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按照中共南华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对南华县“五老”(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宣讲团成员的具体安排,我被分配在龙川镇西云社区党总支党员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会上进行宣讲。
同志们:
今天到这里来,与大家一起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深化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认识。我今天宣讲的题目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全会概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后补中央委员165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部分党的二十大代表中的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决定》起草是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全程擘画、组织调研、精心指导、把脉定向,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决定》共分15个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
《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
二、重大意义
(一)历史主动的体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展现了党对国家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积极应对时代挑战的坚定决心。
(二)现代化的动力源泉。改革开发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我国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刻的背景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三)应对挑战的关键举措。面对国内外形式的复杂性、艰巨性、敏感性,进一步深化改革是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的有力武器,能够为我国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四)以更大的力度攻坚克难。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象征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也表明中国决心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具体的改革攻坚克难,推动国家的全面发展和对外开放。从中不难看到,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坚定信仰。在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下,它将意味着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可以预期的是,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政策引导,中国将在经济、社会和法治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就,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重大原则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六条重大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政治方向稳步推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凝聚起强大的改革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一是全方位领导。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其覆盖的广泛性上,即全方位领导。这就意味着党的领导不仅限于某一领域或某一层面,而是覆盖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工作等,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种全方位领导确保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二是全领域领导。党的领导不仅体现在覆盖的广泛性上,还体现在其深入各个领域的深度上。全领域领导意味着党的领导要深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确保各个领域的工作都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这种全领域领导有助于形成全党全国一盘棋的局面,确保各项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三是全过程领导。党的领导不仅体现在覆盖的广泛性和深入各个领域的深度上,还体现在其贯穿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上。全过程领导意味着党的领导要贯穿于党和国家机构履行职责的全过程,从决策、执行到监督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党的领导。这种过程领导确保了党和国家事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了工作中的脱节和失误。四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相统一。党的全面领导还体现在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相统一上。政治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根本,主要体现在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确保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思想领导是党的领导的灵魂,主要体现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上,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组织领导是党的领导的保证,主要体现在新时代坚持党的政治路线,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上,确保各级组织和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综上所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原则。这一内涵包括全方位领导、全领域领导、全过程领导以及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相统一。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成功之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让人民群众不断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民心;始终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三)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改革的本质要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守正建设要守好规律之正道、科学之正理、制度之正规、信念之正义;创新就是要在新的起点上创好理论之新、实践之新、制度之新、文化之新。进一步深化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既要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又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强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遵循和指引。守正就是要恪守正道,坚守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创新就是要以一往无前的胆魄和勇气变革现实、扫除障碍,沿着历史前进的逻辑前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是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成果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改革的保障要求。守正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要成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伟大事业就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四)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越来越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建设既可以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又可以进一步激发改革的动力。进入新发展阶段,制度创新的作用更加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日臻完善,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就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五)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六)坚持系统观念。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不仅具有世界观性质,而且具有突出的方法论性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统观念是以系统的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所谓系统的观点,即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因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万事万物都是作为系统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因此,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二)改革的原则与目标。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社会保障。
(三)改革的具体部署。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会有一系列举措,比如进一步深化市场机制、推动产业升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等,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虽然具体措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特点有所不同,但总体方面是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五)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改善民生。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包括推进教育改革、完善就业政策、加强社会保障、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善住房保障等,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例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方面,强调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方面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六)对改革的高度评价与关键时期的认识。全会高度评价进入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的前景。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人民群众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五、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精神防治腐败
(一)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擘画改革蓝图,强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作出重大部署。这是新征程上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大举措。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决定》精神上来,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持续发力纵深推进。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为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了坚强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反腐败斗争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深刻指出“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任务依然坚巨”,强调“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这是我们党从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作出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根本指导作用。新时代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服务高质量发展,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从源头着力、向治本深化,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清淤除障、保驾护航。
六、对全党的要求
全会指出,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总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中国的进一步深化全面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对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和贯彻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同志们,按照我的学习理解,今天我宣讲的就这些,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24年10月10日)
作者:普金华,男,1962年1月生,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红土坡镇大旭宇村委会大凹子村民小组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及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大学文化。1978年2月入伍, 1981年10月入党。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乡武装部副部长、部长,县人民武装部(正团级)政工科副营职干事、军事科副营职参谋、政工科科长,部党委委员,县国防教育委员会成员,县国防动员委员会成员,县人民武装委员会成员等职,中校军衔。2000年9月转业到南华县公安局工作。先后任南华县公安局政工办主任、县公安局副处级职级(副处级侦查员)、县警察协会秘书长,县公安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人民警察四级高级警长、一级警督警衔。勤于笔耕,有6000余篇(幅)作品被《人民日报》《半月谈》《解放军报》《人民文摘》《博览群书》《战旗报》《云南日报》《边疆文学·百家》《云南警察文学》《楚雄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及文学刊物刊(播)。先后参与完成楚雄州公安局编写的楚雄公安文化系列丛书《文耀彝警》(一部四卷)撰写编辑工作;参与南华县编辑出版的云南省军事志丛书《南华县军事志》和《从高原湖走向世界海》《南华县文史资料选辑——纪念对越自卫还击战胜利40周年专辑》等10余部书籍的撰写和编辑工作。与人合作著有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双十”工程丛书《咪依噜风情谷—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小岔河村》一书及个人著有中国乡愁文化书系·南华《雨露灯语·雨露》一书。有作品入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全国政工论文选集---政工之歌》《中国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选编》《中华名言词典》《中华名人格言》和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的《警察制度改革与发展研究》等多部书籍。1982年、1999年、2004年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二次军功,一次警功),110余次(含写作)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2020年12月从南华县公安局退休。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南华县“菌乡银发”志愿服务团副团长、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队长、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队员及助力产业项目招商工作志愿服务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