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耕耘 成就非凡——记彝族青年学者普驰达岭
作者 阿里瓦萨 2014-12-06
原出处:彝族人网

  与我面对面而坐的这位鹰钩鼻子、眼神自信、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又不失几分彝人血质固有的内向与矜持的年轻人,就是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奔突的彝族青年学者兼彝族人网总编普驰达岭副教授。ry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普驰达岭有个汉名叫普忠良,1970年11月,他出生在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一个彝族山村。禄劝属古夜郎地域,夜郎发祥于滇、蜀、楚之交界的黔地毕节,此系笃慕之“六祖”后裔居地。唐南诏部地,宋大理国曾在罗婺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传奇与神话。他从小生长的山村是彝族德布德施氏族世居之地,这里彝族传统文化风土浓厚。 
 
  普驰达岭从小对彝族地区的彝族同胞的生存状况可谓耳濡目染。故土的传统文化元素早在孩提时代就深深地烙入他的血质里。彝族毕摩(祭司)那低于树林的姿态,高于峰峦的心境诠释彝族古老文化的深邃面孔,在他幼小的心里埋藏得很深。可以说,普驰达岭走上了从事彝族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就是出于这样一种神密的不期而遇的母语感召。他所生活的千里彝山那一座比一座高的大山滋润了他的心灵,这种厚重的背景所带来的原生乡土文化源头,促动他大学毕业工作后,在有机会接触彝族语言文化的研究过程中逐步积蓄了以审视、研究、借鉴的目光投入到彝族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的工作中。
 
  一路走来,普驰达岭从中深深感受到了彝族古老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在他心灵撞击出深刻绝伦的美感与冲动,至今难于割舍。他自豪地对我说:“研究上虽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但我想能够在彝族语言、文化和历史的缝隙间游走自如,在前人的基础上选择没有涉及的研究课题,发出自己作为一个彝人的声音,同时,还可以在有心灵感印的时候,写写与族人历史文化事象有关的诗歌文学等自己所爱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喜欢这样的生活,虽然安静、平凡,但振地有声。”
 
  在学术的道路上,普驰达岭始终以彝人固有的自信在坚持中恪守,飞翔中超越,逐步成长为一个学有见地的彝族青年学者。而他的成长之历程不失为我们开启了诸多昭示。
 
  祥云萦绕的轿子雪山脚下,奔腾不息的掌鸠河沿着乌蒙山脉洗滴而下,普驰达岭的童年生活就是倾听着掌鸠河的欢唱声中度过的。那里的彝家山寨风情浓厚,那里彝家红红的火塘长年不熄,那里的阳光猛烈如虎,还有那里的植物倔强地生长。他说:“在家乡掌鸠河畔夷笼坝子,每一棵树,都能唤来一声鸟鸣;每一叶草,都能捏得出一滴水声;每一阵风,都能吹开花的心房。”
 
  普驰达岭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在父亲的眼里,他既是调皮捣蛋、鬼点子颇多又是很有成就的小儿子。
 
  说起调皮捣蛋、鬼点子多时,普驰达岭脸上荡漾着得意的神色久久未退不说,还情不自禁地讲起了许多难忘而有趣故事。其中,上初中一年级时发生的拔萝卜吃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气温渐冷的夕阳渐去的傍晚,刚吃过晚饭的他拿着书本和两个好朋友一起去学校对面的小山上看书,可是,过了好长时间了,书怎么也看不进去,原因是他们看着农家地里那些红彤彤的红萝卜直流口水,原来是肚子还没有吃饱。尽管已在食堂里吃过半斤米饭,但是,下午上过体育课,消耗了不少体力和能量,加上正是身体呼呼往上窜的年龄,吃多少饭很快就感到肚子咕咕叫了。再说,食堂里的饭菜没有太多油水,量又少,也难得吃上一顿肉。面对红萝卜的诱惑和庄稼地里还在劳作的那位满脸汗水的老大爷,他灵机一动,叫那两个同学去假装跟大爷问路闲聊,自己却三步并作两步,快速从侧面猫腰而下,顺着高高的田埂下三下五除二就拨来了几根红彤彤的红萝卜,渡过了舒服的夜晚。
 
