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巴莫姊妹彝族研究小组《彝族风俗志》
作者 王朝 2023-11-10
原出处:​《西部论丛》2020年14期

摘要:《彝族风俗志》是由巴莫姊妹彝族研究小组在1992年7月3日于北京编撰出版的全面讲述彝族民间风俗文化的志书。时间从彝族产生开始,可以说囊括了这歌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生活文化里的方方面面。关于此书介绍寥寥无几,网络上能够查阅到的信息甚少。本文试图从方志学的角度对此书进行一个大致的评述,便于后人知晓。
关键词:彝族风俗;方志学

bamozimei2.jpg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关于《彝族风俗志》的相关内容在互联网上几乎是找不到的,然而这本书里所讲的关乎彝族风俗文化风俗习惯几乎是无所不包,从体例上来讲,此书作为《民俗文库》出版系列的其中一本。不以年代记录也不以人物记录,也不以不同地区的彝族作为划分,而是用234页,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岁时民俗,人声仪礼,民间信仰,口称语言,民间游艺七个方面展现了彝族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彝族文化同出一源各地大同小异的认识。下面我从此书我所感觉到的几个特点来记性评述。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内容详尽

如上所指出,此书话题涉及到彝族文化方方面面,每一个大的方面又涉及到小的方面,例如岁时民俗这一章,又分出了历算,生产性节日,社交游乐节,纪念性节日,庆贺性节日,祭祀行节日六个部分,而每一个部分的介绍也十分详细。比如对于彝族十月太阳历的介绍:“十月太阳历是彝族祖先创制的一种特殊的历法,按照这种历法,每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共三百六十天,另有五至六天过节日。这种历法无大小月之分,每月都为三十六天,便于记忆。十月太阳历选择傍晚时北斗星(彝语称沙聂)的尾巴(斗柄)指下为大寒,指上为大暑,以大寒或大暑为元日,准确地反映了季节变化的规律。据计算其寒暑往返一次的时间也即回归年的长度为365.33日。结构整齐,科学简明,使用方便是太阳历的特点。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现在彝区流行的火把节和彝族年第二个节日最初就是根据太阳历制定的。当星回标志北斗星的斗柄指上时当过火把节,而斗柄之下时改过彝族年。后来,受汉族历法的影响,近代彝族的火把节逐渐固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而流行过彝年的地区,新年的日期从农历十月到正月很不统一,这也是由于彝族太阳历新年受到农历影响而产生的变异。[1]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可以看到,在介绍太阳历的时候,书中不仅将北斗星在彝语里的念法也标注出来,而且对于时间的精确度,以及彝族年为何波动的介绍都非常全面且合理。几乎在已经存在的史料之中不可能再找到更为详尽而准确的信息。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再比如在社会民俗这一章的家支部分,此书一直细分出了“社会民俗---家支---家支的民俗传承---家支成员的集体意识---血族复仇”这一条线,可以看到分的非常细化。在这一章中对于家支之间如何战斗进行了非常细节的描述。整理出了“请酒---家支大会---占卜---挑战---开战”这一条顺序线。让人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事情是如何进行的。同样的例子书中不胜枚举,例如对于婚前礼的进行,作者总结出了“确定婚龄---取兆合婚---定亲行聘---择日请期婚期---节食禁水”这一条顺序,让即使熟悉流程的人也会多一层清晰感,而且有了这样权威的记录,在之后的生活里可以称为年轻人的直接指导手册。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sdfd4.jpg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内容全面

风俗志里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风俗典故音乐,如此多的涵盖面通常会多而范,但在此书中,每一个面都表达地十分专业,让人佩服三位作者的知识量。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比如第七章民间游艺的音乐舞蹈部分,在介绍彝族乐器笛老挪的时候,,书中这样介绍“彝族古老的吹奏乐器,泥制,流行于云南文山彝区。其形制古朴,有梨形和葫芦形两种。葫芦形笛老挪高约八厘米,宽处直径约6厘米,壁厚约0.3厘米,上端凸起部分为吹孔,吹孔直径约0.7厘米,有三个按孔,正面下方左右各设一按孔,背面设一背孔。演奏时两首扶助笛老挪,左手拇指按背孔,开任何一孔发音为do,开两孔发音为re,开背孔发音为mi,三孔全按发音为la。它虽然只有死个银,但可以组成旋律演奏乐曲。其表演者多位男性。传统的乐曲有《催春曲》等。” [2] 这段介绍涉及到具体的操作方法和乐理只是,可以称得上是乐器的操作说明,读者不仅可以通过这段文字了解这歌乐器,甚至可以直接学会如何吹奏。让人感觉像是音乐教材的作用,而不仅局限于志书。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再比如介绍歌舞音乐的这一段。“……如”打歌“音乐,居住在巍山,南涧一代的腊稞人的歌舞称为打歌”。打歌的音乐由两部分组成:葫芦笙。竹笛吹奏的打歌调;对唱的打歌调。葫芦笙和竹笛吹奏的曲调又分两个声部,与人唱的打歌调同时相合,形成三个声部的舞蹈音乐,造成热烈的音乐效果。歌唱的曲调诙谐之中带有活跃,弟子的短句则在高音区跳动不止,两者又结合得很自然;葫芦笙的音响较低,它在低音区起着稳定节拍,丰富音响的作用……舞蹈歌又自成一个声部,曲调区别于乐调,各声部之间形成多声的结合。如第十曲《洛册调》,乐队的吹奏乐器组和弦乐器组,都是从弱拍开始,而舞蹈歌是从强拍开始的,人声于乐队共同构建了连绵不绝的效果。“[3] 这一段对于歌舞的介绍不仅对于普通人够用,对于专业人士也能一下子搞清楚它的特点。能够介绍的如此深和详细。让这本书对于彝族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近似于百科全书的作用。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此之外还涉及到宗教,民歌,传说等等,而任何方面都是以专业性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普及的角度来介绍了,难能可贵。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hunei3.jpg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情感充沛

