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人,彝族一个支系,10余万人口,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弥勒县的西山。 一直以来,有人一提起阿细人的婚俗,无论是私下谈论,还是在会上报上网上电视上的大庭广众发言,总是津津乐道:“一挑清水定终身”,或“一挑水就搞定”,甚至是“瞧得着哪个拖哪个”……对于此说,与我接触的阿细同胞,对这些说法都有些不满,说这是“以偏代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挑清水”怎么定得了阿细人的终身?希望笔者此篇深入采写的文章,能还其阿细人的婚俗文化真象,帮助大众消除误解。
弥勒西山,是一条横亘在弥勒市城西面的巨大山脉,其上地貌起伏、峰峦叠嶂。每一次我来到这里,总是情不自禁地哼唱起姚敏作词、司徒明作曲的歌《站在高岗上》:“连绵的青山百里长呀,巍巍耸起像屏障呀喂;青青的山岭穿云霄呀,白云片片天苍苍呀喂……”经历3个多月,走访了半数以上的阿细人寨子,读了涉及阿细人的《弥勒彝族文化概览》等书,我觉得阿细人的婚俗的确内涵不浅。
01.摔跤恋
自古以来,阿细人自由恋爱,而恋爱方式 “不拘一格”。
跤场恋。还没对象的阿细青年,无论男女,一听说哪个寨子摔跤,总是兴高采烈,希望到时候能结识异性,以便今后联系谈婚论嫁。因为,一处摔跤,八方涌来,跤场上人群熙攘,比肩接踵(故有“汉族的戏场、彝族的跤场”之说),是理想的寻觅伴侣之场所。跤场上,未婚女青年是同类结伴而行,一般不跟长辈或其他已婚的人一起走(明眼人都可看得出)。此时,男青年会主动上前与其搭讪。女青年只要觉得来者不坏,与其说说话无妨,就会问他“何许人也”。男方若觉得女方可以交往,就会“得寸进尺”:除了回答问题,还会“无话找话”,尽量博得对方的好感,并大胆与其约定下下一次见面约会的时间、地点。女方若喜欢男方,就会来赴约。一般地说,男方两次约女方,女方都可按时赴约,就说明这二人“有戏”。
当然,纵横跤场力拔山兮的“鱼王”(第一名),也是少女们心仪的人,她们往往这样歌颂自己心目中的王子:“跤场上的鱼王啊,男人中的男人。如果阿妹让你喜爱,不用阿哥开口,你举起火红的绶带,阿妹就会跑过来……”
02.舞场恋
(1)眉眼传情。来到跳月场,男的调弦试调,女的入林梳妆。一会儿,哨声脆响,金笛起鸣,粗狂的弦声整齐响起,急迫紧凑,姑娘们手拉手从林间飘然而来,和伙子们面对面,合着旋律,踏三步起一脚同时拍三掌地欢跳起来,如百花盛开,似彩云过路!舞兴正浓,伴之以歌;意犹未尽,则暴发“哦,哦”的呼声。于是,弦声、掌声、歌声……汇合成一股巨大的声浪,一刻比一刻欢快,一刻比一刻激昂,似大江河流在奔腾,如万马千军在行进,激荡着山岗,摇曳着林木……这就是“阿细跳月”。当中,男女青年在由衷抒发着喜悦与欢乐的同时,眉眼间传递着无限的情意,寻找称心的伴侣。三弦铮铮激恋情,多少年来,“阿细跳月”不知促成多少的人“终成眷属”,也不知促使多少对的“眷属”情深似海,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2)文艺队里久生情。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汉族地下党员张黎和阿细革命先驱童绍尧,在马龙成立歌舞队,把《五月的鲜花》《农家苦》《保卫黄河》《解放区的天》《茶馆小调》等大量革命歌曲翻译成阿细语来舞唱,动员和团结更多的阿细人起来反抗斗争。不久,地下党在各寨选定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进步青年,帮助其组建本寨的歌舞队,于是西山上处处歌声嘹亮,激荡人的心灵。解放后,歌舞队称文艺队,各寨的文艺队时至今日,一直都不停息活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力量。文艺的最大特点就是欢乐,因此,很多年轻人往往一吃完晚饭,就忙着排练节目去了。日久生情,人之本性——在文艺队里相知相爱终成眷属者,并非罕见。
03.乐器恋
(1)笛箫悠悠诉衷情。中音笛和低音笛音域较广、抒情深刻。小伙子常用它们来倾吐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姑娘们听到那悠扬浑厚、如泣如诉的中音笛和大闷笛的声音,寂寞的心里漾起激动的涟漪,总是要弄清楚:“是谁人在吹笛?怎么吹得这么好?”
