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少女的换裙仪式
作者 吉乃 搜集整理 2020-05-20
原出处:彝族人网 越西彝学

彝族有这样一种说法:“姑娘的成人礼是没有新郎的婚礼”,由此不难看出“少女成人礼”在彝族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成人礼上,彝族少女会换上代表成年的裙子,称为“换裙”仪式,这种仪式在彝语里被称作“沙拉洛”,意思就是脱去童年的裙子,表示她们已经成年。换裙的时间依据幼女的发育情况而定。一般在13至17岁,换裙多在单岁,据说,双岁换裙会多灾多难,终身不吉利。 至于“换裙”的具体日期,则要请老人好好地择算一下,才能最后定下吉日佳期。
A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摄影:俄底尔以)
A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少女盛行换裙的习俗,她们把换裙和出嫁当作女儿家的两件终身大事。彝族少女在“沙拉洛”之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的是独辫,耳朵挂的是穿耳线。换裙前女子受严格保护,不准调戏,如发生此类事件,就要受到社会习惯法的严惩。“换裙”仪式举行之后,就要穿上中段为黑蓝色的三接拖地长裙,原先的独辫要改梳成双辫,并要戴上绣花头帕,挂上耳坠。“换裙”是女子由童年到成年的标志。A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换裙”这天,主人家像过节一样喜气洋洋。办的规模大点的人家要杀猪宰羊,大宴宾客;规模小点的人家最少也要杀鸡泡酒,招待亲邻。一大早,男女宾客便纷纷登门,送礼祝贺。 按照当地俗规,举行“换裙”仪式时,绝不允许任何男子在场,只邀请女亲女友参加。“换裙”仪式因地区不同,各有千秋。有的地方是请一位成年女性坐在果树下抽打一只小猪,待猪死后,将死猪在“换裙”少女的头上连续转几匝,以此来驱除邪恶,然后为姑娘挂上耳坠,梳成双辫,再换新裙。有的地方则先假设一物为夫方,如树木或磨子,然后把少女打扮成一位花枝招展的“假新娘”,由一位成年妇女背着,围绕假设之物走3圈,即算结婚。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有的地方仅由妇女们说些逗笑少女的风流话和祝愿词,有的地方则一直在歌声和笑声中进行。先由为首的姑娘用歌声挑逗、询问“换裙”的少女,问她喜欢谁?是喜欢好吃懒做的人,还是勤劳勇敢的人?是喜欢诚实忠厚的人,还是喜欢投机耍滑的人?面对询问和刁难,“换裙”少女一般不开腔回答, 只是低着头羞涩地坐着,规规矩矩地接受一切审问。 所有询问的内容一概由坐在少女身边的一位姑娘越俎代庖,一一作答。最后,为首的姑娘总是独唱这样一首歌:要戴银牌要亲手系,要戴珠链要亲友串,要找知心人要亲自选。唱完、闹完之后,便请一位漂亮、能干、属相和少女相匹配且婚姻美满的妇女给“换裙”者梳头,换成年衣服并将原来梳在脑后的单辫梳结到前边来,正中分开,在耳后梳成双辫,再戴上哈帕。额前的刘海用少许水打湿,使之整齐发亮,以显示少女的情窦初开,秀丽端庄。再佩上艳丽的耳珠,珠光闪耀。最后换上红、蓝、黑等对比强烈的三接或四接长统百褶裙,换裙仪式到此结束,换裙意味着女儿已经成年,她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赶场、看赛马、耍朋友、谈恋爱了。换裙后的少女,走动起来,步履轻盈,婀娜多姿,充满了青春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这是最美好的时刻,在场的妇女或姑娘都沉浸在美好的回忆或幸福的向往之中。A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换裙”是女子由童年到成年的标志,作为父母对此都非常重视。特别是母亲,她是女儿的贴心人,也最了解女儿的生理状况,在临近换裙前就热心地为女儿准备好了头上戴的花边黑色哈帕、新裙,以及颜色各异的珠子和领上的银牌等服饰品。“沙拉洛”仪式结束后,男子才能参加欢宴。大家席地而坐,愉快地吃着砣砣肉、荞馍和炒面等,开怀畅饮,一醉方休。这时候,他们也可以勇敢地追求“换裙”的女孩了。A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措扎慕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