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有福:记忆“守望民间传承文化的实践者和开拓者”——巴莫尔哈
作者 师有福(红河州彝学学会) 2022-10-25
原出处:彝族人网

这篇回忆标题是取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孙自强于2005年7月6日为巴莫先生的著作《情洒凉山:巴莫尔哈个人作品专辑》序的名称。晚辈的我,由于情绪的金杖时时撬动着回忆的闸门,一段段与巴莫先生交往的过程像喷涌的泉水在心中迸发。作为一位痴情于彝族文化的人,1980年读大二时,就利用春节假开始自费调查毕摩文献,抄录《公书》《母书》《妥索戈嫫查(时态银河类)》三部文献。并按民族习惯带着米、酒和6斤重的大红公鸡,前去弥勒五山拜80多岁的刘先生学彝文。也许是个人爱好使然,血脉中流淌着自我民族文化的浓烈情感,让我对这位为彝族文化作出许多贡献的前辈,更加仰慕、更加怀念!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巴莫尔哈在凉山州彝学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讲话)

一、四合乡的坨坨肉

1987年9月中旬,红河州民委组织20多人的民族考察团,前往凉山、成都、重庆、贵阳、桂林、文山等地进行民族经济建设、民族文化抢救、双语文教学为主的考察学习活动。我负责考察记录、撰写考察报告。首场到达西昌火车站后,就被凉山州民委热情接到住宿地。次日上午在州民委会议室座谈交流,下午去西昌市四合乡,实地考察当地彝族生产生活。还安排文艺活动和联欢宴会。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合乡的活动由凉山州民委带队,副州长巴莫尔哈带上阿依参加。由于我负责考察组的材料,加上曾经在省城昆明3年的工作经历,主动交流成为我的一项学习优势。在走马观花式的考察和惜时如金的座谈交流中,巴莫那层次明晰、逻辑严谨、准确精炼的口头介绍使我折服。他代表凉山州政府介绍后,叫考察团成员随便提问。我抓紧时间提问了许多凉山彝族的情况。对我这个初识且来自中越边境的彝族,他耐心地一一给我介绍。对于他的询问,我也如实汇报。交谈过程中,他介绍给我认识了马学良的研究生阿依。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与阿依虽是第一次结识,但在谈到抢救彝族文化和读研究生方面的内容,似有说不完的话题。在我借调省民语委的1984年,也报考马学良的硕士研究生。当时,考生首先要提交材料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同意后才能正式报考。考生一般2~3人中录取1人。在准考证拿到手,临近考试20天左右,因上有三个老人要赡养,下有两个小孩待抚的情况下,决定放弃考研机会,并向马学良先生去了一封信。马先生的秘书范慧娟回复询问为什么放弃考试原因。因有这些追求经历,我羡慕阿依这种高学历的人才。交流谈论过后,为了对凉山彝包进一步认识研究,主动请阿依找两幅男女彝族服饰照给我作参考。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35年前的这两幅照片,至今还不知道名字)

晚宴在四合乡进行。凉山州民委领导祝酒词过后,主客互相回礼。这餐丰盛的宴会,荞粑粑拌蜂蜜,一碗一个大坨坨肉,凉山特产紫菜和精酿纯荞酒。这四样美食是第一次品尝到的。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次日她把照片拿给我。阿依的学识比我渊博,在讨论彝族家支、家族文化时,她说她们的老祖宗是水西阿哲家支那边迁过来的。最早定居凉山片区的彝族先民有古侯和曲涅两大支,慢慢融合发展,成就现在的规模。我也是弥勒阿哲人,阿哲大孝女在为父母哭灵送亡魂归祖时,终极地名涉及到夜郎国故地贝朵候和施宏伯嫫山。据说,贝朵候指威宁草海,施宏伯嫫山在今昭通和赫章范围的一座大山。第二天我们被安排去冕宁考察果基小叶丹与刘伯承结盟送红军的历史。第三天去了昭觉县。进入昭觉县城,正碰上赶集日。集市上的货物不多,地摊上能见到的大都是卖鸡和小猪,还有其它土特产和杂货。有的男人在街子路边空隙处就地蹲下,围城团圆状,你一口、我一口地用土陶碗轻松传递着能给人暖身的琼浆玉液。女人们则肩上挎着大篾箩,步下生风,忙上忙下。进入仲秋,昭觉县城东北方大山梁上,白雪皑皑;太阳偏西时,寒气随风袭来。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西昌行之前的1983年,我在云南民族学院参加民族干部培训班彝文规范专班学习。学习期间,云南民族学院民语系书记杨景峰、省民语委张廷献、中央民族学院武自立老师,我们四人讨论起草关于在云南民族学院办彝文班的请示报告,报告由全班六大方言区的同学签名,直接交省委办公厅转普朝拄书记。一个星期后就接到省委书记的批复。按照批复,又向民族学院李力院长汇报。之后,李院长向教育厅衔接后列入当年秋季招生计划。由于没有教材和师资,教材联系凉山师专和西南民族学院解决,教师从西昌师专借调米伍乍等人。我和凉山来的米老师相处融洽,有这样的经历,与阿依的话题就显得更投入。文化认同感方面,心有灵犀。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难以忘却的第一次西昌之行,巴莫尔哈的务实自信、宽仁厚爱的性格,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灵深处,成了我为人处事的楷模。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十月太阳历研讨会的难忘印象

