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石林彝绣绣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生活
作者 石林民宗局 2024-10-19
原出处:昆明市民宗委

石林彝族撒尼刺绣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工艺,其色彩丰富、图案构思精巧、装饰性较强。2008年,彝族撒尼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撒尼刺绣的图案花样多来自于自然界中的日月山川、花鸟鱼虫等,反映了彝族人民敬畏大自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选择石林彝族撒尼服饰和刺绣人文的照片作为新年贺卡封面,作为中华文化符号向全世界展示着精美的刺绣艺术。
id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15211445_001.jpg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选择石林彝族撒尼服饰和刺绣人文的照片作为2019年新年贺卡。

DM_20241015211445_002.jpg

1950年9月,中央民族访问团第二分团在云南省路南县圭山区访问期间,小组成员深入到乡村去慰问群众,并与群众合影。(图片来源:云南民族博物馆)

DM_20241015211445_003.jpg

石林彝族姑娘向中央访问团送刺绣。(图片来源:云南民族博物馆)

彝绣架起石林彝族与党中央心连心的桥梁

1950年,中央访问团西南访问团访问云南的第一站便来到了革命老区路南(现石林县)圭山。访问团赠送给当地群众的礼品是毛主席亲自题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锦旗和丝线、绣花针等14件礼品。作为回礼,圭山各族人民送给访问团除各种山果和刺绣品外,还特别绣制了两套彝族传统服装,托访问团成员带给敬爱的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中央访问团访问石林已过去70余年,当年访问团在石林彝族自治县播撒的民族团结的种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几十年来,石林彝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始终不忘党的恩情,时刻与党中央心连心,用勤劳质朴的品质在祖国西南边陲大地上绣出一幅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壮丽时代画卷。id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15211445_004.jpg

一起刺绣的石林彝族姑娘。(图片来源:薛春华摄)

DM_20241015211445_005.jpg

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游客在小箐村拍照打卡。(图片来源:石林街道供图)

DM_20241015211445_006.jpg

石林县彝族撒尼北部姑娘服饰、伞套(图片来源:李兰英摄)

彝绣架起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石林风景区迎来世界各地的游客。彝族民俗物品(如衣服、包头(帽子)、挎包、伞套)深深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成为游客热衷购买的旅游纪念品。小箐村村民走村串寨收购各种传统民族服装、配饰,或加工和缝制民族服装、挎包、钱包,摆地摊售卖。世世代代讲彝语的村民在向游客推销彝族刺绣的过程中,学起了普通话,甚至还学起了英语、日语等。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彝族刺绣架起了小箐村村民与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交流沟通的桥梁。随着石林彝族自治县的发展形势,外出的人陆续回家乡创办企业,带动本地刺绣产业的壮大。如今,刺绣产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原来,彝族刺绣产品主要是传统的服装服饰、挎包;现在的彝族刺绣产品有抱枕、沙发巾、茶杯垫、桌布、电脑包等。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由以彝族为主的从业格局发展到彝族、汉族、苗族等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格局。销售渠道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开启“线下+线上”齐头并进的销售模式。随着人与物的流动,彝族撒尼刺绣销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成为石林县与各地文化交流互鉴的媒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id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15211445_007.jpg

意大利手工艺展上,王爱国的妻子与意大利友人留影。(图片来源:王向方供图)

DM_20241015211445_008.jpg

毕志辉在丽江白沙古镇经营的刺绣产品店铺前与各族游客合影。(图片来源:王向方供图)

DM_20241015211445_009.jpg

唯品会创新开发的彝风休闲服饰。(图片来源:虎志光摄)

彝绣架起石林各族人民致富道路的桥梁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石林彝族撒尼刺绣在产品研发、制作、规模、销售等方面得到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成立了云南省首家彝族刺绣行业妇女联合会。彝族刺绣行业妇女联合会有效传承保护了石林彝族刺绣文化,培养扶持起对刺绣产业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了石林彝族刺绣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石林彝族自治县从事刺绣生产、销售的个私企业49家,龙头企业1家,个体工商户206家,从业人员上万人,年产值突破1亿元。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企业,年销售额已超过千万元。小小的绣片支撑起了一片天空。id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015211445_010.jpg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撒尼)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毕跃英教学徒刺绣。她还被聘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授予了“特聘专家”,到学校指导学生学习刺绣艺术。(图片来源:中国网)

DM_20241015211445_011.jpg

石林彝族刺绣产业龙头企业:云南七彩美伊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参加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图片来源:王向方供图)

DM_20241015211445_012.jpg

小箐村一隅。(图片来源:王向方供图)

小箐村堪称石林彝族刺绣第一村。全村共有158户、566人,仅专业从事刺绣的就有158人,同时开展专业刺绣和销售的120余户。通过刺绣加工和销售,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2022年小箐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0余万元。id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源:昆明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