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阿鲁君惹的神话史诗
作者 ​苏杰兵 卢晓雄 2015-03-14
原出处:​乌蒙彝学网

《勒俄特依》这部史诗中专节叙述阿鲁君惹情节,其实阿鲁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在川滇黔桂渝彝族区域广为流传,除史诗叙述外还有种种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口耳相传及彝文手抄本。史诗有500余行,分34节。故事的主题是阿鲁神奇身世、英俊潇洒、心地善良、智勇双全、爱憎分明、神力无比、征服自然、为民除害、让人安居乐业。情节还叙述了消灭妖魔鬼怪,征服毒蛇猛兽,训服雷公闪电,英雄寻母被抓为奴,后来在"神箭"、"神线"和"飞马"(彝称仕木杜典)的帮助下,杀死了无恶不作的部落酋长,并占有了部落酋长的大妻小妾和财产,从而却因大妻小妾之间的争宠矛盾而葬身于滇普石洛(指滇池洱海,那时两海相连,自珠穆郎玛峰地壳运动时云贵高原鼓起才分成两个海)。Ji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Ji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鲁故事,在中国或跨国彝族地区的民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流传久远,影响深广。在浩瀚的彝族民间文学中,阿鲁传奇无处不在;在彝文彝语的民间文学里比比皆是;在毕摩的典籍中随处都有记载。阿鲁成为古彝人英雄的代名词,他是从古到今彝族人都十分崇敬的民族英雄偶像,是正义和英勇善战的代表。神话史诗的形象艺术,讲述了远古漫长的母系末与父系初阿鲁的诞生、成长、创业的奇迹,他以超凡的聪明才智拯救人类及万物生灵、战天斗地、为民除害、完成统一古彝族部落大业。阿鲁是彝族人们征服和战胜大自然的典型代表,是彝族古代一个杰出的部落首领。阿鲁奉天命射日射月,量天仗地,定天地乾坤,降服雷公神,消灭吃人的妖魔、平息反叛部落,创立鹰王国(古滇王国)。他是从善除恶的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以神奇的一生演绎出了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显然彝族就是大西南的土著民族。Ji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鲁传说,史诗、神话、毕摩经典,充满着神奇色彩,是彝民族改天换地的悲壮的创世史诗,包容着悠久的彝族历史,内涵了古老的彝族文化。故事神秘离奇,悬念迭起,扣人心弦,迂回曲折,引人入胜,通过一系列的故事,艺术地塑造了阿鲁半神半人的英雄形象,演义了阿鲁悲壮而辉煌的一生。Ji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鲁出生不凡,古时俄卓达日博(四川西昌境)有一位彝族姑娘叫普莫妮日,她倚著门槛织纱,有只神鹰在天上绕了三转,滴了三滴水(血)在她的九褶裙上而受孕。原来这只神鹰就是阿鲁的父亲,但人们对他一无所知。阿鲁的母亲一开始以为是个坏的兆头,四处请毕摩指点,但毕摩说这是命运来叩门,应该是件好事。过了九个月零九天,正是龙年龙月龙日这天,妮日就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翅骨阿鲁"(即创世史诗中的"支格阿鲁"),意为"好人阿鲁"。据彝族传统,婴儿在白天生较好,但阿鲁却在晚上生。他一出生,就不听母亲的话。母亲抱他,他就挣脱开来,成天以摇动天地为乐,搞得天摇地动。第二天,他不肯喝母奶,也不愿被包在襁褓里,更不肯让人背。第三天,他不肯睡在母亲旁边。到了第四天,他完全不听母亲的使唤,还露出一副鬼灵精样。第五天,屋里的人都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就把他坐到铜盆里,放到山洞口、洞口前有个大海。