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峨山花鼓舞文化
作者 杜忠美 2021-09-12
原出处:玉溪新闻网

image.png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峨山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这些灿烂的文化艺术是峨山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峨山人民的骄傲。它们成了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特别是峨山彝族花鼓舞,它是峨山众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位置的、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覆盖全县各地的一种彝族文化艺术。它是彝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习俗的体现,也代表了彝族人民的心理情感和心理状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门富有浓郁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的文化艺术,竟很难找到一本对它进行具体全面介绍的书籍或文章。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峨山彝族花鼓舞文化,了解峨山彝族人民,笔者想尽微薄之力,从峨山彝族花鼓舞的起源及产生、主要表现形式、类别特征、社会功能、发展演变等方面对它加以简单、粗浅的探讨。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峨山彝族花鼓舞的起源及产生

峨山彝族花鼓舞具体源于何时出现和产生,无史书记载。据调查了解,有关其起源及产生主要有民间传说和外来文化影响两种说法。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间传说:古时,有个能歌善舞的彝族美丽姑娘,有—天,她在洗瓦罐,无意间拍打了罐口,瓦罐便发出咚咚的声音。她觉得很好听,在上山砍柴时便取回了一段空心树,蒙上羊皮,用木棍一敲,其声音特别悦耳动听。从此以后,彝族人民就有了自己的鼓和跳花鼓的活动,彝族后人为纪念花鼓的发明者,就做了—个牌位,上书“有感花鼓娘娘之神位”,每在跳花鼓时须杀鸡献牌位,举行仪式,并成立“花鼓会”。这个有关峨山彝族花鼓舞起源来历的美丽传说,虽然没有确切的史书记载和可以证明其真实性的有力证据,但从中体现出了彝族人民的一种精神依托和崇敬祖先的意识愿望。也说明峨山彝族人民是一个崇尚劳动、崇尚智慧、崇尚创新的民族。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受外来文化影响。据考证和现在普查结果表明,峨山彝族花鼓舞最有可能的是与安徽“凤阳花鼓”结合的一种彝族文化艺术形式。两者所使用的道具鼓几平同辙,鼓都是以悬挂腰际为主。另外,从彝族花鼓舞中的汉语唱词和花灯曲调来看,如:“听唱凤阳花鼓”、“听唱云南鼓”、“唱灯满来红似火,唱灯丑来包含些”、“金童玉女两边站,一对白鹤摆面前”、“鲁班师傅来瞟粱”等等,都是彝族花鼓舞吸纳汉文化的表现。从彝族花鼓舞本身的舞蹈语汇特征来看,主要以彝族的另一种民间舞蹈“跳乐”动作为主,如“左右打花”、“左右前后跺脚”、“翻身点脚”、“对脚”等许多最基本的舞蹈动作语汇。由此看来,峨山彝族花鼓舞中有着不可分割的汉文化艺术成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峨山彝族花鼓舞是汉彝文化交融的结晶。这也说明,某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产生不是偶然和孤立的,它是多种文化互相交融、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本族人民长期的继承和发展创新的结果。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包含和发展是某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产生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和结合形式。正因为这样,勤劳聪明、正直开朗、热情奔放的峨山彝族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对生产生活、社会自然的理解与热爱以及表达内心的情感的需要,才创造出了如此富有魅力的、丰富多姿的彝族花鼓舞艺术。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峨山彝族花鼓舞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艺术内涵

