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彝族的过大年习俗
作者 龙倮贵 费晓辉 2022-04-14
原出处:《云南彝学研究》(第12辑)

红河各地彝族过传统年节时间不同,以红河县为例,以乐育乡虎山为界,以东、以东北的宝华、甲寅、石头寨、阿扎河等乡及乐育乡以东自称尼苏颇的彝族村寨逢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过传统年节。而以西、以西南的浪堤、大羊街、车古等乡及乐育乡以西南自称尼苏颇的彝族村寨及绿春、墨江、江城自称尼苏颇的彝族村寨等逢农历冬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过传统年节。滇南红河流域自称濮拉颇的彝族村寨以红河县迤萨镇大白能村为界,以东自称濮拉颇的彝族村寨逢逢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过传统年节,而以西自称濮拉颇的彝族村寨逢逢农历冬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过传统年节。金平县自称自称尼苏颇的彝族或逢农历冬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过传统年节,或逢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过传统年节,但该县金河镇保山寨彝族逢十月初三过传统年节,绿春县牛孔四大寨彝族逢冬月十三日至十六日过传统年节。其他县市自称尼苏颇和濮拉颇的大多彝族村寨逢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过传统年节或同汉族一起过春节。据调查,他们历史上曾使用过“十月太阳历”,认为冬月是年尾接年初月,并冬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年尾连年初的交替日。
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由来传说

红河各地彝族过传统年节的传说不一。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说之一: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前,红河县彝族地区有一个地方土司官,辖内的彝族,每逢过年,各个山寨都要拿鸡鸭、猪肉、野味、米酒等向他上贡。可贡品一时吃不完,他就把过年的时间按地区作了调整安排,以红河县虎山为界,居住在西面和西南面的彝族逢冬月二十三至二十六日过传统年节,居住在东面和东南面的彝族逢腊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过传统年节,其他地方的彝族同汉族一道过年。这样以来,从冬月到次年正月,他都可以享受到子民上贡的佳肴美酒。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说之二: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很古的时候,哈尼族、彝族、汉族是一娘生的同胞兄弟,哈尼族是大哥居住在高山上,彝族二哥居住在半山腰,汉族三弟居住在坪坝。他们三兄弟以前是一起过年的,后来有一年,哈尼族大哥农作物秋收已完毕,并小春作物已下种,年猪已养胖了,天气渐渐变冷,也逢心闲农闲之时,一进入农历十月初就杀猪过大年。过完年,到彝族二弟家和汉族三弟家赠送腊肉干巴、糯米糌粑等。彝族二弟和汉族三弟收到年贺后,好生奇怪,就问原由,哈尼族大哥理直气壮地说:“我生为你们的大哥,提前过年,理所当然。再说,我大哥住在高山上,什么事也没有了,人闲农闲心闲,不过年怎么办?”彝族二弟和汉族三弟听了后,也觉得有理,没同他争辩什么,就默认了。第二年,彝族二哥心想,居然哈尼族大哥可以提前两个月过年,我作为老二,就提前一个月过年,也是合情合理,日久成俗。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生活在开远市碑格乡一带自称濮拉颇的彝族民间流传着活式的传说由来: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很久以前,人类不知什么“年”,也没有“过年”之习。因为没有“年节”,也不知道时间、季节概念,人类觉得自己难以继续生存下去。于是,经大家商议后,派两个精明强干的男子出去找“年”。他俩走到某处,遇见一伙人便问:“你们是否知道哪个地方有‘年’?那伙人答:“不知道,我们也是找‘年’!”知道对伙人问不出什么名堂来,继续赶路,逢人就问,但都说不知道什么叫“年”。一天,遇见几个做生意的人,便问:“地上哪里会有‘年’?”生意回答:“天神策格兹手里掌握着‘年’。”而且还得知天神策格兹那里还有司管粮食的“章申龙”。此两人一听“年”及“谷神”在天神那里,于是决定到天上把“年神”及“五谷神”要下来。到了天庭,两人向天神策格兹诉说了人间的悲苦,千般万般请求,终于得到天神策格兹点头同意。不过天神策格兹说:“‘年’我可以赐给你们人间,但你们地上要干净。若是不干净,我的‘年神’是不会愿意下凡的。还有‘年神’下凡到人间,并非他一个悄然地去,有多少陪同神灵隆重地护送下凡。这些神灵,或提着灯笼,或举着旗幡,或敲锣打鼓。到了你们人间,‘年神’骑的马,拴在什么地方?灯笼、旗幡、锣鼓放在什么地方?”两人答:“这些都不怕,为了迎接‘年神’的下凡,我们已经把房屋内外、大街小巷都打扫干净了,一切邪气都驱赶出去了,到处都是香烟缭绕,幽香无比,张灯结彩。‘年神’的马,可以拴在门前那棵松树上,灯笼可以挂在松枝上,旗幡可以插在门头上,锣鼓可以挂在门框上,‘年神’可以坐在高堂的供桌上。”此时,从地上传来接二连三的猪叫声。天神策格兹问怎么一回事?两人异口同声地答:“为了迎接‘年神’下凡,我们地上的人家家户户都在杀猪了,都要用最好吃的猪肉来款待‘年神’。”天神策格兹问:“宰杀那么多猪,怕是从此以后猪就绝种了?”“不会的,老母猪是不杀的。只要老母猪还在,就会继续添猪仔,永远都宰杀不完,永远都可以吃猪肉,永远都可以用猪肉来供‘年神’享用。”说得天神策格兹、年神及其他神灵,都连连点头,当即决定于某日某时年神就下凡人间。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人在天上讨要到“年”后,又去找司管粮食的五谷神主“章申龙”,五谷神主听到地上的人,平时生活靠男子打猎,没有五谷可食,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同意赐给人间五谷之神,并交代种植管理等方法。但五谷神主又说:“这个我不能自作主张,须得天神策格兹同意方可。”于是两人又跑到天神策格兹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苦苦哀求,最终得到恩准,五谷神主“章申龙”把五谷神放到了人间。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人从天庭返回到地上,把两件大喜事告诉了人们。人们自然欢欣鼓舞,个个依照两人的吩咐,热热闹闹地张罗起迎接“年神”的事情来。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了某日某时,天上的“年神”,闻到地上飘上来的香味之后,骑着一匹高大大马,在提灯笼的小天神的引领下,在喧天嚷地的锣鼓声中,在五颜六色的旗幡簇拥下,踏着轻飘飘的香烟,浩浩荡荡地下凡到人间。年神把马拴在青松脚,灯笼挂在青松树上,旗幡插在门头。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那以后,地上的人们把那一天称为“年”,作为结束旧的一年和开始新的一年的临界日期。其他时间、季节由此推算,对生活带来极大方便。每到那个时候,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自觉地洒水打扫,到处点起香火,在大门前栽上一棵从野外挖回或砍回的松树,松树上挂一个红灯笼,门头插红布块、红布条,没有红布的贴红纸。有锣鼓的挂在门两侧的墙上,供“年神”的供桌上摆满酒、肉。这就是过年的来历。[1]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年前习礼