过了一个礼拜,母亲去看他,原来这洞里有条龙和龙子,阿鲁白天与龙子一起在海里泳玩,晚上与龙子一起睡觉,饿了与龙子一起喝龙母奶,这时他母亲才知道其子出身不凡,放心的回家了。阿鲁喝的是龙奶长大,在神鹰每天转三圈的阳光下成人;有的说阿鲁没有父亲,妮日的姐妹们将阿鲁抱到门前让神鹰抚养,神鹰每天滴血时间准时在房前天空转三转;阿鲁长大后人们称他为"阿鲁君惹"(神鹰儿子)。有的还说阿鲁生下后整天大哭,惊扰天界。天帝恩体谷兹派食人魔王堂博阿莫来捉拿阿鲁母子。当母子俩被抓至空中时,母亲为救儿子将阿鲁抛下来,落进万丈深渊的龙巢里,阿鲁从此在龙的养育下成长为一个神力无比的英雄。Ji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鲁成人后,告别了龙群和鹰群四处奔波去找母亲,却没能找到母亲,沦成部落酋长家的娃子。这个不凡的娃子有一次搭救了三只鹅,鹅为了感谢他,将自己身上的羽毛送给他作"神箭",帮他找到九十九卡长的头发作"神线"。阿鲁用神箭和神线杀死了部落酋长,取代了部落酋长的地位,还占有财产和大妻小妾。
Ji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时山川河流和万物都会说话的时候,因世上的一切都在叫嚣,搅得天神恩体谷兹无法管理。所以,他命令神匠打造各式各样的雷电,朝喧哗声最大的地方劈打,结果阿鲁的母亲也被误劈死了。阿鲁为了给母亲报仇,制作了一口袋牛筋炒面,带上一对绿鹞鹰,朝着天地相连的地方走去。一路上,遇见一个骑白马、黄马、黑马着装的人都没问到上天的路。后来,遇见一个赶着一条黑牛的人,当阿鲁问时,他不理睬。阿鲁一生从来没遇到如此无理的人,他放出鹞鹰啄人和牛都啄得昏头转向。那人只好向阿鲁求饶,问阿鲁是否带有牛筋炒面,只要调一碗给他的牛喝了就见分晓。阿鲁照做以后,只见那条牛朝四方吼了四声,用蹄朝四个方向刨了四下。顿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只听得耳边风响。过了一会儿,竟到了天神的宫殿里,就听见叮当的打铁声,他随声找去见一个神匠正打造各种雷器。阿鲁忙上前施礼问神匠,这东西有何用?神匠回答说:“听说人间英雄阿鲁要来为母亲报仇,这东西是为了劈打阿鲁而打造的。”阿鲁问这东西最怕什么?神匠说除了红铜外什么都不怕。阿鲁问明原由,就回到了人间。Ji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鲁口耳相传说四川雷波县城以北,锦屏山下有一股龙洞泉水,洞中有条蟒蛇(彝称鲁意为龙)堵住泉水流出,下游有数万亩耕地良田、有数万人畜饮水全靠这一泉水,其它没水源,百姓每年每家轮流出一个人给蟒蛇吃就放水,轮到一家三口的比嘎董惹家,三口哭着争先喂蟒时,突然一个英俊的男子在其屋顶上说不争了,杀只羊给我吃把羊皮刮成口袋好装干粮,吃完后说声“回头见、到时我替你家去”,便拿起羊皮飘然而去。喂蟒蛇的时间到了,不见英俊男子影,比嘎家三口争先相扯时,英俊男子骑着飞马,左手提着火药口袋,右手拿着长矛,从空降到龙洞口,蟒蛇张口梭出大半时,这个男子用长矛将点燃的火药包塞入蟒蛇口,一声巨响蟒蛇炸死,泉水喷涌而出,这男子一见出水,骑马而飞。后来知道这位英俊男子、原来是射日英雄阿鲁君惹,从此为了纪念这位英俊人们称它为“阿鲁泉水”。有的说阿鲁在滇普石洛(滇池)海底救出了被海魔王压在红石之下的红绿两位仙女,仙女主动要嫁给阿鲁。阿鲁娶红仙女阿里住在滇普石洛(今滇池)边,娶绿仙女阿乌住在(洱海)边,并约定在两位妻子处轮流各住十八天。但由于阿鲁在往返途中经常为民除害、降妖除魔,因而耽误了时间,常常超过“各家住的约期又不向两位妻子说明,使两位妻子相互猜疑妒恨而悄悄把阿鲁的神飞马各剪去三层翅膀。一天阿鲁骑神飞马飞到滇普石洛上空时,坠入海里,人们无比悲痛,隆重悼念这位伟大的英雄。人们注意到没有,每当龙年龙月龙日这天,一群鹰在滇池上空转三圈也在纪念这位神鹰之子。而今崇拜龙的彝族属大妻所生的后裔,崇拜鹰的彝族属小妾所生的后裔。有的还说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 火把节也与阿鲁有关:相传天神恩体谷兹派喽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阿鲁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至今。