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年是彝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由于彝族支系繁多,居住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所以过年的时间不尽同一,过年的名称也出现多种异称。四川彝族称彝族年为“诺苏库史”。“库”是“年”“岁”“轮回”“回转”的意思,“史”,有“送”“过”“开始”之义。传统彝族年过三天,第一天称为“库史”,第二天为“多博”,第三天为“博基”(有的叫“阿普博基”)等,说法不同,其意都是送祖先走的意思。起源于祭祀的彝族年节,对祖先祭之以礼一直是其最为深层的文化核心,表现了孝亲敬老的传承。
一、蕴含孝亲敬老习俗的彝族年传说
在凉山彝区流传着一个俄布科散孝敬母亲而形成彝族年的传说。其大意是:在远古的时候有个叫俄布科散的人,很尊重、孝敬老人。他的母亲不知什么原因,终年闷闷不乐,很难看到笑容,很难听到她有好的言语。俄布科散于是邀约寨子里的青壮男女进行唱歌、逗趣、摔跤、赛马、打猎、捕鱼、射击、披鸡毛、跳舞、爬杆、打磨儿秋等娱乐活动,想以此使母亲心情愉快。但是,他母亲并没有表现出一点开心。在一年秋收后,俄布科散宰鸡、杀羊、杀猪,用烟、酒、肉食敬奉祖灵,村寨里的男子们串门、唱歌,亲友间相互走访拜年,家人们团聚于锅庄旁,尽情吃喝,开怀谈笑。俄布科散的母亲见此情景终于露出了笑脸。见到母亲开心的笑容,俄布科散十分高兴。从此每年秋收后,人们就相约杀猪敬奉祖灵,表达辞旧迎新的欢乐,显出儿孙们对祖宗的尊重和孝敬。据说这样年复一年就形成了彝族年。
与这主题相同的传说,有的是以彝族年为什么重视过年猪,为何重视杀牲口祭祀祖先而加以表现的——
很久以前,有一个贫穷的孤儿,没有能力养过年猪。到了过年的前夕,他做了个梦:各家的祖先都一起回来过年。走到一个山丫路口休息时,别家的祖先兴高采烈,述说着自己在阳世的家人肯定给自己准备了什么什么样的祭品礼物;而他的母亲则愁眉苦脸。别人说完了她才叹息道:“我是白来的,我儿子很穷,今年也会空去空来。”儿子梦到这里醒了,他越想心里越难受。等到天亮后,他把家里仅有的一条耕牛杀来过年献祭祖先。送年(祭送祖灵)后的那天凌晨,这个孤儿用菜板作枕头,放肉的篾笆做垫,一睡下他就进入了梦乡,见到所有回家过年的祖先在“冷莫纳比喜”集中休息,各自还吆赶着猪、牛等子孙给他们的祭品“年货”。旁人惊奇地看到他的母亲赶来一头牛,都问给儿子许的什么愿?她说:“我太高兴了,给儿子家许了来年荞麦大丰收,人丁有发展,牛羊放一群的愿。”第二年,孤儿娶妻生了一个儿子,荞麦多得无处装,牛羊也成群。从那以后,人们就非常注重准备过年猪和其他过年祭品了。
二、彝族过年节中的祭祀习俗
(一)彝族年前一天的祭祀
彝族年节的周期是三天,但是在正式过年前,就开始了敬祭祖灵和敬请祖先回家过年的仪式。这个仪式叫“九龙几”,由于音译异写的差别,有的异写为“觉龙几”“炯洛基”“觉洛基”等,有人意译为“换年祭”或“迎祖仪式”。作为正式过年的前一天举行的迎祖仪式“九龙几”,由男性家长主持,参加者为家中全体成员,一般在傍晚举行。其核心内容是迎接祖先与儿孙团聚,表达子孙的孝敬,并祈求祖先赐福,共同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彝年节。彝族民众信奉万物有灵,家家供奉祖先灵牌“玛都”。届时,家家户户掸尘除秽,穿上新装,相聚于火塘边,由主持者手捧鸡肉、猪肉和酒等祭品面向“玛都”念诵祭辞,然后将祭品敬献祖灵。献祭品的内容在各地、各家有所不同,有杀猪祭的,有杀鸡祭献的,也有用豆腐、腊猪肉等祭祀的。彝族认为,祖上多代为工匠、英雄、毕摩的,他们会变成护佑神福佑于人。如果这些神灵不悦,同样会为难家人。因此,换年祭仪式时也要及时让他们曾使用的物品归位,放置家中供奉位上,一同享祭。
(二)“库史”之日的请祖祭祖
1. 敬请祖先回家过年
彝族年的第一天叫“库史”,意为“送旧年迎新年”。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口烧起火堆,向在祖界的祖先传递敬请其回家过年的信息。在甘洛等地,烧堆火的时间要在当日凌晨鸡鸣之时。其燃料原先是稻草,后来用柴禾代替。当在门前燃起熊熊大火时,孩子们就向着天空大声呼喊祖先,敬请祖先快来家里欢度彝族年。呼唤的内容大意为:
赶来过年的爷爷奶奶们,你们来自那茫茫宇宙间,来自巍峨的高山,穿过荆棘丛生的山路,越过岩石裸露的沟壑。你们辛苦了。你们来时,走路要慢着点,要拄着拐棍来,以免被绊倒;要穿着鞋子来,以免伤着脚。过年的肥猪早已等得流泪了。来吧,慢慢来……
他们这样一个劲地呼唤、邀请,看其情绪表现,好像祖先们真的很快就要到来的样子。当孩子们喊过一阵之后有些疲劳,喊声渐渐地变小、稀疏之时,大人们就从旁鼓劲,加以帮腔,以重新鼓起孩子们热烈邀请祖先的呼唤之声。据说在传统社会,这种敬邀祖先回家过年的仪式,要持续一两个小时,直到天大亮时才停止。
關于以燃火盛请祖先回家过年的仪式由来已久,在西昌彝区还有相关传说:古代住在西昌的彝族在首领纳垢阿施时代,因烧堆火以迎祖先回家过年而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发达,年年粮食都吃不完,以至所收的稻谷无处堆放,于是就将剩余的稻谷也点燃成火以迎接祖先,祈求得到祖宗保佑,来年获得丰收。这样的习俗以后流传到其他一些彝区并相沿下来;不过,一般人家则只能以烧稻草或柴禾来代替烧稻谷。
过彝年前的猪市(供图:阿牛史日)
在云南滇南彝区,有“请祖神”或叫“接年神”的习俗,其过年迎祖仪式有别于四川彝区和贵州彝区。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的下午,各家各户打扫好卫生后到村后松树林里,挖1棵3杈健全无虫害、完整无损的幼松,砍一条树叶茂盛的青椎栗树枝回家栽于天井中,以象征吉祥如意、四季长青和终年发财兴旺。与此同时另外砍若干松枝回家插于门头、锅庄、灶头、神龛、柱子、畜圈禽舍等处,象征将祖灵及诸神灵从山上接回了家中,并安顿了它们。最后在自家大门外右方墙上插一根有3杈的松枝,以象征此处安顿无家可归的历代有亲缘关系的亡灵。栽插完毕树枝后放一串鞭炮,表示喜迎年神及其他祖神进家。二十四日早晨雄鸡啼鸣之时,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盛装,青年人鸣枪放炮,妇女唱吉祥歌,每家每户的男性家长先杀一只大雄鸡祭献祖神、家神及其他诸神灵,接着点燃神龛上的香炉和油灯。香火和油灯昼夜不得熄灭。家中的男性老人向神灵祈祷,请历代祖先回家与子孙一道过节,谓之“二请祖神”。杀鸡祭祖神时全家老幼都要向祖灵磕头祈求福禄,祭祀仪式后全家才吃早餐。
贵州彝区是在农历九月三十日前择日杀猪,十月初一清晨上山砍羊耳朵树青枝三棵,将两棵青竹扎成扫把,把楼上楼下扫刷干净。午饭后上山砍两棵马桑树和两条黄松枝。松树栽在大门两边,意为祖宗们骑马回家过年时的拴马树。马桑枝削皮呈白色,替换神龛上的旧横梁,两头插立茂密的黄松枝,作为祖先们乘凉歇息之处。
2. 杀年猪吃年饭祭祖
杀年猪是在过年的第一天,在彝族传统社会这是对祖先的孝敬。四川彝语不直接说杀猪,而是说“抓猪”“逮猪”。年猪是彝族年中最为基本的物资,所以杀年猪是彝族年节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负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一般在鸡鸣时分就起来准备好食物和酒,请逮杀年猪的人品尝酒之后,便开始按约定俗成的程序逮杀年猪:在屋外升一堆烟火,其象征意义:一是让袅袅升起的烟驱走邪魔鬼怪,别在过年期间捣乱;二是告诉祖先,今天要过年了,快来与子孙团聚,享受祭品。升烟火后,取一根小杜鹃枝、一根马桑枝,将烧红的小石块放入加水的碗中淬水即“尔察苏”,按顺时针方向围绕屋内锅庄边等转绕一圈,以除去年猪绳上的污秽、家庭的不洁之物和旧年的霉运。接着开始逮杀年猪。杀年猪后的第一件事叫“松母杰取”:将猪肝、脾、心、肾等取出,进行占卜后,取猪肝、口子肉(即“杀口”之处的肉)、肾、心等放入火塘以微火烧熟,装入木盔行“尔察苏”祛秽。然后男主人双手端着木盔,口诵祭辞,并在锅庄上方绕一圈后,与酒一并祭献于祖灵前。有的则将未煮过的猪胆、脾、头和整个前肢等取出,放在柜子上面祭献祖宗。男主人一边放祭品一边念诵祈愿祭辞,祈愿牧羊时山坡上不要盘踞虎狼,长禾苗的地方不下暴雨,种植庄稼的地方不要下冰雹。