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学术研讨会暨《张冲传》《中国彝族通史纲要》首发式,于1993年11月在弥勒举行。这是全国彝学最隆重、主题最集中的一次盛会。会后,楚雄州政府筹划建设“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99昆明世博会期间对外开放。时间已跨过近30年,时光荏苒,曲折过程可以详述。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5年~至1990年期间,彝族历法的学术争议热火朝天。1988年有记者来找我,把我翻译的黄文彩光绪年间抄本十月历文献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1989年年底,云南天文台太阳室李维宝和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陈久金,专程到建水找我。我们又带着翻译稿件,去弥勒五山请杨家福毕摩核对。其间,他们建议我筹划组织全国性的会议,专门讨论彝族十月历。1990年,我带弥勒县政府一位领导去参加在石林召开的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族古籍协作会,并向参会的领导李桂英、赵廷光、马立三提议,在十月太阳历文献发现地弥勒召开全国性会议事宜,得到首肯。经过若干次联络、汇报、请示后,会议最终召开,形成历法界、彝学界8省市区队伍在弥勒集中研讨的盛会。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月份在蒙自召开的筹备会议上,红河州委一位副书记口头说,他想办法筹集10万元,叫我按补助10万元的标准与承办方弥勒协商。会议报到前7/8天的一个上午,我参加弥勒县委常委会,专门讨论会议报到接待等事项,详细落实各组分工任务。常委会议期间,县委办的同志喊我去接州委副书记的电话。电话中,副书记说由于财政困难,只能补助3万元。叫我转达给弥勒县的领导,建议时间该压缩就压缩,人员尽量减少。 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转身回到会议室,县委书记马廷龙问我,州委副书记安排了什么任务?我把原话在会议上转达后,在参会人员严肃的表情面前,气氛静默了十多秒。常委会讨论具体内容之前,我根据第二次函件回执情况,汇报了来宾人员规模,行政部级、厅级、处级和正教授、副教授,及主办、承办、协办方领导和参会单位,并明确州上出资10万元。我处于被动尴尬境地。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书记环顾四周,脸色绷得有点紧,用双眼扫视着与会人员说:州上的有些领导看不起我们弥勒人。然后用下达命令式的口气决定:小师你下去通知,能来多少就来多少,费用由我们弥勒来承担!散会后折到县民委,我起草安排民委王兴德主任向来宾参会单位领导发传真,阐明会议困难。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会议报到前4天,查看会议传真回执情况,中央民族学院没有人回执参加。我联系巴莫阿依,一定要下来参会。她说学校不安排就没办法离开,且参加没有列入计划的会议,往返机票不能处理。我答复她,北京到昆明的来往机票由会务组解决。她赶来参加了,但只给会务组承担北京到昆明的单边机票费。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会议报到时,玉溪旅游局局长李树华带1万元会务费,楚雄州民委出5千元、凉山州交3千元。各地也带来部分会务费。会议期间的酒由贵州六盘水等地提供。会议报到昆明中转联络任务,彝学界由云南省彝学会会长马立三负责,天文学界由云南天文台李维宝负责。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会报到时,四川由凉山州州委书记施嘉明带队,贵州由省人大副主任禄文斌带队,楚雄由州民委主任张怀德率领。省部级领导来了4/5个人,厅级40多人。加上承办单位和工作人员,开幕式有1000多人参加。其中来宾代表460多人。学术大会由云南天文台副台长丁有济和我主持,大会主题发言的人有卢央、李维宝、杨政权。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天玺在闭幕式上作指导性讲话。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巴莫尔哈代表四川在开幕式大会上发言(见附录)。他的发言稿,对彝族十月历的基本观点代表了大多数参会人的想法,这篇文稿被我录入《红河彝学二十年》,2009年公开出版。会议报到第一天下午欢迎宴会,晚上在弥勒大礼堂举行文艺晚会。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天晚上分组进行交谊舞,我参加四川组。舞会上,随着大厅内音乐的节奏,巴莫带上爱人翩翩起舞,成为舞厅内最吸引观众眼球的明星。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巍山祭祖节上的多次交流