此书是由三位彝族女学者所做,虽然史书志书不宜过于抒情,但正常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也在书中有所体现,充满感染力。在书的开篇导言中,书中写到“在伟大祖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较广,富有文化传统的民族。”[4]这一观点看似抒情,实则可以轻松从书中的内容中得到印证。 还是在介绍音乐舞蹈时,书中写到:”彝族的民间游艺民俗,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人民生活中广泛的传播,体现了彝族人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传统娱乐形式的珍视和承继……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内容及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5]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有所傳递但也比较克制,并且当先作了这样的印子之后开始十分详细地介绍,让读者可以发自内心地感觉到事实正如同笔者所说。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需要注意的是,此书里类似于这样的抒情部分今本都集中在音乐舞蹈此类。因为艺术正是人类都共同所热爱的,作者在此处将这种活泼生动的情绪传递是合理的,是整本书更具有生气而并非只是枯燥的介绍。而到了很多传统文化和习俗方面的表现,书中则很好维持了志书述而不作的特点。尤其当涉及到民族文化封建习俗这一类的评价时,此书的客观性则体现出来。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 表述客观

如上所言,彝族作为一个长期处于奴隶制社会,直到新中国建立才由党领导进入社会主义的民族,很多古时候的风俗习惯是值得讨论的。此书之中,对于这部分的评价也是秉承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如在介绍血亲复仇这一部分之后,书中写到:”……可见整个过程仍承袭着古代遗风,由于家支成员间又互相帮助和血亲复仇的义务,因此家支成员为家支集体礼仪而献身的行为受到称赞与鼓励。在械斗时打死对方家支成员而需付“命金”时,也由本家支成员共同负担。这些都反映了原价械斗一般带有明显的血族复仇色彩。“[6]作者因此才将彝族家支之间俗称”打冤家“的行为定义为”血亲复仇“,这一并不动听的词语正好体现了作者的客观性。 在评价这一行为时,书中写到”家支成员的集体意识具有消极与积极的二重性。如械斗,打冤家在历史上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而且造成家支之间长期的敌对和不和,并未奴隶制度下的奴隶主战争所用。但另一方面也有积极意义,表现在家支成员中开展互助互济乃至抵御外侮,维护全体成员的利益和生存。“ [6]在写家支管理制度时,书中写到:‘以上一系列的家支管理惯制,在彝族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有效地维护了家支内部个体家庭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睦,同时也有其局限性和负影响。当代梁山彝寨管理继承了过去家支制民俗中的某些民主性精华,开创了信封,形成了彝族社会民间管理的新俗。”值得注意的是,和对于音乐艺术中的赞美不同,书中唯一标示出消极层面的几乎都出现在家支这一张,体现了作者对于这层问题的意识。,[7]另外一方面,书中从两方面辩证地评价了这个事情。表现了此书作为一本志书的可信性和权威性。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 局限

此书作为《彝族风俗志》,将音乐舞蹈祭祀传说都详尽记述,却对于彝族最根本的等级制度一笔带过。 不得不让人感觉作者有避而不谈之嫌。 等级制度是奴隶制的根本,也是依然束缚彝族人的一根绳索。作为彝族人更该思考如何在新的时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有生命力的厚重的文化,也让落后的东西对于当代的彝族人的影响越来越少。 缺失了这一部分可以视为此书的比较重要大缺陷或者所局限。期待后人能做到更好。V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彝族风俗志》P95【M】. 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
[2] 《彝族风俗志》P192【M】. 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
[3] 《彝族风俗志》P197【M】. 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
[4] 《彝族风俗志》P1【M】. 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
[5] 《彝族风俗志》P190【M】. 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
[6] 《彝族风俗志》P71【M】. 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
[7] 《彝族风俗志》P77【M】. 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

作者简介:王朝(1993-),男,彝族,四川涼山人,西南民族大学旅历学院专门史,硕士,研究方向:方志学理论。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