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下面一朵菌——“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回眸与眺望
作者 普金华 2024-08-06
原出处:彝族人网

金秋八月,硕果累累。“世界野生菌王国”南华,野菌飘香,熠熠生辉。
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01.jpg

彩云下面一朵菌——新建的“云南·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将于8月8日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8月8日是“中国·南华第21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这是一个野菌飘香的节日,也将是一个充满收获的节日。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南华各族人民将会像往日的野生菌美食文化节一样,身着节日的盛装,满怀希望,从四面八方涌向县城,热情洋溢,载歌载舞,欢度这个南华各族人民盛大的节日。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02.jpgpjh03.jpg

新建的“云南·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

2003年8月,“中国·南华首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在南华县城成功举办。随后,县委、县人民政府把野生菌产业发展提上议事日程,建立了一套从参与野生菌管理、采集、经营到带动全县餐饮、旅游、文化、商贸、物流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完整规划。从2003年8月的“中国·南华首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到2023年8月“中国·南华第20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这期间,南华县一茬又一茬领导者披荆斩棘、垦荒拓疆与南华各族人民齐心共建,共同勾画着南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蓝图,共同丰富着“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的节日内涵,让南华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风土人情、生态美食、休闲旅游、名特菜肴、绿色食品、乡村美食、名牌食品、品牌名店得以走出县城、走出州省、走向世界;而外界也得以通过走进南华、亲近南华,感受南华的自然风光、美食文化、旅游经贸,或者通过媒体关注南华,了解南华的发展,重塑对南华的全新认识。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04.jpgpjh06.jpg

新交易中心

南华县2007年7月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野生菌美食县”称号;2007年8月1日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野生菌之乡”称号;2007年8月29日被第五届世界菌根食用菌大会授予“野生菌王国”称号。南华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中国野生菌之乡”“中国野生菌美食县”和“野生菌王国”的成功冠名,实现了野生菌产业发展从“造势”到“造名”再到“造财”的突破,对提升野生食用菌产业知名度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07.jpg

新交易中心现场

2012年,在北京第三届中国节庆创新论坛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荣膺中国榜最具地域特色美食文化节。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交易中心现场

南华特殊的地理气候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当地丰富的野生菌资源。21世纪初,在一个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季节,南华县委、县人民政府审时度势,依托南华地处滇西要冲,野生菌资源储备丰富,是西南最大的松茸集散地之一,餐饮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的风味菜在滇西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等这些有利因素,提出了发展野生菌产业、打造“野生菌王国、生态美食城、中国野生菌之乡、中国野生菌美食县”,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果断决策办一个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并将其定为“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从此,散落在南华大山间的野生菌有了自己的节日。这是南华县委、县人民政府为24万南华人民精心打造的节日,也是南华人民共享资源,展示南华美食、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弘扬自然、健康、绿色、环保理念的盛会,更是南华人民容纳四海宾朋共襄盛举的盛会。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10.jpg

新交易中心现场

在这个盛会里,南华从山野林地到县城街道都笼罩在节日的热烈气氛中,花的海洋、歌舞的世界、荟萃的野生菌美食、绚烂的民族文化、魅力四射的乡村旅游、传奇的菌王选拔、围绕野生菌文化开展的各种艺术展览、培强的野生菌产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商务活动等等,共同构建着南华县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和与时俱进,同时也提升着南华务实、创新、奋进、发展和开放的良好形象。  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交易中心现场

在金秋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南华的山野原林苍翠欲滴,充满着勃勃生机,大自然馈赠的山野精灵野生菌争相出土,漫山遍野,层出不穷,山里的村民们将刚从大山里捡来的、新鲜的各种各样的野生菌一朵朵、一串串、一筐筐、一篮篮、一背背、一挑挑的拿到公路边出售,菌商们又将这些野生菌收购后一车又一车源源不断地运往南华县城野生菌交易市场,整个金秋,南华野生菌交易市场都琳琅满目、人头攒动,各种各样的野生菌应有尽有,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的游客先是在城里品尝一顿南华的野生菌美食,后再到野生菌交易市场尽情挑选自己喜欢的菌子,许多游客和客商在这里饱了眼福口福之后还是依依不舍,流连忘返。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13.jpgpjh14.jpg

