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凉山实践
作者 ​吉伍依作 沙马伍叁 2024-11-16
原出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讲,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凉山模式。
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s1.jpg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建立健全保护工作机制作为重要开端

从近二十年来的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看,早日启动并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是重中之重,这在后来的工作中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自2004年7月以来,凉山州先后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委员会、申报世界遗产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并逐步形成专家年会、专家咨询、专家评审、专家论坛等长效机制。其中,申报世界遗产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经过几年的调整和优化,现共有66名委员,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专业分成10个专家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咨询、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等工作中作出积极贡献。2006年7月,凉山州文化局在全省率先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专司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政管理工作。2011年9月,成立共有8名编制的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实施。从长远的非遗保护工作方略来看,其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与否,事关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性和关键性。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立法保护作为第一保障

2008年初,凉山州人大常委会根据州第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建议,在广泛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将制定《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纳入《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2008—2012年立法规划》。同年4月,州人民政府按规划要求,成立起草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相关调研和起草工作。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s2.jpg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条例》起草工作,充分借鉴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成果,扎实推进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2008年7月,州人大领导带领州文化局、州法制办、州发改委、州语委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具体负责《条例》起草工作的人员,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宜昌市、浙江省等地进行学习考察。通过广泛考察学习,并根据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实际以及保护管理工作现状,形成《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初稿。相继召开由各方面专家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并根据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后,印发到全州各县(市)广泛征求意见,形成送审稿。经第九届凉山州人民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形成《条例(草案)》,并于2009年7月21日报送州人大常委会审议。州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第19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两次审议,并按照有关立法程序规定,报送四川省人大民宗委征求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以及省直有关部门的意见,报送中共凉山州委常委会进行审查。2010年2月8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0年5月28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实施。当时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的委员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是一部高质量的法规,它不仅在全省开创了先河,而且有效促进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工作,国家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于2011年2月2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立法工作凉山州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在凉山文化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名录体系建设作为常态要务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方面,凉山州的四级名录体系已基本健全。紧随国家的安排部署和申报评审进度,在目前公布的前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当中,每批次都有凉山的项目在榜,目前已有彝族火把节、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甲搓、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0项;已公布的前五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当中,凉山州共有彝族剪羊毛节、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阿嫫妮惹等114项;目前凉山州已相继评审公布7批州级非遗名录项目共341项;在2020年全省非遗普查工作结果中,凉山州的县(市)级非遗名录项目共576项。目前被命名公布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11名(已去世的除外)、省级126名(国家级和已去世的除外)、州级344名(省级以上和已去世的除外)。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s3.jpg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众多的非遗名录项目中,凉山州的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和彝族火把节曾先后获得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机会,其中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是与成都漆器等国内知名漆艺一起打捆成“中国漆艺”项目进行申报,而彝族火把节是2014年由文化部从当时的1517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唯一遴选推荐申报,不仅在全球视野下广泛提升了彝族火把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为地区和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起到重大作用。长期以来,凉山州的非遗名录项目、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传承与保护阵地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壮大之中。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抢救性记录作为保存实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决定凉山州把抢救性保护放在第一位。一是启动《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的编写出版工程。每年编写出版1本图书,均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凉山州申报世界遗产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名单中根据专业所属指定撰稿人员,按从国家级名录项目到省级再到州级的顺序,每本书遴选5—7个项目作为撰写内容。目前已编写出版9本,完成60多个名录项目的编写出版,达国家级、省级名录项目数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二是完成中国首张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专辑《典藏大凉山》(CD唱片)编录出版。该非遗音乐唱片由歌词收集整理、曲调记录、编曲录制等专业人士组建的团队经过两年努力,后期母碟处理在日本东京进行,于2014年在四川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产生较好的社会反响。三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类单独作为抢救性记录的对象。截至2022年12月,已完成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彝族万物起源《博葩特依》、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彝族传统语言艺术《克智特依》、彝族传说故事《布德特依》等民间文学的抢救性记录整理,并纳入出版程序。这项工作的主要特色在于某项抢救性记录成果的原口述资料或手抄本,往往都来自某一位传承人,比如《博葩特依》收集于尔古曲比之手,而《克智特依》收集于吉伍作曲之手,这样的抢救性记录方式恰恰保留了某个传承人自成一派的体系,具有格外的价值。四是由凉山州非遗保护中心策划实施的抢救性记录成果丰硕。如彝族火把节主题图书《火把家园》、彝族民间器乐精粹《绽放》、彝族毕摩原声辑录《山谷回音》等成果相继出版。五是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安排部署,开展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程。截至2022年12月,已完成1位国家级传承人和21位省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s4.jpg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生产性保护作为发展手段

