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文明,闪光的文字——记彝族学者普璋开及其彝族文献翻译作品
作者 ​图纳妮岚 2023-04-06
原出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31 (5)

image.png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先民很早就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和无法估计的口承文学流传于民间。彝族古籍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彝族先民智慧的结晶,记载着彝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彝族文字传承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是彝族人民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字是传承彝族文化,发扬彝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手段。许多彝族学者和民间的毕摩文化传承人皆以此为己任,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挥发着自己的力量和光芒。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学者介绍

普璋开,男,彝名乌图阿普。1935年4月出生在云南省石屏县哨冲乡莫测甸村。其父普玉发生前是当地学识渊博的毕摩,精通彝文,熟悉彝族祭祀、婚丧嫁娶、折日、风水等各种习俗礼仪,精通彝族洞经音乐。普璋开及兄长普家明自小对毕摩文化耳濡目染,同时,由于生活所迫,兄弟俩从幼年开始便随父走村串寨,学习主持各种仪式,抄写诵读各类经文,为后来从事彝族文字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普璋开和兄长虽然从小学习彝族文化,但因为长大后参加了革命工作,因此没有承袭父亲的衣钵,而是分别由兄弟俩的长子普海和普照继承了祖父的衣钵,成了当地年轻的一代毕摩文化传承者。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普璋开是1983年在其48岁时才开始从事彝族文化工作的。当时,云南省要“规范彝文”,经石屏县民委推荐,他被省民委从哨冲供销社选拔到云南民族学院(现为云南民族大学)培训3个月后留在省民委从事“云南彝文规范”。两年后,即1985年,“云南彝文规范”接近尾声,他被调到红河州民族研究所,承担培训彝文师资、推广规范彝文、收集翻译整理彝文文献的工作,开始真正从事彝族文化的研究工作,也即开始了他的“彝文传承之路”。[1]他于1995年退休,如今已是77岁的高龄老人,但退休16年来,他却从未放下手中的笔,每天依旧伏案工作,辛勤耕耘。哪怕是如今老伴因车祸瘫痪在床,他自己的眼睛出现了病症,还仍旧边照顾老伴边拿着放大镜抄写翻译彝文。他的执着和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使他在晚年硕果累累,为抢救和保护彝族文献典籍作出了令人惊讶的贡献。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普璋开对彝族文化的传承

普璋开从事彝学工作近30年,对南部方言彝文的规范和老彝文的传承工作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因此,2010年红河州民委授予了他“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普璋开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可以从他对家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两个方面来看。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对家族文化的影响

普璋开夫妇育有两子四女,子女均参加过州民委在当地举办的规范彝文培训班。长子普照和堂兄普海十几岁便开始在祖父毕摩普玉发指导下成为当地年轻的毕摩,后来又在普璋开指导下认识了规范彝文,学习翻译整理文献,抄写毕摩经书。三女梅丽,幼女梅笑在他的严格教育和悉心指导下分别从师专、大学阶段开始学习彝文,学习国际音标,开始协助父亲抄写整理古籍文献,并参与编撰《滇南彝文字典》。普璋开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每个假期,女儿还没有放假,他就已经安排布置好了假期的工作,要求她们每天都要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已经编辑出版的《滇南彝文字典》、《红河彝族创世史诗》、《红河彝族道德经》、《红河彝族行孝积德故事》等是父女共同的劳动成果。除此之外,她们还在《红河文化》、《彝文文献译丛》、《毕节学院学报》、《河池学院学报》等多种刊物发表了数篇相关论文。普璋开一直以来都希望子女能够好好学习彝文,将彝族文字和毕摩文化继承下去。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仅成就了自己在彝族文献整理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深刻影响了子女,如今,普家有普海、普照两个毕摩文化传承人,而且他们都已有再传弟子。次女普清华是当地有名的剪纸艺人,先后被授予县、州、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称号。三女梅丽、幼女梅笑也开始了自己的彝族文化传承之路。在他的辛勤培育和普家四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普家在彝族文化,特别是毕摩文化的传承方面成为了当地的典范。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普璋开的彝族文化传承活动对在社会的影响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参与“云南彝文规范”,培训彝文师资5期,为云南彝族文字的统一规范和推广提供文字和师资。2.参与编写彝文教材,参编《彝文扫盲课本》,为规范彝族文字提供教材。3.译注彝文典籍。他凭借掌握的众多彝族古籍资料,合作出版了大型的彝文典籍《祭龙经》、《红河彝族创世史诗》、《红河彝族行孝积德故事》、《红河彝族道德经》、《滇南彝族指路经》等古籍译著,这些大型典籍均以四行体出版,为外族学者阅读和研究南部方言彝语和彝文提供了详实的文字对照资料,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本民族文化的传播。4.编写彝文工具书。他先后参与编写《云南规范彝文字典南部方言册》、《滇川黔桂彝文字集云南中卷》、《古彝文字典滇南卷》《滇南古彝文速成识字集》、《滇川黔桂彝文字典》、《滇南彝文字典》、《云南规范彝文字典》等字书、字典,为学习规范彝文和滇南老彝文提供了字书字典,为语言文字的规范和传播提供了大量的工具书。[1]如《滇南彝文字典》共收15987个单字,从收集资料、收集词汇到编辑出版历时23年,为编写字典拣字共抄写彝文古籍134卷,并亲自走访调查了石屏、红河、元阳、绿春、峨山、新平、元江、双柏、江城、墨江的彝族山寨,对这些地方的语音进行了调查,并翻译了70多本上述地区的彝文文献,从中收集了许多彝文字。[2]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普璋开在彝族文字规范和推广方面,在彝族古籍整理和翻译方面以及工具书的编撰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的研究成果对彝族南部方言古籍的保护和彝族文化的传承,对彝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献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成果的取得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他有着“学而不厌”的学习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极度热爱。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普璋开退休后翻译的文献书目及其分类