新交易中心现场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每年野生菌美食文化节上的开篇大戏,开幕式广场文艺演出是当年艺术盛宴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从首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云南省歌舞团为南华人民表演的激情四溢的撒尼族群舞《大三弦》、蒙古舞《欢快的马头琴》、藏族群舞《热吧》,美轮美奂的印度舞《天竺少女》、傣族独舞《彩云之南》、精彩不断的佤族舞《木鼓与葫芦丝》等20多个优秀的文艺节目为南华开启了浓烈的野生菌文化节氛围。随后的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文艺演出不断创新,节目精彩纷呈。如:第四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上表演的《金鼓震南华》把南华热烈、肃穆、“九府通衢”、威震一方的气氛挥洒得淋漓尽致,彝族舞蹈《狂欢菌宴舞》、多民族舞蹈《多彩的云南》以及第五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上开场大型歌舞《欢庆南华美食节 》等节目都展示着南华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多元的民族文化、南华人民民族团结和谐安康和喜庆的热烈场面。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15.jpgpjh19.jpg

新交易中心现场

“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文化氛围浓重,文艺演出独具特色,第十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上的本土彝族歌舞《芦笙欢歌》《美食飘香——跳菜》以及从南华大山里走出去的优秀青年歌手者建周的《阳光路上》《月光下的走婚路》《家乡的红火塘》等节目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第12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上以“美丽南华·野菌飘香”为主题的文艺节目,特别是演员冒雨为观众带来激情洋溢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16.jpg

高速公路、高铁从新交易中心南侧的“菌王山”下穿境而过

每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必不可少的“野生菌菌王选拔赛”也是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期间的一道靓丽风景。每当这时,这些从来自南华大山间的435(其中81种药用菌)种野生食用菌品种中精挑遴选出来的野生菌王纷纷登场亮相,各显神通,它们吸引了省、州、县多家媒体的关注,所有来宾、客商、观众的目光都聚焦这一刻。10余种名贵、优良的野生菌品种:松茸、松露、牛肝菌、羊肚菌、虎掌菌、香根菌、杉老苞、刷把菌、云芝菌、灵芝菌、干巴菌、鸡枞、红葱菌、白葱菌等,在菌农们的悉心呵护下手捧或合力抬上竞赛的舞台。他们分别以体积、重量、品质、色泽度、新鲜度、完整度等赢得专家、评委的赞誉,在进行综合评判后,在现场公证人员的监督下经评委投票,最终以分值高低评选出10种野生菌菌王,并对菌王获得者颁发奖牌和奖金。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17.jpg

新交易中心西南侧是高速公路南华出入口

节日期间的野生菌美食烹饪大赛是向外界展示南华县名优特色菜肴的一朵绚丽奇葩,也是推动南华县烹饪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南华县的美食菜肴属滇菜系列,美味佳肴远近闻名,特别是举办野生菌美食文化节以来,以野生菌美食为特征的南华餐饮业迅速崛起,味美色香的生态美食传遍各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首届野生菌美食烹饪大赛就是在首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期间应运而生的一项重大赛事。在这项活动中,南华县有幸邀请到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烹饪协会、云南省烹饪协会、云南省餐饮美食行业协会等专家、学者给大赛作评委及餐饮美食行业的管理作指导。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18.jpg

高速公路入南华主城区

通过赛事,南华县内餐饮业主纷纷推出了自家看店的特色名菜,特别是以松茸、松露、羊肚菌、鸡油菌“四大名菌”为主的一系列菌类美食以及野菜、核桃等绿色食品烹饪技术的开发,为南华县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云南省烹饪协会、楚雄州旅游局、南华县人民政府主编的《南华美食荟萃》一书中收录的野生菌食用菜肴就有63种、彝族菜肴有36种、南华风味其他菜肴有45种,加起来是144道风味美食,它们集中了南华菜肴的野、鲜、香、美等浓郁特点,用料、制作方法详实,记录了南华县历届野生菌美食烹饪大赛的真实倩影,为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见证,为南华美食菜肴汇入滇菜大系列注入新的源流。因此,“食野生菌在南华,吃生态美食在南华”的美名得以远播。使“中国野生菌美食县”的称号得以名副其实,南华的餐饮名店、旅游业等各项事业得以在有形管理提升的同时注入策划营销和文化管理理念,一个野生菌魅力王国在滇中腹地这片勃勃生机的热土上卓然壮大,声名远扬。  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20.jpg

新交易中心2楼

在这个节日里,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展、民族服饰展、民族民间乐器展、生产生活用具实物展、野生菌样品展都是美食文化节的艺术圣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这里,游客或者观众可以心无旁骛地漫步走进南华的艺术长廊,去观赏南华县最优秀、最具代表性书画、书法、摄影、根艺作品、民族刺绣、民间工艺品。有的沉浸在各体书风的恬淡洒脱、赏心悦目与枯湿润淡的笔情墨趣中,有的停留在色彩斑斓的绘画视觉冲击中,有的徘徊在根艺作品的简约与妙趣天成的意境中,有的驻足在色彩艳丽、图案丰富的民族刺绣的剪影中,有的畅翔在传递着民族文化底蕴的乐器洋流中,有的俯身仔细观注着玻璃柜里梦寐以求的名优特菌,有的驻足品读着这些带有岁月痕迹与生产生活的实物,体察着这一方人民、这一方水土共同构筑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21.jpg