非遗生产性保护这一理念,在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进程中应运而生,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项目提出来的一种保护方式,它主要针对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中的药物炮制技艺和部分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多年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对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非遗项目的保护是十分有益的,在保护工作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凉山州当前的20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中,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彝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凉山彝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5项为传统技艺类,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为传统美术类,另有彝族服饰属于民俗类,但也适合用生产性手段对其加以保护;在现有的114项省级名录项目中,有23项是传统技艺类;在341项州级名录项目中,有121项是传统技艺类。总之,凉山州立足非遗资源实际,对适合采取生产性保护的项目都采取了相应保护措施。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对部分传承人创办的公司或作坊进行规范、申报和命名。目前凉山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11个,省级非遗工坊4个。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引导、鼓励、支持部分非遗企业创新发展。如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是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公布的2014年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彝族服饰产业创意园区的项目责任单位、四川省彝族服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还被确定为凉山州妇联授权成立的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培训基地、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该公司作为凉山州“彝绣”产业的龙头企业又被引进落户于大凉山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园,成为最早进入彝族服饰领域、最早专业从事彝族服饰生产和销售的公司。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不仅生产经营彝族传统服饰,还生产和经营具有现代服饰特色、同时保留彝族文化符号元素的新款彝族服饰,以及在各种展示展演和庆典活动中使用的彝族舞台表演服饰。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以“非遗+扶贫”为创新点。2018年7月,文旅部、国扶办确定凉山州为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凉山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工作落实,在以昭觉服饰、布拖银饰为凉山“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试点的基础上,结合凉山实际,在西昌市和布拖县分别打造传统工艺一条街和非遗工坊一条街,并遵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要求,通过严格考察,拓展性地在全州确认1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凉山州的非遗扶贫工坊建设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工坊的辐射效益明显,亮点不断涌现,部分非遗产品走向国际化。姑凉山诺苏文化公司阿牛阿呷的个人作品“白云间”参加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举行的2019年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把彝族服饰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的审美编织在一起,将民族文化绘进时尚潮服,以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和创新的非遗延伸设计为中国时装添上了浓郁的一道色彩。凉山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坚守传统工艺,产品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彝族银饰、彝族漆器等彝族传统手工技艺秉承传统工艺制作方式,突破以前“只传男不传女,只传亲戚不传外人”等传统观念,加大传承培训力度,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走出一条“非遗+扶贫”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产业化路子。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s5.jpg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整体性保护作为保护目的

彝族火把节、彝族年、藏历年、傈僳族阔时节、摩梭人转湖节、尔苏射箭节等民俗类的非遗名录项目,往往都需要从一个庞大的文化生态系统去考虑保护方式,只有采取整体性保护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面,凉山州一方面对州内历史文化积淀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特定区域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2015年初,组织申报、评审、确定、公布了第一批凉山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包括彝族毕摩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泸沽湖摩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凉山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8个项目。另一方面鼓励、指导各县(市)根据民俗节庆的时间、空间和地域特征,恰到好处地做到非遗保护和文旅发展的有机融合,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被评为2019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之一。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宣传展示作为推广渠道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以来,凉山州一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推广工作放圣塔菲(美国)国际民间艺术商交会的彝族漆器展厅(吉伍依作/供图)在重要位置。一是开创凉山自己的非遗宣传阵地,在全省率先创办《凉山非遗报》、“火舞大凉山”非遗网站,在凉山电视台开辟《非遗之光》栏目,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二是踊跃组织传承人队伍及代表作品参加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圣塔菲(美国)国际民间艺术商交会、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迎奥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展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上海世博会四川文化活动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成都)、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凉山州建州60周年成就展、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成就展(北京)、美国启明教育基金会夏令营活动、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等国内外文化艺术盛会,向世人充分展示展演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三是抓住各种机遇,与各级各类主流媒体通力合作,常态宣传推广凉山非遗。四是通过多年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展演活动已成为地方政府主办的各类大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在发展当中进行保护,一定要在实践当中去发现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措施。未来凉山州的非遗保护工作,重点要在以下方面着力:第一,要对名录体系建设、抢救性记录、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宣传推广等工作常抓不懈。第二,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向乡村转移,因为无论哪个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其存在空间都在乡村一级,所以只有把非遗保护的目光转向基层,才会起到保护的目的。第三,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对非遗保护人才日益紧缺的实际,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第四,要向党委政府不断呼吁,早日实现县、乡(镇)、村三级非遗保护机构的设立,并配置相应的岗位人员。第五,要正确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文化与旅游等关系,进一步健全传承机制,大力扶持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活动,继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事业。s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吉伍依作(凉山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沙马伍叁(凉山州民族研究所)。
原载:《巴蜀史志》2022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文稿来源:四川省情网。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