(一)砍年柴

红河彝族不论是过大年节,还是遇红白喜事,都兴砍松柴作年柴、或红白喜事炊饮食之用。在砍年柴时,砍柴者把自带上山吃的食物置于所要砍的松树前,念诵《砍年柴歌》: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直直的松树,我站在你前。不是我非要砍你,而是我们要过年,过年没年柴,没柴烧年猪,不会做年食,没食不会祭祖神。今天要砍你,砍年做年柴。远古造天时,同时造万物。万物千万种,松为无血种,无血的物种,分化千万种:杉松树乃一,雪松树乃二,白松树乃三,青松树乃四,黑松树乃五,五松分十种。你是老大那一支,世上树神你最大。树神你最灵,树神你最好。今天来砍你,砍你做年柴,不是怕你来砍你,不是恨你来砍你,不是找不到做柴的树,不是不敢砍别的树,是祖先定下的规矩,是祖先传下来的,说是只要来砍你,只有你配做年柴。[2]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念毕方才动手砍松树。砍倒松树后要破柴劈成柴块时,也要念诵《破年柴歌》: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日破柴,破柴过年,过年祭祖,家事平安。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就是在背年柴回家之前,也要先念诵《背年柴歌》: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年柴乃松柴,松柴上背上,背柴回家里,猪肉又酿酒,猪肉与米酒,祭献祖神灵,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祖宗之后裔,饱吃又饱喝。[3]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上这些《砍年柴歌》《破年柴歌》《背年柴歌》则说明和反映了彝族对松树的虔诚崇拜和原始意识文化。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无独有偶,贵州毕节市彝族历史文献《西南彝志·恒氏源流》中就记载了不少的彝族信仰崇拜物,其中关于松树以开天创世,就说明了松树具有创世功能,创世是图腾崇拜及其原始文化的重要特征,其“创世兴家”的过程便是“靠松树创天,靠松树创地,有鸿来兴土,有雁来兴地……”更说明和反映了彝族顶礼膜拜松树的原始文化。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舂糯米糍粑

