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鸡街彝族打歌:薪火相传 熠熠生辉
作者 ​杨雪睿 沈菲 段宏运 2023-12-22
原出处:​掌心漾濞

dage01.jpg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漾濞县鸡街乡彝族打歌独具特色,至今已有多位州、县级非遗传承人,在他们的传授和影响下,魅力十足的彝族打歌不仅与漾濞群众的日常生活水乳相融,还吸引了更多外地人的参与,获赞无数。
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ge02.jpg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鸡街彝族打歌

芦笙打节奏,吹笛者领舞,耍刀者伴舞……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ge03.jpg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具有代表性的鸡街彝族打歌,整个舞蹈由笛子吹奏主旋律,芦笙打节奏,吹笛者领舞,耍刀者即兴跳舞,众人随着节奏对唱打跳,形成特有的打歌调。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漾濞县彝族打歌传承人:常泽香

dage04.jpg

鸡街乡彝族打歌非遗传承人常泽香自幼在爷爷、奶奶的言传身教下,7岁便学会了跳16步,9岁就学会了跳3翻3转花样。而今,她也将鸡街彝族打歌传给了后代。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ge06.jpg

彝族打歌现在已经传承到我女儿、孙子这一辈了,我们也经常借助非遗进校园的契机,到学校里面传授打歌。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ge05.jpg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漾濞县积极组织州县两级非遗传承人和打歌队伍深入学校开展活动,现场展示打歌技艺,让年轻一代了解彝族打歌,赓续非遗传承的血脉。同时,走进社区、广场,与群众一起顿足而歌、踏足而舞。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ge07.jpg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打歌的动作非常生动有趣,我觉得这都是我们漾濞的特色文化,学了之后我就特别感兴趣,希望以后还能进一步的学习。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ge08.jpg

金星完小六(3)班学生  黄景

漾濞县还因地制宜采取“非遗+旅游”的融合发展思路,将彝族打歌带到景区。每天晚上,石门关景区打歌场上都会燃起篝火,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在彝族打歌传承人的带领下围圈起舞打跳,尽情感受民族文化,享受欢乐愉悦的气氛。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ge09.jpg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遗+旅游”:彝族打歌进景区

通过进景区、进社区等等活动,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彝族打歌,参与和体验我们的彝族文化。
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ge12.jpg

漾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汪嘉禄 

在漾濞,只要笛子、芦笙吹响,就能看到彝家男女老少粗犷豪放的舞姿,听到韵味悠长的歌声,感受到彝家儿女如火的热情。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ge10.jpgdage11.jpg

如今,鸡街彝族打歌已经在央视舞台上亮相,并频频登上省、州、县各级舞台,漾濞彝族打歌也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的漾濞彝族打歌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加熠熠生辉。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ge13.jpg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ge14.jpg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ge15.jpg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挖掘漾濞优秀传统文化,搭建好非遗传承保护人才梯队,充分发挥好非遗传承人、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的示范带头作用,拓宽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Q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ge16.jpg

漾濞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马旭敏
原载:微信公众号-​掌心漾濞;文稿来源:关注森林网。
【声明】本文的素材资料从公开的互联网平台搜集,并经过彝族人网综合整理,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相关版权归属原作者和原媒体,著作权人如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