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安叔叔过往人生二三事——巴莫尔哈逝世周年祭文
作者 马林英(ꎭꂵꀈꊙ) 2023-09-14
原出处:彝族人网

20230914220919.jpg

1993年,安叔叔(左2)、马拉嘎叔叔(右2)与巴莫阿依(左1)和马林英(右2)在北京“中华民族园”合影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2022年9月8日凌晨,与巴莫阿依微信确认安叔叔已故消息,又因疫情所困不能赶往西昌送别老人家,使我悲伤、痛苦的心情难以抑制!一边流着满脸泪水,一边哭泣抽搐着赶忙打开电脑,调出2010年3月22日采访安叔叔时的录音记录,再次聆听他老人家温和如慈父、婉言如仁母般声音的讲述……平复悲伤心情后,提笔写下简短彝汉双语祭文转发“彝族人网”,以表晚辈的哀思!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时祭文如下:“ꉂꇁꅉꌠꀒꋏꀿꃀꀞꃀꇓꉐꆹ,ꑞꋒꇁꄿꇓꈿꅈꊺꒆꌹꂷꉬ。ꋌꁍꆹꂓꅑꋍꏅꈨꌠꀞꃀꄣꋪꂶꌠꇕꂷꉬꑴꂸ,ꀿꆹꂓꅑꂒꉻꋦꌠꀞꃀꃄꆜꂶꌠꌹꂷꉬꑴꂸ!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ꆈꌠꋍꏅꀿꎔꂶꌠꀋ,ꆏꑴꌡꀃꑍꇈꉈꆏ,ꀅꌳꀅꌳꁍꐊꁧꅊꇈ!ꀿꐊꁧꅊꇈ!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尊敬的父辈安国忠叔叔,系越西县华阳村人,他是民国时期越西各族皆具声望的安连城(人称:安大老爷)之孙,又是建国之初彝族名人安金寿之子。一生给予彝族后辈如父亲般靠山的安叔叔,愿您随自己的祖辈和父辈去往先祖汇聚地!”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时光飞逝,转眼间安叔叔离开我们已经周年。我作为他的越西小老乡和彝族晚辈,有责任与义务讲述一些与他老人家有关,而又少有人知,或少有人述的彝族成年往事,以飨我们的后生。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采访记录安叔叔缘由

1982年1月1日,我大学毕业有幸成为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首届恢复高考后的两名大学生工作人员之一。上世纪末,我在四川省民委的主要工作,涉及跟随接待办、办公室、文卫体处、语文办和民族研究所的领导们,接待国家及各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导的生活安排、会议记录和民族研究等事务。所以,在同龄族人中有机会较早接触建国后第一代各省彝族领导、上层人士等。尤其,自1982年11月起,我到北京参与多届全国人代会、政协会和党代会的彝语同声传译工作,历年会上也有与前辈们接触的良机。缘此,为快速转换自己当时来自都市彝族生长环境和“不汉不彝”的身份,我开启了或多或少采访彝族前辈们的历程,让他们讲述彝族历史文化和个人家世及经历,以填充自己彝族身份的不足。没想到,这样的采访和聆听竟一发不可止地持续至今天,我亦成为六十多岁的老人却还依然乐此不疲!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众多彝族前辈被访谈者中,安叔叔自然成为我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一来咱们系越西为数不多、人身自由的独立白彝(ꌊꀋꁨꐎ或ꐎꉺꀣꋦꌠ)老乡;二来祖上同为民国时期越西县屈指可数、能供职县城内军营和衙门的同事。安叔叔的祖父安连城(ꀞꃀꄣꋪ),民国年间供职越西县衙门;我外祖父潘占云(ꐞꁁꏬꐎ),民国年间任24军越西吴晓东团连长职务。关于他俩的家世和入城谋职起因等,我已在2021年8月出版拙著《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百年发展述论》和2020年6月发表拙文《1913-1915凉山“拉库”起义及其社会变动》中有专门叙述;三因安叔叔与家父均系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培养的越西籍共青团干部。20世纪50年代初,凉山州最早的彝族团州委及团县委书记名单:团州委首任书记杨宗权,二任书记罗开文,首任副书记巴莫尔哈;越西团县委首任书记马占高;昭觉团县委首任书记孙子查保;甘洛团县委首任书记毛富开;喜德团县委首任书记孙自强;布拖团县委首任书记沙马木牛;普格团县委首任书记刘友生;美姑团县委首任书记阿西杰莫;雷波团县委首任书记沙马劳美;金阳团县委首任书记江峰;四因安叔叔的姑妈安德珍(ꀞꃀꀉꇤ,人称:安姑婆)是家母交往密切的挚友,……。凡此种种,我自八十年代起,分别录音采访了安姑婆、安叔叔和刘阿姨(安叔叔妻子)的口述记录。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安叔叔的家世及简历

