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名录:彝族左脚舞(国家级,云南楚雄)
作者 beley工作室 2022-08-16
原出处:彝族人网综合

image.png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项目名称:左脚舞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名录级别:国家级(彝族左脚舞于2008年6月经国务院公布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产生年代:左脚舞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三月会也从400多年前就兴起,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相传在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经常在民间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时机,把事先烧红的栗炭往潭里倒,倒满后又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人们害怕压不紧恶龙翻身,就在上面燃起篝火,边唱边跳边跺脚,三天三夜恶龙终于死了。为了庆祝胜利,彝家人用恶龙的头、皮、骨、筋制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脚弹琴,并歌唱“阿里罗”以示纪念。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分布区域:楚雄彝族集聚地。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ees.jpg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基本内容:

左脚舞,彝语称“咕遮”,是广泛流传于楚雄彝族集聚地的一种民族民间传统舞种,传承至今已近千年。它不仅包含了彝族对天、地、日、月、火、虎,原始、自然崇拜现象,及歌、舞、乐诸多文化表现形式,同时还包含了彝族人民祖祖辈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团结向上、富有创造、热情好客的各式各样风情习俗、传统工艺、民族服饰等诸多传统文化因素,对地区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左脚舞集歌、舞、乐三位一体,各具特色,相互支持,密不可分,且歌舞乐通俗易懂,热情奔放。音乐朴实无华,舞蹈悠雅祥和。但凡彝家吉庆礼仪、喜事婚宴、传统节日、农闲时节,彝家人便会少则数十人,多则成百上千人,或是拉起圆圈,或是围着篝火,聚集在村间地头,山间林中,庭院内外,姑娘房里,青棚之下,手拉手,肩并肩,男人们弹起龙头四弦,女人们跳起左脚唱起歌,尽情欢娱,通宵达旦,歌声清脆悦耳,舞步整齐划一,整个彝家山寨弥漫着左脚舞的欢声笑语。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左脚舞的传说很多,但比较集中的说法是:“远古的时候,牟定城南郊东岳庙旁有一个黑龙潭,龙潭里有一条恶龙常常出来兴风作浪,造成牟定坝子洪水泛滥成灾,彝族小伙阿里和彝族姑娘阿罗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人,阿里勤劳勇敢,力气大得能把山上的野猪打了背回来,弦子弹呢好,弹过九村十八寨,阿罗聪明美丽又贤惠,绣得一手好丝线,调子唱得像百灵鸟,人人见了人人爱,他俩目睹恶龙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决心为民除害,前往龙潭制服恶龙,众乡亲在阿里和阿罗的感召下,前往助战,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这一天,他们把烧红的火炭和石灰投向龙潭,又挑来石头和土,把龙潭填平,恶龙在龙潭内垂死挣扎,地动山摇,阿里和阿罗担心镇不住恶龙,便率领众乡亲燃烧起熊熊烈火,大家手拉手围起圆圈,一边跳一边唱一边跺,连跳了三天三夜,恶龙终于被制服,牟定坝子洪水退去,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为欢庆胜利,同时纪念彝族勇敢的阿里和阿罗,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这一天,牟定境内的各族人民便自发的聚集到东岳庙旁的龙潭上,白天交易一些生产生活用具,夜晚则燃起篝火,尽情跳左脚,连跳三天三夜方散,年复一年,代代相传。此活动称为“三月会”,传承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牟定县境内以县城为中心,全县各族人民参与,以物资交易和跳左脚为会期主要内容,规模最大的民族传统盛会。故有“千年跳一脚,百年赶一会”之说。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左脚舞俚颇支系称为“玛咕”,彝语意为老人跳的左脚舞。 “玛咕”左脚舞古老而又传统,在“俚颇”支系的喜庆礼仪活动中,首先必须由村寨中的长者开场跳完古老的“玛咕”左脚舞“乌扎若”,(即开场舞中的一跺脚),其它礼仪活动才可以开始,年轻人方可尽情的跳左脚舞,“玛咕”左脚舞舞者一般年龄都在40岁以上80岁以下,其舞蹈动作古朴、优雅、祥和,身段动作幅度较大,注重舞步与身段的协调配合,节奏中庸抒缓平和,内在结构承上启下,舞步左右前后移动大,有勾腿、提脚、踮足、扭腰、摆跨、翻身、合脚等,刚柔相济,舞步轻盈,整套动作共24跺脚,相互连接,层出不穷,其最大的特点是舞姿给人一种原始、古朴、祥和之感,仿佛把人们又带回了远古的年代,正因为如此,牟定县“俚颇”支系的“玛咕”传统左脚舞,被众多观者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次是倮倮颇支系的左脚舞,彝语称“咕遮”(即跳脚)但凡彝家吉庆礼仪、喜事婚宴,传统节日、农闲时节,人们便会自发的少则数10人,多则成百上千人,或是拉起圆圈,或是围着篝火,聚集在村间树下,田间地头,庭院内,青棚中,姑娘房内,跳起欢快的左脚舞,小伙子们弹起龙头四弦,姑娘们辅之以舞,边跳脚边唱起清脆悦耳的左脚调,尽情欢娱,通宵达旦,整个彝家山寨弥漫着左脚舞的歌舞声声,欢歌笑语。左脚舞,即先踮左脚,再出右脚,舞蹈动作中,注重脚步的整齐划一和脚步动作的协调,左脚舞的基本动作有“三踮一”,直脚、甩脚、踮脚、跺脚、踏脚、提脚、赶脚、合脚等。其次是配合身段的特殊动作,串花、翻身等。左脚舞的动作变化随左脚调子的变化而变化,一个调子一种跳法,目前县境内共有近300多支左脚调,也就是说,左脚舞目前有近300多种不同的跳法,而不同的跳法同时又具备基本动作相同的共性。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左脚调,彝语称“咕遮敏”,是左脚舞活动中重要的声腔演唱形式,从左脚调歌词内容分析,可分为以下八个大的表现内容类别,分别为:情歌类、颂歌类、叙事歌类、讽刺歌类、诙谐幽默类、劝世类、教育歌类、敬酒歌类,近300多支传统曲目。这八大类的左脚调歌词,综合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追求、向往、爱情、娱乐、理想、信念等方方面面,是彝族文化的大汇粹。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左脚调音乐的角度分析,牟定彝族左脚调音乐具有以下 三个方面的主要特点:一是节奏明快,旋律精练,情绪热烈,通俗易懂,充满活力。二是丰富表现力。初步统计,左脚调有近300多曲,其中,主要代表性曲目《高山头上茶花开》、《三月会三月街》、《大家来跳脚》、《正月十五赶猫街》、《三月梅子青》、《哪呢等,高山头上等》、《妹送小郎去参军》、《民族文化一枝花》、《阿尼若,等等着》、《情郎小哥》、《合心合意做一家》、《跳不饱,玩不够》、《桃花梨花口格 开着》、《腊湾小姑娘》、《娃娃领大你得使》、《舍是舍不得,走是要走了》、《阿里和阿罗》、《阿老表你要来呢嘎》、《小郎合心妹合意》、《栽到栽,不稀奇》、《月亮出来了》、《隔山隔水不隔心》、《低利若》、《大模凹凹古》、《讨轻阿树》、《小六花》等……曲词内容丰富,表现力强三是富有个性的高八度声腔演唱。牟定彝族左脚调有别以其它声腔演唱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实际演唱中,每支曲子都会有那么一至两个乐句,或在曲子的中间,大部分在曲子的结尾处,彝家姑娘在原调的基础上,会提高一个八度用小嗓来演唱,演唱中可以是原词,也可以是虚词,其声腔清脆悦耳,颇具山野气息,富有个性,使左脚舞的情绪达到高潮。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左脚舞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调式色彩和民族音乐个性,从调式上分析,大部分的左脚舞音乐呈民族五声音阶及部分七声音阶,五声调式中,宫调式,微调式,羽调式应用较多,商调式,角调式应用少一些,七声音阶使用中,清角和犯宫同时出现在一个曲子多一些,有清角,无犯宫或有犯宫而无清角的现象少一些,其次是旋律的进行中#c和bD,#F和bG的应用形成了牟定彝族左脚舞音乐的一种特殊风格,节奏的应用上,90%的左脚舞音乐采用的是2/4拍子,10%的左脚舞音乐为3/4拍子,其它节奏的应用几乎为零,这也是形成牟定左脚舞欢快、热烈、热情、奔放的主要原因。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伴奏的乐器使用上,左脚舞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彝家人自制的三胡和龙头八方四弦、小二胡、寸笛、小三弦等,代表性伴奏乐器为龙头四弦和三胡。千百年来三胡和龙头四弦作为左脚舞音乐代表性的伴奏乐器,具有鲜明的彝族个性和独特的民族乐器色彩,除了左脚舞音乐的伴奏以外,对其它任何一种音乐的伴奏都似乎不合时宜,其中龙头四弦的选料非常讲究,必须用当地冬季的“秋木”和“水冬瓜”木作为原料,经过近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这种由彝族民间艺人手工制成的民族乐器盘龙昂首,色调鲜艳,四根弦呈双音传统五度关系,既是伴奏又可独奏,发音浑厚,传统和声中流淌着润耳的左脚舞音乐旋律,具有重要的左脚舞音乐代表性。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传承人普清荣:

