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试论彝族毕摩的传承和教育文/巴莫阿依毕摩是族传统社会中从事宗教职业的社会阶层。毕摩阶层因其为社会提供宗教信仰方面的服务而享有特殊的地位和声望。在长期的宗教实践活动中,毕摩队伍在新成员的补充和再生产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传承制度和培养制度。毕摩的传承和教...
关键词:彝族毕摩 仪式活动 宗教信仰 宗教仪式 生徒 师徒关系 传承制度 家族 知识技能 教育活动
毕摩是彝族传统社会中从事宗教职业的社会阶层。毕摩阶层因其为社会提供宗教信仰方面的服务而享有特殊的地位和声望。在长期的宗教实践活动中,毕摩队伍在新成员的补充和再生产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传承制度和培养制度。毕摩的传承和教育维未着毕摩阶层的存在和延续,促进了奔族宗教信仰的巩固和发展。
一、毕摩的传承
毕摩的传承指的是毕摩地位、身份的传递和继承。与社会中的财产继承和权力继承不同,毕摩这一职业传承的特点是其神职地位和身份的继承。老一辈毕摩会不断衰老、死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那么,毕摩的地位和身份究竟传递给谁?谁有资格接替毕摩的职业,接受毕摩的教育,从事毕摩的活动呢?我们来看看毕摩传承的原则。
1.传男不传女
毕摩阶层是一个只限于男子的单性阶层,奉行传男不传女的传承原则。女性没有接受毕摩教育从事毕摩职业的权力和机会。在彝族的宗教观念中,女性污秽不洁①,不能充任人神、人鬼的交通和中介。在彝文经典《鬼的起源》一书中,甚至把鬼的来源归之于一个美丽的姑娘——之之宜乍。彝族历史上只出现过一个女毕摩,即著名毕摩阿苏拉则的女儿、学生拉责什色。法术技能高超的什色只能女扮男装从事毕摩活动。这也说明传男不传女是毕摩传承中一条牢不可破的原则。
2.以毕摩世家家传为主导
彝族社会里,有一些家族被社会认可是从其祖先开始就从事毕摩职业的家族。比如,吉克家族、沙马家族、的惹家族、吉里家族等等。这些家族有从事毕摩活动的传统,并且都有自己的《毕摩谱系》②作证明,是毕摩世家,即世世代代做毕摩的家族。在毕摩的传承中,以是否出身、来源于这种毕摩世家,区分出家传与非家传两种形式。其中,家传是毕摩传承中的主流。那么,为什么说毕摩世家的家传是毕摩传承中的主流呢?
首先,从人数上看,在毕摩阶层中家传毕摩的人数多,而非家传的、拜师学成的毕摩只占少数。其次,家传毕摩拥有为各家族、家庭祭祖的世袭特权。祖先崇拜是彝族宗教信仰的主导形式。祖先是与人们祸福兴衰关系最密切的神灵,祭祖的活动频繁多样。能够主持祭祀祖先的仅式活动,对于毕摩来说是很大的荣誉。而垄断祭祖特权的是出身于毕摩世家的毕摩。除了拥有祭祖特权,家传毕摩还拥有主持招魂、咒人咒鬼等大型仪式的特权。非家传的毕摩无论知识多渊博,技能多高,只能做反咒、除污、净宅、送鬼等小型的仅式活动。第三,家传毕摩因有自己的毕摩祖先做护法神,有祖传的经书和法具,因而在人们看来法力高,可信度高。第四,因为上述三个原因,家传毕摩在毕摩阶层中地位最高、威信最高,从仪式中获得的收入也最多。
为了保证毕摩的身份和职业在本血族中的延续,毕摩世家出身的毕摩有义务向其子孙传授毕摩的知识和技能。而凡是出身于毕摩世家的子弟也有学习毕摩知识技能,从事毕摩职业的义务。一般来讲,父亲做毕摩,儿子也要做毕摩,祖先是毕摩,子子孙孙都是毕摩。毕摩的职业和身份就这样在毕摩世家中延续承袭,不会中断。
3.以非毕摩世家家传为补充
非家传的毕摩指没有毕摩家传背景而拜师学成的毕摩。彝语称之为“之毕”。“之”意为杂、混,“毕"指毕摩。从此名称上也可看出,在彝人观念中“之毕”具有的非正统、非正宗的特性。非家传的毕摩没有做毕摩的义务,但有自愿做毕摩和其出生时母亲的岁位③要让其做毕摩两种情况。所谓岁位,④近似汉族的命宫,是彝族人推测人生、把握未来的一种占卜方式。彝谚曰:“东方‘毕尔’,西方‘觉洛’。”“毕尔”是毕摩神,“觉洛”是鹰神。鹰神也是毕摩的护法神之一。如果一个人出生时,其母亲的岁位在东方或西方,会遇到“毕尔”神和“觉洛”神,此人即应该也适宜从事毕摩的职业,这是神意使然。如果不做毕摩,可能会触怒“毕尔”神和“觉洛”神,进而招致疾病和灾难。反之,如果做毕摩,神灵会保佑他法事顺利,仪式成功。