有的地方在杀猪前,要在门前烧一堆火,意在以滚滚浓烟吓跑妖魔鬼怪。接着烧两根干海椒,意在熏撵凶祸;再双手捧一杯白酒,敬献于过年的柴堆上。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本家的祖先们来了坐在柴堆上饮酒看杀过年猪,回天上时祖先们能轻松地认准本家的过年猪祭品。
在四川彝区,过年的第一天太阳落坡时还要举行一次祭祀仪式,主要内容是向神灵或祖灵祭献食品。届时将祭献在灵牌前的年猪前肢以及肝、腰煮熟,和事先准备好的九个样式各异的苦荞粑作为祭品祭献祖灵。已经进行过“尼姆”超度仪式即送灵的人家,因为象征祖灵的灵牌已经送走,所以祭献仪式便在野外進行。这是在屋外不远处烧一堆火,主持祭献仪式者将食品拿于手中,仰望空旷的四野,一边把祭品一点一点地掐下掷向天空,以飨祖先;一边念诵祝祈辞:“愿全家幸福安康,愿畜群发展兴旺,愿五谷丰登,愿子孙世代昌盛。”祭献完毕后将剩余的祭品带回家中,家庭成员象征性地品尝一下后,放于供奉祖灵处。
云南某些彝区于农历冬月二十四日早饭过后,开始烧水杀年猪。其时刮毛剖肚,请毕摩以猪肝占卜吉凶后供于祖先神位前,随即家中的父亲或长子用托盘托着年猪的各部位分生、熟肉及酒饭等依次向天、地、土、水、日、月、仓龙、灶等诸神位祭献,全家老小向各神位磕头请安。祭品除置放在祖宗神位前外,少量的还要依次祭献柱子、水缸、畜厩、大农具等。祭祀仪式结束后,全家人才围席入座,将桌上的各种食物取一点盛进一个破碗里再加点生血、火炭、烟丝等,送到村外岔路口倒掉,献祭无家可归的野鬼,劝其不要进入村寨的人家;最后盛碗饭加少许肉和汤给狗吃,以示不忘狗在古代带回了粮种。弥勒县自称阿哲颇的彝族支系,在大年三十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要预备祭品贡献于自家历代祖妣灵台,磕头祭拜,后又到宗祠祭献宗族和家族历代祖妣的灵台。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由于当晚祖先魂回归子孙后代家里享用祭品,人们不准洗脚;即使要洗脚也是午夜后才能洗,否则被视为对祖妣不恭敬。
在贵州彝区,十月初一晚上点燃神龛油灯,烧燃堂屋火塘,将在高处找来的洁净毛石烧红后放入净水中,口中连念“吼喉——吼喉——”,端着“醋糖”(即四川彝族中的“尔察苏”)在屋里和畜圈的每个房间四角反时针绕三圈,以示洁净除秽;接着又用“醋糖”洁净酒茶肉饭后端放在神龛上,分别敬献天地、山川、树林、祖先;紧接着又给屋外的游魂野鬼泼“水饭”,给狗喂食后,全家才开始吃年饭。晚上要带着儿子们在铺满荞麦草的堂屋地上睡觉,夜半三更时,老人要起来蒸热饭菜,更换祭祖先的供品,同时要给粮仓、石磨、碓及相关用具上贴上封条,直到十五才准打开。
3. “多博”之日祭祖
彝族过年的三天,可谓是天天祭祖,餐餐祭祖,其祭祀由家中家长(一般为长者)自行主持。彝族年的献祭主要为生祭献、烧祭献、煮祭献、炒猪肚祭献、捣碎肺汤祭献、炒猪血和猪肚祭献等。其中烧祭在杀年猪后进行。生献作为古老的祭献方式,有整猪祭献和部分祭献,许多地方还完整地保留着这种传统。如在四川金阳、美姑、雷波、昭觉等一些地方,杀年猪后取猪肝、心脏等标志部位烧祭献后,再将整个猪用绳子挂于梁上生祭献一夜,待第二天或第三天才取下将其肢解成块。雷波的一些彝区,是把整猪放在大盆或竹簸箕等器皿内,置于祖灵位前待一个晚上。普格、布拖、木里、盐源等不少地区,还保留着用半边猪生献于祖灵前的习俗。煮祭献是现今最为通行的习俗,其仪式程序与烧献相同,只是煮献必须有肉汤,并加两只马勺和一个盛满酒的酒杯。炒猪血和猪肚祭祀是过年期间第二天通行的祭祖行为,时间多为傍晚。彝族认为,猪肚猪血是老年人最喜欢吃的食物,不祭则愧对祖先。其做法是将第一天在开水中煮过的、挂于柱上晾干的猪肚切成条状,同初加工过的猪血一同放入锅中爆炒,加以盐、辣椒等佐料,炒好后盛于木盔里,念诵祭祖辞,祭献祖先。
云南某些彝区有除夕后的第二天即初一祭祖庙的习俗,比如云南红河自称阿哲颇和尼苏颇的彝族支系,在大年初一这天,以家庭为单位向祖庙或宗祠祭献历代祖妣。祭献时鸣鞭炮,并以为鸣放鞭炮的时间越长表示对祖妣越崇敬,先祭者为荣。