  那个年代,说实话,学校里的伙食很便宜,一天只吃两顿饭,一顿饭只花一毛一分钱,一周只花11元钱,一个月下来也不过40多元钱。但是,生在农村,家境不是很富裕的他,一个月下来,却花掉了他父亲含辛茹苦挖药材卖来的钱和当村主任的所有津贴。而且,经常扛着自家种的瓜果蔬菜交给学校的食堂,冲抵伙食费用。即使这样,在学校的日子还是不太好过,很多时候依然吃不饱。因此,只要一逮住机会,几个玩伴就会悄悄溜进田间树林,順手弄点萝卜、苹果和梨等等水果来补充食堂里得不到的满足。
 
  普驰达岭上学的过程中,尽管生活上很艰苦,但是,学习上却从不落下任何一堂课,任何一次求知的机会。尤其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在县教育局举办的一次全县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得了作文竞赛一等奖。在别人看来这个奖算不了什么。而正是这次获奖,在他所在的那个山村小学里上百号人中,普驰达岭这个名字很快在不大不小的彝家山寨传开了,也传遍了整个乡镇。人们奔走相告,到处传递着“普家有个出息的儿子”的佳话。当时获奖的那个高兴劲儿,现在还写在他那厚实的脸上。
 
  正是这件事,正是从老师的赞扬和同学的羡慕以及亲人的肯定中,极大的鼓舞了这个从小生活在有些贫穷却有深厚彝族传统文化家庭里的彝家孩子不断奋发向上,奠定了他日后在学业上的成就和事业上的发展。从此以后,普驰达岭更加热爱读书,更加努力,并以全乡第一的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云龙中学。初中三年中他的学习始终很好。从初中一到初三,不但担任班干部,学习上也很出彩。整个年级的五个班中,每一次大考小考的成绩,他始终名列年级前矛。初中毕业的那一年,在填报高中志愿的时候,班主任左劝右哄,想让他考昆明第一高级中学。他想了三天两夜,最终还是没有填报。原因还是众所周知的家庭经济贫困的理儿,因为要到昆明去上高中,板起手指算算,三年不知要花多少书学费和伙食费不说,光从禄劝县城到昆明的一次来回路费,就已经是超过了他上初中时候四个月的伙食费了。于是,他选择了周末可以去亲戚家干点活来改善伙食的禄劝县第二中学。
 
  三年的高中生活,除了寒暑假回到老家参加农活以外,平时的假日和周末都在学校里度过,偶尔在周末的时候抽空去亲戚家帮点农活,顺便改善生活,以此来补充营养。三年的高中生活就这样不知不觉度过了。1988年7月,普驰达岭以优越的高考成绩,考上了西南民族学院(现西南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系彝语言文学专业,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
 
  谈起填报这个彝语言文学专业时,普驰达岭脸上泛起难以掩饰的感激之情。他说当时报考西南民族学院彝语言文学专业是深受张炳廷老师的影响。张炳廷老师当时任县民委主任并在中央民族学院民语三系彝文古籍专业班学习。张老师与普驰达岭同是一个办事处一个村的,也是第一个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学校后来参加工作的同村彝族老前辈,是张老师始终鼓励他好好学习,做传承彝族文化的有用之人。在大学五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张老师始终以一个长者的默默地支持着他。普驰达岭说,走上了彝学这条道路,张老师是影响他最深的人之一。
 