有的父母在孩子童年时就送其到毕摩家去学习,而有的是在得病或受灾后,占卜得知是“毕尔”神或“觉洛”神作怪,才学习毕摩从事毕摩活动的。没有毕摩家传背景的人要做毕摩,一般要向有家传背景的毕摩拜师求学。家传的毕摩除有义务培养自己的子孙外,也有义务教授每一个向其拜师求学的人。如此看来,毕摩阶层的大门似乎是对彝族社会中的每一位男性打开的。但如前所述,没有家传背景的“之毕”只能做一些小型法事,在经济收入上很有限(毕摩的职业收入与其主持的仪式活动的频率、性质和规模有关),加之由于没有祖传的经书、法具,没有自己的祖先做护法神,可信度不高。“之毕”始终不能成为毕摩阶层的中坚力量。因而,无毕摩世家背景的人们学习从事毕摩活动的人数是相当有限的,在毕摩的传承中只能视为一种补充成分。
那么,为什么彝族毕摩的传承中要实行传男不传女的规定?非家传的男性可以学习从事毕摩活动却又得不到祭祖的特权呢?我们认为,决定毕摩传承制度的主要因素是血缘关系及与其相关的血亲意识。彝族早已步入阶级社会,但传统的氏族组织和血缘关系并未被彻底打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社会经过历史的变迁,由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变化不大,血缘关系及其传统得以长期延续,并成为一种极为强固的文化意识和心理力量,渗透到彝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血缘观念和意识也左右和决定着彝族毕摩的传承制度。我们来看一看,在传男不传女的传承原则中,表面上反映出来的是对女性污秽不洁,不能做毕摩的看法和认识,但实际上,传男不传女与彝族社会的父系继承制度紧密相关。彝谚曰:“鸡蛋是肉又非肉,女儿是自家人又不是自家人。”女性在十七岁以后就嫁往夫家,族籍也从娘家移至夫家,成为夫家家族的一分子。即使没有出嫁,十七岁以后也要举行假婚仅式,象征性地嫁给石头、木桩或磨子等。从此,不再被视为父亲家族的成员,不再参加父亲家的宗教仪式活动。在彝族人看来,毕摩职业是一种神圣的职业,这种职业和身份只能在族体内部延续传递,使家族永远保持毕摩世家的殊荣和地位。这份殊荣和地位不能让姻亲家族共享。毕摩传承中规定传男不传女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就非家传的人能够做毕摩来看,毕摩阶层似乎带有开放性,但这种开放是有一定限度的,以不触碰毕摩世袭的血缘准则为条件,主要表现在人们观念中家传毕摩和“之毕”的界限非常明确,祭祖仪式和咒人咒鬼、招魂等仪式从不让“之毕”染指。“之毕”没有也不可能有自己的毕摩谱系,永远也不能发展成为毕摩家族。在彝区你会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们是有毕摩根根的”,“我们的祖先是毕摩。”一般来讲,“之毕”只一代人做毕摩,很少有几代人连续做“之毕”的。据笔者调查,从事毕摩活动的“之毕”代数最多的是凉山盐源县城门洞村的海来毕摩,他们家有四代人做“之毕”,但仍然摆脱不了非正宗的阴影,不能获得祭祖的特权,跻身到与家传毕摩并列的地位。可以认为,毕摩这个以职业为特点形成的社会阶层最终还是走不出血缘的樊篱,脱离不了彝族家支家族的血缘脐带而彻底迈向业缘。
二、毕摩教育的内容
毕摩地位和身份的传承除了靠一定的传承制度来维系,还要通过毕摩教育来实现。毕摩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毕摩行业培养合格的毕摩,造就主特宗教仪式活动、为人们趋福避灾的神职人员。我们知道,彝族的宗教信仰是一个以祖先崇拜为核心,集自然崇拜、灵物崇拜和多神信仰为一体的复杂的宗教体系。各种祭祀、巫术仪式纷繁多样,仪式程序神秘繁琐,有关的彝文经书晦涩难懂。要做一个合格的宗教神职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知识和与鬼神交通的特殊技能,这就需要专门的教育和培训。下面我们首先探讨毕摩教育的内容问题。
毕摩教育注重有关从事毕摩活动的专门知识的传授和特殊技能的培训。作为宗教职业者,毕摩的职能主要是司祭仪、行巫医、决占卜、主盟诅。他们主持的宗教仪式主要有安灵、送灵、禳灾、祓祟、祈福、驱鬼、治病、求育、招魂、占卜、盟誓、神明裁判等。为了适应上述毕摩职业活动的需要,毕摩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有:
1.神鬼知识
神鬼信仰是彝族民间普遍的信仰。而毕摩是人与鬼、人与神之间的中介,直接与鬼神打交道。这就要求毕摩必须具备比常人更多更丰富的神鬼知识。在彝族的宗教信仰中,神鬼的种类很多,仅疯湿病鬼一类就有二十余种。⑤神鬼的具体形象各异,如支格阿龙神,头顶日、月,戴铜帽,一手持铜网兜,一手持铜钗子,是毕摩治癫病和咒人咒鬼时的护法神。而“土沙”畜鬼,长着尖嘴,头上挂着菜板,穿着羊皮褂,手拿小斧子,身背旧竹筐,被“土沙”鬼纠缠的牲畜会干瘦而死。神鬼的性格爱好各异,主宰人们生育的“格非”生育神喜欢森林湖泊,有时疏忽职守,流连忘返于美好的景色中,致使人们没有生育或子女中途夭折。因此要举行招“格非”神的仪式,从象征性的湖泊和森林中⑥将其招回。疯湿病鬼爱美,好打扮,送疯湿病鬼时,要赠以花花绿绿的衣服、梳子蓖子和漂亮的三角包,⑦病鬼才会心满意足地离去。传授神鬼知识,使生徒了解各种神灵鬼怪的具体形象,它们的特征爱好,它们给人们的生产、生活、身体带来的灾难、病痛或益处,才能在未来的仪式活动中更好地驾驭神鬼,为人们趋福避灾,保证仪式顺利和成功。
2.经书知识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和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卷帙浩繁的彝文古籍。而彝族文字和彝文古籍主要掌握在毕摩手中。彝文古籍中绝大部分是有关宗教内容的经书。这些经书是毕摩从事仪式活动的重要根据。毕摩诵经的程序和内容指导和规定着仪式活动的进行和开展。可以说,仪式是在诵经中进行的,诵经是仪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毕摩看来,经书是他们的一种法具,具有特殊的法力。因而,经书的抄写、装帧、分类、流通和收藏有一定的制度和禁忌。通晓彝族文字、熟谙经书内容、了解毕摩的书籍制度,是做毕摩的基本功,也是毕摩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家谱和历史地理知识
彝族毕摩必须熟知各家族、家支的谱系和其祖先迁徒的路线,熟知各家族、家支历史上生活的空间环境和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彝族地区的山形地貌。在彝族的送灵仪式上,毕摩为亡魂念《指路经》,按死者生前所属的家支及居地,一站一站地把亡魂送归祖先发祥分支之地。在指路时,要描述各地的自然景色和地形地貌以利亡魂顺利通过;还要为亡魂介绍与一定地方、地名相联系的重要的族史、典型的祖绩。每个仪式毕摩都要念《请神经》,招请神灵助法。《请神经》中的大部分神灵都是山神,而各家支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其山神也不同。总之,家谱和历史地理知识也是毕摩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4.历法星占知识
彝族毕摩善于从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去把握神鬼活动,探索神鬼意向。由于彝族推算岁时节候的历法和观察星辰运动的知识与各种宗教仪式的时间空间,与仪式的周期、规律有密切联系,彝族的历法具有明显的仪式历的特点,彝人关于星辰运动的观察带有浓重的预示人事祸福的占星术的意味。历法和星占知识作为毕摩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生徒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察祸福之机、窥吉凶之时,与神鬼打交道的有力武器。
5.医药知识
毕摩治病的特点是巫医并用或巫医互用。彝族人认为,疾病是病鬼缠身而致。疾病一般以鬼名命名,如“录色”为麻风鬼,“略那”为肺病鬼,“的木”为出疮鬼。在毕摩的送病鬼、咒病鬼、赶病鬼仪式中,医疗活动是其程序之一。这些医疗活动有服药、针刺、药物蒸汽熏治等。毕摩有内容丰富的医药书,如《献药经》、《造药治病解毒书》、《医算书》等等。毕摩在教授生徒的过程中,要传授有关的医药知识,让生徒掌握诊断疾病的方法,懂得如何采集动植物药,如何加工配制药物以及如何对症下药治疗疾病。
6.造型艺术知识
