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典籍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 蔡富莲 2025-01-23
原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清代彝文抄本建水《百乐书》研究”(23VJXG051)阶段性成果)

彝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彝文典籍卷帙浩繁,创世史诗十分发达,民间流传着多种不同版本的创世史诗,如四川的《勒俄特依》、云南的《查姆》《梅葛》《阿细的先基》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多兄弟(民族)同根同源,都是洪水泛滥后天神选定的人种繁衍的后代,有共同的血缘关系。毕摩文献《盐源》《制盐》等记载了各民族共同开发云南大姚石羊的光辉历史。彝文典籍以丰富的史料诠释着中国各民族历来血脉相融、信仰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
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ianji1.jpg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各民族血脉相融

各民族同源共祖、血脉相连是彝族创世史诗永恒的主题,四川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洪水漫天地》记载:洪水泛滥后,世间只剩下心地善良的居木武吾,他娶天女生下三个哑巴儿子,他们用深谷的箐竹烧炸来治病。长子被烫后说“俄底俄夺”,双膝跪地而坐,成为藏族始祖;次子说“阿兹格叶”,跳到竹篾席上坐,成为彝族始祖;幺子说“毕子的咯”,蹲坐门槛上,成为汉族始祖。这说明,藏族、彝族、汉族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流传于云南楚雄州双柏县和红河州部分县的创世史诗《查姆·民族的来源》传唱:洪水泛滥后,人世间只剩下阿朴独姆兄妹俩,他俩成亲生下三十六个小哑巴。涅依撒萨歇想办法医哑巴。爹妈砍来竹子,放在火塘里烧炸。竹子叭叭响,火星溅着小哑巴。这个叫“阿孑孑”,那个叫“阿喳喳”,有的叫“阿呀呀”,哑巴从此会说话。“阿孑孑”是彝语,成了今天的彝家;“阿喳喳”是哈尼语,哈尼的祖先就是他;“阿呀呀”是汉语,他成了后来的汉家。史诗叙述了彝族、哈尼族、汉族、傣族为同一祖先,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楚雄姚安和大姚传唱的创世史诗《梅葛·人类起源》:洪水泛滥后,世间只剩兄妹俩,成婚后生下一个怪葫芦,戳开葫芦后,出来了汉、傣、彝、傈僳、苗、藏、白、回等民族。弥勒彝族创世史诗《阿细先基·远古的时代》叙述:洪水泛滥后仅剩兄妹俩,他俩将燕子衔来的瓜子种在菜园里,结了一个瓜,打开瓜后跑出来了傣、彝、苗、汉等民族。新平彝族创世史诗《洪水泛滥》也叙述,洪水泛滥后,幸存者笃慕与天宫三仙女结婚,生下山苏(彝族支系)、聂苏(彝族支系)、特尼(汉族)、木它(哈尼族)、渴打(拉祜族)、摆夷(傣族)等民族。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川、云南不同版本的彝族创世史诗,在追溯人类起源或民族起源时,都高度一致地叙述了中国西南地区多个民族源于同一个始祖。类似的神话内容在西南地区与彝族有着血缘关系的其他少数民族史诗中也有记载,如拉祜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基诺族神话等。这些史诗呈现出的核心内容和相同主题,充分反映了各民族在蒙昧时代就已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间的不同区域,《梅葛》《查姆》《阿细先基》都记载汉族、傣族住平坝和河边,哈尼族住山脚,彝族住山腰,傈僳族住山梁,佤族住森林,苗族住高山,藏族住高原,各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血脉相融、骨肉相连的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2.jpg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各民族文化相通

