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尧汉教授是1983年接受楚雄州委、州政府的聘请从北京到楚雄智力支边,兼任彝族文化研究所所长。我第一次认识刘教授是从他与陈久金、卢央编著《彝族天文学史》(1984年出版),继而又拜读他的著作《文明中国彝族十月历》﹑《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从这几本书中我认识到刘教授的研究,古代彝族先贤创立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就是古代天文历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历法。在源远流长的彝族文化研究中,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字辈”,不敢以刘教授正面交流。随着我与彝族文化研究所朱琚元、钟仕民、普珍、杨普旺、唐楚臣等朋友相处熟识后,才从他们口中得知,刘尧汉是没有什么教授架子,不会盛气凌人,是很好相处的。
大约是1989年下半年的时候,我从朱琚元老师口中得知,刘尧汉正在主编一套《彝族文化研究丛书》(约40余本),其中含有一套彝族医药方面的书籍,我在朱老师鼓励下,大着胆子去找刘教授。刘尧汉教授明白我的来意后笑着对我说:“我们这个丛书里有一个课题就是彝族医药方面的内容,正愁着无人做,那就交给你吧。三年内安排完稿,但你是汉族学者,经费是我们研究所出,朱琚元是彝族,又是我们单位的学者,在彝文方面他来协助你完成吧”。就这样,一次交流后我就接受了课题任务。我在张之道老师指导下,从我与张老师收集的众多彝药标本中筛选出120味药物,又请云南中医学院药学系主任曾育麟教授帮我设计写作体例,两年半时间完成初稿。我带着初稿到省上请曾育麟、方文才、关祥祖、张振勇等教授和专家帮我提修改意见,先后三易其稿,使初稿顺利定稿。我原来的书稿标题叫做《楚雄彝药本草》,刘教授看后把标题改为《楚雄彝州本草》,并亲自帮写了序言。1998年7月,《楚雄彝州本草》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与他人合著的第一本专著。
1990年8月,原玉溪地区药检所所长王正坤等人要出版《哀牢本草》,把书稿带来给我,委托我请刘教授写书评,我向刘教授说明来意后,刘教授对我说:“书稿我先通读一遍,但我工作太忙了,你先帮我拟一个初稿,我再进行修改。”2013年12月10日,王正坤老师陪刘明武老师到楚雄讲课时,还念及此事说:“那时信息处理还没有电脑,一个稿子往返很费时间,我的书稿是交给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等书评寄到山西后《哀牢本草》已出版了,至今我还保存着有刘尧汉教授签名的原始书评稿。刘教授的书评没有收录于书中,成了我一生的遗憾!”
刘教授有心脏病和严重的双膝关节疼痛症,我经常到他老人家宿舍里去帮他看病或在他来我院住院时,我去病房陪他。我俩经常就彝族文化与彝族医药等方面促膝谈心,他谆谆告诫我,要真正继承和发扬好彝族医药,要拓宽思路,从源头上弄清楚彝族文化和彝族医药的历史沿革,要多读一些彝文典籍。在刘教授和朱琚元老师的指导下,我阅读了《宇宙人文论》、《西南彝志》、《宇宙源流论》、《忆往昔》、《凉山黑彝巴且氏族世家》、《凉山白彝曲木氏族世家》、《梅葛》、《中华创世纪葫芦》、《彝巫列传》、《彝文古籍与西南历史》、《中华万年文明的曙光》、《彝族史诗选·查姆》、《劝善经》、《献药供牲经》等15本彝族文化书籍。
在一次与刘教授交往中,我们彼此成了知心朋友。他那儒雅、博学的风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儒者自有风雅。在刘尧汉教授身上透露出的智慧与才学,使我感悟到:儒雅首先是一种执着的精神和品格。一位真正热爱祖国、热爱自己家乡的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世事、对未来,总是念念在心,难以忘怀。中国传统文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刘教授的信念;爱国、爱家、热爱自己的民族,做学问不故弄玄虚,有一种坚毅的执着精神,是他的人生座右铭。
儒雅又是一种性情,一种生活态度。刘教授有很高的学问,博学而功底深厚,对人是性情中人。他为人谦和,性格开朗,乐于在事业上帮助别人。一个人活到如此境界,既潇洒自由,又思无极而行有止者,世上能有几人?
儒雅还是一种气度,一种追求。刘教授的一生,也曾有过曲折坎坷,尝到过事态冷暖。但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我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品质,一个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不可以放弃理想,失去信念和追求。在刘教授身上,既有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又有内心宁静的坦然脱俗和活到老学到老的奋斗精神。有了这种自己认为的快乐和宁静,便有了他善待人与世的独特思维与淡然,是我们晚辈很难做到的。他友好地对待一切来访学者,乐于与有学问有教养的人探讨真理,探讨事业和人生。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气度便可以神游六合,情寄八荒,纵古论今而后快。我们称之为大师的人,不仅仅只是出于对他的礼貌,而是他肚里有学问,博览群书,看问题和分析问题有真知灼见;对学生解惑答难,引导学生破迷开悟,对人生有深刻的认识和见解,让人景仰,让人一辈子都忘不掉,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师。刘教授正是这样的大师级人物。
2012年11月10日,刘尧汉教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刘教授的一生是为彝族文化作出贡献的一生,是为中华彝族文化学派腾飞作出不懈努力的一生。我们要学习他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学习他为发掘、整理和研究彝族文化优秀遗产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献生精神。2013年,刘教授的骨灰从北京带回他一生难忘的彝州家乡——楚雄,埋葬在楚雄陵园。刘教授,您未完成的事业由我们后来者继续为之奋斗,这是怀念您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