4. “博基”之日送祖祭
过年的第三天进行“送祖祭”仪式,即把恭迎回家过年的祖先送回去,其时间是过年第三天的深夜12点后至第四天凌晨,其仪式与白天饭前祭有所不同。各彝区在送祖归程的“送祖祭”仪式细节上稍有不同。如峨边彝区,在第三天深夜12点后、第四天凌晨鸡鸣时分,主人家早早起床,制作“薄荞饼”和“捣猪肺汤”;献祭后,在年猪平常用的食槽里倒入一些汤,家庭主妇将年猪绳套在槽上,作唤猪状,意为祖先即将启程,将年猪一并牵回祖界。
“捣猪肺汤”祭品制作很特别,其制作时间非常讲究,必须在送祖归程的鸡鸣凌晨时分起床,将备好的猪肺用刀背捣碎,放入锅爆炒后添加佐料,连同烙制的薄荞饼一同祭献祖灵。薄荞饼的制作也有特别的讲究,多用甜荞,其个数必须为七、九、十一等单数。进行送祖仪式时,家长手捧祭品,念诵祭辞。大意为:
先祖先妣啊,今年欠丰收,年猪不如祖心愿,莫怪子孙没敬心,请赐来年更多福,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然后,将祭品与祭酒献于祖灵牌前,继续说道:
天已开亮,原野云雀飞舞了,蕨中雉鸡鸣唱了,林中獐麂跳跃了,河里鱼儿翻腾了,先祖先妣登程了,老虎起身显花纹,祖妣动身留安康。
念诵完毕后,家人走出室外送祖归程,并齐声念诵道:
阿普阿妈(祖先)将回到祖界,路过村口时,驱除疾病与瘟疫;路过庄稼地,驱散冰雹与雪灾。青年小伙跨骏马,送阿普阿妈(祖先)回祖界。
送祖仪式中,如祖上为狩猎者,主人家还会带些猪肝之类的食物抛散于野外树林中,并作唤狗状,以示对祖先职业的尊重和对山神的祭祀。在一些彝区,还用玉米、谷子、黄豆之类的粮食装于簸箕内,让小孩向四周抛散,以祈来年丰收。
云南弥勒自称阿哲颇的彝族,在大年初二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祭品进行送祖灵的仪式,送往的方向是村寨的北面。如果家内是两氏姓合一家的,就要分别祭送各姓氏的祖灵,送祖仪式结束后才能吃饭。
三、彝族传统节日祭祀的孝文化审视
孝亲和敬老作为一种社会美德和公德,在中华民族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年长的老人经验丰富,在群体中很自然地享有较高的威信与地位,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受到敬重和爱戴,并形成尊老传统。这种尊老传统又与祖先崇拜融为一体,形成对在世老(人父)母事之以礼、对已故祖先亦祭之以礼的孝道。历史文献对此早有记载:
凡养老……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1]
随着社会的发展,孝文化成为社会治理者治理社会的重要工具而受到格外重视。自汉代到清代,皇帝都要发布孝亲敬老、救济老人的“诏令”,朝廷也要发布孝亲敬老的相关条例。[2]所以,孝文化的传承和教化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并以文艺作品的传播、学校教育、民间习俗传承等方式加以施行。就民间习俗传承而言,节庆是重要的载体和形式。
传统的民俗节庆一般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习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在长期的发展中,民俗节日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基因,是满足民众多重精神生活需要的精神家园。民俗节日是孝文化的活态载体,对人们进行着孝的教化,使中华民族的孝文化传统千百年来得以活态传承。比如,就现在所称的春节而言,《梦粱录·除夜》有如是记载:
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供物,以祈新岁平安。[3]
