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海结盟的故事在教科书中读到过,在电视、电影中看到过。多次驾车往返于米易到成都的京昆高速路上,每到冕宁地界,总能看到立在高速路边的“彝海”路牌。终因匆匆而过,未曾停车驻足,探寻彝海。探寻彝海,看看结盟地,听听结盟音,寻寻结盟秘,一直是我的出行计划之一。今学校组织彝海红色行,正好了我心愿。
结盟新寨中那颗直径一点五米,高达十五米,树龄已一百五十年的棠梨树,因当年红军警卫部队战士在该树下休息而被命名为红军树。如今依然枝繁叶茂,荫护众人,引无数游客驻足抚摸、观赏。而此时,立于树下的我,仿佛踩到了红军战士的足迹,触摸到了红军战士的身体,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气息,我的眼前晃动着一张张红军战士疲惫的脸,然而目光却是那样的坚定,那样的执着。
来到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处,看到那普普通通、相拥而立的三块山石,我仿佛看到了器宇轩昂、镇定自若,有军神之称的刘伯承正和身强体壮、深明大义的小叶丹相见恨晚、相谈甚欢,情到之处,提议歃血为盟的壮烈场景。这一坐,坐出了民族团结佳话,这一坐,坐出了彝汉一家亲的典范,这一坐,粉碎了蒋介石石达开第二的梦幻,这一坐,解了红军的危难,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今天。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不禁对二位伟人肃然起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肃然起敬。
走进彝海结盟纪念馆,一边倾听讲解员的讲解,一边看着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对巧渡金沙江、会理会议、礼州会议、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说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红军长征在川路线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尤其有两张图片实在让我震撼——一张是石达开部队行军路线与红军行军路线对比图,二者行军路线是如出一辙,大同小异。然命运、结局是如此的截然不同,足见共产党人的智慧、足见彝海结盟的功勋,足见民族团结政策的伟大。另一张是刘伯承授予小叶丹的“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我不是感叹队旗有多么的陈旧,多么的古老,所承载的历史有多么的真实。我感叹的是这样一面饱含如此坚定的信仰,如此执着的追求的旗帜,在那血雨腥风,白色恐怖的年代里能够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这其间隐藏了多少令人荡气回肠、鲜为人知的故事,这其间饱含了小叶丹家族多少苦难,令人心酸的故事,这期间包含了小叶丹家族多少对刘伯承等共产党人、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与信赖。对渴望民族团结胜利的期盼。
走出彝海结盟纪念馆,漫游在彝海岸边,看青山苍翠,绿水悠悠,山风过处,凉风习习,沁人心脾。盛夏五月,置身于彝海避暑圣地,悠闲自得的欣赏这一方美景,感受这一席清凉,我仿佛寻到了彝海之宝,这就是这里展现的红色记忆,流传的红色基因,凸显的歃血为盟之气,民族团结之魂。正是这气、这魂,引领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创新、阔步前进,为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继续奋斗。这才成就了今日之我辈成行彝海,畅游彝海,欣赏彝海,感受彝海!(米易县民族中学校 教师 吴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