(2)三胡绵绵缠人心。三胡的三根弦中,音阶的排列顺序为“”1 、5、 1”,成大调式和弦。阿细男女青年到了十五六岁的年龄,父母一般都会给他们安排一个小房间,多数在耳房内或正房之旁,称小伙子睡处,或小姑娘睡处。夜晚,群星闪耀,阿细小伙子拉着三胡来到小姑娘睡处旁弹奏,那旋律清晰悦耳,情意绵绵,好像在说:“心上的姑娘哟,你是天上那十五的月亮,你是那圭山的金竹,你是那园子里的萝卜,你是那密枝林里的鲜花……”姑娘听了,心被缠绕,深为自己也有前来吐心声“献殷勤”的人,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
(3)月琴“睁睁”泪飞流。月琴声铿锵夺耳,撩人心弦,会令人如坐针毡。有一首歌这么唱道:“埂子上长长刺树,砍来长刺做月琴。弹起月琴铮铮响,姑娘听了泪飞流。只有哥儿不找妹,哪有妹儿不想哥?”还说:“哪里的姑娘不动情,是那里的月琴没弹响。”
(4)木叶“吡吡”在言情。阿细人到山里干活,累了,就顺手摘取身边的木叶吹起来,自娱自乐。久而久之,树叶成了表达心声的“乐器”——风和日丽之日,幽谷深处,木叶之声往往此起彼伏,或流露少女们情窦初开的喜悦,或表达逢春倩女的无限情思,或在倾诉离异妇女心中的苦闷……路人经过,则驻足而听,听到动情处往往会回对如此的一首歌:
对面的姑娘哟!
你的木叶真动听,
你的情意够绵绵,
要是有心会情郎,
放下手中刀和斧,
拨开树叶露真容。
04.超越一切的爱
阿细青年男女在山里砍柴,或在地里劳作,都会边干活边唱对山歌,用歌声洗去一身的疲劳。男女之情,往往由此而生。
(1)喊“啊哦阿者”。“啊哦阿者”是表达情感的一个歌种。声音高吭、富有深情,是最其基本的特征。开头语男为“啊哦哎——”,女为“啊者冷弦——”。在弥勒西山,往往一座山有人引吭高歌,另一座山上就有人深情回应,大有“一起唱到太阳落,一起唱到月亮出”的豪兴。阿细人说,听到“啊哦阿者”声,人就不会孤独、恐惧,反顿觉浑身是力,谈爱的勇气倍增了。
据说,远古的时候,阿细山上有一对爱神:男的叫阿者,女的叫阿娥。阿者英俊潇洒,一箭就能射死一头野猪;阿娥貌若天仙,一天能织出九十九尺麻布。可有一年,一对公羊争吃草料发生搏斗,猗角撞击冒出了火星,引起大火。大火迅速蔓延,不断吞噬万物。阿者想起在家中织布的阿娥,心急火燎地呼唤:“阿娥——”并擗下青刚栗枝开始扑火;阿娥也惦记在山上打猎的阿者,肝肠寸断地呼唤:“阿者——”并开始从自家的门前扑火。情急之下,在山上的阿细人跟着阿者扑火,在家里的阿细人跟着阿娥扑火。三天三夜后,这场大火终于被扑灭,然而,阿者却没见到了阿娥。他痛心疾首,撕心裂肺地一声又一声呼唤:“阿娥--阿娥--”但,最终只有大山的回音……后来 ,呼喊“阿娥阿者”,成了阿细伙子姑娘相互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
(2)唱“啦哩”。“啦哩”,又是另一个歌种,因每唱一句,几乎都有一句协调唱速的的助音“啦啦哩啦”而得名。多为群唱,气氛热烈。阿细人说:“不会唱啦哩,家中守空房。”
(3) 对“先基”。“先基”即《阿细先基》》,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每句5个“字”。最初于1944年由光未然记录整理而出版,后“继往开来”,得以不断完善。“先基”分“古先基”和“新先基”。“古先基”,即通常所说的《阿细先基》,它是一部史诗,其中有“男女说合成一家”的部分,叙唱“寻求—说合—成家—立业”阿细人婚事基本过程。“新先基”,即“旧瓶装新酒”的歌,它用古老的曲调,唱新社会的内容。其中,不少为通过对唱倾吐男女相互爱慕的情歌,当然也不乏“颂党恩 跟党走”的“政治歌”。由于歌者的唱技有异,情歌的“版本”多种,优者不少,其中之一就是由李宝兴收集制作,王宝奎、毕金兰演唱的《爱恋歌》,意切情真,无论婚否,听之唱之,往往泪湿衣襟。
05.“拖”恋
阿细人确有“小伙子拖姑娘”的习俗。可这“拖”,是加引号的,即不是无缘无故地乱拖,更不是不怀好意地蛮拖,而是要具备一些条件。其一,拖的对象必须在生产劳动或社交等活动中,曾流露过喜欢你的表情或言语,且你也喜欢她。其二,你“拖”她是要表达对她的爱慕之情,或者有急事要找她商谈,而她恰巧不单独在一处,且在场的人中根本就没有其父、兄和弟等男性亲属……为什么要拖?阿细姑娘一般脸皮很薄,谈恋爱十分腼腆,难积极主动,特别是在有很多人在的场合下特别地“爱面子”。因此,“拖姑娘”是阿细伙子对姑娘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形式。正因为“只是一种形式”,所以,在“拖”的过程中,男方手的感觉是女方如同稻草捆一样的轻飘!
