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彝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本文以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传承具有的现实意义为根据;以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传承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提出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同化、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多元民族文化教育、加大研究保护力度、彝族文化需要不断创新的应对策略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彝族;传统文化;传承
党的十八大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充分强调了文化的极其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这种社会共同体所特有的实质“内核”,不仅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与认同,而且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是通过我国56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56个民族文明、风俗和精神的总和。祁庆富教授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涧彝族作为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彝族成员的重要一员,南涧彝族传统文化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对于延续、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南涧跳菜 摄影/老黑
赵世林教授认为,“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过程。该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传承机制,使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和延续性等特征。” 本文中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亦称南涧彝族文化传承,是南涧彝族传统文化在南涧彝族民族共同体内部彝族人民所作接力棒似的纵向文化交接的过程,是南涧彝族传统文化的代际相传和延续,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从本质上看,文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南涧彝族聚居于我国西南边陲,具有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南涧彝族文化因此具有鲜明特色,彝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离不开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个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是建设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弘扬中国56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南涧彝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发展和有效传承,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二)有利于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彝族是一个既有古老文化又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彝族文化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南涧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优秀彝族文化,南涧彝族传统文化通过口耳、书面语言文字等形式世代相传,使得南涧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不断的延续,彝族“文化棒”得到交接,这样有利于彝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也为“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事业” 做出应有的贡献。如果南涧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就会逐渐消失,甚至灭亡,这对人类文明来说也会是一种沉重的毁灭性打击。
(三)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地区的利益纠纷和冲突不断凸显,共同生活在南涧这片热土上的彝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显现,彝族人敌视汉族文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彝族人认为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逐渐降低,彝族文化得不到弘扬,是汉族文化的过错,是汉族文化不断侵蚀和同化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彝族人对汉族文化的排斥逐渐演化为对汉族人的排斥,这样会加深民族矛盾,造成了民族地区不稳定。南涧彝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有利于减轻民族矛盾,减少民族摩擦和冲突,有利于各民族的和谐共处,构建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二、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南涧彝族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南涧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彝族文化的同化
南涧彝族文化的同化是指南涧彝族原有的民族文化特质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消失,被其他文化特征所取代的过程。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以旅游为代表的各种外来文化的侵入,南涧彝族文化的原生文化结构系统受到严重干扰并出现失衡现象,造成自我文化再生产能力丧失,出现向强势文化的趋同,南涧彝族独特民族文化和民族风土人情也逐渐被同化。
(二)彝族民俗观念的淡化
由于历史和地域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彝族人只在族内通婚,与外族人交往甚少,随着与外界交流的加强,外族文化的渗透和本民族人口流动量的加大,彝族人的民俗民风观念逐渐淡化。现在很多南涧彝族传统习俗只有老人知晓,年轻一代所知不多,就连彝族人最重要的彝族祭司、乐器、法器等礼节方面的传承人也减少;穿彝族服饰的人也逐年越少,即使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里,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彝族妇女穿彝族服饰,彝族服饰文化逐渐消退,民俗民风观念不断淡化。
(三)彝族语言逐渐消失
民族语言是民族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民族的基本特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包容吸收,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在文化融合中逐渐衰落、消亡。民族语言的逐渐消失对民族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据考证,南涧彝族语言在南涧的许多地方消失比较严重,就连彝族语言“香唐话”保留得相对完整的南涧无量山镇新政村委会,现在基本只有老人说彝语,年轻人和小孩大多不会说彝族话,更别说唱彝语“香唐调”。
(四)彝族民族文化商品化
“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不能摆脱人类在时间―空间上所处的特定自然条件、人类在任何发展阶段都离不开地理环境。” 南涧彝族依赖自己独特的生存环境创造了独特的彝族文化,打造本地区具有垄断意义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对南涧彝族异质文化向往的广大旅游者,实现了南涧彝族文化的商业价值,这使得南涧县有意识地挖掘和开发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资源, 出现有意使本民族文化商品化以迎合旅游市场广大消费者的现象,造成文化深层次内涵的忽视和丢失,使彝族文化商品化。
三、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对策思考
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彝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南涧彝族文化传承的策略进行如下探讨:
(一)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同化
民族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而民族文化的内涵也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南涧彝族文化在与其他优秀的文化相接触,相融合过程中吸收强势、先进文化的优秀特质使其成为自己的特质,以此来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文化。因此,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同化是南涧彝族文化传承的大势所趋。
(二)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要制定和完善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这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政府在彝族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政府的行为成为社会行为的“风向标”,政府要根据南涧彝族文化传承的现实情况和彝族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应将彝族文化纳入到彝族地区现代学校教学体系当中,从小培养彝族人民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担当感和责任感。
(三)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文化认同对一个民族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涧彝族文化的有效传承需要南涧彝族人民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人们只有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认识到本民族文化和其他各民族文化一样优秀,才会勇于自觉地担当起保护与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任。
(四)加强多元民族文化教育
就其本质而论,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文化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育过程,党的十八大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彝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学校可以让民族文化走进校园课堂、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校课堂教学成为青少年认知彝族文化的主渠道,让学生日常生活的民族文化教育熏陶成为青少年认知民族文化的主阵地,在多元民族文化教育中实现文化传承。
(五)加强研究保护力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彝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有关部门要明确传承任务,做好彝族文化传承研究工作,加强与文化研究者、传承者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文化传承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研究者和传承人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适当的物质鼓励,调动每一为研究者和传承人的工作积极性,加强研究保护力度。
(六)彝族文化需要不断创新
“文化的自我更新是文化生命运动的表现、是在生命运动中不断通过自调节和被调节……开创文化的新生命。” 要实现南涧彝族文化的有效传承,焕发南涧彝族文化的新生命,南涧彝族就必须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同时进行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南涧彝族文化只有在不断吸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其他各民族优秀先进文化,才能实现更有效传承延续,为中华民族永立世界民族之林尽一份力。
四、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探讨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彝族文化的优秀特质;南涧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乃至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30,32-33,33,15,35,30.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网
祁庆富.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1).
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17.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0,773.
原载:《法治与社会》2015.11(上)。
作者简介:阿剑波,三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