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庆典酒歌乐是彝族酒歌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婚嫁酒歌、火把节酒歌、过年酒歌等。
彝族婚礼酒歌以“博帕”“阿斯牛牛”等为主。主客双方通过克智说唱,演唱“牛牛”等进行比赛,赛毕要相互敬酒,以示亲情和友谊。
火把节的娱乐性歌乐一般在固定的火把场举行。几个村寨的年轻姑娘组成演唱的队伍,人数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五六十人,手牵手围成圆圈,演唱方式为一领众合,唱的歌主要是《朵乐嗬》《若德》或《玛达拉吙》《妈妈的女儿》等。
彝族年酒歌主要是以祭祀、祭祖为目的,祈求人丁安康、兴旺发达;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演唱者一般为家里的男性长辈。有的地方称为“库史牛牛”,有的地方称为“库史阿哈”或“库史雅莫”等。
过年酒歌赞美生活、歌唱生活,希望来年更美好。据网络
庆典酒歌乐
深刻表达着彝族人的精神和思想,活跃着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庆典酒歌乐是彝族酒歌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婚嫁酒歌、火把节酒歌、过年酒歌等。
彝族年酒歌主要祈求人丁安康、兴旺发达;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演唱者一般为家里的男性长辈。
从头唱到尾的 彝族婚嫁酒歌
婚嫁酒歌是彝族重要的仪式歌乐,是婚嫁过程中实施的重要音乐行为。人们通过婚嫁歌乐,展示了彝族的历史和文化,丰富了婚嫁的内涵和形式,传承了优秀的彝族文化。
四川彝族婚礼酒歌以“博帕”“阿斯牛牛”等为主。主客双方通过克智说唱,演唱“牛牛”等进行比赛,赛毕要相互敬酒,以示亲情和友谊。
彝族舞台剧《噩梦初醒的山寨》中的《婚礼之歌》就是人们相互道贺时演绎的酒歌,歌中唱道“啊波波、啊波波,父旁儿子无忧虑,母旁女儿无忧愁;老人在的地方,无论多遥远子女都要回,亲朋好友们,婚礼的时刻,尽情地快乐,尽情地歌唱吧!骏马总有奔驰的一天,花儿总有开放的时候,美女总有最美的时候,尽情地快乐,尽情地歌唱吧!”
贵州彝族婚嫁庆典时的酒歌名称很多,有“阿硕”“阿妹克”和“鲁做”也称为“酒礼”。其中,“阿硕”是指嫁姑娘时在室内唱的歌;“阿妹克”是指嫁姑娘;“鲁做”是指嫁姑娘的歌。婚嫁酒歌在内容上有问答的、有祝颂的、有诉苦的、有劝嫁的等。婚嫁酒歌中的接亲歌程序主要有玛呐、搓果朴、鲁果朴、粗粗候、鲁外、曲介、咪哄、绪谷等。
玛呐(贵州彝语,意译是指考问杜鹃花,也称映山红花,即问根、枝、叶、花等情况。)是姑娘们手执竹条小棍,在寨子前的路上考问接亲人的歌。答对就让过去,答不上就用竹条或小棍打。这一程序还要考问“脚诺”“富其敖”和“娄库哄”。“脚诺”是问路上的情况;“富其敖”问的是路上遇恶狗是如何过;“娄库哄”是问遇上姑娘拦路怎么办,如何过等。《我问接亲的》就是“富其敖”,姑娘问:“我问接亲的,今天你们来,九十九条恶狗,在路上守着,你们怎么过,请快说一说。”接亲答:“今天我们来,狗声应山岩,斟上三杯酒,敬献给表姐,请把狗打开,把新媳妇接,我们就这样顺利走过来。”
“搓果朴”是指开篱笆的门,在姑娘家门口的月宫门(在新娘家门前用竹子和木棒搭建的一道门。)前考问接亲人的歌。月宫门旁放一张桌子和一盆水,桌子上放一杯酒、一杯水,一群姑娘来考问接亲的人,答不上就不准进门,还要用盆里的水来泼。答对了就请吃桌上的酒,会识别的人先用水杯漱口,再喝酒。不会识别的人,先喝酒就会被耻笑,灰溜溜的进门。
“鲁果朴”是在姑娘家的大门口,考问接亲人的歌,与“搓果朴”大同小异。在《接亲的人们》中唱道:“接亲的人们,你们今天来的时候,经过北方没有?北方的城有九座银房,开九道银门,挂九把银锁。你们是怎样开的,是怎样过的?”“接亲的人们,你们今天来的时候,经过南方没有?南方的城有九座金房,开九道金门,挂九把金锁。你们是怎样开的,是怎样过的?”“接亲的人们,你们今天来的时候,经过中央没有?中央的城有九座铜房,开九道铜门,挂九把铜锁。你们是怎样开的,是怎样过的?”
