族文化的“大观园”。
“六祖文化广场”于2009年8月14日启动兴建,规划用地26.5公顷。景区包括:祭祖广场、阿普笃慕铜像(21米)、六祖铜像、彝族祠堂、彝族博物馆等。
肖育文 摄
彝族祖先阿普笃慕铜像位于老鸹崖顶峰,整体高达21米,与祭祖广场六个儿子的雕像共同组成景区主体雕塑群。这座老祖铜像背靠六峰,目视前方,身着彝族服饰,造型威严大气。
肖育文 摄
在老祖铜像所在山脚下,还配有彝族祠堂和彝族博物馆等配套建筑,充分展示着彝族六祖支系文化发源和彝族迁移的地域文化。
肖育文 摄
彝族祭祖广场占地面积800余亩,主体为六角型开放式广场,广场六个角落分别立有彝族六祖铜像,象征着彝族六祖分支自此开始。同时,这里也是举办彝族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祭祖广场还设有彝族祭祖大型香鼎,以示彝族人对祖先的敬意。
肖育文 摄
彝族素来崇拜火,所以在祭祖广场中间有一口直径五米的巨大火盆,当有重要祭祀、大型活动时,火盆点燃,燃烧着雄雄火焰,寄托着彝族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