各民族文化相通主要体现在语言、传统节日、道德规范等方面。语言虽然是区分不同民族的首要特征,但有着亲属关系的语言又有许多共通的语音、词汇和演变规律,是我们研究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贵资料。彝族史诗《勒俄特依》《查姆》中叙述,不会说话的哑巴祖先被火烫时本能地发出叫声,汉语说“阿呀呀、毕子的咯”,藏语说“俄底俄夺”,彝语说“阿兹格叶、阿孑孑”,哈尼语说“阿喳喳”,反映了汉、藏、彝、哈尼语中发声词的发音特点。值得注意的是,这几种语言均属汉藏语系。其中,除了傣语属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以外,藏语、彝语、哈尼语均为藏缅语族,再进一步细分,藏语属藏语支,彝语和哈尼语都属彝语支。同属彝语支还有拉祜语、傈僳语、纳西语、白语、基诺语等,族源和语言的共通性证明各民族之间的骨肉亲情。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天,在多民族杂居的西南地区,许多民众会说多种语言,能在日常交流中,非常熟练地同时使用几种语言。如2022年8月10日,笔者在云南红河州元阳县调研时,发现大多数村民都会讲汉语、哈尼语、彝语三种语言,有的甚至还会讲壮语、傣语,在元阳县新街镇老峰寨杨正忠毕摩家,还发现他有一本用汉文记录哈尼语的经书。他精通彝、汉、哈尼、傣族的语言,经常受邀去哈尼族和傣族村寨为他们举行祈福和治病仪式,说明彝族、哈尼族、傣族村民之间都相互认同对方的信仰文化。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统节日是最能增强各民族之间感情和凝聚力的活动。随着各民族之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彝语支民族都要过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以及汉族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早已成为各族共同的节日,全民参与节日中的祈福禳灾、情感交流、物资交流等活动。各民族之间相互通婚,成为亲家;相互为孩子拜干爹,成为干亲家;相互结拜兄弟姐妹,成为至交好友。每年年末,彝族村寨家家户户杀年猪,名曰“吃杀猪饭”,各民族之间走亲访友,挨家挨户吃杀猪饭,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各民族高度认同的社会道德准则。彝族地区广为流传的彝文典籍《劝善经》《董永记》《赛特阿育》等都是对汉族民间作品的翻译与阐释。其中《劝善经》是对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的翻译,核心思想是行善;《董永记》和《赛特阿育》是对汉族民间传说《天仙配》的翻译,核心思想是行孝;《唐王书》和《唐僧取经》是对汉族古典小说《西游记》的翻译,核心思想同样是宣扬孝和善。这些作品的翻译,严格地说并非只是对原著的机械翻译,而是以彝族传统文化为背景进行的编译和再创作,以孝和善为主题,以彝族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表述,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是汉族与彝族传统文化高度融合的典范,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3.jpg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各民族情感相亲

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各民族不仅有着共同的血缘亲情,而且一直相互依存、团结协作、和睦相处,彝文典籍《盐源》《制盐》等详细记载了各民族共同开采和提炼盐的历史。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史诗《梅葛·盐源》叙述,牧羊老人通过跟踪绵羊的脚印,来到了石羊。找到了盐水,还得要煮盐,是谁来煮盐?傈僳、汉族来煮盐,煮不出盐。反复不停煮,最终煮成盐。煮出盐之后,他乡的人们搬来石羊住。山坡撒荞子,山上撒大麻,平坝栽谷子,平坝撒小麦,看到此景况,牧人笑哈哈。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时,盐还是人们献给逝者和祖先的祭品,彝族毕摩口碑文献《丧葬经·大姚彝族口碑文献》也有相同的内容。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石羊,又称“白井”,最早开发白井盐的为白蛮(白族先民),白蛮尚白,因而,所开发的盐井称之为白井。唐天宝年间,县城白蛮迁入大理,继续开发白井食盐的为乌蛮(彝族先民)。据《三国志》《云南通志》《汉书·地理志》等记载,西汉时期,人们就在石羊发现了盐,并开始汲卤制盐,唐天宝年间,盐井发展迅速,有五大井区72口盐井,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成为著名的盐都,享有“美井盐”盛誉,明清达到鼎盛时期。彝族与汉族文献的记载相互印证,石羊的食盐最早由白族和彝族先民先后开发,后来又有汉族、傈僳族、傣族、白族、回族等汇入,各民族因食盐汇聚石羊,开拓和建设石羊,石羊由此成为白、彝、汉、傈僳等多民族共同的美好家园。代表儒家文化的孔子铜像和代表佛教文化的唐代白塔在此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交汇,成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石羊见证了各民族长期以来情感相依、友好相处、共同繁荣的光辉历史。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典籍阐释了各民族在长期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既有共同的族源关系,也有各自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还有共同推崇的道德标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发展观。文化认同是各民族团结的根脉,彝文典籍承载的厚重集体文化记忆,一直不断强化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3u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2月20日。图片来源:贵州省奢哲彝族文化研究院。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