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非遗“千丝路”|夫妻“守艺人”让石林撒尼刺绣之花在米兰绽放
作者 ​李亚男 金晓芳 2025-01-01
原出处:石林融媒

彝族(撒尼)刺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湛的手工技艺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在石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一对夫妻,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这份古老的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让石林撒尼刺绣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4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101180913_001.jpg4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对夫妻就是王爱国和㱔树珍。1999年,王爱国与妻子㱔树珍携手创业,共同经营“遗忘的部落古绣坊”,主营原创民族风绣花女包、云南民族刺绣以及原生态民族饰品、服饰。王爱国负责产品设计、销售推广,而妻子㱔树珍则专注于店铺经营和产品制作。4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101180913_002.jpg4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王爱国看来,刺绣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少数民族生活的生动体现,一针一线,都仿佛在诉说着动人的故事。绣坊的产品不仅深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还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的目光。4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101180913_003.jpg4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4年11月,王爱国带着“遗忘的部落古绣坊”的原创民族风刺绣精品,第六次受邀参加了意大利米兰手工艺品展,这是全球最重要、规模最大、参观人数最多的手工艺品展示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手工艺者。这次参展,不仅是对他们多年来努力的肯定,更是将石林撒尼刺绣带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4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101180913_004.jpg4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展会上,王爱国和㱔树珍的作品受到了国外展商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撒尼刺绣的色彩搭配大胆而独特,将生活的点滴用五颜六色展现在绣布上,极具艺术感染力。米兰市市长和主办方领导也亲临他们的展位指导,这无疑是对他们作品的最高认可。4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101180913_005.jpg4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展会不仅让王爱国对撒尼刺绣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也让他对未来的产品设计有了新的方向。“传统是最根本、最根源的,我们需要在传统的指引下,慢慢改良,让刺绣在每一个场合都能展现出它的价值。”在未来的产品设计中,他们计划更注重质量把关、款式设计、色彩搭配以及包的实用性等方面,力求让每一件产品都能成为国际游人喜爱的时尚单品。4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场米兰之旅,不仅是石林撒尼刺绣的展示之旅,更是石林彝族文化的传播与交融之旅。王爱国和㱔树珍用他们的针线和匠心,将石林撒尼刺绣带到了国际舞台,让世界看到了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4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者:李亚男 金晓芳)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