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史诗《阿黑西尼摩》中所蕴含的民俗信息
作者 王晓晨 2020-09-19
原出处:《云南彝学研究》(第11辑)

彝族创世史诗《阿黑西尼摩》(又名《万物的起源》)是流传于滇南哀牢山下段彝族地区的一部彝文古籍,为今存彝文典籍中罕见的一部巨著。在众多抄本中,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区水卜龙乡小新寨村施文科收藏的抄本,章节较为完整。全书五言诗句长达两万余行,共收录50余个彝族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可谓彝族民间文艺的集大成者与文史荟萃。它涉及的内容广泛,如开天辟地、万物起源、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民族风情、礼俗岁时、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等等,无所不包。在认识彝族文学、探讨古代哲学思想、考察古代社会形态以及伦理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创世史诗《阿黑西尼摩》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书的部分内容曾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一些民间文学工作者翻译为汉文并以《阿黑西尼摩》为名在《山茶》杂志上刊载,但内容不全面。《民族古籍》1988年第2期曾刊登过普学旺的《创世史诗<阿赫希尼摩>概述》,他早在80年代便开始搜集整理该史诗,1987年开始对其着手翻译。1990年,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出版办公室在云南民族出版社以《彝族创世史》为名出版了罗希吾戈、普学旺翻译的其汉译本,但内容删减较大,并且没有注音。1998年梁红受古籍办公室之托,根据其内容定名为《万物的起源》,并以原文、国际音标注音、字译、句译的四行对照科学版本形式译注,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本文选择的研究版本正是1998年出版的《万物的起源》。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研究《阿黑西尼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首先,研究《阿黑西尼摩》对研究彝族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古典文献《阿黑西尼摩》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涵盖了彝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不管我们从哪一领域对古代彝族进行研究,都要从文献中找有用的信息,从政治到文化,从艺术到生活,包罗万象。其次,《阿黑西尼摩》作为文本本身,又有着非常明显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研究价值。再次,《阿黑西尼摩》作为彝族创世史诗中比较新鲜的文本,对它的研究,能加深人们对这部作品的了解,拓展人们的研究视野。最后,《阿黑西尼摩》中反映的一些较为科学的观念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和借鉴。同时,研究《阿黑西尼摩》还有利于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开发利用彝族的优秀文化资源。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拟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这部古籍,探讨其中蕴含的民俗学信息。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生产民俗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史诗《阿黑西尼摩》的字里行间透露了有关彝族地区物质生产民俗的信息。在描写阿黑西尼摩的外表时用了“斑纹是镰刀”的比喻,描写水龙的外貌时用了“龙尾似簸箕”的比喻。写人间发了洪水后,沙生下凡来,没有饭吃,没有水喝,“挑着行李走,挑箩挂两头”。其他如“居住武古陆,一年种三季”,“芋头不移栽,芝麻不媷草”,“撒种没法长,禾苗长不壮”“背着弩和箭”,“来到道路上,一群种荞人”,“树果当饭吃”等等,由文本中的只言片语透露出来的信息可以看出彝族生产民俗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即采集渔猎阶段—农牧并重阶段—以农耕为主、畜牧为辅阶段。生产工具是创造物质文化的基础和条件,彝族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铁制农具有犁、铧、秧斧、条锄、板锄、镰刀、砍刀等,分别用于开荒、砍伐、耕地、耙田、挖田、收割等。木制农具有木犁、牛轭、连枷、柴架、背板等。竹质农具有箩筐、簸箕、背篮,用于选种、积肥等。这些物质生产民俗信息在文本中透露出来。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饮食民俗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史诗中也蕴含了一些有关彝族饮食习俗的信息,“不舂吃白米,不酿饮醇酒,不杀吃鲜肉”,“变成各种瓜,哭奶落一滴,变成苦艾草,变成了苦荞,变成了苦药”,“绿叶当菜吃,山药当饭吃,米糠当午饭,破衣当被盖,蕨菜流眼泪”,“十五做米糕,冬至做汤圆”,“六月杀黄牛,腊月杀肥猪,公鸡祭献龙”,“南瓜当肉吃”,“山药当饭吃,米糠当午饭,蕨菜被采光,浮萍当饭吃,豆豉当油食,螺蛳当肉吃,吃菜无盐放,有盐也无油”等句子让我们从中了解了彝族地区的饮食风俗,通过论文研究及资料搜索可以得知红河地区(史诗流传地)的彝族饮食因居住地条件不同而不尽相同。坝区和半山区彝族的主食是大米、苞谷、麦子、红薯等;山区和高寒山区的主食为苞谷、麦子、荞子和洋芋等。高寒山区彝族的主要饭食是苦荞粑粑和荞疙瘩饭,他们用荞粑粑蘸蜂蜜,苦中带甜,是逢年过节和招待贵客的食品。坝区有种蔬菜的习惯,但山区因水利、日照的因素,只在苞谷地中插栽一些青菜、白菜、四季豆、南瓜、黄瓜等作为下饭菜。每逢年节或红白大事都要宰猪。糯米粑粑和糯米饭也是节日和祭日不可缺少的食物。“先请客人坐,接着又倒茶,拿烟让客抽,三年的老酒,六年的腌肉,拿来宴客人,醇酒让客饮,翌日的清晨,杀一头肥猪……”彝族的特殊生活习俗和重大民族传统节日中,酒是必不可少的。