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几坡:“都则”(火把节)含义探究
作者 阿育几坡 2017-02-04
原出处:彝族人网

  (提示:本文含有彝文,如文字显示不全,请下载彝文字库安装后浏览阅读)49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9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来我已司空见惯了彝族文化被望文生义、被断章取义、被理所当然了!已经对很多不符合彝族实际的名词术语的解释麻木不仁了。但,最近在“今日彝族”上看到由彝族民间文学研究者巴胡母木口述,由冯利整理记录的《口述史:关于火把节起源的一则民间传说》之后我也深有同感,并希望借冯老的影响纠正以往被望文生义的“都则”的含义。

  关于ꄔꊒ,出生在昭觉县四开的我自幼听长辈们讲: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住着是由ꉬꄚꇴꌅ(恩体古兹)统治的神仙们,地上住着勤劳勇敢的彝族人民。天上有个名叫ꌦꌺꀉꁘ(斯惹阿比)的神仙,地上也有个名叫ꉻꄚꆠꁠ(赫体拉巴)的彝族青年。由于他们两个都力大无穷的原因,天上的神仙中斯惹阿比最能摔跤,地上彝族青年中赫体拉巴最能摔跤。

  当天上的斯惹阿比听说地上有个非常能摔跤的彝族青年时,他怀着轻蔑的心情来到地上约赫体拉巴比摔跤。就在约定好比赛的那天,赫体拉巴有事需要出去一会儿。在他离开家的时候,他嘱咐自己的母亲说:“如果我出去的时候,天上的神仙斯惹阿比来找我的话,请您端这一簸箕铜块铁块给他吃,告诉他这些是我吃的食物。在他吃好食物后,叫他等一会儿,我会赶紧办完事情回家和他决一雌雄。”说着说着,赫体拉巴就出去办事去了。

  因此,斯惹阿比到赫体拉巴家的时候,赫体拉巴不在家,只有他的母亲在家。赫体拉巴的母亲招呼斯惹阿比坐下后,端来那簸箕铜块铁块给他并对他说:“这是我的儿子赫体拉巴经常吃的食物,你吃吃看。”斯惹阿比拿一块铜块铁块放进嘴里吃的时候,发现他根本没法办法吃这些食物!斯惹阿比心想;能吃这么硬的食物的人,我恐怕不是他的对手,刚脆趁他还没有回来之前悄悄溜掉兴许还能保住面子!于是他就悄悄从赫体拉巴家溜走了。

  斯惹阿比走出赫体拉巴家不久,赫体拉巴就办完事回家了。赫体拉巴到家后,他的母亲就把斯惹阿比到他家并溜走的情况告诉了赫体拉巴。赫体拉巴看了看簸箕里的铜块铁块并看见那些铜块铁块上连一点牙印都没有后断定这个人不是他的对手。于是,赫体拉巴跑出家朝房子四周张望,看见在屋子背后不远的北坡上有人在连走带跑地往山顶赶,他认定这个人就是斯惹阿比便在后面边追边喊道:“天上的能人斯惹阿比啊,请你等一等,你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找我摔跤,那有不和我较量较量就回去的道理呀!请你等一等,等我俩比个高下再走。”

  赫体拉巴越在后面叫喊,斯惹阿比的脚步飞奔得越快,当斯惹阿比跑到山垭口的时候已经实在没有力气继续逃跑了,而赫体拉巴在后面叫喊的声音却越来越近,斯惹阿比无奈地寻找躲藏之处,刚好山垭口的路边有一颗空心的大树,斯惹阿比匆忙屏住呼吸钻进了树洞之中。当赫体拉巴跑到山垭口的时候,他踮着脚跟在那里四处张望却不见斯惹阿比的任何踪影,他一怒之下便抱着那棵树使劲一捏,无意中把斯惹阿比捏死在树里了。

  当天上的统治者恩体古兹听说他的摔跤能手斯惹阿比被人间的摔跤能手赫体拉巴捏死后,决定向人间讨要斯惹阿比的命金,于是他派了大量的ꁮꋩ(螟虫:农历6月,诺苏彝区庄稼生长旺盛时期的主要害虫)到人间讨要斯惹阿比的命金。在开始的几年里,由于天上和人间的纠纷没有得到调节,人间的庄稼还没有开花,更别说结果就被ꁮꋩ吃完而使人们饱受饥荒之苦。