红河彝族,不论过大年,还是过春节,节前都要舂糯米糍粑。但由于“十里不同天,隔山不同俗”的原因,舂糯米糍粑,有的村寨在年前进行,有的村寨在年后进行。不论年前或年后舂糯米糍粑,以此示“生活圆满,家人团结,邻里和睦”之寓意。当地彝族糯米糍粑分三类:一类大型糍粑,大小视簸箕而定,其厚寸把。此类糯米糍粑,一来预备馈赠亲朋好友,二来以备切做干糍粑片,晾干炸食,脆香下酒。二是中型糍粑,与碗口一般大小,食量大者可吃两三个,食量小者吃就饱。此类糯米糍粑,一备送往迎来中“你有情,我有意”,二备带其上山下地做活烘食,即作晌午饭。三是小型糍粑,此类糯米糍粑的大小没有定论,不求一律,只要圆满即可。此类糯米糍粑为自家烘食。宾客进家,也烘烤敬献。[4]又不论年前或年后舂糯米糍粑,从质地种类来说,有一般糯米糍粑、紫米糍粑、小米糍粑、高粱糍粑等,但除了前者,既一般不能馈赠亲友,也不能祭祖祭年神,只能自家食用。还有蒸糯米饭时,切忌用手抓吃。据说,抓一把糯米饭,就会有七个鬼魂来抓,故当年饭不经吃,家人食量入不敷出。又宾客来家烘烤给宾客享时,切忌吹灰、拍灰,否则犯有“吹灰是吐唾沫喷他人之脸,拍灰是扇他人之巴掌”之大忌。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年节仪礼

(一)上山接年神

二十三日下午,将屋里屋外打扫干净,各家各户都要到村后松林里,挖一棵三台或三台三丫枝健全无虫害、完整无损的幼松和砍一树叶茂盛的青锥栗树枝回家,认定方位,并栽于天井中,以此象征吉祥如意、四季长青、终年发财兴旺,加以供奉。与此同时,还要另砍若干松枝回家插于门头、锅庄、灶头、神龛、柱子、畜圈禽舍等无一漏处,以示将祖灵及诸神灵从山上接回了家中,并安顿了它们。最后插有三丫的松枝在自家大门外右方墙上,以示无家可归的历代血亲野鬼此处安顿。栽插完毕,放一串鞭炮,以示喜迎过年神及其他神祖进家,此乃谓之“一请祖神”。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送灶君神

二十三日晚上,家庭主妇剪一碟稻草摆灶头,撕一撮绿松毛排放一边,草头撒些荞子、大麦,以此示喂灶君神“马料”。摆设就绪。焚香点烛烧纸,磕头礼拜送灶君神回天宫。据说,灶君神上天回宫往返时间需七天,冬月二十三日那天重返人间。因此,待等冬月二十三日夜晚再用此方式接灶君神回家。送灶君神时,要用糯米汤圆塞灶君神嘴,用蜂蜜抹祭品。据说,灶君神上天,是专门禀报人的功过,天君神视其功过,大德加寿360天,小功加寿3天;大过1次减寿360天,小过每次减寿3天。用糯米汤圆塞灶君神嘴,用蜂蜜抹祭品,意在让灶君“只言人功,不言人过。”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杀鸡祭神祖

二十四日早晨,雄鸡啼鸣,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盛装,青年人鸣枪放炮,妇女唱吉祥歌,家家户户男家长先杀一只大雄鸡祭献神祖、家神及其他诸神灵,接着点燃神龛上的香炉和油灯,香火和油灯昼夜不得熄灭,即灯火昼夜通明。家中老者在前祈祷,请历代祖宗同子孙过节,此乃谓之“二请祖神”。杀鸡祭神祖时全家老幼均向祖灵磕头祈求福禄,祭毕全家就进早餐。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杀年猪祭神祖