峨山彝族花鼓舞在众多舞种中表现形式比较独特,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观赏性和文化性,民族特色浓郁,风格突出。是彝族文化中具有较好代表性的舞种。峨山彝族传统的花鼓队使用的表演道具一般为一龙头、四筒腰鼓、一面锣、一副大钹、一副小镲以及鼓槌和毛巾。表演时,伴奏者(一般3人)手持锣、钹、镲在场边站成横队,队形及位置一般固定不变。他们在场外敲打伴奏,不参与舞蹈。其他五个“舞蹈”队员,则站在场中间,有一名叫“龙头”的师傅持龙头(也称箐鸡尾)领舞(箐鸡尾是由一根木棒,在顶端雕上龙头,插上箐鸡尾巴,扎上各色彩带进行装饰,有的还在彩带上缀有几面小圆镜。)掌龙头者是鼓队的指挥,舞蹈场面及动作由“龙头”示意而变换。掌龙头者常左手持龙头,右手握毛巾,双手上下交替舞动,有时左手握龙头颈部做支点,右手握龙头尾部对着左侧上下舞动,很多时候是双手握住龙头中部,在身体两侧绕八字花。其他四人每人用红布系一花鼓挎于右肩垂至左腰际,胸前缀一面小圆镜,左手甩动一条毛巾,右手拿鼓槌敲,合着鼓钹声边敲边舞。从花鼓舞使用的道具和表演形式中,我们不难发现彝族人民特有的文化艺术特征和传统文化内涵。就拿“龙头”上刻有的龙头和插上的箐鸡毛以及每一位鼓手胸前及龙头上缀有的小圆镜来说,表面看来是一种装饰,是彝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美、追求美的表现。然而,这一个个细微的饰物无不展现着彝族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信仰。“龙”是中华民族的化身,整个中华民族都比较崇敬“龙”。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彝族也毫无例外。不过,在彝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中,龙具有更特殊的地位和含义。在彝族人民的观念里龙是一种神灵,是一种吉祥物,他能保佑和赐福人类,所以,彝族才会有一年—度的传统节日——祭龙节。可见,在花鼓舞中领舞者手持“龙头”是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的。还有那小圆镜,彝族人民信仰宗教,相信鬼魂存在。在彝族人的传统观念里,明镜具有特殊的作用——驱魔避邪。据说彝族花鼓舞最初是用于祭祀和丧葬活动的,由此可见,鼓手胸前和“龙头”上缀有的小圆镜是有其特殊用意和内涵的。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整个彝族花鼓舞活动先用钹、锣、镲声作为前奏,用铿锵悦耳的伴奏乐烘托气氛,激发热情,振奋人心,继而鼓声频频,锣、钹、镲声阵阵。场上舞蹈队员们合着铿锵有力的节奏飘然起舞。舞蹈动作非常丰富,特别是脚部的动作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如:蹬、顿、甩收、跳、越;绕花、蹲转、崴膝等。再如吸腿空转、双脚纵步,空中崴膝等更是力度重、技巧高、难度大,令人叹为观止。同时腰、头等部位大幅度摇摆晃动,动作干净利落、粗犷豪放。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特有的勇敢强悍、豪爽开朗、刚毅大方的性格和气质。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峨山彝族花鼓舞的表现形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歌”“舞”结合。但与其它歌舞不同,其它歌舞是由乐器伴奏或者边唱边舞,而花鼓舞是唱一段停下来再舞,舞一段停下来再唱。唱时无伴奏,只是舞者用鼓槌在鼓边上敲着节拍。曲谱都是花灯调,唱词清晰。唱词内容是根据其表演场合即节日庆典、祭祀、丧葬等属性而定的,表演场合不同,唱词内容也就不同。当然,唱调也是有所不同的。花鼓舞的唱词多数是表达舞者对邀请者的祝愿、赞美和感谢。这体现了彝族人民聪明,纯朴、善良的性格特点。如贺新房的唱词:“一进门来一见天,楚石栏杆排两边,三间正堂闪金光,堂窗天井四角方,五星高照大红帖,鲁班师傅来瞟梁,漆工画匠画彩图,八字粉墙加牌坊,里镶九面金银瓦,外加十道格子窗。”歌词整齐、顺口易记,生动感人。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峨山彝族花鼓舞的分类及其特征

峨山彝族花鼓舞的分类一般是根据节奏的快慢分为急鼓和慢鼓。所谓急鼓就是快节奏的鼓舞;板鼓就是慢节奏的鼓舞。急鼓刚劲有力,热情奔放,板鼓则柔中有刚,这是花鼓舞总的风格。即使同是急鼓或板鼓,因传入的时间和地点不同,以及艺人的继承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又形成了各地区在风格特点上的差异。就拿急鼓中的动作“左半落”、“右半落”、“后左半落”、“后右半落”来说,富良棚乐里冲村是跳起落地时半蹲,力度偏重,塔甸九龙村是跳起落地时全蹲,又快速立起,似蜻蜓点水。而岔河宝石村的动作是以快见长,如“左甩开”、“右甩开”等动作时,左脚落地右脚速起;做“小引三步翻身”时是左右脚交叉向前迈步,身体左右摇摆如醉拳。这说明峨山彝族花鼓舞文化与其他的任何一种文化一样具有地域性特征。是峨山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特定区域人群的区域竞争意识,促成了峨山彝族花鼓舞的丰富性和多样性。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峨山彝族花鼓舞的社会功能及作用

