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彝族节日“彝族年”的价值
作者 曲模打铁 2022-09-12
原出处:​《祖国》2019年12期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進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批判继承之后的具有社会正功能的中华传统文化,彝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彝族年”作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彝族的优秀传统节日,其本质是彝族的根和魂,彝族因“彝族年”而更加富有文化魅力,“彝族年”的价值性更有涵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彝族文化;彝族节日;文化价值

image.png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华大地,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一直延续,文化一直兴盛,从古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休,代代相传。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批判继承之后的具有社会正功能的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是文化主体对文化饱含现实意义的评价,具有价值评判性。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继承发展中,每个民族也都会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中华民族文化之彝族文化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彝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彝族分布于中国的川、滇、黔、桂等省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因地域差异,各地方言不一。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化丰富多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方面: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节日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通过“节日”这一文化空间,各民族展演着自己的丰富文化。彝族的传统节日非常丰富,各地彝族聚居区的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比较广泛和重大的节日分别是夏季的火把节和冬季的“彝族年”或“彝历新年”。火把节是火的崇拜与希冀丰收的结合,彝族年是先祖纪念和庆祝生活的结合。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很综合且重要的一部分。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生活文化

彝民族的生活文化及其丰富,从“衣”来说,彝族服饰款式多样、材质不同、风格多样,各具特色;从“食”来说,彝家坨坨肉、酸菜汤、荞麦馍、火烧洋芋等美味可口,饮食文化简朴本真;从“住”来说,彝族传统建筑土掌房和瓦板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简单环保。彝族生活文化独具特色。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工艺文化

彝族传统工艺多样,漆器、服饰刺绣、竹编等富有特色。彝族漆器是比较出名的工艺品,现已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方式保护传承。漆器作为彝族文化的一种外在载体,越来越具有一种独特的力量。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文化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赋予其新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自我发展,对社会稳定和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我们 以“彝族年”这一优秀传统节日进行探究,思考其价值,这一过程,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节日“彝族年”

“彝族年”或“彝历新年”是彝族传统且非常重要的庆祝节日,从公历1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各地区的彝族人民相继过年,过程是忙碌与欣喜的交融。“彝族年”的时间根据彝族十月太阳历来确定,这种历法是彝族一直在生活中使用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把一年分为十个月,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五个季节,一个季节为七十二天,剩下五天或六天为过年节日。”[1]每个地区虽然时间不一样,但都会选择一个传统观念里认为的“好日子”。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年正式在家里庆祝的时间为三天,这三天是一年中佳肴最丰盛的时候。第一天叫“库诗”,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纪”。“库诗”的头一天叫“觉洛之”,意味着年货备齐,一家人高兴团年。“阿普纪”后的第一天叫“觉古”,意为过年已结束,可以出门走亲访友。这前后的过年时间5天,不列入彝族十月太阳历计。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库诗”这一天早上公鸡啼时,各村寨男人们就组成“杀猪小队”,按照传统的顺序,从长辈到小辈家,挨家挨户杀年猪。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朵博”那天凌晨公鸡一啼,没有泡好酒的男人们就起来泡泡水酒(彝族过年时自家用玉米酿制的低度黄酒),女人们起来烧猪心肺和血旺。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普纪”的下午就是送神灵和祖先时候,也有“偷青”的习俗 ,要到地里偷圆根萝卜和青菜吃。下午女人做的菜就是烧肥肠,烧肥肠必须有青菜。家庭成员享用完烧肥肠就把敬神灵和祖先酒肉从祭台撤下来,表示过年祭拜结束。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库诗”下午到“阿普纪”的下午,各个村寨的邻里之间会进行相互拜年活动,大家走到哪就喝酒吃肉到哪,有的地方还在坝子里进行篝火聚会,大家交流沟通,很是愉快。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天结束之后,一家人就可以去远方姻亲那里去拜年,特定的猪肉和糖酒是拜年要带的礼物。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年”的大概仪式程序如上所述,描述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思考的过程,隆重的节日仪式背后肯定有其有意识且重要的含义。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年”的价值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从认识论上来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文化的价值性带有文化主体的主观自我理解,是对文化的价值判断。同时文化的价值性体现在客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文化的价值性外显或者内隐于社会关系网络中,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究并描述其价值性。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实际参与、体验、对比、观察等行为是我们参与传统文化的直接途径,也是去探究文化的最本质的方式。笔者自幼生活在彝族家庭里,童年至初中的生活学习都是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境内,县域内彝族、汉族、苗族等多个民族和谐共处。彝族主要从凉山彝族自治州迁移过来,彝族传统文化氛围较为浓厚。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接近十多年的“彝族年”实际参与过程中,笔者也慢慢体会到“彝族年”的不同之处和奇妙之处。随着学习的不断进行,我自己对于文化的思考程度不断加深,对于文化的好奇心不断增加,对于文化的理解力也在上升。通过对“彝族年”仪式过程和诸多方面的观察分析,总结其价值如下: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奖赏