二十四日早饭后,烧水杀年猪。当地彝族过大年为什么要杀猪,有一个悲切的传说由来: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相传,很古很古时候,鸡和猪是一对好朋友。那时候,人们田地少,只有天君策格兹占有大多的土地。有一次,天君策格兹下令下界所有动物都到天宫听令,要在所有动物中选中两个最勤劳的给天君策格兹做工。所有动物都到齐后,经过一番选举后,选出猪为第一个勤劳者,选出鸡为第两个勤劳者。第二天一早,鸡和猪随便吃了一点东西就上路了。走了三里多路,太阳才升起来。走啊走啊,不知翻过了多少山,渡过了多少河,终于走到了工地。猪老老实实地里干起来活来。鸡贪玩,一点活也不干。它一会抓蝴蝶,一会捉蚂蚱,一会啄小虫——玩啊玩。玩得多痛快,太阳偏西了。鸡跑到地里看了看,猪把活都做完了。它想:如果天君策格兹知道我今天没干活,哪可就遭了,怎么办呢?它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在地里走来走去,把整块地走了一遍,就抢先跑回天宫去了。它向天君策格兹告了猪一状:“天君啊,地里的活全是我鸡干的,猪一天都在贪玩,您要是不信就到地里看看吧!”这时,猪也赶来了,它听了鸡的话,心里发慌得节节巴巴地说:“你……你……别听它的哟。地里的活都……都……都是我猪一个干的!”天君策格兹听了一时真假难辩。这时,鸡又说:“我俩的话谁也别听,还是请天君您到地里看看吧!”天君策格兹领着大臣们到地一看,装块地里都是鸡爪印。这下可把天君策格兹给气坏了。天君策格兹一怒之下定了条规:今后猪只准吃糠,而且一到年底就要宰杀。就这样。每年年底人们家家户户都杀年猪过年。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杀年猪前一定要用清水浇在猪头猪脚猪尾,以示用洁水洗过猪身,祭祖的肉是干净卫生的。刮毛剖肚,取猪肝请毕摩看猪肝卜,其后供于神前,随即灯火通明,香烟燎绕,既庄重又热烈,父或长子用托盘托着年猪的各部位分生、熟肉及酒饭等依次向天、地、土、水、日、月、仓、龙、灶等诸神位祭献,全家老小向各神位磕头请安。在祭祖宗神位时,将祭品放在祖宗神位前,然后拿少量祭品依次祭献柱子、水缸、畜厩、大农具等。祭毕,全家人围席入座,将取一点桌上的各种食物盛进一只破碗里,再加生血、火炭、烟丝等于碗中,送到村外岔路口倒掉,以示让无家可归的野鬼吃,劝野鬼不要进村入家。然后盛碗饭加少许肉和汤给狗吃。传说人类遭第一次洪水灾害时,世上的庄稼全被淹没,是狗从天神那里讨回了五谷种子,才挽救了人类。因此,人们把狗视作自己的救星。每逢过年过节,首先要慰劳狗,狗吃饱了家人才能开饭。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出嫁姑娘回娘家省亲

二十六日早饭前,出嫁姑娘回娘家省亲,甚至出嫁的姑娘已去世,其子女也要代其母省亲。省亲时要背着糯米饭、猪肉、酒等年节礼品,其意义有二:一是祭献娘家祖宗,二是孝敬娘家老者。结婚不满三年的女婿,无论有无生育子女,即使家里因遭猪瘟,没杀年猪,也要出钱买一个猪头(一个猪头表示一头猪的价值)背回娘家,并加糯米饭、年猪肥肉、瘦肉和一只大红公鸡,带着自己的妻室到女方家给岳父母拜年,并献祭女方的祖宗。出嫁姑娘及女婿回去时,娘家也要回敬猪肉、活鸡等礼物。若带有小孩来的,娘家还要给压岁钱及公母鸡一对。刚出嫁的姑娘也如此,年迈的妇女也如此,虽已去世但子女健在的由子女替代她回娘家祭献历代祖妣。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送祖