  后来,人们请来了德古调节天上和人间因斯惹阿比的命金而产生的纠纷,德古多次调解的结果是:人间的每户人家都要用一只ꃬꂵꀊꏂ(还没有下蛋的黄母鸡)和七根或九根ꈾꏬꁯꄸ(虫形煮荞粑)来赔,并且要ꊒꒆ(ꊒꒆ的ꊒ是“赔偿”的意思,ꒆ是“全部,都,遍”的意思。ꊒꒆ是“都赔,一户不落地赔”的意思)

  斯惹阿比的命金得到了解决,当人间该怎样处理那些被恩体古兹派到地上素要斯惹阿比的命金的ꁮꋩ时,德古调解人间的每家每户都要到山上采集枯青蒿枝扎成火把烧ꁮꋩ。人们就这样根据德古的建议扎火把来烧天上派来的螟虫。

  斯惹阿比的命金得到圆满调节是第一天,这一天就叫ꄔꊒ。

  第二天,从天上来素要斯惹阿比的命金的人们和人间的人们因为天地之间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而共同吃喝玩乐,这一天就叫ꄔꈩ。

  第三天,从天上来素要斯惹阿比命金的人们就要离开人间了,人间的人们为他们送行,这一天就叫ꄔꎭ。

  我认为我自幼听到的有关ꄔꊒ的所地民间故事能通顺地解释与ꄔꊒ有关的ꄔꊒ ꄔꈩ ꄔꎭ ꊒꒆ ꅂꇈꉘ等名词术语;能符合事实地解释诺苏彝族在点ꄔꊒ火把时的祈祷语ꁯꄸꅂ ꆣꄸꅂ ꎭꁮꅂ ꎭꑷꅂ....

  一、ꄔꊒ的含义为“讨要和赔偿命金”的所地民间故事能解释ꄔꊒ一词的含义并诺苏彝族民俗。

  第一天叫ꄔꊒ。外族学者或城市二代彝族学者认为彝文ꄔꊒ的ꄔ是名词ꃆꄔ(火)的省略形式,ꊒ是动词,是汉语“祭祀”的意思。ꄔꊒ合在一起是宾动词组,是“祭祀火”的意思;也有的认为彝语ꄔꊒ的ꄔ是名词ꃆꄔ(火)的省略形式,ꊒ是动词,是汉语“迎接”的意思。ꄔꊒ合在一起是宾动词组,是“迎火”的意思。

  咱们先来看看彝族老一辈学者冯元蔚、瓦扎木基顾问,马黑木呷主编的《彝语大词典》对彝语中ꄔ和ꊒ的解释。《彝语大词典》518-519页对ꄔ的释义中ꄔ有1.火;2.踩;3.讨要;4.吆喝马的象声词;5.点;6.汽车喇叭的象声词六种词义;1026页对ꊒ的释义中,ꊒ有1.指彝族ꄔꊒ;2.赔偿;3.对,直;4.正确四个义项。

  ꊒ就是没有什么“祭祀”“迎接”的意思。但是ꄔꊒ的ꄔ有“讨要”的含义。ꄔꊒ的的ꊒ有“赔偿”的意思。

  我认为ꄔꊒ实际上是由动词ꄔ(讨要)和动词ꊒ(赔偿)构成的联合动词词组。其中ꄔ的意思为“神界讨要斯惹阿比的命金”;ꊒ的意思为“人间赔偿斯惹阿比的命金”。

  二、ꄔꊒ的含义为“讨要和赔偿命金”的所地民间故事能解释ꄔꊒ时每户人家都吃ꈾꏬꁯꄸ(虫形煮荞粑)和ꃬꂵꀊꏂ(还没有下蛋的黄母鸡)肉的饮食风俗。

  所地彝族地区荞麦食品主要有ꈾꃚ(烧荞粑)ꈾꏬ(煮荞粑)ꈴꃪ(荞饼)ꈾꇚ(荞麦饭)ꈾꉘ(荞麦粥)ꈾꋏ (无酵母的荞麦馒头)平时没有人家做ꈾꏬꁯꄸ(虫形煮荞粑)吃,只有在ꄔꊒ的时候做ꈾꏬꁯꄸ和着ꃬꂵꀊꏂ的肉吃,这种根据ꄔꊒ故事“人间的每户人家都要用一只ꃬꂵꀊꏂ(还没有下蛋的黄母鸡)和七根或九根ꈾꏬꁯꄸ(虫形煮荞粑)来赔”传说流传的饮食风俗现在正在流失,但我小时候记忆的传统就是这样。