新交易中心

每当这个节日,龙泉广场上的堆堆篝火熊熊燃烧,南华各族人民激情四溢,自发的民众怀抱着月琴、弹拨着三弦、口吹着竹笛,肩并着肩、手牵着手围成了大大小小的一层又一层圆圈,或跳起欢快的左脚舞,或踏歌悠扬舒缓的马街坡,或舞动整齐奔放的兔街三十六步全翻,十八步半翻,“阿哥跳烂千层底,阿妹跳破绣花鞋”,整个歌舞的海洋把南华的民族风情演绎得惟妙惟肖。老人们眼中焕发出熠熠光彩,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手舞足蹈,渲染了美食文化节节日喜庆热烈的气氛。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22.jpg

买菌子克

广场西半角盛开的朵朵鸡枞伞为节日的夜色更添一份浪漫与悠闲,伞下一桌桌放松、休闲、聚会的友人们品着啤酒、美食,或闲话家常,或共叙友情,或洽谈商务,或避暑纳凉,或观赏节日美景,带动了盛夏南华最集中的消费经济链,促进了南华的经济增长。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23.jpgpjh24.jpg

昔日交易市场

在南华县城东南边的菌王山上,浓绿的森林中,冒出七朵金黄色的硕大的“野生菌”,这是“野生菌王国”南华最具特色的一个象征。是南华县委、县人民政府打造的融入野生菌文化元素的“野生菌乐园”,是人们休闲锻炼的好去处。登上菌王山顶,青翠欲滴的森林,清新的空气,置身于这天然氧吧间,使人心旷神怡,俯瞰、眺望南华县城一切尽在视野之中。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昔日交易市场

美食文化节的“千人环城赛跑”“大众广播操”等体育活动体现的是全民健身的热潮,“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 “酒歌大赛”等文化活动呈现的是南华各族人民民族团结、热爱生活、激情奋进、共谋发展的情怀。由出发地龙泉广场奋力奔向菌王山顶峰目的地的健儿们,你追我赶的千人阵容正是南华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的真实写照,承载着自己对社会事业的责任、毅力、担当。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27.jpgpjh28.jpg

昔日交易市场

凭着自己对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厚土的热爱,靠着自己对乡土文化的眷眷情怀,节日里,人们身着自制艳丽的民族服装,口吹竹笛、怀抱月琴、弹拨三弦等,以齐整的舞步汇聚美食节的文化舞台,他们或以清亮、高亢、悦耳的民族民间调子穿透节日的夜空,或以妙趣横生、环环相扣、舒展自如的对调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敏捷的才思;配着欢快、诙谐、幽默的舞蹈,或歌颂民族团结、自然和谐、祖先功德,或祈求人丁兴旺、家畜平安、生产丰收,或诉说人间情理、幸福吉祥等等。把南华境内各民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表现得生动而富有观赏性。“走是要走了,舍是舍不得”,这就是南华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地域风貌、节日盛景给人留下的依依不舍的情愫。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昔日交易市场

“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从办节理念、办节规模、办节方式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办节理念不断创新,秉承“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宗旨,进一步推动资源、文化、产业的有效结合;节会平台得到提升,由过去自己办节,提升为由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供销社主办的省级节会;市场运作取得成效,办节过程中,积极尝试市场化运作的办节模式,改变传统单一由政府大包大揽,耗资耗力的办节模式,筹集办节经费,采取商业化运作承办各项节庆活动,最大限度地使政府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得到舒缓。随着南华“野生菌王国”的声名鹊起,一年一度的“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已经成为深受群众喜爱,客商欢迎的盛大节日。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31.jpg

昔日交易市场

远古的古道文明和野生菌美食文化节体现了南华开放包容的品质,散发的是南华人文的恒久魅力。为野生菌和美食办节,至2023年,南华县已连续成功举办20届。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32.jpg