1995年,普璋开按政策退休,但他“人退心不退”,每天依然拿着放大镜翻译整理彝文古籍,一直坚定不移地践行着“彝族文化传承之路”。她收集整理翻译、与人合作翻译了大量的古籍。以下是他自1999年至今的翻译彝文文献书目(表1)及抄写整理的彝文文献书目(表2)。[1]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表1 普璋开1999年至今翻译的彝文文献书目

序号汉译书名文献类型文献内容文献来源翻译时间备注
1《创世史诗》历史287页家藏1999年第一次翻译,2005年第二次翻译编入《红河彝族创世史诗》,2007年出版
2《寻根探源》)历史62页
3《乃古造天地》历史112页
4《氏族分支经》历史30个标题,共76页法国[2]2001年10月1日-24日交付译稿
5《水族皮大黑衣》1-4册历史4册共427页家藏2008年4月14日-7月7日
6《驱邪避凶经》毕摩经文(除秽驱邪)5个标题,共57页法国2001年10月28日-11月27日交付译稿
7《清除污物扶徳经》毕摩经文(除秽驱邪)13个标题,共68页法国2001年11月4日-12月11日交付译稿
8《人寿物丰经》毕摩经文(祈福祭祀)6个标题内容,共113页法国2001年11月-12月24日交付译稿
9《晏神送客经》毕摩经文(祈福祭祀)5个标题,共62页法国2001年11月-12月31日交付译稿
10《招作物灵魂经》毕摩经文(祈福祭祀)13个标题,共138页法国2004年8月10日-10月18日交付译稿
11《招福禄经》毕摩经文284行家藏2007年2月编入《红河彝族道德经》出版
12《毕摩祭神龛经文》毕摩经文5个标题,共64页法国2004年10月18日-11月15日交付译稿
13《物常》 甲-丁毕摩经文4册, 516页共5521行家藏2006年11月31日选译大部头经典
14《指路经》毕摩经文(祭祀经文)红河、元阳指路经家藏以《滇南彝族指路经》,20102010年出版
15《此乃指路经》毕摩经书42页英国2010年4月完成翻译
16《夜宵饯行经》毕摩经文23页