  “这个传说是符合凉山社会情况的。首先,按照彝族的习惯法,打死人是要赔偿的,或者以命抵偿,或者以钱财抵偿。彝族是一个以血缘为标准的等级社会,同样一条人命,等级越高的人,命越值钱。打死天上的人,命金就是天价,需要大家共同凑钱来赔。彝族的赔偿习惯历来都是如此,若当事人赔不起,就由整个家支的每户人家共同来凑。”

  从传说故事中可以得知,赫体拉巴是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孤儿,一家孤儿寡母肯定无力赔偿天上神人的命金,为了人间的英雄和名誉,人间所有的人家都筹钱帮赫体拉巴赔偿斯惹阿比的命金符合诺苏彝族的风俗习惯。

  三、ꄔꊒ的含义为“讨要和赔偿命金”的所地民间故事能解释ꄔꈩ一词的含义。

  第二天为ꄔꈩ。外族学者和诚实二代彝族学者认为ꄔꈩ的ꄔ是“火”的意思,ꈩ是“玩”的意思;ꄔꈩ结合在一起是“玩火”的意思。我认为ꄔꈩ根本就没有“玩火”的意思,因为ꄔꈩ那天,人们没有“玩火”,而是聚集在一起,女青年们举行ꊒꑻ、ꅂꇈꉘ(朵洛荷)演唱,男人们举行斗牛、赛马、斗羊、斗鸡、摔跤、选美等娱乐活动。

  实际上,ꄔꈩ的ꄔ在这里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意思为“那些从天上来讨要斯惹阿比命金的ꁮꋩ”;ꄔꈩ的ꈩ意为“玩耍、庆贺”;ꄔꈩ的意思就是“由于斯惹阿比的命案得到圆满的解决,纠纷双方共同庆贺他们之间的纠纷得到解决而共同吃喝玩乐”。这符合我们诺苏彝族至今仍保留的当纠纷双方的问题得到解决后都要在一起喝ꄮꎧ(和好就),吃ꄮꎸ(和好肉)一起玩乐,重归于好的习俗。

  四、ꄔꊒ的含义为“讨要和赔偿命金”的所地民间故事能解释ꄔꎭ一词的含义。

  第三天为ꄔꎭ。ꄔꎭ的的ꄔ在这里也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意思为“那些从天上来讨要斯惹阿比命金的ꁮꋩ”;ꄔꎭ的ꎭ是动词,相当于汉语“送行”;意为天上和人间的纠纷得到解决,双方在一喝ꄮꎧ(和好酒),吃ꄮꎸ(和好肉)一起玩乐,重归于好后,到了第三天,人间为ꁮꋩ“送行”。

  因此,ꄔꎭ也不是“送火”的意思,因为,人没有办法离开火,不可能把火送走!并且,ꄔꎭ那晚送走的;即烧掉的实际上是象征每家每户赔斯惹阿比命金的黄母鸡的鸡翅毛、鸡脚皮、鸡嘴皮、鸡胗皮。象征人间筹资赔偿斯惹阿比赔命金并送走那些来素要斯惹阿比命金的害虫。

  五、ꄔꊒ的含义为“讨要和赔偿命金”的所地民间故事能解释ꊒꒆ一词的含义。

  ꊒꒆ(ꊒꒆ的ꊒ是“赔偿”的意思,ꒆ是“全部,都,遍”的意思。ꊒꒆ是“都赔,一户不落地赔”)直到现在,人们在ꄔꊒ时仍在吟唱:

  ꊒꒆ!ꌅꃀꇌꎶꊒ,ꊒꒆ!   “都赔!土司家拿骟牛来赔,都赔!
  ꊒꒆ!ꌣꈚꑻꅰꊒ,ꊒꒆ!    都赔! 富人家拿骟羊来赔,都赔!
  ꊒꒆ!ꌢꎭꃬꃀꊒ,ꊒꒆ!    都赔!穷人家拿母鸡赔,都赔!
  ꊒꒆ!ꀞꄂꃬꏿꊒ,ꊒꒆ!    都赔!光棍拿鸡蛋赔,都赔!
  ꊒꒆ!ꃆꍸꃀꈴꁱꋐꒉꊒ,ꊒꒆ!  都赔!寡妇拿辣椒汤和荞饼赔,都赔!”