利用节庆活动传承孝文化和进行孝亲敬老的教化,在中华民族中可以说是一种共性的文化现象。这在彝族古籍文献中也多有记载,比如流传于贵州彝区的长诗《海腮耄启》中的“祭拜新年”篇记述说,新年之时不仅要“拜祖奠献酒”,而且要祭拜“年神策举祖,月神恒读府,寿神与物主,文化知识神”。在彝族先民看来,“举祖神施年,暑府神布月,年良月也良,日吉夜也吉,时刻都吉良”。从《海腮耄启》的“祭拜新年”篇看,历史上彝族过年节崇拜祭祀的对象是很多的。文本在述说了崇拜生育神、知识神、寿神、先贤哲人之后强调:
崇拜尼庙宇,崇拜能偶像。崇拜实廟宇,崇拜勺偶像。崇拜恒庙宇,崇拜特偶像。崇拜皇庙宇,崇拜帝偶像。崇拜六祖庙宇,崇拜六祖偶像。[4]
除此之外,文本还对当时彝族先民在过年节崇拜的对象进行了叙述:
崇拜宅基神,崇拜锅庄神,崇拜大堂神,崇拜辖地神,崇拜周边神,崇拜基业神,久长久保佑。崇拜四壁神,崇拜崖壁神,崇拜江河神,崇拜耕耘气候神,崇拜收成气候神,崇拜平坝耕作气候神,崇拜高山耕作气候神,崇拜梁山耕作气候神,崇拜峡谷耕作气候神,崇拜箐林神,崇拜泽地神。大神及小神,迁居大屋神,凡神都敬拜。敬拜敬祖神,敬拜佑寿神,敬拜佑业神,敬拜佑威神……凡故祖都敬拜,从高敬到低。[5]
在接下来的文本中称“凡吉神都敬”,其所例示的崇拜对象还有近二十位,在此不赘述。
翻译者在注释中说,祭拜新年,即彝族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跪拜于堂屋祭奠星辰故祖的礼节。由此,彝族历史上的过年节的祭拜对象可见一斑。
彝族古籍文献中所记载的彝族过年节祭祀习俗,在彝族社会的发展中不一定完全传承下来,但祭祀祖先及人们视为与生活前途密切相关的吉神,是一直活态地传承着的。而且,这种祭祀文化现象在彝族过年节中,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即从彝族过年节的头一天就开始了迎接祖先过年的“九龙机”,到彝族年第三天结束时的送祖灵归于极乐世界,每天甚至每餐都有对祖先的祭祀行孝行为。
彝族传统过年节中的一系列祭祀活动,在当今生活快节奏的语境下,确实是太繁琐了,有的与当下的要求也不太适合。但是,在彝族传统社会里,利用祖先崇拜的信仰心理,在过年节进行祭祀祖先,对于子孙后代而言正是孝亲敬老的现场教化。所以,彝族传统过年节期间的祭祖习俗,对于在旧时传承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说,正是这种祭祀活动在彝族社会生活里代代相传的教化,才使得彝族孝亲敬老的习俗得以很好地延续,从而也使这种祭祀活动成为彝族过年节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注释:
[1]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165页。
[2] 对于自汉代以来皇帝所发布的孝亲敬老诏令、朝廷发布的孝亲敬老条例,可参见中华书局版的“二十六史”之《本纪》《礼仪志》等相关部分。
[3] 符均、张社国校注《梦粱录》,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4] 这里的六祖指彝族历史上的六位祖先。史载后来各地的彝族均由这六位祖先分支发展而来。
[5] 赫章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赫章县民族古籍翻译办:《海腮耄启》,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96-105页。
项目基金:本文为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本部项目“彝族孝文化研究”(批准号:16XMZ038)、2017年度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彝族古籍文献《海腮耄启》研究”(批准号:2017SZJD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罗曲,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瓦西曲一,凉山州美姑县合姑洛乡中心小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