二十六日晚饭后,家长要以肉、菜、酒、糍粑、糯米饭等作祭品,点燃三炷香火,进行送祖仪式。仪式上用托盘托着以上祭品边向诸神位及祖灵一一祭献,边念“年节已过清,年猪已吃完。请回吧!请回吧!来年我们又来接你们回来过年。”随后拈一点冷饭菜送至村外岔路口,表示催无家可归的野鬼到村外。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这笔者须说明的是,整个过大年期间的祭品和饮食习惯方面。二十三日晚饭到二十六日早饭前,每餐前都要祭献,每祭一次饭,放一串鞭炮,以示宴请祖神庄重、肃穆、隆重。每餐祭献的祭品有明确的规定:二十三日晚饭前以豆腐和水酒为主;二十四日早饭前以鸡肉为主;二十四日晚饭前以年猪生、熟肝、心、肺、血为主;二十五日早饭前以年猪的糯米血肠、肥肉、瘦肉为主,二十五日晚饭前以年猪的头脚为主;二十六日之早,已出嫁的姑奶、姑姑、女儿、孙女背回来米酒、猪头、年猪糯米血肠、瘦肉、等为主。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与此同时,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忙着腌年猪肉,忙着加工糯米血香肠,除此而外就是忙着请客做客。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娱乐活动

(一)跳舞娱乐

1、欢跳乐作舞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红河、绿春、元阳、金平等四县自称尼苏颇的彝族男女青年成群结队,聚集在村寨附近的山上,吹拉弹唱,围成大圆圈,欢跳民间传统舞蹈“乐作舞”;欢唱悠悠动情的民间传统“阿哩”(情歌)。当地彝族民间尚传乐作舞的由来: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彝族人家茶余饭后或逢年过节都喜欢在一起相聚、聚拢聊天、议事。有一次,一个勤劳的孤儿来到大家相聚的场所,他一边手舞足蹈,一边津津乐道地告诉大家,今年他栽种的荞子丰收了,大家看他跳的动作既形象又优美,若如割荞子,捆荞把、掼荞子、踩荞子、簸荞子、筛荞子等动作。大家就跟他跳起了踩荞舞。从此以后,只要彝族人相聚在一起总要跳拍手舞,庆祝来年丰收。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乐作舞,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舞蹈套路,如由踩荞、撵调、斗脚、斗肩、穿梭、找对象、擦背、游调等舞蹈套路组成。但彝族民间有72套之说,如约舞、一步舞、三步舞、二转舞、三转舞、采树叶舞、吃叶子舞、死舞、活舞、采果舞、吃果舞、生火舞、取火舞、钻火舞、着火舞、火把舞、火塘、擦背舞、擦胸舞、葫芦舞、生娃娃舞、狩猎舞、围猪舞、打麂子舞、打虎舞、分猎物舞、天冷舞、缝兽皮舞、缝树叶舞、撒棉花舞、纺线舞、做饭舞、开荒舞、下种舞、薅除舞、收割舞、穿牛鼻子舞、驯牛舞、套马笼头舞、赶马舞、开沟舞、开田舞、铲埂舞、砌埂舞、犁田舞、耙田舞、撒秧舞、祭田舞、栽秧舞、烧害虫舞、打谷舞、丰收舞、吃晌午饭舞、摸螺蛳舞、拿鱼舞、喝酒舞、蜜蜂采花舞、相识舞、欢喜舞、摸耳朵舞、赠物舞、拉媳妇舞、结婚舞、一步追脚舞、二步追脚舞、三步追脚舞等舞蹈动作套路。但大多由前六种和后两种舞蹈套路为主要跳法。此舞的基本特点:起伏连贯,重拍向上,脚的动作小巧灵活,上身随舞步有左右倾斜,前俯后仰。如跳“撵调”时,舞者身体翻转自如,似彩蝶游花,白云缠浮山巅。又如跳“游调”时,脚步轻盈灵巧,恰似蜻蜓点水,时而正转,时而反转,时而斗脚,时而穿梭。在领唱者抒情委婉的歌声中,众舞者还可以“作——啊作”伴唱,此起彼伏,有应有合,气氛显得热烈欢畅。1956年红河县阿扎河乡垤施洛孟彝族代表红河县彝族,进京演出,深受广大首都人民和文艺节的热烈欢迎,并周恩来和刘少奇等党国家领导的接见。现红河县阿扎河乡被有关专家誉为“乐作舞之乡”,星期天赶集天称为“乐作舞街”,红河县委政府把其定为的“县舞”,在全县内推广普及。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欢跳大圆圈舞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红河、绿春、元阳、金平等四县自称尼苏颇的彝族中老年人,相约在村寨场子,跳大圆圈舞。舞者人数不限,但须成双。表演时众舞者围成大圆圈,按鼓点声节拍,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进三步、退三步开始,用斗脚、顺转、逆转、踮脚、踮脚互转、蹲步、蹲步擦背、扫步擦背、踮步穿梭、翻身、拖步对叉、蹲步起纵、踮步踩碓、踮步越墙等36个动作组成舞套。男性舞姿干净利落,刚健有力,潇洒自如。女性舞姿轻快如燕,落落大方。但节奏一致,动作协作,步调统一。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荡秋娱乐

