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滇南彝族四大腔(以下简称“四大腔”)在红塔区悄然流传,流淌在彝族群众的生活中。冬日午后,记者来到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大密罗社区,探访传唱四大腔的民间艺人。在彝家母女李桂英与方秀芬的歌声中,四大腔悠远而独特的韵味,仿佛穿越时空,让人陶醉。
李桂英(左一)与女儿方秀芬(左二)与参加对唱山歌的人合影。
八旬老人嗓音清如泉
来到大密罗社区,耳畔传来悦耳动听的四弦琴声。走近了,一群身着彝族服饰的男女聚在一起,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男女对歌之声交织。男的唱:“兄喊心花姐,如要姐不嫌,讲句来欢欢。”女的答:“不计坐满场,答应心花哥,叫妹来讲玩,心中倒是想,不会咋来讲。”你来我往,男女对唱的内容多样,变化无穷,却又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和谐。
在对歌的女声中,有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她的嗓音如同山涧清泉,直抵人心深处。她的音域宽广无比,既能唱出高亢激昂的旋律,又能低吟浅唱,不仅精通山歌的正腔与反腔,更能在两者间自如切换,使得山歌的韵味更加浓郁,她就是红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音乐——山歌代表性传承人李桂英。
问及四大腔,李桂英虽说不出个所以然,但她吟唱的彝族山歌调子,当地人称之“喊曲子”,却蕴含着四大腔的韵味,特别是以“说白话”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生活中的哲理和情感直接表达出来。
李桂英告诉记者,她12岁便跟随大人到田间劳作,大人们一边干农活一边唱山歌,欢快的场面深深感染了她,她就跟着大人们学唱起来。随着年岁的增长,李桂英逐步懂得,山歌不仅是劳作中的调味剂,也是年轻人交往的纽带,山歌唱得好会受到更多年轻人特别是异性的青睐。因此,李桂英学唱山歌的劲头更加足了,一有空闲就向山歌唱得好的前辈学习,使得她的山歌技艺精进很快。
“我们那个年代,对歌是表达爱意的媒介。”李桂英说。以前彝族青年的恋爱大多以歌传情,特别是春节、火把节等节庆日的跳乐场、赛歌会等,成了未婚青年们的聚集地,他们大多数人的爱情在对歌中悄然萌芽。农闲时节,未婚青年也多相约成群跑山跳乐,去‘吃火草烟’,在自娱自乐的歌舞中,或增进友谊,或收获美好姻缘。“从十五六岁起,我和姐妹们便一同前往周边村寨去‘吃火草烟’。”李桂英的话语间,流露出对那段美好青春岁月的怀念。
年逾八旬的李桂英对唱彝族山歌、跳乐有着无尽热情。
双语“酒礼歌”更显热情洋溢
方秀芬遗传了母亲李桂英的好嗓子,从小受母亲熏陶和影响,对唱彝族山歌、跳乐非常喜爱,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中,她的唱歌技艺犹如山间的树苗,枝叶渐丰。
方秀芬最擅长唱“酒礼歌”,是红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音乐——“酒礼歌”代表性传承人。她经常带领一群喜欢唱“酒礼歌”的姐妹参加当地民俗节日、聚会、婚宴等活动,同时也受邀到周边平坝村、龙潭村、龙树村等有办喜事的彝族人家里献唱“酒礼歌”。
方秀芬还注重博采众长,积极向周边村寨彝族前辈学习“酒礼歌”的唱法,曾向通海县一位80多岁的蒙古族老人请教蒙古族“酒礼歌”,从而提升和丰富自己的演唱技艺。
方秀芬演唱的“酒礼歌”,歌词内容丰富,她更是擅长即兴献唱,出口成章,词句间洋溢着彝族人民的热情与敬意。她通常先用彝语唱“酒礼歌”,又用汉语再唱一遍,无论是用彝语还是汉语,都深受听众喜欢。原生态的“酒礼歌”极富感染力,加上彝家人的好客,使得客人更深切感受到彝家淳朴的待客之道。
采访中,方秀芬唱起:“山上马缨花一朵朵,蜜蜂们采蜂忙,百花香。采蜂归来酿蜂蜜,酿出蜂蜜甜蜜蜜,甜蜜蜜。彝家山寨贵客来,客人们请回家,请上堂屋坐。客人来了要喝酒,喝酒要用大碗喝,大碗喝。”她的歌声如同山风,轻柔中带着坚韧,让人有一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觉得不喝一口酒都过意不去。
“我希望跟我母亲学好彝族山歌的技艺,把彝族山歌传承下去。”方秀芬说。她想像母亲一样,把彝族山歌唱到每一个听众的心中,让彝族山歌代代相传。
在李桂英与方秀芬的身上,两代人的山歌人生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在她们悠扬的歌声中,四大腔的韵味绵延,也诠释了彝族山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文化传承的坚持。
原载:玉溪日报;文稿来源:搜狐网-玉溪发布;撰文/摄影:李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