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非遗:三眼土洞箫——春秋战国传来的远古之音
作者 缪欢(整理) 2023-09-08
原出处:文山州非遗中心

三眼土洞箫,2017年6月列入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u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udongxiao011.jpg2u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文山地方县志》记载:三眼土洞箫,即“三孔陶埙”,吹孔气鸣乐器,为文山县追栗街大兴寨彝族特有乐器。彝语称之为“底劳”。和流传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埙同属一类,是古老的吹奏乐器。2u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彝族老艺人张朝标讲述,传说一个彝族小伙在山上放牛无聊时随意挖了点潮湿的泥土捏成土洞箫。古时彝家人做完农活后要吹会儿三眼土洞箫,累了一天听听优美动听的声音后特别解乏。从此,三眼土洞箫便成了彝家人心爱的乐器。每年开春时节,彝家人的田边地头便会响起悦耳动听的土洞箫声。2u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udongxiao012.jpg2u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眼土洞箫用当地黏性较好的灰白土、棕红土、或黄土和水成泥,捏制成“腰粗、底平、嘴尖”的鸭梨状土坯,顶端开一吹孔,腔体中部各开三个音孔,在荫处晾晒而成。该乐器外形与古乐器埙相似。2u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udongxiao013.jpg2u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埙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之一。埙从一个音孔发展到三个音孔、五个音孔、六个音孔乃至八九个音孔,经历了长达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吹埙为乐的场景,古代屡见不鲜。作为远古时期农耕文化的祭祀遗风,今天的埙有失传灭亡、濒临绝境的危险。而三眼土洞箫延续了古埙的特点,音色古朴醇厚,声音和谐,内容舒缓平和。结合当地彝族民间音乐演奏,别具一格,极富地方特色。而埙以“土洞萧”的身份,在文山彝家山寨中完整地传承了500多年,成为见证历史沧桑和风雨岁月的“音乐活化石”。2u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udongxiao014.jpg2u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时,每年春耕前铲草烧灰、修田埂时,人们边便吹奏三眼土洞箫,入秋后渐息,有祝福五谷丰登的含义。而今已无任何禁忌,春节期间、举办喜事时都会吹奏土洞箫。2011年,在追栗街政府的扶持下,大兴寨成立“老体协文艺队”,文艺队经常参加各类演出表演,“三眼土洞箫”由此得以很好的传承下来。2u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源:文山州非遗中心,文字来源:搜狐网-文山文旅;作者:缪欢(整理)。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