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英雄史诗《阿鲁举热》的璀璨光华
作者 ​潘杨译菡 张闰雨 2024-09-20
原出处:百家号-云南网

彝族,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且人口众多的民族,广泛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奇妙地镶嵌于高原的雄浑与丘陵的温婉之间,展现了一幅幅多元共生、和谐共融的壮丽画卷。史诗,这一文学体裁根植于神话的奇幻、歌谣的悠扬、谚语的智慧与传说的瑰丽之中,历经岁月沉淀与文化淬炼后应运而生。彝族史诗,实为彝族审美旨趣与价值追求的鲜明映现,它以一种含蓄而深邃的方式,让彝族那深厚且繁茂的文化底蕴悠然浮现,成为展现彝族独特文化风貌的璀璨篇章。
XL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jlr1.jpgXL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鲁举热》是云南彝族的英雄史诗,记叙了彝族部落从上古洪荒时代到母系氏族时期的原始民俗文化和星移物换的历史变迁。史诗恢宏描绘了彝族传奇英雄及至高始祖阿鲁举热那不朽的英勇篇章,成功塑造了一位“敢搏强寇群魂破,何惧多钢正气舒”的英雄形象。其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风俗习惯与精神信仰,犹如彝族文化脉络中璀璨的明珠,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呈现形态与价值旨归,是解锁各民族文化共性奥秘的关键钥匙。XL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鲁举热》映射了别具一格的彝族原始民俗文化。其一,映射彝族部落毕摩文化。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标志,内涵广博,包括哲学思辨、教育操守、民族戒律、文艺表达、社会风气、医疗保健等内容,具有承载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之责,并兼具伦理教育的功能。在彝族社会中,毕摩以其卓越的智慧与神圣的使命,享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与无可撼动的话语权威。如今,彝族的火把节、祭祀等依旧由毕摩担任掌舵者,在其主持之下,不仅是传统习俗的一种延续,更是民族情感的深刻凝聚。毕摩以其独特的方式穿越岁月的长廊,成为链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其二,映射彝族部落图腾文化。图腾是彝族文化的精髓。龙鹰图腾不仅是力量的象征,更是彝族精神风貌的体现。它寓意着彝族人民秉持正直不阿的品德,勇于面对挑战,坚韧无畏。XL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鲁举热》折射出星移物换的彝族远古历史变迁。其一,折射出彝族部落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变迁历史。在史诗中,阿鲁的母亲身份很明确,是十分美丽贤惠的卜嫫乃日妮,但是其父亲的身份却很模糊。这从侧面体现了早期彝族部落中,曾有过世系以女性继嗣的历史。这一历史现象,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早期形态中社会组织方式的多元探索与变迁。其二,折射出彝族部落由自然崇拜向英雄崇拜的转变。早期彝族人民因地理隔阂与外界交流鲜少,加之对自然法则的认知尚处懵懂,遂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崇拜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彝族部落逐步挣脱了自然的枷锁,文化面貌亦随之焕然一新,大量的文化节日与庆典活动不再只是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而是逐渐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与生活情趣,逐步成为彝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性文化。XL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鲁举热》投射了厚积流光的彝族精神信仰。透过这部史诗,我们惊叹于远古彝族人民的智慧与信念。其一,投射了彝族信仰“我命由我不由天,还丹成金亿万年”。在《阿鲁举热》的壮阔叙事中,我们看到了神性与人性之间惊心动魄的交锋,最终,人性的光辉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占据上风。英雄阿鲁每一次浴火重生,不仅是肉体与灵魂的涅槃之旅,更是人类勇于挣脱束缚、敢于发起挑战的壮丽宣言。这在其本质上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觉醒,人类以更加理性、自主的眼光认识自己、审视世界,将命运的主宰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其二,投射了彝族信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阿鲁举热》如同一部深邃的历史长卷,追溯着彝族先辈以非凡的智慧与勇气,探索真理、改造世界的壮丽实践。追溯英雄阿鲁辉煌而坚韧的一生,其历程布满了荆棘与挑战,但他犹如璀璨星辰,引领着彝族人民在逆境中砥砺前行。阿鲁的一生,是对“征途漫漫,虽道阻且长,然吾心志坚,矢志不渝,必上下求索,直至光明彼岸”这一信念的生动诠释。其伟大的精神力量,为彝族儿女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无尽的滋养。XL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中华文化版图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彝族史诗在时代洪流的融汇与激荡中,绽放出历久弥新的魅力。我们要秉持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传承机制,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XL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潘杨译菡 张闰雨,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