凉山彝区北部,尤其越西一带受辛亥革命影响,于1913年2月-1915年12月,爆发以白彝推翻黑彝残酷统治的奴隶武装起义。因涉及起义地点、时间、人员及内容所致,史称“拉库起义”或“虎年起义”或“白彝起义”或“改汉运动”。受其影响,居住在县城外附近彝汉交界地带的彝族中青年佼佼者,因官方所需进入县城内军营和衙门就职,协助官方处理彝族事务。但他们基本仍把妻子儿女安顿在县城外,父系家族血缘的聚居村落,只是本人每日骑马至北城门或南城门[1]后,下马进入城内,再乘坐轿子至工作所在地。日渐,城内谋职的独立白彝,有的在城里置办房产或利用办公地,陆续接儿子们到县城进私塾培养;再后,甚至有北门外华阳村的安连城和南门外城郊村的李大同(ꀨꏂꁬꌺ),分别请汉族先生在自家彝村办起了私塾,陆续培养出不少沾亲带故的彝生,例如:我表哥潘文超曾讲述,其父潘学源(ꀜꆿꏂꁬ)——24军靖边司令部二团团长,幼年曾分别在安连城和李大同俩的私塾就学。后考入越西高等小学堂,再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二期步兵科学习。这些彝生,日后均成为中国共产党解放凉山和建设凉山的生力军,他们的子孙大多成为今日活跃在世界各地的知名彝人。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依据安叔叔口述,他们一家自高祖巴莫古曲(ꀞꃀꈬꐎ)起,到曾祖安阿斯(ꀞꃀꇓꐎ)、祖父安连城、父亲安金寿,至他本人参加工作离开越西止,已在越西县华阳村繁衍生息五代人。其间,祖父安连城娶妻四房:长房妻系越西木日家支女子,无子嗣;二房妻系原配妻的妹妹,育有一女;三房妻系越西博石家支女子,育有巴莫木呷和巴莫阿嘎二子;四房妻系西昌小庙村杰诺家支女子,育有巴莫木基、巴莫木乃(安金寿)、巴莫木机、巴莫木果和巴莫阿呷(安德珍)四子一女。安叔叔本人迎娶蒙古族刘玉兰阿姨为妻,夫妻俩育有一子三女:长女巴莫阿依(ꀞꃀꀊꑱ)、次女巴莫曲布嫫(ꀞꃀꐎꁬꃀ)、季女巴莫乌莎嫫(ꀞꃀꃴꌒꃀ)、儿子巴莫尔夫(ꀞꃀꇓꃚ)。以上所列安叔叔的长辈们,是彝族社会口耳传颂的名人;而他的子女们,则为主流社会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他们是越西家乡人民的榜样,更是彝族人民的骄傲!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50年3月,安叔叔与越西彝族青年李正辉、邓明富、刘自立等5人,离开家乡前往重庆西南团校学习。从此,拉开了他在雅安、昭觉、甘洛、北京、西昌等多地,从事彝区青年工作、基层工作、学习深造以及政府领导的七十多年生涯。难能可贵的是,不论他在什么性质部门工作,亦或担任大小领导职务,他总是殚精竭虑地将发掘、弘扬和传承彝族历史文化的责任放到要务。许多时候还放下身段,自掏腰包,带领家人、同事、亲友及后生,亲自身体力行与实践。他一生满情怀、寻方法、聚资源、有能力地为自己民族所做的一切,苍天有眼,族目共睹。在我看来,堪称凉山彝族社会前无古人、后难来者的楷模!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睹安叔叔助推彝族文化事业二三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但长期思想僵化和西凉合并新的彝汉矛盾,凉山依然少有领导干部触碰民族问题和倡导民族文化,更难有人身体力行。但安叔叔却超前地开启了日新月异推进、助力彝族文化事业方方面面的新纪元。记忆深刻的有: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2年一天,我在四川省民委工作不久,与委领导一同接待了安叔叔组织人员并担任团长的“凉山乌兰牧骑演唱团”途径成都,前往内蒙古参赛。次日晚,在位于成都市三洞桥的省民委招待所大礼堂,“凉山乌兰牧骑演唱团”进行了一场汇报演出。演出活动中,48岁时任西昌市市长、中共西昌市委书记的安叔叔身着彝族全装,与彝族歌手黑吉乌芝共同合唱了一曲彝语版、原滋原味的“阿惹妞”情歌。当晚,我对安叔叔的文艺才华有了新的、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很坚信,他所带领的彝族歌舞在北方民族地区首次表演,定能斩获不菲褒扬。果然,他们返回时,夺得奖杯不少。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4年“凉山彝族火把节”,在西昌市市长安叔叔的策划和主持下,一改曾经仅布拖和普格两县规模举办的历史,首次在西昌市中心体育广场,今西昌月城广场举办。