  在西南民族学院就学的五年中,是普驰达岭求知路上的黄金岁月。当很多同学出双入对花前月下的时候或闲庭散步消磨时光的时候,在教室或图书管里总能够看到他刻苦读书或在学院社团里忙碌的身影。当舍友还在呼呼大睡早入梦乡的时候,他总是看书看到深夜。最让他吃紧的还是学习上的语言障碍问题。因为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很多彝语言课程,都是用以彝语北部方言为主的规范彝文讲授的。这对出生在世代操彝语东部方言家庭语境,从小以东部方言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语言环境中成长,背负着浓郁的彝族传统文化和南高原的风土人情的他来说,学起来,实在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啊!但是,再大的困难对意志坚强奋勇拼搏的他来说,也只是小事一桩。通过挑灯夜战,不懈努力,普驰达岭克服了重重困难,学懂并精通了彝族规范语言的同时,系统地学习了语言学和文学创作方面的理论知识,查阅了大量的彝文古籍和彝汉文献,涉猎了诸多彝族历史、语言、文化、宗教和哲学方面的知识,并催生了毕生为彝学研究作出努力的信念。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彝族先民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彝族文字、宗教祭祀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彝族语言更是一个十分复杂语言系统,现在大体分为北部、南部、东部、西部、东南部、中部等六大方言,每一个方言里又包含若干次方言和土语。而普驰达岭却精通东部方言和北部方言,熟悉很多彝语支民族的语言结构和言语知识,这给他日后从事语言文学方面的研究和编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功底。
 
  在西南民族学院学习的五年中,普驰达岭也充分展露出他文学的天分,发表了大量的散文和诗歌作品,并担任了学院诗刊《山鹰魂》副主编,很多作品在《西南彩雨》、《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学院院报》、《黑土地》、《诗歌报》等刊物上发表。组诗《红土舞蹈的思念》在四川高校“繁星杯”诗歌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得到了张兴泉、叶延滨、吉荻马加等著名诗人的接见。
 
  1993年7月,普驰达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并直接分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踏上了首都北京,走进了中国最高的学术研究的科研殿堂——中国社会科学院。
 
  踏进工作岗位以后的十多年来,普驰达岭从零开始谱写人生,继续发扬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和朴实坦诚的为人处世风格,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来到首都北京以后,1993年7月至1994年6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语言研究室工作,担任实习研究员。1994年7月至1994年11月,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安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挂职锻炼,担任开发区主任助理。1994年12月至1998年11月,回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社会语言学研究室工作,担任实习研究员。1998年12月底,从社会语言学研究室调到国际知名的语言学杂志《民族语文》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直到现在。
 
  在担任《民族语文》编务工作以来,由于精通彝语东部和北部两大方言的语言和文字,对彝语各方言和彝语支民族如:彝、拉祜、纳西、傈僳、白等民族语言的熟悉和了解,先后初审、复审有关方面的语言学稿件30篇,约计30万字。直接参加《民族语文》1999年至2007年间藏缅语族语言栏目的策划和稿件组织工作共56期(每年6期),编辑加工和编校对文稿约计2688万字。担任《民族语文》1999年至2007年间共14期的责任编辑,执行编辑文稿计168万字。从2001年至2006年担任《中国民族研究年鉴》编辑部的兼职编辑,参加《中国民族研究年鉴》六卷本稿件的组织、策划和编辑校对工作,校对文稿350多万字,承担了《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03卷的责任编辑,编校该卷稿子计72万字。兼任《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通讯》副主编,负责编辑、校对和排版该《通讯》共三期稿件,计30多万字。兼任《彝族人网》网站总编,编辑校稿数百篇文章数十万字。由于工作努力,勤奋吃苦,高度负责,从1999年开始的编辑部工作的年终考核中,连续7年被评为称职,2004年、2007年被评为优秀。
 
