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金华:学习国家主席习近平二O二五年新年贺词有感
作者 普金华 2025-01-07
原出处:彝族人网

2024年12月31日,北京时间19点,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25年新年贺词。这是习近平主席从2013年首次发表新年贺词以来,连续第12年在新年前夕发表新年贺词,向全国和全世界传递心声。
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电视画面中,习近平主席端坐在一幅气势恢宏的《万里长城》宏伟图画前。画面上,巍巍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犹如一条东方巨龙腾飞。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haopin1.jpg

(本文作者普金华)

我在电视机前收看了习近平主席发表贺词全过程,后又认真学习了贺词全文。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是对过去一年的精炼总结,同时也是对未来一年的清晰展望。字里行间,承载着习近平主席对国家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近平主席的贺词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令人感慨、难以忘怀的2024年。我们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回暖向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30万亿元。我们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到地方考察看到大家生活多姿多彩。巴黎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勇争先,取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人民子弟兵展现新风貌。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推进全球治理变革,深化全球南方团结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近平主席说:“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深情回望共和国的沧桑巨变。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我们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阔步前行,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近平主席在这里讲的“何尊”,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国宝级文物。内底铭文中的“宅兹中国”四字,是迄今为止“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也是刻骨铭心的中国印记。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近平主席说:“2025年,我们将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情况,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有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但这些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近平主席这段话的核心是面对外部环境的压力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团结就是力量,有信心有能力应对。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近平主席说:“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一起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近平主席的这段话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亘古不变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党的初心和恒心。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近平主席最后说:“梦虽远,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河山添锦绣,星光映万家。让我们满怀希望,迎接新的一年。祝祖国时和岁丰、繁荣昌盛!祝大家所愿皆所成,多喜乐、长安宁!”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近平主席的贺词高瞻远瞩,言简意赅。每一句话都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使全国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近平主席的贺词铿锵自信。对2024年国际国内形势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精炼总结;对2025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全国人民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上是我个人对学习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的初浅认识和理解。仅是这些,还不能全面认识和理解贺词的深刻含义,还有待于进一步认真学习,加深理解认识。mk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简介:普金华,男,1962年1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红土坡镇大旭宇村委会大凹子村民小组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及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大学文化。1978年2月入伍, 1981年10月入党。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乡武装部副部长、部长,县人民武装部(正团级)政工科副营职干事、军事科副营职参谋、政工科科长,部党委委员,县国防教育委员会成员,县国防动员委员会成员,县人民武装委员会成员等职,中校军衔。2000年9月转业到南华县公安局工作。先后任南华县公安局政工办主任、县公安局副处级职级(副处级侦查员)、县警察协会秘书长,县公安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人民警察四级高级警长、一级警督警衔。勤于笔耕,有6000余篇(幅)作品被《人民日报》《半月谈》《解放军报》《人民文摘》《博览群书》《战旗报》《云南日报》《边疆文学·百家》《云南警察文学》《楚雄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及文学刊物刊(播)。先后参与完成楚雄州公安局编写的楚雄公安文化系列丛书《文耀彝警》(一部四卷)撰写编辑工作;参与南华县编辑出版的云南省军事志丛书《南华县军事志》和《从高原湖走向世界海》《南华县文史资料选辑——纪念对越自卫还击战胜利40周年专辑》等10余部书籍的撰写和编辑工作。与人合作著有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双十”工程丛书《咪依噜风情谷——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小岔河村》一书及个人著有中国乡愁文化书系·南华《雨露灯语·雨露》一书。有作品入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全国政工论文选集——政工之歌》《中国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选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华名言词典》《中华名人格言》和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的《警察制度改革与发展研究》等多部书籍。文学作品《啊,马樱花》入选楚雄州第二届“马樱花文艺创作奖”;《“拿鱼”的记忆》获楚雄州第五届“马樱花文艺创作奖”二等奖等。1982年、1999年、2004年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二次军功,一次警功),110余次(含写作)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2020年12月从南华县公安局退休。现任南华县“菌乡银发”志愿服务团副团长、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队长、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队员及助力产业项目招商工作志愿服务队队员。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