  六、ꄔꊒ的含义为“讨要和赔偿命金”的所地民间故事能解释ꄔꊒ的第一天晚上诺苏彝族点火把时的祈祷语:“ꁯꄸꅂ、ꆣꄸꅂ、ꎭꁮꅂ、ꎭꑷꅂ、ꑌꂤꅂ、ꆿꁖꅂ、ꋃꒉꅂ、ꃬꉈꅂ、ꂸꂷꅂ、ꃬꈿꅂ、ꍀꒌꅂ、ꆅꏂꅂ ”等词的含义。

  诺苏彝族ꄔꊒ的第一天晚上,人们吃了用于赔偿斯惹阿比命金的荞粑和鸡肉后,在傍晚时分,都在自家的火塘里点燃火把,并象征性地在屋内到处烧而且念念有词地说:“ꁯꄸꅂ、ꆣꄸꅂ、ꎭꁮꅂ、ꎭꑷꅂ、ꁯꍛꅂ、ꁯꆮꅂ、ꑌꂤꅂ、ꆿꁖꅂ、ꋃꒉꅂ、ꃬꉈꅂ、ꂸꂷꅂ、ꃬꈿꅂ、ꍀꒌꅂ、ꆅꏂꅂ...... ”(所地话:害虫滚!飞虫滚!蛾子滚!飞虫滚!蚂蚁滚!蝴蝶滚!禽病滚!畜病滚!感冒滚!流感滚!天花滚!麻疹滚!伤寒滚!痢疾滚......)

  庄稼的害虫是因为天上讨要斯惹阿比的命金而派来的,现在命金已经偿还,是你们(害虫)停止践踏庄稼滚回天上的时候了。在这些ꄔꊒ祈祷词中“ꁯꄸꅂ、ꆣꄸꅂ、ꎭꁮꅂ、ꎭꑷꅂ、ꁯꍛꅂ、ꁯꆮꅂ。”(害虫滚!飞虫滚!蛾子滚!飞虫滚!蚂蚁滚!蝴蝶滚!)绝对是放在前面的主要内容,后面的祈祷六畜和人丁兴旺的词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延伸。人们在家里举行这种祈祷仪式后还点着火把在庄稼地里象征性地烧,并口里念道“烧害虫!烧飞虫....”也是这个原因。

  七、ꄔꊒ的含义为“讨要和赔偿命金”的所地民间故事能解释ꅂꇈꉘ一词的含义。

  ꅂꇈꉘ(朵洛荷)是所地彝语“该滚了”的意思。ꅂ意为“滚”,ꇈꉘ是语气词,意为“该,早该”。如:ꉪꁦꀐ,ꆍꀅꌳꃅꈩꇈꉘ.(我们走了,你们慢慢玩吧。)

  ꅂꇈꉘ(该滚了)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害虫”的忍无可忍和“害虫”离开人间的高兴之情,所以,人们才唱起ꅂꇈꉘ(朵洛荷)庆祝。

  八、ꄔꊒ的含义为“讨要和赔偿命金”的所地民间故事能解释ꄔꊒ一词的含义重在ꊒ而不在ꄔ的原因。

  以往人们认为诺苏彝语ꄔꊒ一词的含义重在ꄔ(火),ꄔꊒ就是“火”的节日。实际上ꄔꊒ一词的中心在ꊒ而不在ꄔ!如:再次ꄔꊒ叫ꊑꀱ;ꄔꊒ的季节叫ꊑꄮ;ꄔꊒ的起源就叫ꊒꁧꊒꀿ,ꄔꊒ的情况就叫ꊒꃆꊒꂮ;用来ꄔꊒ的鸡、猪、羊、牛分别叫ꊒꃬ、ꊒꃮ、ꊒꑿ、ꊒꇌ;用于ꄔꊒ的食物叫ꊒꅍ;ꄔꊒ过后叫ꊒꅐ;ꄔꊒ时的火把叫 ꊒꇭ;为制作火把收集枯青蒿枝叫ꊒꇭꈻ;ꄔꊒ期间的玩乐叫ꊒꈩ;普遍ꄔꊒ叫ꊒꈴ;ꄔꊒ期间的说唱叫ꊒꉙ;ꄔꊒ期间的食物叫ꊒꋚ或ꊒꋚꊒꒉ;ꄔꊒ期间喝的酒叫ꊒꎧ;ꄔꊒ期间的酒肉叫ꊒꎧꊒꎸ;关于ꄔꊒ叫ꊒꐨ或ꊒꐪ;ꄔꊒ过后叫ꊒꊂ;因为某种原因而没有ꄔꊒ的人叫ꊒꎪ等等可以看出ꄔꊒ一词,以人间为中心,重在人间赔偿斯惹阿比命金的“ꊒ”!