“粗粗候”是在酒席上唱问接亲人的歌。答不上就受惩罚,答对了就另外摆酒席。《今天你来时》是“粗粗候”歌:“今天你来时你父给你信,你母给你信,你哥给你信,信上说什么?”
“鲁外”是礼节歌曲,以宾主相互道贺、祝颂、恭贺为主的歌,有时也有叙事歌。
“曲介”是姑娘出嫁前晚,其姊妹、嫂嫂、姑妈及女长辈等劝慰和送别姑娘的歌。
“咪哄”是诗文或经文歌曲,由主客双方的摩师演唱,说唱性较强。《很古的时候》就是“咪哄”歌曲。
“绪谷”是给姑娘披上披毡时唱的歌,人们以酒相互敬献,相互祝贺,祝福新人幸福安康、多子多福。贵州彝族婚嫁酒歌的礼仪性和层次性很强,充分说明了彝族酒歌的重要性。
云南彝族的婚嫁庆典酒歌乐多姿多彩。楚雄州彝族罗罗支系婚礼酒歌中,演唱的主要是《蜜郭·正腔》和《麻蜜》中的《夫图立基蜜》。所唱内容为创世史、宗族史和婚嫁的起源等,也是婚嫁酒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麻蜜·婚配调》由毕摩在新郎家大门口演唱:“山中的野兽,公母来相配,配了才下儿。水中的鱼儿也都有相配,相配才有小鱼。起屋盖房子,也得将相配,立柱配大梁,才成一间房。男女要相配,相配成夫妻,不配没有下一代……”演唱时,由新郎和新娘解开米升内的青松枝,绕接成六个疙瘩,尔后双方才能进新房。
在《麻蜜·结亲调》中唱道:“天与天结亲,若夫造天时就兴,草与草结亲,白则造地时就兴,石与石结亲,人像石样也兴结亲……”
楚雄彝族俚颇支系在婚嫁酒歌中主要唱《辅蜜郭》。《辅蜜郭》酒歌就是婚嫁等喜事调,主要流传在大姚、永仁等县。《辅蜜郭》酒歌与罗罗支系的《蜜郭》大致相当,主要有《来捉伙捉蜜郭》《嘿低蜜郭》《壳蜜嗬蜜》。“来捉伙捉”是俚颇彝语,指找亲戚或认亲戚时唱的酒歌,内容为觅亲、认亲、邀亲、宴亲等。“嘿低”是俚颇彝语,指房子,“低”是指盖,义为盖房调。歌中主要唱人类建房的来历,建房的必要性和庆贺等。“壳蜜嗬蜜”是指过年要唱的酒歌调。显然《辅蜜郭》中的《来捉伙捉蜜郭》主要是婚嫁酒歌。天地起源是《辅蜜郭·开天辟地》的主要内容,“先说造天空,再说造大地。男人造天空,女人造大地。造天造的慢,造地造的快。怎样能把天造圆,怎样能使天罩地……”在婚礼上主客双方还比赛智慧,比赛知识的广博,赛毕相互敬酒。主要演唱“天地起源”和“人类的起源”等。“人类还没有造,地上无人烟,格资神王来,要造人类啦。天神来撒雪,大地都撒遍,撒下三把雪,变成三代人……头把雪变成独脚人,人身三拃高,独自不会走,两人搂着才会走,泥巴当饭吃,沙子当菜吃;月亮照能活,太阳晒就死。这代人不行,要换第二代……”
火把节的娱乐性歌乐一般在固定的火把场举行。 胡小平 摄
跟随火的律动 唱响火的赞歌
火把节的酒歌主要分为祭祀歌乐和娱乐歌乐两部分。
祭祀酒歌一般由男性长辈在家里献祭供奉和点火仪式时开始,并形成火把游行队伍,沿着村寨田地边的小道进行祭颂歌唱。祭祀酒歌乐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的祭祀酒歌乐以说唱等形式为主,主要颂唱祈求上苍给予风调雨顺、草木茂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和人丁安康等祝辞。室外的祭颂酒歌乐内容为:“栽吙(彝族北部方言区彝语,栽指祭祀,吙是指歌或颂,意为祭火的歌。),栽吙,兹莫用骟牛祭祀,富人用骟羊祭祀,穷人用鸡祭祀,寡妇用荞饼辣椒汤祭祀,光棍用鸡蛋祭祀。”送火的祭祀活动是火把节的第三天,内容以消灾除害的说唱为主:“烧尽虫子,烧尽蝶蛹,烧尽困苦,烧尽饥饿,烧尽寒冷,烧尽灾难……”