采蘑菇的小姑娘

pjh33.jpg

上山拾菌的小姐姐

pjh34.jpg

鸡枞出了

南华县野生食用菌占全国约1000种的35.4%,占全省约900种的39.3%。在全县近250万亩林地中,均生长有不同种类的野生菌,资源年蕴藏储量超过1.5万吨,是天然的野生菌资源物种基因库,松茸、松露、羊肚菌、鸡油菌“四大名菌”和“中国十大名菌”在南华县均有分布。在野生菌产业的支撑下,南华县享有“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野生菌之乡”“中国野生菌美食县”“松茸之乡”等荣誉称号。“南华松茸”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1年,南华县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野生菌产业示范县。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35.jpg

2021年3月14日,菌物学家、浙江省农业微生物资源应用研究院院长韩省华教授(中)到南华考察调研野生菌产业发展

pjh36.jpg

2021年3月14日,来自上海的集策划、编剧、导演于一身,专注于用舞台和影视作品“讲好中国故事”的范凡编导(左2)到南华考察、关注野生菌产业发展

2023年,全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1.22万吨、交易额15.513亿元,实现综合产值61.7亿元。2024年野生菌上市交易至7月,集散交易量4553.95吨、交易额5.366亿元,预计全年野生菌集散交易量可达1.3万吨、交易额可突破17亿元。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37.jpg

2021年3月14日,南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中)等与到南华考察调研、关注野生菌产业发展的韩省华教授(右2)范凡编导(左3)等合影

pjh38.jpg

韩省华教授在南华考察调研现场

pjh39.jpg

韩省华教授(右1)与范凡编导(左2)利用野生菌产业发展考察调研空隙在南华鹦鹉山公园“龙川轩”参观“郑和故里碑”

回眸“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熠熠生辉,创新卓越。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40.jpg

2004年“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期间,南华本土作家与韩省华教授在一起

pjh41.jpg

本文作者普金华与韩省华教授(左)合影

举目眺望,南华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山林原野苍翠如茵的乡村,欣欣向荣的社会事业,朝气蓬勃的全县各族人民正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引领下迈着矫健的步伐,迎着朝阳,克难奋进,激情满怀地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fd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h42.jpg

2015年8月,在“第12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

pjh43.jpg

公安机关为“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保驾护航

pjh44.jpg

南华县以野生菌元素命名的由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菌乡银发”志愿服务团成员进社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pjh45.jpg

南华县雨露乡农家制作的野菌辣糟

pjh46.jpg

好大的野生菌——这是本文作者在2011年8月“中国•南华第八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开幕式现场(开幕式在晚间进行)拍下的画面。该野生菌菌名为“马屁泡”,直径28公分,高18公分,重量1.7公斤。这种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但一般只有马铃薯那么大,像这么大的很罕见。

注:“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其中有一年由于特殊原因未举办,所以2003年至2023年共举办了20届,2024年是第21届。

作者简介:普金华,男,汉族,1962年1月生,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红土坡镇大旭宇村委会大凹子村民小组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及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大学文化。1978年2月入伍, 1981年10月入党。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乡武装部副部长、部长,县人民武装部(正团级)政工科副营职干事、军事科副营职参谋、政工科科长,部党委委员,县国防教育委员会成员,县国防动员委员会成员,县人民武装委员会成员等职,中校军衔。2000年9月转业到南华县公安局工作。先后任南华县公安局政工办主任、县公安局副处级职级(副处级侦查员)、县警察协会秘书长,县公安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人民警察四级高级警长、一级警督警衔。勤于笔耕,有6000余篇(幅)作品被《人民日报》《半月谈》《解放军报》《人民文摘》《博览群书》《战旗报》《云南日报》《边疆文学·百家》《云南警察文学》《楚雄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及文学刊物刊(播)。先后参与完成楚雄州公安局编写的楚雄公安文化系列丛书《文耀彝警》(一部四卷)撰写编辑工作;参与南华县编辑出版的云南省军事志丛书《南华县军事志》和《从高原湖走向世界海》《南华县文史资料选辑——纪念对越自卫还击战胜利40周年专辑》等10余部书籍的撰写和编辑工作。与人合作著有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双十”工程丛书《咪依噜风情谷——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小岔河村》一书及个人著有中国乡愁文化书系·南华:《雨露灯语·雨露》一书。有作品入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中华名言词典》《中华名人格言》和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的《警察制度改革与发展研究》等多部书籍。作品《啊,马樱花》获楚雄州第二届“马樱花文艺创作奖”;《“拿鱼”的记忆》获楚雄州第五届“马樱花文艺创作奖”二等奖。1982年、1999年、2004年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二次军功,一次警功),110余次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2020年12月从南华县公安局退休。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南华县“菌乡银发”志愿服务团副团长、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队长、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队员及助力产业项目招商工作志愿服务队队员。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