在某个跤场,一个外族伙子看到自己身旁站着一位花枝招展的阿细姑娘,蓦然想起听来的一句话:“阿细姑娘兴拖!”便手痒起来,去捏拉人家的手。姑娘大吃一惊,脸色陡变,挣脱跑开。那伙子嬉皮笑脸,追撵上去。“啪!”姑娘在小伙子赶上来时,突然转身,抬手甩给他一嘴巴。伙子正要发怒,巡逻民警赶来,将他带到运动会主席台。伙子瞪大了眼睛:“为什么要抓我?阿细姑娘不是兴拖吗?而我又是被打的……”大会主席发怒了:“放屁!谁教你阿细姑娘兴拖?你是在侮辱妇女,扰乱公共秩序,应按治安管理规定处罚!”……
可见,那种不论条件,不分场合,“阿细姑娘兴拖玩”的说法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要是受这种错误说法的支配而大胆妄为,若人家姑娘认真起来,无论是外族人,还是本民族的,都没有好的收场。
06.劳动恋
阿细人以劳动为生。在西山偏北的可邑、诺糯、土木基一带,老一辈的阿细人,不把年轻人结婚说成“讨媳妇”或“嫁人”,而是把它说成“咪顾连边梭”(“找到了劳动的伴侣”)。因为, 阿细人在劳动、摔跤、跳月、集会等社会活动中,自由寻找对象,然而,他们在最终考虑某人是否为终身伴侣时,还是有些“底线”的,即看对方的劳动态度如何。往往是,你相貌一般,但若是个热爱劳动、勤快劳动者,那就较容易找到如意的对象。相反,你相貌出众,但若是个好吃懒做的的,就很难找到满意的对象。因而,“干什么都要勤快些,不能懒,不然以后找不到劳动的伴侣”,便成为阿细人父母教育子女的一个重要话题。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阿细未婚男女总爱在一起劳动。劳动中,若看好对方,无论男女都会向对方示好“献殷勤”,甚至“打情骂俏”。
劳动贯穿的婚礼:
阿细人热爱劳动,整个婚礼也由劳动所贯穿。即阿细青年选择好了对象,并已达国家法定婚龄时,就选择一个双月双日的晴天,开始举行婚礼。基本程序是:首先,女方来到男方家“做媳妇”叫“嫚敛莫”。在得知男的已经告诉了父母他领媳妇回来后,她就说:“爸爸妈妈,我做媳妇来了。”然后,男女双双立即上山干活(多为砍柴),父母们则在家做如平常那样的饭菜。对于后辈的婚事,只要两厢情愿,他们一般不加干涉,但在吃中午吃饭时,还是会对两位新人说:“你们结为夫妻,我们高兴,但不知道你们的感情是否真实?如果没有真正地从心里想风雨同舟,白头到老,那吃完饭后就分手,趁现在还来得及。”还专门对新娘说:“我家活计多,很辛苦,生活不富裕,房子太简陋,我们老人话又多……你来不来我家,可要彻彻底底地想想,以免以后后悔。”新娘回答:“我们是情投意合,我一切都想过了,决不懊悔。”午饭后,两人继续上山干活……第三天(有的是第二天),男方去约一个热心伙伴(称阿咋破),陪伴他们双双去女方家认亲,叫“阿妹省衣么”。到女方家,新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给女方家挑上三挑水,以示自己的心像清水一样的纯洁。此时,女方父母若不同意这门婚事,可以不让男方倒入水缸。即便同意,还是跟他说:“我家姑娘长相不好,活计也做得差,脾气又不好,恐怕你以后懊悔……吃完了早饭,你们还是各走各的路吧。”新郎回答:“爸爸妈妈,我俩感情很深,早就想好了,你们莫担心,我会一辈子对她好……”饭后,男女双双又去山里干活,以示情投意合,同甘共难。当晚,不论路途远近,都得返回男家。在男方家又干上几天的劳动,后再次返回女方家干上一天的劳动,叫“依敦补”(接受最后的考验)。此时,若有一方有悔意,并有众所公认的理由,婚事可到此罢休。若无异议,婚礼就算完毕。
劳动是财富之源,幸福之本。阿细人将其贯穿于自己的婚事,这无疑奠定了他们家庭幸福美满的基础。在他们中,草率成婚导致缺吃少穿而离婚者,有之,但为数不多,概率很小。
由以上可见,弥勒阿细人确有“新郎挑清水”的风俗,但那只是他们婚礼进行中的一个“细节”而已!
文字来源:搜狐号-人文红河,文章作者:杨学诗;图片来源:彝族人网,摄影:田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