火把节的娱乐性歌乐一般在固定的火把场举行。几个村寨的年轻姑娘组成演唱的队伍,人数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五六十人,手牵手围成圆圈,由演唱功底深厚,歌曲曲量丰富,演唱能力强,具有一定演唱经验的歌者领唱,其她人接唱,演唱方式为一领众合,唱的歌主要是《朵乐嗬》、《若德》或《玛达拉吙》《妈妈的女儿》等。姑娘们演唱火把节酒歌的同时,选美也随之进行,由几个寨子里德高望重的长者组成选美团队,运用彝族的选美标准,如辫子黑而长,脖子长而匀称,眼睛明而亮,鼻梁高而长,脸面红润而平滑,穿着整洁而大方,声音圆润而动听等。通过观察、审视和评论,最后选出最美最帅的姑娘和小伙。
《朵乐嗬》是四川彝族火把节唱的最多最有影响的歌曲,“朵乐”是彝语,意为出来,实际是相互邀约;“嗬”是歌或歌唱,人们相互邀约,奔走相告“来吧,来过火把节,今年不过留待明年吗?亲人们快来过火把节,姑娘们快来过火把节”,歌中还介绍火把节的盛况,包括选美、摔跤、赛马、斗牛等等都要唱到。
《若德》和《玛达拉吙》是同一首歌,不同的是《若德》里的衬词是“若德”,据考证应为“吉德”,意为将要出嫁的地方。过去,彝族姑娘们因为害羞不好直接问,将“吉德”含蓄的变为“若德”来歌唱。《玛达拉吙》则嵌入“哦依,玛达拉吙”的衬词,在音调上作了相应的调整,使音乐听起来婉转优美而独特。《若德》主要流传在四川省普格县的西洛和洛伍沟等地,《玛达拉吙》主要流行在四川布拖县的特觉等地区。两首歌曲名称虽然不同,但内容相似,以问的形式唱道:“山上有森林吗?森林里有老虎吗?老虎会咬人吗?咬人很凶吗?”后半部分则转到寨子下方,继续问“山下有坝子吗?坝子上有河流吗?河流经过的地方有稻田吗?稻田里的秧苗风吹过后是不是绿油油的?割下来的稻穗是不是放在田埂上?妈妈是不是喝了香甜的碎米稀饭?妈妈的乳汁是不是喂养了小弟弟?”这种问是因为古代彝区信息闭塞,姑娘们很难在一起交流,更不知道自己将要出嫁地方的情况,只有在集会时才能乘机相互询问,久而久之,变成歌儿进行传唱。
在火把场里还能听到彝族传统女性歌曲《妈妈的女儿》,彝语称为《阿嫫尼惹》,它是彝族北部方言区民间流传广、内容丰富、保存较完整的一部叙事长歌。《妈妈的女儿》描述了“妈妈的女儿”从出生、成长、出嫁以及嫁到婆家后的生活,讲诉了“妈妈的女儿”在父母的教导下,成长为尊老爱幼、勤劳治家、能歌善舞的优秀女儿。歌曲开始就唱道:
“妈妈的女儿哟!人说快乐在高山,高山未必真快乐,在那绵绵的山脉上,只有羊儿最快活。人说快乐在草原,草原未必真快乐,在那广阔的草原上,只有云雀最快活。人说世间最幸福,世上未必真幸福,蜂巢般的人世间,只有女人不幸福。挺秀的树木长林中,没有一株不被山火烧灼的,清冽流水过山涧,没有不被乱石撞击的,翠绿芳草生原野,没有不被牲畜踩吃的,俊秀的姑娘在彝家,没有一个不受苦的。”
《妈妈的女儿》叙述了从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成长为落落大方的姑娘,然后嫁到婆家的过程。歌中唱道:
“妈妈的女儿哟,女儿长到三、四岁,常在妈妈身边转,纺线也来纠缠,织布也来纠缠……常在姐姐身边转,学语像云雀,对也来一句,错也来一句。抬腿学步像野鸡,错也走一步,对也走一步。……妈妈的女儿哟,女儿长到五、六岁,内屋是女儿的卧房,院落是女儿的坐处,邻居是女儿的玩耍处,寻自己的小伙伴,找小朋友玩家家,石板当作锅,沙粒当作饭,树叶当勺子,竹签当柴火,……女儿长到七、八岁……一条红童裙,一件烂毛衫,放牧跟在后,收割走前头……女儿长到九岁、十岁后,红裙闪闪穿在身,耳坠摇摇垂两边,穿戴利索,落落大方,协理家务显娴熟。妈妈的女儿哟,女儿长到十一二岁,见人纺线她学纺,见人织布她学织,见人缝衣她学缝。事事都得学,件件都灵活。……女儿长到十三四岁,鸡鸣伴着起,出门天未亮,大雪纷纷也打三背柴,……干活能上坡,湿活能下田,锄头扛肩上,勤劳致富是好手。妈妈的女儿哟,女儿长到十七岁,穿着会打扮,伶俐会言谈,来时笑满面……”
“妈妈的女儿”出嫁时,包含着浓浓的母女情、父女情、姐妹情和兄妹情:
“妈妈的女儿哟!起身出内屋,花针和丝线,要陪女儿去婆家,女儿劝阻才停下;女儿经过屋里火塘边,纺锤和毛絮,要陪女儿去婆家,女儿劝阻才停下;女儿经过房门口,仔猪和仔鸡,要陪女儿去婆家,女儿劝阻才停下;路过村头,马驹和牛犊,要陪女儿去婆家,女儿劝阻才停下。妈妈的女儿哟!走了一程又一程,走过席草坪,三百野鸡要陪女儿到婆家,被女儿劝阻了;走过竹林间,三百锦鸡要陪女儿到婆家,被女儿劝阻了……女儿是有母亲的女儿吗?若是有母亲,母亲不来送送女儿吗?若不来相送,母亲也心歉歉,女儿也踌躇,母亲起身送女儿,送到围墙下,母亲泪水滚滚落,女儿是有姐姐的女儿吗?若是有姐姐,姐姐不来送送女儿吗?若不来相送,姐姐也心歉歉,妹妹也踌躇,姐姐起身送妹妹,送到太阳西下,姐姐泪流满面停下脚,妹妹举毡蒙头把路赶。女儿是有哥哥的女儿吗?若是有哥哥,哥哥不来送送女儿吗?若不来相送,哥哥也心歉歉,妹妹也踌躇,哥哥起身送妹妹,送到了婆家……”
《妈妈的女儿·嘞嘞》是布拖和普格等县的彝族姑娘在火把节时专门演唱的歌乐,《妈妈的女儿》说明不仅在婚嫁典礼中歌唱,也可在火把节时演唱。
《火把谣》是彝区孩子们过火把节时,将酒供奉于祭祀柜上后,沿着田间或山间小路,边打火把,边唱的歌曲。歌曲生动地将祭火的内容和祭火的主题以歌的形式详细唱述。
《火把谣》流行于喜德县等彝区,歌曲虽然言简意赅,却为我们传递了古老的历史信息。
古代彝族社会将彝人分为兹莫(王者或首领)、苏嘎(富有的)、苏沙(贫穷的)、木赤莫(寡妇)、巴蒂(光棍)五个等级,说明火把节诞生时彝区贫富已逐步分化,阶级开始萌芽。统治者是王者或部落的首领,王者以下的阶层都是相对平等的阶层,人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和平和睦的基础之上。火把节时人们分别用不同的牺牲来进行祭奠,说明当时的社会职责是按照贫富的实际情况来加以分担,王者的祭品比一般的平民百姓贵重,富有者也承担相应的责任,贫穷的则分担较轻的责任。可以认为,当时的社会生活相对平和,分工也十分简单明确。从历史信息的角度讲,《火把谣》不仅具有音乐的歌唱性价值,也具有历史的考古学价值。
另外,流传于普格、布拖等县的《祭火歌谣》也属于火把节儿童歌曲,歌曲内容与《火把谣》十分接近,但旋律的差异性很大。
《火把谣》和《祭火歌谣》相比较,不难看出二者的歌词相似,但音乐的变化很大,歌词只有在衬词上发生变化,一个为“哉吙”,一个为“哉呀”,其余保持不变。说明人们随着居住环境和生活区域的变化,音乐也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内容,特别是歌词相对固定,变化较小。
文化艺术在传承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的变化会很大,而唱词往往极少变化。《送火》的说唱词浅显易懂,将灾难同害虫、饥饿、贫困、寒冷等联系起来,直接将火把节的起源说得一清二楚,说明火把节的产生源于虫害和瘟疫。
