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
作者:温浩东
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
ISBN:978-7-5409-8753-4
2010年火把节之际,我回到家乡凉山,在西昌火把广场的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展厅里与浩东首次相遇。当得知当时展出的“老衣饰”都是他一个人举数年之力从川、滇、黔三省彝区一件件搜集并珍藏起来的宝贝时,既是惊羡,又颇感震撼,眼前这位英气、俊朗的80后及其自我行动让人不得不折服。回到北京后未久,浩东如约将他自行拍摄并建档的彝族服饰电子图档发到了我的邮箱:让我时时去凝视和回想的不仅仅只是一组所牵引的文化怀旧和缕缕乡愁,还有背后延展开来的“一个人的文化行动”。如今,这一行动虽已成像为一部图典,但并未定格为静止的画面。
浩东是云南楚雄土生土长的彝人,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民间美术专业。他与这些“老衣饰”结缘于大本期间的一次田野写生。从那时起,二十岁出头的他便开始倾力收集和整理传统彝族服饰。彝族谚语有曰,“高飞的山鹰见识广”。十多年来,浩东就为“老衣”这一执念行走在彝乡下的村村寨寨,从楚雄到凉山,从红河到毕节,至今他个人的藏品已超过数百套(件),其中大多是有清以来至民国百年间的女红制作,覆盖了彝族服饰的“六大类型”和各主要支系的服饰文化传承,由此也造就了他本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和工艺进行追踪研究的志向。
眼前这部精美的《图典》便是基于作者10年行走的田野作业和定点跟踪调查所获得的大量实物资料编纂而成。《图典》从本土社会的民俗生活世界、服饰类型及文化表达形式入手,借重摄影技术及其图像呈现的基本工作方法,结合书面文献与口头文献中的服饰文化记述,从衣装的功能用途、质地分类、原材料、纹饰及色彩等层面归纳和梳理出了百年来的彝族服饰形态及其文化意象,从而在大体上落实了彝族传统社会有关服饰及其文化传承的表述方式,有序地呈现出充满细节的民间美学观念,为服饰图像志的系统编纂,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田野研究实例,而其中的每一组语图叙事,皆体现着当代青年学人应有的学术自觉。
记得有一年我在美姑进行田野作业遇到一位身着汉装的彝家小姑娘,她是这么回答有关“为什么不穿彝装”的问题的:“妈妈很忙,没有时间给我缝制,而且买来穿还很便宜。”正是随着传统社会的急速转型,各地彝人的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一些宝贵的手工文化因子正在消失。因此,通过脚踏实地的行走去山野乡间搜集和收藏流存在民间的手工成果,再用相机的镜头语言去记录、保存和阐释,不仅意味着在用脚步、用眼睛去建立一种系统化的实物-视觉叙事,而且也意味着在用心灵去发掘手工文化特质、感知民众身体实践以及探索人类文明的学术实践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彝族服饰文化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但从历时性维度对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图像志的记录、描写、类释尚未形成系统的探究。因此,浩东和他的朋友们耗费两年之久精心拍摄、编制《中国彝族服饰图典》,从甄选、归类、建档到设计、拍摄、制作和出版,尤其是通过图示成像和概念工具的运用,在服饰民俗描写的资料学意义上较为完整地勾勒出了由一件件衣装构合而成的传统手工艺表达系统,不仅体现了作者本人关于本民族手工文明的整体性思考,也丰富了当代少数民族服饰民俗的建档研究。
以有形的形态对无形的非物质遗产尤其是资料形态进行有效的保存和确当的传播,无疑有助于代际传承和学术研究。这部《图典》记录了基本的彝族服饰文化谱型,在一针一线的表现、秩序和均衡中蕴含着精神、美学和文化的价值观,并以无声的语图叙事传达出崇高的和谐:这是一位赤子对母族女性文化创造力的礼赞和咏叹,也是对先祖智慧的敬畏和高歌;而这样的图像志建档已然深拓出一个重要的学术阐释空间。沿此方向继续行走,便可通过传统手工与现代制作的对比分析和交叉检验,来深入阐发服饰语汇及其流变的文化义理,同时对手工实践的传承方式及其当下的变迁做出服饰图像志的叙事阐释。由此我们也相信,该《图典》作为百年彝族服饰研究的实物收藏、田野实践及学理价值的意义发现,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变迁及发展的轨迹,从而提升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十年行走,不忘初心。此文仅作一小引,惟望浩东在传统服饰文化这一华野之地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