Ji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时,天上有七个太阳六个月亮,晒得万物枯焦,照得大地昼夜不分;埂子粗的蟒蛇在吞噬着人畜,簸箕大的石蚌糟踏庄稼。阿鲁决心为人类除害。他从吐鲁博(云南巧家境)山脚、山腰到山顶,先后在蕨草、乌木斯俄、马桑、节竹、松树上没射中,最后到山顶杉树上射下了六个太阳和五个月亮;制服了蟒蛇和大石蚌。射下日月后,阿鲁走进一个老人的家,请老人为他准备荞巴,老人说他很乐意,但不敢这么做。因为每次他生火,雷神就会马上到屋子里来击人,阿鲁要他尽管生火,不必害怕,雷神一出现,阿鲁随手将它擒住,关到铜锅子里,用锅盖盖上。阿鲁不断地抽打锅子,质问雷神为何不分好坏的伤人。尔后,把雷神放回天上,从此雷神很少伤人,只伤违规天庭的恶人。当雷神关在锅子里的时候,阿鲁还问了一些治病的药方,雷神很老实地一一回答,但是阿鲁忘了问麻疯病及脚底长水的药方,就在雷神快升天时,他才突然想起来赶紧问,阿鲁没听清楚雷神的回答,只听见(黑蛇)这句话。因此,这两种病到今天还是无药可医等。
Ji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史诗明显取材于彝族古老的英雄神话《阿鲁君惹》,通过阿鲁一生的重要经历,反映了彝族从漫长的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这一历史交替时期的社会生活,描述了这个时期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斗争相交织的历史画面,可以看出人们对英雄及祖先的礼赞已经代替了原来对自然神灵的顶礼膜拜。明显表现出部落酋长占有制时期的产物。是阿鲁与自然暴力与社会暴力的斗争,反映了原始的英雄观念,充满了对勇与力的崇拜。从人物形象上看,虽然史诗完全是从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拟化出阿鲁的形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经有关专家学者的考证和研究,阿鲁不仅是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而是彝族历史上的一个部落酋长。这里阿鲁君惹的形象不再是神话中的完美无缺和神人形象,而是即有血有肉,又有情欲贪财富,甚为人类征服自然,除妖击魔的人物形象,可以说《阿鲁君惹》已从英雄神话和创世史诗中脱胎而出,进入了真正英雄史诗的行列,虽然作品尚显稚拙,但在彝族文学史上有其重要的位置或研究价值。Ji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书目:
1981年第9期《山茶》、《勒俄特依》、《物始纪略》、《爨文丛刻》、《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族通史》、《宇宙源流》、《宇宙人文论》、《彝族天文学史》、《彝族星占学》、《华阳志》、《史记》、《圣经》、《尚书》和民间资深“毕摩”经书与“古”传说等。
作者:苏杰兵,彝族,系四川省雷波县总工会主席,人大政协常委,彝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社特约副理事长,《中国工运》杂志、《四川政协报》、《民族经济报》、《四川工人日报》特约记者;2010年9月经文化部推荐,被中国文化学会聘为中国文化学会艺委会主席,列为“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候选人,其业绩编入国家级大型画册。2011年5月被中国书画学会,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协会任命为“中华艺术形象大使”,其业绩己载入《国家名人档案》、《世界名人录》。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