花鼓舞作为峨山彝族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过去主要是丧葬时的一种带祭祀性的歌舞表演,并且这表演只限于五十岁以上正常死亡的老人才举行。每逢办丧事时,办丧事的人家或其亲戚朋友就请花鼓队来跳。从丧事时的表演程序:在灵堂前跳“进拜”(拜四方)——唱进门歌——在灵堂里跳“进拜”、唱绕棺歌——灵柩抬出门时跳“进拜”、“蛇蜕皮”、“凤凰舞”等,并唱送葬歌——灵柩下葬后在主人家中的灵堂跳“进拜”扫堂等等来看,彝族人民丧事时跳花鼓舞的主要用意恐怕就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对死者的慰籍以及希望死者“走”得安心,通过锣鼓声驱走邪气和晦气的思想感情。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峨山彝族花鼓舞文化是与彝族先民的宗教文化紧密相连的,它是峨山彝族人民心理情感和思想状态的最好诠释。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的提高,峨山彝族花鼓舞的社会功能已不仅仅局限于丧葬时的表演。现已远远延伸和超越了其原有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节日庆典、大型文艺活动、调演比赛、逢年过节、贺新居、联欢、开新街等场合都少不了花鼓舞表演。通过花鼓舞表演,增添节日或活动的喜庆气氛,陶冶人们的情操,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交流。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在,峨山彝族花鼓舞已被全县人民所认同、所喜爱和参与,给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既古老又年轻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和艺术源泉。1980年通过汇编和加工整理的花鼓舞《丰收花鼓》获玉溪地区奖项,1981年3月该节目代表玉溪队参加省农民文艺调演获优秀节目奖。1988年9月,峨山组成彝族花鼓龙队,代表云南省晋京参加全国舞龙大赛获第三名,同月,百人花鼓队代表玉溪地区参加云南省首届民族艺术节表演取得了较大的成功;1992年《花鼓舞》又以百多人的方队,参加在昆明举行的中国第三届艺术节表演,获开幕式表演—等奖;1999年10月峨山彝族百人花鼓队代表云南省参加首都国庆50周年庆典大型文艺联欢晚会,在本届举行的大型游园文艺演出,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此次晋京表演被首都联欢晚会总指挥部表彰为“五好表演单位”并获“组织奖”。由此看来,峨山彝族花鼓舞确实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文化性和观赏性,是峨山人民生活中不可代替的民族文化艺术载体和形式,是峨山彝族传统文化中既古老又年轻的优秀民族文化和艺术源泉。它具有较强的民族感召力和凝聚力,具有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的作用。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峨山彝族花鼓舞的发展演变简析

从历史的角度讲,彝族花鼓舞在峨山的发展,历史悠久,有100多年的历史,据调查和文字资料显示,峨山彝族自治县境内大概于十九世纪末(1898年左右)开始有民间花鼓舞的表演和传授。在最早跳花鼓的几个村寨中,已有了六代以上的花鼓艺人。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数量方面来说,建国前,民间花鼓队数量相对较少,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峨山的彝族花鼓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据统计,到2004年7月全县共有彝族花鼓队594支,花鼓队员7251人。花鼓队伍还有正在继续发展壮大的强劲势头。目前,在县内每个彝族村寨几乎都有一支或一支以上的花鼓队,甚至包括哈尼族、汉族等村社都有彝族花鼓表演队。彝族民间的这种特有文化艺术形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花鼓舞的表演内容形式方面来说,也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据富良棚小黄河村九十二岁老人李汝玉说:“当时的花鼓舞是唱得多,跳得少”。过去,花鼓队员都是由男子组成,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花鼓队员中女子占绝大多数。跳花鼓舞的人数也由五人增加到九人以上。就现在收集到的常用动作套路共有近四十套。就是说自从花鼓舞传入峨山以后,经过几代彝族艺人的继承发展,无论是动作套路,还是内容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大龙潭各雪村九十四岁的花鼓艺人施顺章说:“过去花鼓动作少,现在这些是我们自己编跳的,唱词我们也改了一些。”这充分说明了这点。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外,彝族花鼓舞的社会功能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变化:由单纯的祭祀性向表演性、娱乐性等方面发展。由小村寨、小县城走向省城、走向首都,向世人展现了其民族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此看来,峨山彝族花鼓舞的传入、兴起以后,—直都在不断地发展演变。这些发展演变充分显示了彝族人民聪明质朴、勤劳勇敢、富于创新的性格特征和努力进取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性格和民族精神,使彝族地区的花鼓舞在同类鼓舞中别具一格,闪耀出夺目的异彩。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峨山彝族花鼓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它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需求,是峨山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峨山彝族人民思想情感、生产生活和性格特点的诠释,是峨山各族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它之所以能在峨山这片热土上扎根和发展是因为它所表达的主题是彝族祖先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团结一致、向上进取的民族意志。它以独特的风格、恢宏的气势、健康的内容、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为大家喜闻乐见,成为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和力量。up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资料:
l. 峨山县文化馆 (云南省峨山县彝族花鼓舞简介) 2005年8月
2. 倪文旺 《峨山彝族花鼓舞起源及产生浅探》 2005年4月
3. 李剑锋 《花鼓舞》(1)简介
4.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泊县彝族花鼓舞〉前言》 2006午7月
5. 峨山县塔甸镇文化中心 《花鼓飞花》 2006年7月
6. 王宁 《中国文化概念》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一版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