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凉山的彝族说唱 可比“二人转”
小凉山有二三十万彝族人,承载着数千年彝族文化。但近年来当地毕摩经书、祭祀用品等不断遗失,口弦、月琴等技艺后继无人……难得的是彝族说唱,它至今生猛活跃在民间,不过同样鲜为外界所知。它能不能在抢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走出一条光辉大道来?
四川西南大凉山,承载数千年彝族文化,而大凉山脚下的小凉山,更有无数的神秘传统孕育其中。彝族说唱,被小凉山人亲切地称为彝族“二人转”,就是当地最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产生于东汉以前,与东北“二人转”如出一辙,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非常古老,又很原生态,至今仍为大众所爱。
千载之间,万物生生灭灭,它却一直“活”在小凉山,起着传承文化的作用,是彝族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茫茫千里小凉山上,它的火爆表演几乎天天都能看到,但由于没有被搬上舞台,所以至今鲜为人知。出嫁之日的唇枪舌剑不唱山歌冷啾啾,唱起山歌闹凉州。好个凉州闹坏了,我的山歌才开头……
2008年4月11日,马边彝族自治县三河口乡邓家坝村,严日山喜一家喜气洋洋,原来今天是他妹子严日阿尔出嫁的日子。相邻各县赶来贺喜的亲友多达四五百人。在经过了“泼水”、“背新娘”、“抹花脸”等仪式后,大家欢呼着,把身穿红嫁衣的新娘拥到一个坝子里,观赏男女双方的“说唱”表演。
男方家请来的“唱手”名叫曲别拉喜,女方请的“唱手”名叫妈黑娘娘。两名“唱手”30多岁,头戴英雄结,身披察尔瓦,伴着优美的口弦、木叶,他们一边跳着似非洲土著人的舞蹈,一边亮开喉咙,施展口才和智慧,你一句我一句地“唱”了起来:
各种柴火碰到一起了,就能生出熊熊的火焰……各种人聚在一起了,就会发出智慧的光芒……
几句开场白一过,两人拉开架式,一个摆兵布阵,巧设玄机;一个针锋相对,机智应答。第一段唱曲结束了,两人就地坐下,进入“说”的辩论阶段,相互指出对方所“唱”的纰漏,并引经据典论证自己观点。辩论时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谚语等,还有些听众也参与进来,热情帮腔,令场上气氛热烈非常。据介绍,一般情况下,总要“说”到某一方无法招架,双方尽情尽兴,第二段“唱”才又开始。如果遇到棋逢对手,“说”得难分难解,到了第二天新娘不得不出门时,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就会出面调解,让双方以和局结束。
就这样,“唱”了“说”,“说”了“唱”,双方唇枪舌剑,你方唱罢我登场,全场被撩拨得不时发出掌声、欢呼声、喊叫声、喝采声,整个山寨仿佛沸腾了……
第一次看到彝族人民这种原生态的甚至有些“土得掉渣”的说唱表演,我是一句也听不懂,但那种气氛已经把我的心煽动起来,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氛围陶醉了我。
亲见这山旮旯里众多的彝人对这种艺术的如痴如醉,我似乎感觉到了彝族说唱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我百思不解,彝族说唱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20岁看了1000多场表演
马儿看见赛场就扬起了四蹄,英雄看见敌人就举起了猎枪,歌手看见美酒就亮开了嗓门……
这是一片生长英雄和歌谣的土地。
如果你亲眼看了彝族说唱表演,你一定会恍然:哦,这不就是如假包换的东北“二人转”吗?
的确,彝族说唱多为两人表演,与东北“二人转”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彝族说唱所用的是纯彝族语言,演唱的形式也要丰富得多,有的一人唱众人和;有的一人唱一人和;有的两人对唱,就如演相声;有的是猜谜式对唱,一人唱谜面,一人唱谜底;有的是男女搭配,形式不拘。
彝族说唱是彝族民间一种十分活跃的文化现象,它成为彝族群众传达情感、沟通心灵、展示智慧的一种最为普遍的交流方式。无论是婚嫁丧葬,还是祭祀过节,或者田边小憩、友朋小酌,都会来上一两段说唱。
彝族说唱可分为“卓”、“和”、“喀什”、“毕”、“央”、“候”等多种表现形式。一般演唱的唱辞都有韵脚,题材以“歌颂母亲”、“赞美友情”、“赞美俊男靓女”等为主,演唱者必须激情迸发,才能最好地展示自己的口才与学识。
“唱手”要拜师学艺,更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经常参加说唱的聚会,日子长了,就会逐渐成长为民间说唱能手。听说,在小凉山马边的彝族说唱能手就有100多人。
4月18日,马边荣丁镇后池村,笔者见到了彝族说唱“卓”的表演能手、远近闻名的欧罗哈布。他介绍道,5岁起他就爱上了说唱,周围各县各村只要有说唱表演,他总是要赶去看,唱手在人群中央表演,他就在底下一招一式地学。回家后还要手舞足蹈,兴奋得彻夜难眠。到他20岁的时候,他已经看过1000多场说唱表演了,练就了一身炉火纯青的说唱本领。