《打保扶经文》毕摩经文(除秽驱邪)13页
17《送太阳神升天》毕摩经文43页
18《恳请闹神经》毕摩经文26页
19《送闹神升空》毕摩经文5页
20《24卦石骰占卜术》第一部天文历算24个标题,共161页法国2002年5月8日-23日交付译稿
21《物态预兆经》天文历算13个标题,共60页法国2001年11也2日—14日交付译稿
22《彝族易经与预测》第二部天文历算31个标题,共106页法国2002年5月2日-6月3日交付译稿
23《彝族易经与预测》第三部天文历算36个标题,共114页法国2002年6月3日-24日交付译稿
24《彝族择日与相命》第四部天文历算13个标题,共142页法国2002年6月25日-7月10日交付译稿
25《18课百乐占卜签书》天文历算(签书)127页 18课法国2000年1月18日-28日交付译稿
26《三十六课百乐书》天文历算(签书)36课法国
交付译稿
27《36课百乐书》上,下天文历算(签书)上册 119页 下册 120-243页合作者提供2006年10月10日完成合作者:曲比阿果
28元阳《彝族历算》全集天文历算5册共713页收藏2006年6月-2009年2月因无经费而搁置
29《占死亡日子》天文历算19页法国2004年3月6日-4月20日交付译稿,副本卢静文存
30《启死神星书》天文历算13页
31《传死亡时间》天文历算6页
32《顺治帝论行业道德》道德经2个内容共42页家藏
编入《红河彝族道德经》出版
33《孝敬父母篇》道德经1-43页
34《顺治皇帝开金口》道德经99-140页
35《尊敬兄嫂篇》道德经44-98页
36《尊重灶君神》道德经141-159页
37《尊重土地神》道德经160-182页
38《合彭彰奇遇》道德经183-195页
39《行善金光道》道德经1-155页
40《闻道子考查地府记》道德经156-330页
41译《圣人篇》道德经22页法国、 英国
交付译稿,副本卢文静存
42《做人准则》道德经14页
43《孔子论语》道德经81页
44《天子经》民间故事3册共376页家藏2008年2月8日-4月13日
45《田志甑故事》民间故事292页法国2004年3月6日—4月20日交付译稿
46《冒合状元故事》民间故事91页法国2004年4月29日—5月10日
47《西氐天子册》民间故事43页法国
48《夏俄寻恋花采恋花传恋爱种故事》民间故事4个内容共84页家藏2004年6月19日—8月14日
49《吉乐郎故事》民间故事155页共2372行,家藏2004年12月10日-2005年1月30日原副本卢静文存,重译后编入《红河彝族行孝经德故事》出版)
50《董彦儿工钱》民间故事480行
51《挖药猎獐炼仙丹》民族医院、民间故事636行
52《孔雀胆》民间故事2395行
53《三对未婚男女传技艺》民间故事(艺术)63页共504行家藏2007年3月17日-21日编入《红河彝族行孝积德故事》出版
54《富户金宝妹》民间故事284行家藏2007年3月1日-7日
55《焘布郎与束虔妹》民间故事(爱情故事)63页共504行家藏2007年3月17日-21日
55《卖身奴奇筱勇与席小姐》民间故事(爱情故事)485页共3380行家藏2007年4月4日-5月13日
56《彝文西游记-唐王取经记》民间故事161页共1293行家藏2008年汉译稿红河《彝文报》2008年11月9日发表
57《邢臻氏故事》民间故事
合作者提供2008年12月合作者:日本文学博士岩佐一枝
58《阿林诺与孔夫子》民间故事(人物故事)37页英国2009年10月6日交付译稿
59《吉古阿哩和鱼妮》民间故事159页合作者提供
合作者:普学旺
60《恋爱娱乐花》民间故事43页法国
交付译稿
61《石屏龙武邑梯村邱氏家谱》谱牒83页共22318字收藏整理副本2005年3月22日编入《中国彝族谱牒》出版
62《柏木租李氏家谱》谱牒113页
63《竜黑罗氏家谱》谱牒140页
64《幕善普氏家谱》谱牒27页收藏整理副本
因太少而落选未出版
65《卿客女婚嫁诺音》婚俗礼仪23页法国
译稿副本卢文静存
66《卿客女福禄诺音》婚俗礼仪19页
67《婚嫁请客宴客诺音》婚俗礼仪
68为《中国彝族花腰歌舞音画诗》加注彝文民族音乐31页合作者提供2006年1月27日-2月9日合作者:波温左
69《蒙自彝族历史文化序言》(彝文)文字规范(序文)1份合作者:禄盛全2006年3月6日-10日为《蒙自彝族历史文化序言》加注彝文
70《滇南彝文电脑字库》文字规范(字库)3072字
2008年4月21日-5月13日为开发《滇南彝文电脑字库》书写
71《颠川黔桂彝文字典》文字规范(字典)

2009年2月5日参与编写《颠川黔桂彝文字典》
72《滇南彝文同音字典修订稿》文字规范(字典)161页
2010年5月22日
73《古彝文字典》文字规范(字典)为编写字典拣字需要共抄写彝文古籍134卷普璋开等编撰,红河州、石屏县民委出资出版2005年10月,耗时23年后经删减后以《滇南彝文字典》为

从表1可知,普璋开先生近10年成果据初步统计共73种,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一)历史类,共5种,均为彝族创世史诗,记载了世界的产生和人类的发展;(二)毕摩经文类,此类多为毕摩在丧葬、祭祀、祈福仪式上所唱诵的经文,共14种;(三)天文历算类,包括预测经、百乐书、择日、占卜等各种彝族传统天文历算内容,共12种;(四)道德经类,此类有的记录了圣人的语录,有的讲述尊重神灵、尊重图腾,有的讲述尊敬父母兄长。这些道德经传授了道法自然、感恩报德等的彝族传统道德观念。共12种;(五)民间故事类,包括神话故事、爱情故事、人物传说等各种民间文学体裁,共17种;(六)谱牒类,主要是石屏县邱、罗、李、普四个家族的家谱,普先生为他们翻译并续写了家谱,共4种;(七)礼俗歌,主要是婚俗礼仪歌,即诺音。共3种;(八)民族音乐类,主要是为《中国彝族花腰歌舞音画诗》加注彝文,共1份;(九)文字规范类,主要是普先生自己编撰老彝文字典、规范彝文字典、参与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族文字规范编写的字典以及为开发电脑彝文输入法书写了彝文字库用字,共5种。表1中所列的文献有的来自国外,由合作者以照片方式提供资料,经普先生誊抄并翻译整理成四行体形式。翻译稿件大部分已经交付合作者,普先生藏有副本和原书照片。有的为普氏家藏,有的为普先生多年来收集的资料。这些成果是普先生及其子女在十多年里呕心沥血,昼夜伏案工作的心血之作,收集到的资料文献除了四行体翻译文本之外,普先生及其子女还将其以传统的卷轴装形式抄录了一份。目前,有些朋友在未经普先生及其家人同意的情况下复制了副本,我们希望这些朋友在利于这些珍贵资料的时候给予翻译者以足够的尊重,遵守著作权法和翻译者的合法权益,并在合理范围内使用。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表2抄写整理彝文文献书目