  关于ꄔꊒ的时间,彝语有谚语说:ꆪꈤꇀꆏꊒ,ꈎꈤꇀꆏꊒ。关于ꄔꊒ的目的,彝语有谚语说:ꆿꂔꍯꌵꊒ,ꑌꑿꀹꎆꊒ,ꊿꇬꋬꂻꊒ。

  九、产生这个传说和诺苏ꄔꊒ的原因之我见

  1. 从农民对节日的需求方面来说:每年的农历6月下旬是诺苏彝族经历了忙碌的春耕、夏耘之后,秋收还没有到来的短暂的农闲时间,农民们为了迎接繁忙的秋收,有也需要几天休整和补充营养的时间。

  2.从自然灾害方面来说:农历6月中下旬的时候,农作物处于鲜嫩、旺盛的生长期;恰好这段时间也是以植物为食的害虫最盛行的时期。由于古代的人们无法解释害虫为什么在几天之内泛滥的原因,人们只能借助神话故事来解释这种自然现象并创造了与这个故事相适应的节日习俗和节日歌谣代代相传至今。

  总之,我们德高望重的冯元蔚前辈整理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整理得民间故事后认为彝语ꄔꊒ的ꄔ意思为“天上讨要斯惹阿比的命金”;ꄔꊒ的ꊒ意思为“地上的人们赔偿斯惹阿比的命金”。

  我们彝族著名学者马黑木呷也在他主编的《彝语大词典》1026页上对ꊒ(ꄔꊒ)释义道:

  ꊒ:ꆈꌠꄔꊒꌠꄜ.ꊒꃆꊒꂮꉉꄟꐯꀋꐊ,ꊼꇅꇿꑌꉉꌠꆏ: ꀃꌋꀊꆨ,ꏃꃅꉬꉎꏭꁮꋩꌔꈌꀖꏃꃅꉬꐮꎭ,ꏃꃅꉬꐮꇣꋦꋌꋠꈤ.ꄚꄉ,ꐧꋦꃰꊿꋍꏅꌠꋯꑌꃯꉻꃅꂷꇭꄔꌌꁮꋩꐗ. ꃮꆪꒈꈬꑍꄹꉇꆏ,ꁮꋩꐗꊋꐛꇈ,ꋋꄹꈎꋚꅗꃅꊌꄉ,ꃰꊿꃅꄓꄉꉌꈯꑓꈜꃅꋨꏦ. ꋍꈭꐨꆏ,ꋍꈓꋍꃢꑠꃅꋨꏦ ꎺꄅꇬꎷ. ꋋꄹꉇꆏ,ꆈꃅꆸꈈꏭ,ꃀꄓꌺꄓ,ꆗꌺꌀꄝꏬꅐꆗ,ꀉꐔꂃꏂꂃꆧꁏ,ꀛꐂꑵꉙ,ꃆꇭꋩꋑ、ꇌꁻ、ꑿꁻ、ꆗꌺꇱꋑꃅꈩꑵ。

  我在《在民族杂志》(彝文版)2010年第1期上发表了《火把节的由来》说明彝族ꄔꊒ与“火把”“祭火”“迎火”“崇拜火”没有关系!

  最后我还是以冯老的话结束自己的谈论吧!

  “我今天讲的关于火把节的种种,只是我个人的见闻,讲给大家听,是不希望我们这代人继承的传统意识湮没在无闻之中,没有了后继,或者被后人曲解。”

  (尊重原作者,请勿改动,请勿传抄,复制,欢迎大家讨论。)49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9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附: 冯利整理记录的《口述史:关于火把节起源的一则民间传说》原文链接地址:
49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ww.yizuren.com/yistudy/tygzykc/35631.html49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措扎慕 编辑: 措扎慕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