哈布说,“卓”是专用于婚庆演唱的,一般以男子演唱为主,它的辞曲也叫“阿斯牛牛”。曲目很广,有《博帕》、《口智》等等,内容涉及人类生命起源及迁徙路线、神话传说、名山大川、名人典故等,里面有天文、地理、哲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哩!有时,一场大的说唱表演要持续10多天,能吸引两三千人参加,他自己连续说唱3天3夜都感觉不到疲累。说着说着,哈布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大意)
人类初始时,经历十九代……阿牛居日十九代,模样虽是人,行为不像人。
树皮做衣穿,苔藓当饭吃……
声音高吭,回应山谷,哈布越唱越兴奋,以致满面黑红。哈布唱的是彝族神话史诗《勒俄特依》选段。
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荏都夷下有白狼王唐取作远夷乐德歌诗三章——《远夷慕德歌》、《远夷怀德歌》、《远夷乐德歌》。据考证,白狼王是彝族先祖,《白狼王歌》是东汉初年彝族诗歌译成汉文的重要历史文献,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可见彝族文字成熟较早。据彝文学者专家考证,著名彝文文献《勒俄特依》、《妈妈的女儿》、《阿诗玛》等成书年代约在1500年前。而彝族说唱的辞曲大都是从这些演绎而来。
“财富撑一面,说唱挡九方”
4月25日,笔者见到家住涉水坝乡挖拖村的阿洛妹妹。妹妹是彝族“和”的说唱能手,真巧,她刚从邻乡表演回来。妹妹饱满红润的脸庞上,挂着羞涩,一打听才知道,她才20岁,还待字闺中。
妹妹解开了我心中彝族说唱“和”的谜团。“和”也叫“阿依牛牛”,以妇女演唱为主,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演唱活动,姑娘出嫁、节庆纪念、丰收庆典等场合都可以表演。其形式有儿歌、民谣、叙事长诗等,著名词曲有《妈妈的女儿》、《阿依呷呷》等。这些曲调或缠绵缭绕,或激情飞扬,或幽默风趣,或悲怆凄凉……千姿百态,包罗万象。
最后,妹妹给我们唱了一段《吉次月嘎》,吐字清晰,声音清亮悦耳,很具穿透力。
随后,我陆续见到了他们:
以即兴演唱和对白为主,展示彝族人雄辩的语言天赋和严密的逻辑思辨才能的“喀什”演唱代表——50多岁的尼立阿铁。
以演唱彝族毕摩经卷为主的“毕”演唱代表———34岁的曲别石布。
以演唱彝族长辈去世时专用的缅怀曲为主的“央”的演唱代表———37岁的阿者格布。
通过采访,挡在眼前的面纱一层层被揭开。彝族说唱之所以在小凉山火爆,一是因为它与彝族普通百姓连着心,说的是百姓身边的“热闹”事儿,唱的是民间传统的歌谣,用的是彝族的大白话,百姓觉得亲切,自然就喜欢。二是因彝族说唱产生在民间,根在民间,创作者、表演者都是最底层的民众,是大众化参与、平民化娱乐。三是在价值取向上,用彝族人的优良传统诠释生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评判美丑。
彝族人民之间流传着“酒香肉香,不如说唱”、“财富支撑一面,说唱能挡九方”的说法,可见说唱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说唱最能体现彝族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说唱受到那么多彝族人民的欢迎和喜爱,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被搬上舞台?为什么不能走出小凉山,让更多的人欣赏它呢?
彝族说唱,离舞台还有多远
彝族是一个从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纵观彝族文化史,说唱占据着重要位置。那像珍珠一样闪烁着耀眼光芒,像烈酒一样散发着醇香的神话史诗、毕摩经卷、说唱艺术、洞经音乐……构成了异彩纷呈的彝族文化。它们,其实都与彝族说唱丝丝相连。
采访归来,笔者总想,有300多年历史的东北“二人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转出了庄稼院,转出东三省,在全国火爆。为什么彝族说唱就不能“说”出小凉山,“唱”出大西南呢?不是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吗?
马边县委宣传部彝族干部拉蒙、夫基认为,把彝族说唱搬上舞台,一直是彝族人民的梦想。彝族说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小凉山彝族文化的内核,但由于受地域因素制约,加上缺乏宣传,没有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魅力所在。另外,如果要把它搬上舞台,还要解决语言的障碍,翻译得不好就失去了原汁原味的美。此外,小凉山虽有上百名优秀说唱能手,但还难以产生像赵本山那样的大腕明星,能使民间艺术来一个质的飞跃。他俩向笔者表达了心愿,希望国内有识之士参与进来,为发扬彝族说唱把一把“脉”,让彝族人民的梦想早日实现。
小凉山有20多万彝族人,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然而,近年来彝族文化在当地渐渐淡化,甚至消失。毕摩经书、祭祀用品等遗失;口弦、月琴等只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才会,年经人都不学了,许多技艺濒临灭绝。彝族说唱文化,作为小凉山整个彝族文化中至今大受欢迎的“活化石”,应该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