“彝族年”的时间既是彝族历法的年末,也是年初。彝语“库诗”(过新年)中的“库”是一年轮回的意思,“诗”就是新一年的意思。平安度过一年的彝族人民心里既想庆祝一年的丰收喜悦,也想祈福来年的风调雨顺,庆祝和祈福的需要,产生了过年的习俗仪式。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年饮食的美味与丰富必是一年中之最,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奖赏。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奖赏有主体和客体之分,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激励行为,是一种重要的关系机制。“彝族年”中主要有三种奖赏过程:一是过年的家庭自己给自己的奖赏,一年过去,过年主人家用美食和新衣犒劳自己和家人;二是过年的家庭祭祀先祖,给自己的先祖奖赏,感激其保佑家庭平安幸福;三是过年时邻里和亲戚之间相互拜年,相互祝酒祝平安。奖赏体现着正向的价值功能。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感恩

感恩是社会中各个关系主体之间经常进行的一种互动形式,是感性范畴的行为。感恩是一种正向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行动,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年”里展现出的感恩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纵向和横向。从纵向上来说,彝人感恩的是在彝族历史中延续彝人血脉的先祖。在“库诗”的前一天下午,过年人家都需要从树林里找来“基思枝”(马桑树枝)和“索玛枝”(杜鹃树枝)挂在门前窗户上。这树枝是用来迎接家族先祖的,彝人于山林繁衍生息,彝人的生活离不开山林,对山林具有崇拜性,树枝在这里具有象征性的空间建构作用。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年三日,吃早饭和晚饭前必先在主卧室旁边的箱柜上奉上食物,意义是感恩先祖,祭食先祖,表明主人家不忘先祖,祈求先祖保佑安康。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横向上来说,过年三天结束,主人家就要备好年猪肉和糖酒等礼物准备去姻亲家拜年问候。这是彝人婚姻里面的重要内容。旧时交通不便,有的姻亲住的很远,新娘出嫁回去不是很方便,就只有等着过年时回去探望家人。过年回姻亲家拜年问候,也是对姻亲的一种感恩,感恩两家人缔结的婚姻关系。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维护

“彝族年”的维护价值也和婚姻关系有关。婚姻的缔结是社会群体繁衍生息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社会成员之间团结互助的重要机制。彝人传统上的婚姻也经历了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比较自由的婚姻过程。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缔结婚姻关系后女方就要离开父母去男方家居住,有的婚姻中两家人住的比较远,平时往来不是特别方便,女方就只有等着过“彝族年”时和家庭成员一起回娘家探望家人。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家人在节日构建的文化空间中进行交流联系,维护着两家人的婚姻关系,也维护了婚姻的持续状态。“彝族年”的维护价值正体现于此。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互动

“互动,是社会的行动主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包括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交往过程。”[2]这是互动在社会学上的含义。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节日中人们的互动频率是一年中的最高峰。节日构建的文化空间里,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需要趋于一致,互动也更加频繁。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年”这一重要的节日,是邻里之间的相互拜年时间,男女老少都可以组成小队挨家挨户拜年。邻里之间相互祝福,相互倾诉,增进了解,维护关系。村寨居民通过“彝族年”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整个村寨的团结和谐。这是互动价值带来的影响。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关键条件。对于文化的认同过程而言,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文化认同的前提是文化认识,只有从认识开始,才能深入了解。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年”是彝人族群共同的节日,各个地方的彝人会在过年时情绪与感情共通,一个节日把不同地方的人团结在一起。加上现在大众媒体的发达,电视、网络便捷,很多彝族文化工作者在过年时制作晚会节目,供人们欣赏娱乐,直接促进了彝人的节日文化认同。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年”的文化认同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发生。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展演

“彝族年”作为彝族人民非常重要的节日,作为彝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和展演着彝族的丰富文化。年节的诸多形式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年节把一个民族的文化集中在一个时间和空间里展示出来,“彝族年”也不例外。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展演”本义是“以展览为目的而演出”,人类学延伸应用来描述文化、现象等的表现形式。当我们用其本义来理解文化的表现时,是带有一种主观目的的,这也正和文化传递的目的性和无意识性是一致的。“彝族年”对于站在他者角度的观察者而言,确实是一种彝族文化的丰富展示,彝族的祖灵崇拜、图腾崇拜、禁忌习俗、传统美德在“彝族年”这个文化空间中充分体现;对于彝族文化的主体传承人彝人自己而言,“彝族年”也是自己文化对自己的一种自然的演示与表现,习俗的遵守、仪式的尊重、民族性格的展现无一不是对于彝族文化的“再温习”,不过彝人是身处其中,自己暂时没有意识到而已。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年”展演文化的价值是如此隐秘而又明显。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结语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主席看来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立足中華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才能自立自强于世界。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年”作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彝族的优秀传统节日,其本质也是彝族的根和魂,彝族因“彝族年”而更加富有文化魅力。“彝族年”也是使彝族人民团结互助,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文化传统。彝族人民传承丰富“彝族年”这一节日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其重要的价值。0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彝学会编.四川彝学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231.
[2] 高芙蓉主编.社会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5.
[3] 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D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12-20.

作者简介:曲模打铁,学生,大学本科,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