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流淌在血液的歌
作者 ​王珍 2021-07-14
原出处:​《中国民族报》

在文化部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继承人名录中,66岁的王玉芳和54岁的毕华玉作为民间文学《阿诗玛》口传文化的代表同时在列。
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但他们两人演唱的《阿诗玛》又有不同。“王玉芳演唱的是民间调的《阿诗玛》,毕华玉演唱的是毕摩调的《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方跃章说。“毕摩调是一种很古老、很原始的曲调,严格遵循五字一句的五言体,调式比较固定。毕摩调后来慢慢演化成民间调。民间调相对而言更活泼些,可以允许演唱者加入自己的理解,进行发挥。”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庄重的毕摩调在婚嫁、祭祀、葬仪等活动中,由毕摩演唱。而民间演唱《阿诗玛》的场合不固定,只要高兴就可以随时演唱,姑娘们连绣花时也可以哼着《阿诗玛》小曲。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的《阿诗玛》

走到哪里,如果带上了彝文的手抄本,毕华玉都要格外小心。“丢一件衣服没事,丢一本手抄本就要我的命了。”在石林县民宗局文史研究室工作的他,当过兵,见过世面,性格开朗,喜欢说笑。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家世代都是毕摩,毕华玉也不例外。“34岁时,我继承父业做毕摩,但是很没有兴趣,心里不情愿。”随着对毕摩文化的了解不断深入,他越来越发现这是一个“有意思,而且有必要学习”的领域,于是静下心来,潜心学习和钻研。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系统地学习《阿诗玛》的演唱也是在34岁以后,但小时候对父亲的演唱就已经有很深刻的印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说起与《阿诗玛》的缘分,毕华玉就停不了嘴。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生孩子满月唱《阿诗玛》,娶媳妇嫁女儿唱《阿诗玛》,老人过世也唱《阿诗玛》,《阿诗玛》已经成为我们撒尼人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他风俗习惯的一部分。”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华玉常说:“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文化、文字、服装才能称之为一个民族。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要为我的民族文化服务。”这不是一句空话。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样做毕摩,毕华玉和他的祖父辈不同的是,他一直在努力把祖父辈口传的毕摩文化用彝族的文字记录下来,包括《阿诗玛》。“像记者一样,听到不同的曲段,我先把意思记下来,然后再把口头语转变成书面语,不断修改。好的曲段补充进去,不顺口的就删掉。”现在,他亲手记录下来的毕摩经书已有一人高。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传承人方面,毕华玉一直在努力。毕摩调的《阿诗玛》尽管有文字记载,但曲调还是凭记忆的。如果没有人来学习,毕摩调的《阿诗玛》也将像宋词一样,只剩下歌词,却没有人能唱出来了。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年轻人常常凑到他身边好奇地翻看彝族文字记录的毕摩经书,并且问这问那。有人开玩笑说,让毕华玉收学费教他们学习彝族文字。毕华玉笑着说:“只要你们愿意学,不要钱的。”每年石林县民委开办民族文化传承人培训班,他都要去上课,教他们彝族的文字,规范用法,同时也传授毕摩文化。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但是,作为彝族的毕摩,他想要找到合适的传承人并不容易。按照传统,毕摩是家传的。他有一个儿子,“但他是绝对不会学了”。毕华玉也不强迫,他说:“会者不要教,教者学不会。既然儿子不愿意,就算了。”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爱学、而且有一定学习能力又可以值得信任的人继承他的事业。“最好是家传式的,比较放心。”沉默半晌,他还是叹息着说。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间的《阿诗玛》

王玉芳很瘦,由于常年的劳作,皮肤黑黑的。她不爱说话,也不太敢抬眼看人,手里一刻也不闲着,总是低着头绩麻。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她来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的称号,是一个荣誉,也是一个负担。来采访的人多了,就有点耽误时间,因为她还有很多农活要干。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玉芳边纺线边唱起了《阿诗玛》

但无论如何,唱歌是愉快的,表演唱歌也是愉快的。不管在多少人面前唱,她都很自信,安静时的羞涩一扫而光,脸上充满了笑意。虽然66岁的人了,嗓音却依然清亮,记忆力也非常好。要知道,她所唱的《阿诗玛》,没有歌词、没有曲调,完全凭记忆力。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玉芳这身演唱的绝技,来自父亲的传授。十四五岁开始,她就跟着父辈们唱《阿诗玛》。年纪轻轻,就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金嗓子”。据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期,云南驻扎了很多部队,王玉芳和其他伙伴们就到部队上去慰问演出。更有传说要邀请她们到北京去演出,但是由于生产队记工分,无法抽出时间,只好作罢。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诗玛》被誉为撒尼人一首唱不完的歌,尽管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但是抒情的成分很重,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可以选唱不同的曲段。因此,“很少有人会把《阿诗玛》一次性从头唱到尾,也很难知晓把《阿诗玛》全部唱完需要多少时间。”方跃章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石林县撒尼彝族地区,会唱部分曲段的人不少,能够完整演唱的人已经很少很少。”据他估计,不会超过5个人。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玉芳也没有试过完整演唱《阿诗玛》,她知道,全部唱完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她自信她能演唱所有的曲段。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麻线啊,错综复杂,但是在姑娘的手里,都变得井井有条。看啊,我织出来的布多么平整。”坐在百年老屋里的织布机前,王玉芳一边熟练地织布,一边哼唱着“织布歌”。当她到山上放羊,面对寂静的群山,她也会哼起熟悉的《阿诗玛》。因为《阿诗玛》的歌词、曲调里表达了撒尼彝族人所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他们在不同的场合,都会不由自主地唱起《阿诗玛》。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毫无疑问,《阿诗玛》已经融入到这位66岁的民间艺人的血液里。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但是,尽管《阿诗玛》已是王玉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的儿女们却不感兴趣。她的孙子们倒是很有兴趣,只是每天要上学,没有时间、也没有环境学。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尽管石林的民族文化比较丰富,但是《阿诗玛》的演唱,完全凭嗓子和记忆力,还是很难,因此擅长的人还是很少。”方跃章说。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玉芳也欢迎年轻人来学习《阿诗玛》的演唱,但是她很苦恼,没有人来学。现在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她演唱的一些片断录音、录像,作为资料保存下来。“但是记谱、记录歌词等细致的工作还没有着手做,以后要在这方面更深入一些。”一直参与石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跃章说。5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