毕摩教育中十分重视绘画、草扎、泥塑、雕刻、剪纸等方面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彝文经书或首尾配以神鬼绘画和神枝图;或图文并茂,以画释文、以文解画。经书中除黑白绘画还有一些彩色绘画。草扎和泥塑一般用来制作鬼像,在送鬼咒鬼仪式上使用。剪纸亦是毕摩的基本技能之一,剪纸图案多为各种祭品,有日月星辰、动物植物、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家畜家禽等,用以祭祖送鬼。毕摩制作法具和祖先、图腾等偶像还需要木雕艺术。上述例举的几种造型艺术形式是毕摩与神鬼沟通的重要手段和媒介,也是毕摩教育的内容之一。
7.仪式仪轨知识。
毕摩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能够独立主持宗教仪式的接班人。彝族宗教仪式的特点是献祭与控取并重,祭祀与巫术并行。仪式活动已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式,仪式中各种惯制、禁忌神圣严格。比如仪式择日择牲就颇为讲究。大型仪式不仅要择日,还要择年、择月、择时辰。牺牲则讲究公母、毛色、年龄、质量。献牲方式有活献、生献、熟献、血祭、角祭等等。再如,各种仪式以树枝插成仪式场,不同的仪式所需树枝种类不同,数量不同,插法不同,象征的内容不同。要胜任毕摩工作,就必须通晓仪式规范,熟悉仪式程序,掌握仪式知识。
总之,毕摩教育的内容是以仪式为出发点而展开和延伸的,主要包括神鬼知识、经书知识、家谱及史地知识、历法星占知识造型艺术知识以及仪式仪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上述知识技能的传授,帮助生徒建立一个能够满足未来主持仪式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系统,实现培养合格的毕摩的目标。
三、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
毕摩教育是一种师徒式教育。在彝族传统社会中,还没有出现专门的毕摩教育机构。一般来说,一个毕摩带一个生徒或同时带数个或十数个生徒。生徒,无论从祖业者或是自愿做毕摩者,都要拜师求学。教师,彝语称为“笔磨”,“笔”为毕摩“毕”的音变,意为做仪式,“磨”意为有知识有经验的长者;生徒,彝语称为“毕惹”,“毕”意为做仪式,“惹”意为生手、幼者。师与生、授与受之间的关系具有师徒关系的性质。这种师徒式的教育在形式上有咬口下特点:
其一,教学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固定的时间。毕摩最主要的任务是主持各种仪式,因而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一般要服从其宗教活动。彝族地区的宗教活动很频繁。毕摩带着生徒从一家到另一家、一村到另一村应主人家之约做仪式,仪式时间地点经常变换,所以教学难以有固定的场所和时间。
其二,教育活动和仪式活动融为一体。由于仪式活动频繁,毕摩除利用仪式间隔教授生徒外,更为重要的是在仪式活动中传授做毕摩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期间,生徒跟随毕摩四处游毕⑧做法,在仪式中担任助手,随时请教老师,观察仪式程序,体会仪式内涵。如此耳濡目染,亲自操作,事半则功已倍矣。可以说,每一次仪式活动都是传授和学习毕摩知识技能的课堂。仪式过程也是一种教育过程。
其三,师徒以道义相结合。在彝族地区,有自愿做毕摩拜师而结成的师徒关系,有从祖业跟随父亲、祖父或叔父、伯父学习而结成的师徒关系,还有不同家族的毕摩之间易子而教结成的师徒关系。教师与生徒以道义结合在一起,老师义务教授,学生学习一律不纳学费,老师没有薪金。老师对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对老师尊重照顾,师徒关系很融洽。学生学习的好坏,成绩的大小一方面关系到自己将来的毕摩前途,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其毕摩老师的声誉。因而,无论教师或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一般都持主动、积极的态度。