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序号汉译书名文献类型文献内容文献来源翻译时间备注
1《创世史诗》民族历史1435行26072字家藏2009年2月为出版滇南彝文古籍影印工程抄写样稿
2《张四姐》民间故事546行,9930字2009年3月
3《尼苏夺节》民族历史154页,6453行2009年4月
4《阿黑西尼莫万物起源》民族历史130页,5460行2009年5月1日
5《红河、元阳指路经》毕摩经书
2009年3月
6《祭龙经》毕摩经文(祈福祭祀)
合作者提供2009年5月-6月3日
7《阿龙大英雄》民间故事37页 1554行2009年5月4日
8《吉古阿哩故事》民间故事46页209年5月8日
9《俄罗阿 故事》民间故事19页2009年5月-10月
10《唐王取经记》民间故事
2009年6月5日


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表二中的10种文献是为配合红河州出版《滇南彝文典籍》影印本抄写的彝文样稿,仅抄写了彝文,并未进行翻译整理。此套书20卷精装本已经由云南民族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发行。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普璋开的翻译作品对彝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红河州地处滇南,红河彝族属于彝语南部方言区,普璋开是彝族花腰支系的彝文学者,他的翻译作品均采用南部方言石屏彝语注音。其翻译文本均采用四行体格式,即彝文、国际音标注音、汉语直译和汉语意译对照的体例,对保留地方文字和语音,传承地方方言和文化有很好的史料价值。如,他从1996年9月开始编写《滇南彝文字典》初稿(原书名为《古彝文字典》)到1998年5月完成,昼夜伏案工作21个月,该书1150页,收入彝文15303字,汉文9562字,916个彝语音节,1320个汉语音节,6052条彝汉对照词语(词素)。该书以学习、研究和传承彝语南部方言的语言、文字为主,兼以其他方言的正体字,趋向全国彝文的统一。该字典以石屏哨冲乡尼苏语编排,并征得同意后加注了峨山、新平、红河、双柏四个县的彝语,分别用符合e、x、h、s表示。另外,还,依据云南规范彝文、楚雄州《彝汉字典》、禄劝县《彝汉词典》、路南县《简明彝汉词典》、贵州《简明彝汉字典》、四省区《彝文字典》,对同一汉语义加注了六个语音点的正体彝文。字典按一汇(词汇)、二表(表意字、表音字)、三结合(行、音、意结合;字词例结合;南部彝文与外方言彝文结合)的程序编排。这些词汇量、编排体例和收字范围无不体现编撰者对于传播彝族文字和推广、传承彝族文化的美好理想和理念,但正式出版的时候因篇幅等原因有些部分没有保留,这也是一种遗憾。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长期的资料收集、翻译整理工作使普璋开养成了非常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做任何工作都有详细的工作日志,同时还保留资料副本。就拿我们上面所列的表格中他退休后自行翻译整理和与人合作翻译的文献,他都有详细的工作日志和文本复件,以兹证明自己的工作成果,同时也构建了自己的小型藏书。特别是与澳大利亚学者大卫·布莱德雷合作翻译的资料,均属于清末流失到国外的宝贵文化遗产,通过翻译整理,将散失国外的文献整理成文等于回收了国宝,同时充实了南部方言彝文文献资料,此举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是对彝学及彝族文献保护工作非常大的贡献。kw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李鸿.彝族学者普璋开[N].彝族文化,2005-7-20.
[2] 普列文.在彝学语境下的《滇南彝文字典》[J].河池学院学报,2006,(1).
说明:
[1]书目表根据普璋开先生工作日志整理。
[2]藏书法国、英国的古籍均由澳大利亚学者大卫·布莱德雷先生提供照片,经普璋开翻译整理,普先生与大卫先生合作10多年,翻译整理的正本已经交付大卫先生,普先生保存有副本。

原载:《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31 (5) ;文字来源:彝学研究网。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