巍宝山土主庙建筑扩修工程,大理州彝学会和彝族领导从抢救文化遗产的角度,谋划比较早。2000年,大理州委领导颜绍学等人来建水,向我们提出扩建该项目的设想,并想通过我直接与州委的彝族领导联系。因为该建筑属于传统信仰文化,按有关规定要自筹自建。但从历史视域来讲,作为南诏第一代开国君主,对中华民族统一稳定作出巨大贡献。民族归属方面来说,又是彝族先民。如果本民族不主动作为就缺乏文化自觉性。经过互动讨论,建议以社会组织彝学会的名义倡议四省区共同出力,并由云南省彝学会出面。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2010 年 3 月,巴莫尔哈参加巍山祭祖大典时宣读“祭文”

谈到经费方面,我说红河州彝学学会可以想办法协调部分资金,但要求颜副书记参加红河州彝学学会2021年在屏边召开的年会。之后,我按大理彝学会提出的想法向红河州的彝族领导汇报。2021年,红河州彝学年会在屏边报到的第一天晚餐,我把颜副书记和红河州彝族领导安排在一起。首先,介绍颜副书给大家认识,并说明来意。颜副书记也简要介绍情况后,州委常委、州委杨秘书长当着财政局长的面,向州委施副书记建议,以建设共享文化的角度首先支持5万元启动金。大家认为这个办法好。当场定下来后,成为该建筑扩修工程第一笔资金。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项目启动后,大理州的同志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了玉溪、楚雄等地大力支持。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仁人志士踊跃集资赞助,工程在大理州领导和巍山县委、县政府及县彝学会辛苦努力下建成。现在,这个建筑文化已成为全国彝族祭祖圣地。各民族共同参与,每年定期举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交流交往的民间信仰文化平台。 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次隆重典礼仪式上,巴莫尔哈亲率凉山团队参加。之后,在祭祖节时,我与他多次交流。按照彝学学派诞生以来彝学发展面临的任务,建议他出面写一篇关于全国彝学学科建设方面的指导性文章。据悉,他的这篇力作获得了凉山州委、州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忆难以忘却,闪光精彩片段叙述不完。巴莫带动规范的达体舞,成为滇川黔桂湘渝等地兄弟民族交流的舞蹈。耋耄之年主编的92万字《彝族毕摩人物志》,收录379位彝族毕摩材料。以人为本,抢救了彝族传统核心文化;以事为实据,弥补了中华彝学空白。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彝族毕摩人物志》部分编委会成员合影

2020年,我和蒙自彝学会的领导李增耀、陆锦花、李丽琼又踏入凉山这片圣土,去探究彝族服饰文化精粹。在与阿牛阿呷交流中,事先委托她把10多部红河彝学文丛转巴莫老前辈。因时间紧凑,西昌考察任务完成后到昭觉县停留一夜,旋即折返,未能与老人家会面,聆听教诲。遗憾之至,难以释怀。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附:巴莫尔哈在太阳历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热烈祝贺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学术研讨会胜利召开