1、荡秋千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说起荡秋千,当地彝族有这样的传说由来: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平坦的通天路,有一个仙女乔装改扮成凡女,下凡与穷汉配成夫妻。仙女她爹发怒,把上天路断了。一年大旱,仙女叫寨民架起了一座荡秋,用荡秋一起一落荡上天去,求仙人布云降雨。又传说,滇南彝族尼苏颇每年过年要杀死很多肥猪,肥猪不服向天君神策格兹告状,天君神策格兹为了蒙骗肥猪,就对它们说,人太残暴了,我让他们吃饱喝足后就去吊死。天君神策格兹就教人们荡秋千,哄骗猪族。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秋千,以两股数米长的绳索(多用拇指般粗的野生葛根藤条),间距稍宽于人体平行,上端系于可支的树枝或两个三角架横档或屋梁上,下端系于近地面处平系坐档(木棒或木板),便成秋千。蹬荡时双手紧握绳索或藤条,站或坐于档座,自蹬或让人推动。荡法有两人面对面蹬荡或单人蹬荡。彝族民间有“老年人荡秋千,百病不治而愈;中年人荡秋千,万事可遂心欢;青年人荡秋千,配偶似如仙女;小娃娃荡秋千,一生一定平安”之说。[5]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荡磨秋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生活在金平县金河镇保山寨一带彝族过大年时有荡磨秋之习。他们荡磨秋也有传说由来: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远古时候,有一年秋末冬初,临近过大年的一天,天降暴雨,山洪吞没了村庄、田地,彝族人民面临灭绝的危险。有家兄妹俩,哥叫沙勒,妹叫沙妮,他俩抓起泥土飞上天去补天池的漏洞,泥土用尽,兄妹俩就进天池,用其身体堵住漏洞,天终于补好了,但他俩永远回不来彝族山寨了。他们的鲜血变成满天彩霞,与彝族人民永远在一起。为了纪念这兄妹俩,当地彝族便过大年时,砍来大树做磨秋,让年轻人荡着游,磨秋“咕咣咕咣”的响声飞到天上,对兄妹俩诉说人们的思念和感激之情。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一则传说: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远古时,牛马、虎豹、老鹰到天君神策格兹那里去控告人类,说人类役使它们,又追杀它们,请求天君神策格兹惩罚人类。但是猫狗、燕子、喜鹊等又到天君神策格兹那里为人类辩护,说人们对它们爱护又关心,请求天君神策格兹切莫惩罚人类。天君神策格兹调查了一番,知道双方说的都有道理,就告诉它们过大年前后去惩罚人类和奖赏人类,燕鹊们把这个消息悄悄地透露给人们,聪明的人们到了过大年前后,砍大树做成磨秋,在秋轴上抹上猪鲜血,两个人爬在秋杆上飞快地旋转,一面转一面叫,天君神策格兹看见了,便对牛马、虎豹、老鹰说:“看看,看看,人们已经受到惩罚了,他们上不沾天、下不着地,被钉在木头上了,看看,听听!他们痛得叫了,血也淌出来了。”牛马、虎豹、老鹰们看看果真如此,于是就满意了。从此,当地彝族过大年时都要荡磨秋,免得天君神策格兹因虐待牛马、虎豹、老鹰等来惩罚人类。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磨秋由桩、横杆、扶手三部分构成。桩高出地面约150-180厘米,直径约20厘米,制作简便的,在横圆木的中间凿一个40-80厘米的圆孔(不能把圆木杆凿通),两端各凿倾斜朝内的小孔眼,安上扶手即成。横圆木杆中粗两头稍细,长约600-800厘米,直径20厘米。磨秋以桩为轴,横木在轴上旋转。打磨秋时,一人或二人在一端,起伏旋转。女子多为骑马式,男子为腰磨式。为了取乐,经常有人“送秋”,让秋上的双方都在空中飞速旋转,以多次求饶止,让其下秋。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其他娱乐