这次“火把节”不仅倡导“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新思路,而且邀请参与开幕式的人员来自云贵桂及各县、各州/市机关单位,尤其要求州/市机关单位和附近乡镇表演团队必着彝族服装。我从成都回西昌,身着精美的彝族服装参与了父亲单位——凉山日报社团队入场表演。这是我活了25年以来,第一次体验人声鼎沸、人头攒动的滋味。尽管当天西昌全城的大街小巷全线堵塞,不能走动和通行,但可见所有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和开心、愉快的表情。依然成为当年西昌人民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7年,凉山州副州长安叔叔安排资金,由越西彝族工匠制作的彝族民居,带完整配套居住空间的一座彝式建筑房屋展品,托运到成都人民南路展览馆二楼,再由越西籍彝族画家马占禄和卢得福布置展出。我有幸被省民委选派前往担任解说员。长长的展期,我与马占禄哥哥和卢得福表哥因特殊工作每每相聚于展厅。我们三位越西老乡加亲戚每日身着彝族全装,围坐在火塘周围,有一种虽在汉地却仿佛身在越西老家亲人屋里的感觉。这是安叔叔超越前人,首次把咱们凉山彝族民居建筑,整体内外风格移置省会汉地的举措,这在当年的成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然,彝族民居建筑风格整体移置展示,并由彝族男女青年身着彝装,母语解说的实践、示范远不止此。1992年,安叔叔又组织遴选彝族工匠,并指导巴莫三姊妹设计、建造集圣扎、义诺和所地等几种类型规模大、式样齐的彝族民居——土木结构的碉楼建筑风格,整体落地在位于北京亚运村附近的“中华民族园”,向世界展示凉山传统彝族建筑、民族风情、歌舞表演、工艺制作和彝族美食,等等。解说员、工作人员和演职人员均来自会母语的凉山各县的彝族青年男女。那时节,我每到北京出差都会去民族园与同胞弟兄姊妹们欢聚、合影、联欢,或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共同畅跳“达体舞”。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可思议的是,2000年后安叔叔竟协助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贝克博物馆的大型彝族文化展览项目“Mountain Paterns ”(高山图式)的文物收集工作,并亲自安排彝族工匠按1:1的比例建造彝族民居,再使这座彝族民居飘洋过海地空运移置到美国华盛顿大学贝克博物馆展出。整个展览由巴莫曲布嫫和马尔子在现场,与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蒂文·郝瑞布展完成。展览时限原定半年,后因参观者络绎不绝、长盛不衰而延期至长达一年多之久。当年3月,我受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前往美国圣地亚哥出席“第52届亚洲年会‘妇女与发展论坛’”。会后,应邀到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与巴莫阿依、巴莫曲布嫫和马尔子团聚,并出席凉山彝族建筑及宗教文化展览活动,还聆听了巴莫曲布嫫在展览现场的学术讲座。亲眼目睹,自己民族的建筑民俗文化,每天吸引着许多美国人参观,让人倍感自豪和自信。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上仅仅叙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安叔叔把彝族文化向州外、省外和国外,一步步推动走出去的事例。至于我还知晓的他老人家,在凉山如何推进都市彝族殡葬制度改革,修建民族图书馆,筹建电视台、民族中学和策划、编创、创作、推广“达体舞”“阿诗且”等,影响深远,不胜枚举的事例,晚辈将于日后一一待叙。t6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3.9.8  成都双流舒居宅)

注释: [1] 越西独立白彝,主要居住于贴近北城门或南城门城外附近的彝族村庄,他们出入城内主要经由此二门。
作者:马林英(ꎭꂵꀈꊙ),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