“库史牛牛”——以酒祭祖 以歌为祈
彝族年酒歌主要是以祭祀、祭祖为目的,向祖灵敬酒,专门对祖先进行祭颂和赞美,祈祷祖先给予护佑,祈求人丁安康、兴旺发达;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演唱者一般为家里的男性长辈。有的地方称为“库史牛牛”,有的地方称为“库史阿哈”或“库史雅莫”等。
在彝族北部方言区,无论什乍、依诺或所地阿都土语区,所演唱的内容比较一致,都从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虎、兔、龙的十二兽历来开始赞颂,“年岁十二年,数今年最好;岁月十二月,数这月最好;日子十二天,数今天最好。”虔诚真情的表达对选定过年日子的由衷赞美,以此表现对祖先回归的祈盼和对祖先的无比崇敬。同时,远嫁他乡的女人在彝族年的“博基”(彝族年的第三天叫“博基”,“博”是走或出,“基”是祭祀,是指祭送祖先。)这一天也要背上或用马驮上丰盛的祭品回家拜年,家里的主人将为此进行隆重的祭颂。祭颂内容是将背来的酒倒在酒碗里,围着锅庄转一圈,嘴念“硕硕硕……兹莫格尼”,念完将酒先供于祭祀柜上或祖灵下,再把其他贡品供奉于祭祀柜上,做完这些后,才从祭祀柜上把祭酒端起,自己先“嗑斜”(四川彝语,意为品尝。),再让背祭品的主人(姐妹或女儿家)“嗑斜”。人们开始拉家常,相互问候,互致祝词,品尝美味佳肴等。家里的主人则开始演唱“库史阿哈”或“库史雅莫”(北部方言区彝族人过年时唱的祭颂歌。会乍、依诺土语区大都称为“库史阿哈”;所地阿都土语区则称为“库史雅莫”。)等祭颂歌曲。流传于米易县的《过年》和流传于雷波县的《库史阿哈》就是这样的祭颂歌曲。
《库史阿哈》唱道“过年唱阿哈,我们来唱阿哈,阿哈唱的是幸福和吉祥。在父亲旁儿子最快乐,在母亲旁女儿无忧虑,在兄长旁兄弟最欢乐,在姐姐旁妹妹最快乐。我们唱阿哈,晴空万里乌云散,日月辉映暖洋洋,天地之间无吹风,一对雄鹰翱翔多舒坦,大地辽阔多平坦,骑上骏马快如飞……我们唱阿哈,一年到头真辛苦,过年三天最快乐。”这是过年酒歌的又一种表现手法,赞美生活,歌唱生活,安抚和宽慰人们,希望来年更美好。
普格县的《过年时来》以庄严而圣神的音调唱道:“等待过年的到来,一年只有一次哦,过年唱雅莫,一年只唱一次。杜鹃一年来一次,今年阳春三月时来到,明年三月时候才来到。大雁一年来一次,今年金秋时节它到来,明年金秋时节才能来。姑娘远嫁他乡,十年都不能回。”这首歌曲更多的是在歌唱亲情,歌唱短暂的幸福,珍惜相聚的时光。
云南哀牢山地区的彝族年节叫二月八,《开奔勒笃》是千百年来流传在哀牢山中部“罗罗颇”彝族地区极为古老的民间祭祀歌舞。歌舞的参与人数规模不等,有四五十人,也有一两百人的。二月八活动分别由多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主唱者是一位德高望重、谙熟彝族礼法和传统知识的长者,当地彝语称为阿普。三位老年妇女扮演阿普的三个妻子,老大称阿皮雅、老二阿皮勒、老三阿皮丫;六位青壮年男人扮演阿普的儿子,即六祖,老大称阿幼压,老二称阿幼列,老三称阿幼巴,老四称阿幼觉,老五称阿幼切,老六称阿幼迭。六位中青年妇女,扮演六祖之妻,老大之妻称为阿罗压,老二之妻称为阿罗列,老三之妻称为阿罗巴,老四之妻称为阿罗觉,老五之妻称为阿罗切,老六之妻称为阿罗丫。12名童男女,扮演阿普的孙子孙女。