巴莫尔哈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3年11月7日上午)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主席、副主席、各位专家、学者: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有幸应组委会的邀请,来红河州弥勒县已故张冲将军的故乡参加“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学术研讨会暨《张冲传》、《彝族史纲》首发式”,感到荣幸。在此,我们四川的同志对组委会表示诚挚的谢意,并祝愿研讨会和首发式胜利举行,圆满成功!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不是专家、学者,作为一位爱好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关注、支持民族文化、历史的发掘、整理、研究、发展繁荣的人,借这次机会,就十月太阳历的研讨发表点个人的想法和建议。不妥处,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居于第七位的民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彝族自己的历法”——“十月太阳历”的发现、整理与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史上都写下了辉煌的一页。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众所周知,历法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用来计算时间的尺度的。天文历法的产生,被视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1934年开始,中国西部科学院组织的考察团、西康李亦人、云南大学江应梁教授等先后进入凉山的雷波、马边、峨边、屏山、越西、冕宁、西昌、昭觉和甘孜的九龙等彝区进行社会调查时,记录下了彝族十月历的重要资料。后来的学者们包括刘尧汉、卢央、陈久金三位专家,都据此线索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后,发现它是彝族先民创造的一种独特而科学的古代历法。这种历法的特点是:每年为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以十二属相轮回纪日,一年五季,以土、铜、水、木、火代表(五行),每季两月,分为雌雄(阴阳),三十个属相周(360日)为一年,余下的五至六天作为“过年日”。它以太阳运动定冬夏,以北斗斗柄指向定寒暑;它一年各月的日数整齐、季节准确,其科学性优于现行公历。据专家、学者的研究,“十月太阳历”源自远古伏羲时代,与虎图腾密切相关,它曾是夏代使用的历法。据此,可以把中国文明追溯到埃及、巴比伦、印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其意义更殊于一般。在习用阴阳历的中国,在彝族中发现湮没数千年、新奇而陌生的“十月太阳历”,不仅在科学技术上有探赜索隐、兴微继绝之功,而且还以其丰富、深刻而科学的内涵令人茅塞顿开。以十月太阳历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五方星、阴阳五行等一套天文学理论,道场星图和以动物命名的二十八宿,也表明了彝族具有独立的星座知识和观测系统。由此开辟了天文史中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即可以十月太阳历为基础,研究、探讨“阴阳”、“五行”、“八卦”这些中国文化中渗透最广、最具特色的科学与哲学观念,这无疑是中国科学技术与哲学史研究的一大突破,并且为我们认识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证据。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此,彝族十月太阳历被誉为“中国文明的源头”、“是解开古文明之谜的一把钥匙”,它“弥补了中国文化锦绣之衣的不足,在人们冷落的领域,理丝缀珠,编织出了耀人眼目的锦缎”,甚至称之为“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新坐标”。这都是汉族学者对彝族十月太阳历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彝族人民的赞扬和鼓励。我们为此而感到自豪和骄傲!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文化历史的研究中,云南的同志走到了最前面,其研究成果犹如石破天惊,令人耳目一新,已引起中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由此追溯到了当代国内外某些新学说的渊源。连日本天皇宇佐神宫的祭司马场纪美史先生得知彝族至少在四千年前就使用太阳历后,也专程来楚雄向刘尧汉同志、卢央同志交流研究成果,探讨日本神道与彝族古文化的关系,马场先生认为,彝族的北斗星崇拜与日本北辰崇拜有明显的历史渊源关系,日本祭神中的“插柴”仪式是由彝族祭祀中的“插树枝”以标志星座演变而来,彝族的“火把节”很可能就是日本的水无月祈求无病的“大祓”的由来……一些西方学者亦认为:彝族文化研究的进展为探索美洲古文明的起源也提供了切实的线索,他们认为美洲大陆的“印地安人实在几乎就是横渡重洋过来的中国人”,而长期以来因无法解释、而怀疑“玛亚文化”出自“天外来客”,也由于彝族太阳历的发现、向天坟的考证以及古彝文的研究找到了历史的渊源……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自豪的说:数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太阳历,在今天被发掘出来,重见光明,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这是我们当今六百五十多万彝族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这对于加强炎黄子孙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对于鼓舞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新的历史性腾飞而拼搏,无疑将产生长远的、积极的影响。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彝民族素有高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有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会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将在彝族的社会经济、宗教信仰、科学技术、哲学民俗等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再创辉煌,为繁荣祖国文化、弘扬彝族传统文化,为振奋彝民族精神再建殊勋。