1、三台棋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大年期间,成年男子,尤其是爱好者两人为一组或若干人为一组,就地先画好三台棋图,相互对弈。每一线交点处都可以搁子,三子一线就可打死对方一子,每线交点处搁满子为止。捡出被打死的子,随即开始动子。动子时也是每每动成三子一线时就视打死对方一子,即捡出对方一子,直至打死对方或对方认输为止。全死或多死子者为败方,未死或少死者为胜方。规则先下子者后动子,后下子者先动子。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母猪拱仔猪棋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亦称大子吃小子棋,或一豹吃群猪棋。过大年期间,男孩两人为一组或若干人为一组,相互对弈。动子前,群子方摆好规定位置上的棋子16颗,独子方即大子方摆好规定的一颗棋子于中央。动子时,群子方先运行,步步逼近中心。独子方运行挑拱吃群子方,当独子方运行至一条线的群子方两子间,即视这两子已挑拱死且捡出,独子方速即返回原位,重运行另一方向挑拱吃一条线的两子间即可。每人每次只能走动一步。如果群子被独子方挑拱吃完,就视群子方输。要是独子方被群子方团团围住且不能走动一步时,就视群子方赢。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至于棋艺对弈娱乐的很多,如西瓜旗、撵死棋、六子棋等,数不胜数。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钻人手桥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年期间,男女儿童择宽敞的场地,先选出一人,双手互插架起人手桥,其余的人以个头高矮秩序排成一行,并用双手抱着前者的腰间。活动开始,那排领头领着后面的人在人手桥下两边各绕三次,架人手桥开始从最末一人套住起。每次只能套住一人。如果套住了,就视被套住者输,并令其叫一种禽类或兽类的声音才放行。如果无法套住,就视架人手桥者输,另选两人架人手桥从头开始。如果从最末一个人套起,并依次套住,就视架人手桥者胜,活动从头开始。但不得在中间突破,也不得一次套住两人或多人,否则视法规和违令。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结语

综观所述,红河传统彝族大年,虽是部分地区、部分支系中留存,但从活动时间看,反映和再现了历史上彝族曾使用过“十月太阳历”的文化遗迹。从具体活动内容看,反映了彝族松树崇拜、年神崇拜、灶神崇拜、祖先崇拜、糯食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文化内涵,还反映了彝族过年节不仅仅是一个过年而过年,而是集祭祖祀神、庆祝五谷丰收传统、娱乐嬉闹的节庆文化活动。然而,纵观当今彝族年活动的情况,由于彝族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生产资料的不断丰富,加上大多青壮年进城打工,加上在外工作、读书、经商者的越来越多,彝族传统过年节,不如往常一样注重,更不那么隆重和热闹了,只是在家留守的儿童、老人杀只鸡,象征性地过彝族年,大家都注重全民性的春节。特别是传统歌舞的展现、传统娱乐活动如竞技游戏的表演、传统棋艺的博弈,由于广播电视普及且都市文化的冲击,几乎濒危。这个趋势是好是坏,笔者不敢妄加评说。tL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赵静、师有福、王朝明:《开远彝族濮拉颇文化习俗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2] 左玉堂主编:《南彝族歌谣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90-91页。
[3] 同上书,第91-92页。
[4] 李朝旺:《石屏彝族民俗》,中国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104页。
[5] 李朝旺:《石屏彝族民俗》,中国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105页。

*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资助项目“中国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及其数字化建设”( 批准号:13&ZD142)子课题“红河、滇东、滇东南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阶段性成果;2014年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资助项目“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批准号:SYSX201420)阶段性成果。
原载:《云南彝学研究》(第12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185-196
作者简介:龙倮贵(1963.9-)  男,彝族,云南红河县人。红河学院教授及其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红河学院学报》责任编辑,楚雄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及云南彝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毕节学院客座教授及彝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从事彝族传统文化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调查研究。 特此向图文原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