在这种师徒式的教育模式中,毕摩教师们一般实行个别传授的方式,没有统一规定的教学方法。他们各自按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领悟能力进行教学,根据自己仪式活动的情况安排教学进度,自行掌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合理分配时间。即使数个生徒或十数个生徒跟随一个毕摩学习,由于学生学毕有早有晚,年龄有大有小,天资有慧有钝,基础有深有浅,毕摩教师也很注重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教学。这种强调学生个性差异和特点的施教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毕摩经书同时也是生徒学习的主要教材。学习经书从识字开始。彝族文字很独特,基本上是独体字,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异文别体很多,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但有经验的毕摩老师善于寻找文字形与音、形与义、形与形之间的特殊联系,采取对比法、换位法、形象法教学,⑨学生学习起来也蛮有兴趣。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础,便进入经书的学习。学习经书有三大环节,即读经、背经、抄经。彝文经书无句逗,只有段落篇章符号,经书中保留了很多古词古语,经书的文学用语和宗教用语与口语也有差别。因此,读通经书也非易事。毕摩教师通过带读的教授方式帮助生徒读经,带读常常在仪式中进行。比如做“涅此日”咒鬼仪式,要念经书《涅此薄潘》(鬼的起源),毕摩教师念诵,生徒紧跟。数场或十多场咒鬼仪式以后,生徒能与毕摩教师齐诵而不再慢一个拍子,此经书的带读任务即告完成。在以后的咒鬼仪式中,毕摩可以让生徒代其念诵此经而不必动口了。对常用的经书,一般要求能背,比如《毕补特依》(毕摩请神护法经)、《毕此额依》(毕摩谱系经》)、《薄潘特依》(事物起源经》)、《尔擦苏》(清洁经)等等。背经要求滚瓜烂熟。因为背经是用语言与神鬼交通,若仪式中背经时,不能顺口而出,中途停顿或出现错误,便会影响仪式效果。毕摩教师每教一本经书,待学生会读或会背后,便无偿地将此书借给生徒抄写。⑩学习抄经,不仅要向教师学习经书的格式、写法、学习替字(同行替隔行替)、换字符号和段落篇章符号的用法,还要学习如何制作笔、墨,⑪学习如何制作卷轴式的经卷供抄经所用。由于所读、所背、所抄的经书就是未来主持仪式活动的根据,生徒学经时也较认真。后世毕摩经书教学的严重不足在于,教师主要要求学生会读能背,对经书内容、名物、典故的阐释讲解不够重视,因而许多生徒“读望天书”、“诵望天经”,不解经意。
除了以经书为教材,随着毕摩教育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专门为教授生徒而编写的教材。如《锁生特依》记录各种鬼怪神灵的名称、形状、特征。又如《毕阶摩阶额依》叙述每种仪式的程序、所用的牺牲、所诵的经书、所插的神枝图。再如《古瓦额依玛》是一种绘制的各种仪式的神枝场图集。这些通过毕摩教师们精心选择、编排出来的教科书较之用经书作教材来说,更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更能体现教学的顺序和规律。就拿语言形式来说,经书一般用诗体,而教材则用口语化的叙述体,这就有利于学生掌握书中的知识和技能。由于教材内容经过较仔细的筛选和较合理的组织,有准确、规范的特点,因而毕摩师生们都推崇其为知识的范本。有的为了使教材便于长期使用和收藏,防止破损,干脆以白布当纸,书写在布上。