5位毕摩和40余位乐师,包括4把大三弦、4把小三弦、4把月琴、4支笛子、2支长号、2支大筒号,4支锁呐、4个树皮哨子、4个树叶吹奏、1支闷笛、1支巴乌、5个羊皮鼓、2面大锣及升、斗、簸箕、筛子、木甄子、木盆、木瓢、筲箕、铜锅、木碗、经幡队、彩旗队等共同开展祭祀活动。歌舞时人们敲着日常生活用具升、斗、簸箕、筛子、木甄子、木盆、木瓢、筲箕、铜锅、木碗等,翩翩起舞,边打边跳、边唱边舞,舞蹈欢快热烈,歌声婉转动听,歌词大部分唱有关“树大分枝,人多分家”,经研究认为,“六祖古歌——开奔勒笃”就是彝族始祖笃慕举行“六祖分支”祭仪活动时所跳的歌舞,与“六祖分支”史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
当地还传说,阿普笃慕娶三妻、生六子,生活在长满马樱花树的一座被称为“洛尼白”的高山上。阿普笃慕房子前边就长着一棵三人合抱的大马樱花树,可这棵马樱树从来没有开过花。甚至还说阿普笃慕儿孙满堂,吃饭时,把整个屋子都坐满了,总舍不得让六兄弟分开居住。儿孙们问阿普笃慕何时分家时,阿普笃慕只是说等房前的大马樱树开花就分家。有一年农历二月初八早上,阿普笃慕的一对孙男女在大马樱花树下玩耍,忽然看见千年未曾开过花的大马樱花树竞开满了火红的马樱花。孙男女看到树上开满马樱花,急忙告诉阿普笃慕。阿普笃慕出门一看树上果真开满了马樱花,此时阿普笃慕意识到,这是天意,这个家,不分是不行了。于是叫来六个儿子,坐在马樱花树下,共同商议分家事宜。征得六兄弟同意后,阿普笃慕就在马樱花树下摆起祭坛,兄弟六人杀了一条牛,祭祀马樱花神,将日常生活用具平均分给了六兄弟,六兄弟敲着分到的铜锣锅、木甑子、木碗、木瓢、木盆、木食子、簸箕翩翩起舞即打歌,经过打跳后,兄弟六人带领各自部落各奔东西,分道扬镳了。从此以后,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八,六兄弟才回到故里相聚一次,举办“开奔勒笃”,纪念始祖笃慕“六祖分支”祭仪活动。
每年的二月初八,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巍宝山、小鸡足山、莲花山、五印山、牛街洗澡塘、紫金山、青云、新胜等处都是打歌场。《蒙化志稿》载:“婚丧宴客,恒以笙箫,杂男女踏歌,时悬一足,作商羊舞。其舞以一人吹芦笙居中,以一、二人吹箫和之,男女百余围唱土曲,其腔拍皆视生箫为起止。”巍山彝族人继承了“打歌”这种传统歌舞,“芦笙一响,脚板就痒;笛子一吹,山歌就飞”,人们围成一圈,有时男女渗杂,有时是女半圈、男半圈,有时又是一对男、一对女排列成圈。打歌开始,圈子中央有几个称为“歌头”的人首先吹响了自制的芦笙、笛子,跳跃起来,然后大家就跟着跳唱。舞蹈动作随着歌词的变换,有轻快潇洒的“三步一颠”,热情奔放的“六步翻花”,粗犷有力的“半翻半转”,矫健激烈的“三翻三转”。这些动作配合着腰、肩、手的自然摆动,构成了“斑鸠喝水”“喜鹊登枝”“金风亮翅”“孔雀开屏”“小鸡啄米”“母鸡蹲窝”“苍蝇搓脚”等各种优美的姿态。在弥渡县西山彝族地区,农历二月初八这一天,人们要专程到弥渡街、新街、红岩街、寅街买菜,置办各种东西,杀鸡宰羊,打歌欢唱,隆重庆祝二月八的祭祖活动。
彝族人生活在祖国的大西南,万物有灵的思想,催生了彝族的礼乐,彝族人的酒礼就是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表达着彝族人的精神和思想,活跃着彝族人丰富多彩的生活。(文/俄木沙马 图/郭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