  普驰达岭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已公开出版1部个人专著、6部合著,1部合作译著,计44.7万字。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2篇,计22.15万字。公开发表研究综述13篇,计14.75万字。先后参加了15个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向大会上提交并宣读了《我国彝族地区彝汉双语教育现状与发展前瞻》、《彝族古地名“玛纳液池”及其深层文化现象透视》、《彝族古地名ma21ne33ãi21vhi33考释》、《彝语社区的彝文规划及其实践》、《从毕摩祭祀词汇看彝族宗教信仰与崇拜》、《彝语社区多民族杂居村落族际语言使用问题研究》、《彝族自称与彝语氏族地名》、《多民族杂居村落双语特点与及成因个案调查研究》等数十篇学术研究论文。独立完成一项社科青年研究基金项目即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青年基金课题“村落双语研究”。参加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社科重大科研项目共6项:即周庆生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少数民族语言政策比较研究”项目中,分别独立承担并完成了该项目第一子课题《国外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第六章第三节“语言权利在后殖民非洲”翻译工作和该项目第二子课题《国家、民族与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第一章第四节“官方语言的选择从本土语言到殖民语言:秘鲁语言政策研究”研究任务,该两个子课题的成果已由语文出版社分别于2001年12月和2003年4月出版。参与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十五”科研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字符总集”课题,该项目成果于2004年9月通过专家鉴定。参与朝克、李云兵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B类)“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2003年至2005年)的课题,主要承担该课题第一章即“藏缅语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中的“彝缅语言文字研究”部分。按计划已完成彝族、哈尼族和拉祜族的语言文字研究史内容,约计4万字。参与郝时远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的研究,该项目的最终成果《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于2002年8月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参与周庆生主持的2004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A类)“语言接触研究”(2004年至2007年)的部分研究,主要承担该课题的第九章即“语言混杂和语言混合”中的“伪满州国时期的‘协和语’”的研究工作,该项目已完成。参加由黄行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课题(A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集”的课题等。
 
  “梅花香自寒中来”,普驰达岭在本职工作上的努力和自觉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所付出的辛劳得到了同事和业内专家学者的好评,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由他初审、复审和编辑加工,发表在《民族语文》2000年第5期的凉山民族研究所巴且日火副教授的文章《凉山彝族非血缘亲属称谓试析》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同时,还获得了2001年四川省社科哲学类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主要参与编辑的《民族语文》杂志2002年荣获第二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荣誉;2005年获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
 
  参与的课题成果《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项目)获2003年国家民委、新闻出版署第六届中国民族图书一等奖;2004年获院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所一等奖。
 
  参与的研究成果《国家、民族与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少数民族语言政策比较研究》成果之一)荣获2003年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科研成果著作类二等奖。独立研究成果《从全球濒危语言现象看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一文在《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发表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5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主办的《世界社科交流》(内参)第66期(总58期)和第67期(总59期),2001年11月18日全文转载。
 
  在《世界民族》1999年第3期发表的个人研究成果《官方语言政策的选择:从本土语言到殖民语言——秘鲁语言政策的历史与现状问题研究》一文被北京大学定为2005年春季学期选修课《世界政治中的民族问题》第四讲(美大地区:移民与土著的冲突与融合)考必读书目之一。
 
  发表在《民族语文》2003年第1期上的学术论文《彝族自称与彝语氏族地名》一文被《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按照《年鉴》编辑部的安排,独立承担完成的对我所著名学者刘尧汉教授的采访稿了《刘尧汉先生访谈录》在《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03年卷)上刊发后,受《青年与社会》杂志之邀,在该杂志的2004年第11期上以《一江三山在脚下,两洲五洋存胸中——访新中国的第一个彝族教授刘尧汉先生》为题作了专题报道;同时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编辑杲文川的约稿,采访有关刘教授的主要内容于2005年4月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上刊发。
 
  普驰达岭是一个赤脚从中国南高原彝族山寨走出来的一个彝族学人,是一颗在学术研究领域特别是彝学研究领域冉冉升起的彝族年轻学者。这里,我衷心地希望普驰达岭能够戒骄戒躁,努力上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术研究中“百尺竿头,更上一层”,取得更大的成就。在全国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都想往的北京,在这个梦幻斑斓、富有生气的都市里成就一个彝人的梦想和传奇的人生。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措扎慕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