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毛泽东同志亲自制定的、行之有效的“双百”方针,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应该屏除民族虚无主义和自暴自弃的不良情绪,在彝族文化史的各个领域中,深入地、多方位地进行艰苦卓越的研究工作。我建议,在开展彝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应该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继承与创新的问题。鲁迅先生说:“新的文化、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首先是继承,然后才有创新。科学就是开拓。开拓就是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科学,彝族的天文历史概莫能外。科学本身就永无止息地处在发展之中,研究工作尤应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和作出新的探索。我们决不能满足于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十月太阳历,就故步自封,而应义无返顾地“站在巨人肩上”,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十月太阳历,并从科技史研究入手,进而促进彝族传统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事业的发展。继承前人成就,又不能拘泥于前人的遗产。要学会“拿来主义”,学会“古为今用”。对待前人的遗产,通过分析、研究,该肯定的必须肯定;该弘扬的,必须发扬光大;对过时的、陈旧的观点,可以怀疑、可以剔除。这样,才是真正的继往开来,推陈出新,才能切切实实地再创辉煌。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我们应该具有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胆识和品质。真理是相对的。真理总是在同错误的意见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真理的出现,也往往有一个过程,并非一旦出现,就为世人所接受、所赞誉。过去确有少数同志怀疑十月太阳历,也有个别同志否定十月太阳历的客观存在。但这些都决不能动摇我们深入研究的决心,决不能中止我们对十月太阳历的进一步发掘、整理和研究的工作,也不可能因此就否定彝族十月太阳历存在的客观事实。有彝文古典籍、古文献,有实实在在的文物,有不同族别、不同国籍的学者们几十年实地调查研究的成果,何虑十月太阳历是有是无、孰是孰非?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学术研究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摆事实,讲道理,用调查研究的成果来作为最好的理证。汉族同胞中的绝大多数(特别是城市居民和职工),由于几十年来习惯使用“公历”,而对他们先辈创造、使用的“阴历”(农历),已不知晓或知之不多,年轻同志只记得“春节”、“中秋”等节日,但他们都决不会因此而否认“农历”有几千年的历史,更不会否定“农历”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应该勇于坚持真理,进一步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应该勇于修正错误,不断解决矛盾,创造和睦的、各自研究、各抒己见的学术环境和气氛,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随着我们对彝族文化的深入探讨,更加需要加强各民族的合作研究与打破学科界限。中国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断融合、渗透、互补,只有各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合作,才能做好各民族的文化历史研究,最终才能写好“中国文化”这部巨著。作为一个彝人,我由衷地感谢汉族大哥中诸如陈久金、刘志一等老专家对彝族文化研究所寄予的厚爱、所倾注的心血、所作出的建树;作为彝族同胞的刘尧汉先生、卢央先生在对彝族文化的执着探索中,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志向,那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过去,他们的密切合作,联合攻关,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将来各民族学者的合作研究必将再创辉煌。评论家在论析十月太阳历的研究成果时指出:“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研究兄弟民族的科学文化遗产,这在我国民族学的研究领域中还是个创举。”为了再创辉煌,我们不仅需要科技史、哲学史、医学史、天文学史、民族史、民族关系史等多种学科密切配合,还必须发挥社会学、人类学、未来学、宗教学、民俗学、语言学、文献学、地名学等学科的优势,让具有不同专长的学者互相配合,取长补短,进而开展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综合分析、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以此促使我们对彝族十月太阳历的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性进展。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是“鲜果”和“干果”互相配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发扬光大。刘尧汉先生说:“我指导青年的研究方法,是把从山野中采摘到的‘鲜果’与书斋中的‘干果’相配合,即用活史料给死史料注射新鲜血液,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研究历史有三重证据,一是文献,一是考古,一是民族调查。其中第三者尤为重要,也特别艰辛。要脚踏实地,从调查研究出发,才能获取新资料(活史料),进而再与书本和考古资料相结合,进行分析比较,使知识系统化,才能得出新观点,走出新路子。愿“鲜果”“干果”结合,实地调查、文献古籍考证和地下文物考古三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深入研究中再立新功。希望从事彝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彝族青年学者,虚心地向刘尧汉教授学习,继承和宏扬他的学术研究方法,在别人不能攻破的学术领域,作出新的贡献!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月太阳历的发掘与研究,引起了中外学者的热情关注;十月太阳历的深入研究,也必将受到中外学者的大力支持!我由衷地祝愿各民族的学者、专家,在对十月太阳历的进一步研究和论证工作中,探索出新的路子,拓展新的领域,取得新的成果。一句话:继往开来,再创辉煌!T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