彝族有“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的习俗,彝族在婚嫁喜庆场合要唱“酒礼”,逢年过节要喝“转转酒”,特别是走亲访友或有客来家时,更是开怀畅饮,兴致所至还放声高歌:“……哪怕只有一口酒,我们也要一人一半,我们都要一人喝一口,因为你是贵客,因为你是彝家的朋友,因为我们是一个祖先的后代,本来我们就是一棵树上的叶子”。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丧葬习俗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史诗《祭奠起源》这一篇中,详细描写了当地彝族丧葬仪式:“那八位毕摩,书本拿出来,背着经书集,到衣恶突家……八个大毕摩,翻书来择日,月不吉不祭,日不吉不祭……裁剪红绿纸,剪成大小幡,打成摇钱树,红纸和黄纸,做成金银鸟,做成老鹰样……献上祭祀品,点燃红绿香,祭献酒和茶……衣恶突的女,衣恶突的儿,跪在父灵前,跪在母舅前,帮手打起鼓,唢呐似蜂鸣,戴孝穿白衣……帮手似蜂群,来把祭牲杀……帮手和亲戚,共同办丧事,鼓声似雷鸣,哭丧声惨惨,诵经声悠扬,热闹办祭奠……那八位毕摩,办了九日夜,到了夜三更,点燃明子火把,来踩阻路尖刀笋,翌日天晓明,就去讨墓地……祭献祭品后,毕摩来指路,帮手齐动手,打鼓似春雷,共同抬尸体,埋葬墓地中,埋葬尸体后,毕摩招财魂……”彝族在历史上盛行火葬习俗,明中叶以后,受汉族习俗的影响,逐渐改为木棺土葬。《阿黑西尼摩》对丧葬过程的描述体现了这一点。丧葬习俗,各支系大同小异,就文本中的描述,文本的流传地滇南彝族地区人去世后要先鸣枪或敲锣彝族史诗《阿黑西尼摩》中所蕴含的民俗信息报丧,待同村人及远方亲友前来吊唁后,用酒给死者洗身入棺。非正常死亡者不得抬回家中,也不得葬入祖宗墓地。选坟址由毕摩(彝族祭祀活动主持者和知识分子)择吉日进行,用一个鸡蛋在山上滚,停住之地即是坟址。出殡的日子以死者属相和丧日推算,安葬前要请毕摩念《指路经》,使死者能顺利到达祖宗居住之地。在此期间,丧家要张灯结彩、昼夜歌舞,以示对死者的敬意,使死者不要打扰活着的人。出殡的时候鞭炮、唢呐、锣在前面鸣放吹打,孝子在灵柩后大哭相送,直送到墓地坡脚。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信仰民俗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自然崇拜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然崇拜中,最主要的是对精灵和鬼神的信仰。人们认为大自然中许多没有生命的物质都附有精灵,另外还把自然界的事物人格化,崇拜着各种自然神灵。认为天有天神,地有地神,日有日神,举凡山川、雷电,都有神灵主宰着。“去祭献天地,去烧香献饭”。《阿黑西尼摩》中讲述祖先笃慕结婚时六毕摩下凡主持婚礼让笃慕“一磕敬天地,二磕敬太阳,三磕敬月亮”。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祖先崇拜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信仰鬼魂,有“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人的灵魂能离开人的形体而存在,认为生时灵魂附体,死后灵魂浪荡在人间,死去的祖先能够保护家人。一个家庭中凡是祖先遗留下的一切东西如衣服、首饰、银子、用具等,都可附上精灵“吉尔”(含有“福气”之意),认为它具有保护家人的魔力,对于祖先留下的规矩也是严格遵循的。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图腾崇拜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先民认为自己的先祖源出于或得救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所以对于本族的图腾物种加以信奉崇敬并加以特殊爱护,在《阿黑西尼摩》中主要表现为马缨花树图腾和竹图腾崇拜。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竹图腾崇拜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崇拜竹子的支系认为他们的先祖在洪荒年代靠竹子帮助而幸存下来。金竹为笃慕活下来提供了条件,作出了贡献。彝族人对金竹的崇拜在史诗中也得到了体现,《祭奠起源篇》“拿来了刀子,准备好金竹,样样准备绪,讲牲又释梦……”彝族人办丧事离不开金竹。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马缨花崇拜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崇拜马缨花也反映在《阿黑西尼摩》中。洪水灾害之前,笃慕听了沙生与策格兹的话,用马缨花树做成棺材躲在里面,洪水干涸时棺材落到马缨花树上,马缨花树救了笃慕,从此人类才得以繁衍发展。彝族的祖灵牌用马缨花木做,在《祭奠起源篇》有所反映:“毕俄的儿女,来到森林中,看会马缨木,来做祖灵牌。”马缨花与彝族始祖有历史渊源,在彝族传统观念中地位很高。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结语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对《阿黑西尼摩》的研究还很浅薄,有待日后加以改进。《阿黑西尼摩》作为彝族文献的优秀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其中传统文化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彝族的认识,继承其优秀文化,去除糟粕,促进彝族的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卓越的贡献。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梁红.万物的起源[K].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云南少数民族古典史诗全集(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张宝华.云南民族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云南彝学研究》(第11辑),作者王晓晨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字来源: 五彩洛尼山;图片来自互联网)19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