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金华:为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做好扶贫工作
作者 ​普金华 2023-11-27
原出处:彝族人网

前言:80年代末90年代初,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人民武装部 ,积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适应国防建设需要,

bisai.jpg

南华县人武部扶贫与军事工作两不误,在1990年8月楚雄州人民政府、楚雄军分区举办的“八一“军事比武中夺得团体第一名。

正确处理军事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既不“抓中心丢本行”,也不“抓民兵丢中心”,既“服从”县委、政府的中心,发动和带领民兵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又“适应”国防建设需要,不断提高民兵、预备役队伍的军政素质和战斗力,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做到两头兼顾。在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时,克服单纯抓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做法,积极组织发动人武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发展县域经济作贡献。
sa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8年,南华县人武部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与五街乡大村坡村公所建立了扶贫联系点。该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特困山区,有226户,947人。其中大部分是彝族。1987年,人均纯收入在150元以下,人均口粮在400斤以下的贫困户有90户。人武部根据实际情况,从基础上扶,往关键处帮,通过多方努力,在连续两年受灾的情况下,该村人均增加收入570元,增加粮食70公斤,逐步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现已基本脱贫85户。两年来,我部先后被县、州评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体”,受到州人民政府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sa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找准贫困原因,探索致富门路sa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部与大村坡村公所建立扶贫联系点后,部、科领导带领参谋干事深入农户,与农民座谈了解,找到了大村坡贫困的原因。主要是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安于现状;有等、靠、要思想;农业基础脆弱,水源奇缺;缺乏科学种田技术,耕作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找到了贫困的原因后,我部党委进行了专题研究,反复调查论证,并和村干部一起多次召开党员会、干部会、户长会、民兵会。终于探索到了当地气候适应种烤烟和发展核桃、兰桉等经济林木的致富门路。我们在帮助群众树立自立更生,艰苦奋斗思想的同时,与村公所干部一道制定可行的经济发展规划,首先狠抓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帮助群众更新观念,变水田每年只种一季为两季。这个地区水稻产量低,就适当减少水稻面积,增加包谷和烤烟的种植面积。山区的另一项优势是经济林木,我们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发动群众发展核桃,在原来有2700棵的基础上,两年来又嫁接发展了2000棵,共栽兰桉7万多棵。sa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协同有关部门,为民办好实事sa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改变群众对武装部“清水衙门”扶贫难的看法,切实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我们协同有关部门扑下身子,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了六件实事。一是大抓农田水利建设,增强农业后劲。大村坡村公所境内水源奇缺,两包到户以后,原有一些小坝塘因无人管理,无法蓄水。两年多来,我们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发动群众改造维修坝塘39个,疏通了16公里的主干沟渠一条,使山区小型水利得到改善。二是发动积造农家肥,帮助群众购买化肥。近几年实行粮食化肥挂钩政策后,大村坡村公所没有更多的粮食卖给国家,国家供应的化肥较少。在1988年化肥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多次派出干部四处奔走协调联系,购买了15吨化肥,送到农户家中。还动员农户大力积造农家肥,全村公所每年积造农家肥339万公斤,户均1万公斤。基本保证了粮食生产的需要。三是发动群众发展经济林木,发挥山区的优势。我部与林业部门联系,为大村坡争取了1600元的育林费,帮助购买了兰桉树苗,并动用指挥车专程运送,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四是为学校排忧解难,改善办学条件。大村坡村公所有两所学校,校舍多年失修已成危房。部长胡家银、政委普恩泽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牵头与教育、民委等部门到实地调查,由教育局和民委各拿出1000元,乡政府拿出300元,群众投工,在短时间内翻修了危房。我部又购买了一套篮球、羽毛球等文体器材,无偿送给两所学校。五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精神文明。我们针对大村坡群众常年看不上电影,文化生活枯燥的情况,利用下乡时间背着电视机和录像机到各村为群众放映40多场,同时进行国防教育、普法教育和计划生育宣传。sa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推广科学种田sa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从实际出发,在扶贫中抓住科学种田这个关键,和干部群众一起,注重典型引路,干部带头,推广科学种田。1988年,大村坡村公所首次推行营养袋育苗栽培烤烟,虽然村公所干部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群众仍然顾虑重重。我们和村公所干部一起研究决定,由村民委员会主任杨德有为这个村公所的科技示范户,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教育引导群众。杨德有家搞了两亩烤烟营养袋育苗,严格按科学方法栽种,加强管理,烟叶长势特别好,使群众看到,营养袋育苗确实能使烤烟丰产。第二年,营养袋育苗种烤烟成了当地农户的自觉行动,全村公所使用营养袋育苗种烤烟种包谷400多亩。还推广了包谷良种、塘播、水浇、地膜覆盖和营养袋定向密植移栽,推广小麦宽幅条播和连片种植等技术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sa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本文原载《楚雄日报》1990年9月20日。
作者:普金华,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原中校;人民警察原四级高级警长、一级警督;南华县“菌乡银发”志愿服务团副团长、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队长。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