毕摩老师在教学中还善于用口诀和谚语的形式进行教学。在长期的仪式活动中,毕摩们总结出许多有关毕摩知识技能的口诀和谚语,并用之于教学。例如送灵仪式上用牲的口诀有:“断魔黑母鸡”、“招魂黄母鸡”、“咒鬼黑色公山羊”、“供牲白色公绵羊”等等。“断魔”、“招魂”、“咒鬼”、“供牲”分别是送灵活动中的不同仪式,所用的牺牲种类不同,颜色也不同。又如插神枝的口诀有:“神枝须削底,不削不成神灵枝”;“‘额顶’(除鬼仪式名)毕七位”(插七根树枝代表毕摩祖神位);“‘此克’(隔灵仪式名)毕摩十二位”(插十二根树枝);“上插天白父(天神),下插地黑母(地神),中插诸星神”。再如,仪式日期的口诀有:“送灵上半月,婚娶下半月”;⑫“送灵龙日送,婚娶鼠日行”;“马日不建房,建房不入房”;“羊日不治病,治病病不愈”。这样的口诀在毕摩当中俯拾皆是。谚语也是毕摩对生徒进行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如“无论多么贫贱的主人约请,也要高兴地去(做仪式)’;“土司管辖不分城内城外,毕摩做仪式不分亲戚”;“毕摩不如约做仪式的可以杀”;“毕摩三天听后面,是否吉祥与平安”。⑬这些口诀和谚语简炼、通俗,容易记诵。用在教学中,对于生徒掌握毕摩的知识技能,了解毕摩的道德规范效果很好。
演示法和操作法是毕摩教学中两种相关的方法。演示以毕摩老师为主,老师言传身教,如从制作鬼像、剪纸、捏泥人、画鬼板到念诵经书的各种唱腔(如蝉鸣腔、蜂鸣腔),从神枝的制作、插法到仪式中法具的使用等,都先由毕摩老师做示范,耐心讲解其中要领、诀窍。而操作则以学生为主,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自己摹仿、重复,并在老师的指导纠正下,最终形成技能技巧。待学生已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就到仪式中去应用检验。演示法和操作法对于培养生徒的仪式操作能力至关重要。
总之,毕摩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是一种传帮带的师徒式教育法。这种方法以重实践重操作为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既强调老师的主导性又很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既强调知识的传授学习又很注重技能的培养锻练。这种重实践、重操作的师徒式教育,是实现毕摩的教育目的、完成培养毕摩接班人之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历史的进程中,毕摩神职地位、身份的传递和毕摩知识技艺的传授,造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毕摩人才,使毕摩这一神职阶层在彝族社会中得以长期存在和延续。而一代又一代的毕摩们在他们的教育活动和宗教活动中,保存和传播着彝族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同时也不断地发展和丰富了彝族的传统文化。
注释:
①女性不洁的观念在彝族的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多有表现。如女性不能触摸男子的天菩萨,不能触碰毕摩的法具,不能上楼,不能跨越男子的猎具、武器和衣物。
②彝语称为《毕此额依玛》,彝族家传毕摩人是自己为家传毕摩的凭据,也是仪式活动必备的经书。
③出生时母亲的岁位彝语称为“阿莫约的”。
④岁位,彝语称为“希的”,直译为“转到之地”,即人出生后,按生那年所在的方位(男性为南方,女性为北方),顺一定的方向(男沿顺时针方向,女沿逆时针方向)转移,每年顺序出现在东南西北等八个方位的其中一个方位上。如女性5岁,岁位为南方,20岁,为西南方。
⑤见拙著《凉山彝族送疯湿病鬼仪式》载《彝族文化》年刊1990年。
⑥做法为:用木盔盛水象征湖泊,用树枝插地象征森林。从“森林”和“湖泊”中拉一白线入家中,代表“格非”生育神回家的路线。
⑦均用彩纸剪成各种图案代表。
⑧游毕系彝语中“毕几”的汉译。指毕摩远出做仪式。毕摩“毕几”经常数月不归。
⑨因为彝文例子排印困难,故略。
⑩毕摩经书大都为手抄本。其流通的方式为借抄。除无偿借给自己的学生转抄外,毕摩经书的借抄一般是有偿性的。毕摩们常常在经书的末尾注明该书的价值、借抄所需的报酬。借抄的报酬多为一条裤子、一砣银子、或是一匹马。
⑪彝族的笔有三种,一种是竹笔,一种是木笔,一种是羽管毛笔。墨一般用牲血、牲胆调锅烟灰制成。
⑫彝族民间习惯把月分为“朵”上半月、“依”下半月。
⑬意为毕摩做仪式后,要打听是否给主人家带来了平安和吉利。
本文原载于《彝族人网》 作者:巴莫阿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