男,彝族,1960年3月5日生,蟠猫乡大古岩村委会大古岩村人。普清荣自幼生长在彝山,其传统左脚舞表演技艺及龙头四弦演奏主要由父亲普刚传授,唱“夜雀”、说“白话腔”技艺主要由母亲李兰珍传授,普清荣的父亲普刚以弹龙头四弦和跳传统左脚舞“三跺脚.摆八下”、“狗撵羊”、“穿花”等舞蹈,在当地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1980年至1995年期间,多次参加州、县文化馆举办的业余文艺骨干培训班。多次参加楚雄州火把节、牟定县传统三月会、左脚舞文化节大型民族民间文艺表演,2006年6月命名为县级传承人,2010年命名为州级传承人,2014年9月命名为省级第五批民间舞蹈项目传承人。2018年5月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省级传承人邵永才:

男,彝族,1976年7月生,牟定县凤屯镇腊湾村委会人,是彝族“玛咕”左脚舞的主要传承人。2010年9月,被省文化厅、省民委命名为彝族左脚舞的传承人。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省级传承人邓芸芳:

女,彝族,1965年6月10日生,牟定县蟠猫乡古岩村委会大古岩村人。2010年9月,被云南省文化厅、省民委命名为彝族左脚舞的传承人。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省级传承人丁会兴:

男,彝族,1977年11月12日生,牟定县共和镇清河村委会清水河村人。2014年9月被省文化厅委命名为彝族左脚舞的传承人。34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字来源:楚雄非遗中心;花陌殇。
【声明】本文的素材资料从公开的互联网平台搜集,并经过彝族人网综合整理,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相关版权归属原作者和原媒体,著作权人如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