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毕摩人物——阿施锦福
作者 巴莫尔哈 2025-05-18
原出处:《彝族毕摩人物志》

阿施锦福,汉名陈正忠, 生于1933年,卒于1992 年。祖籍云南, 系武僰后裔阿博阿底之朵堵阿大赫楚裔孙, 贵州省赫章县雉街乡联发村发姑组人, 发姑恒蒙家第8 代毕摩, 小学文化。25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014cb6961cbde4411c908a67813d04f_1694346740532171.jpg25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岁时因父母早逝, 陈正忠被迫停学,后经族中一位曾祖介绍去发过毕摩( 李氏)处读彝文经书, 反受国民党抓壮丁的影响而停学。但是,聪明好学的陈正忠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悄悄学习毕摩文化。白天要劳作, 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学习, 还积极主动去参加各种祭祀活动,借口是去帮忙,其实是去偷学仪式。就通过这样不懈努力, 他终于在18 岁时出师当毕摩, 继承了祖业。25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陈正忠毕摩一生先后为水城、赫章、威宁等地的李姓、王姓、张姓、文姓、龙姓、杨姓、周姓、朱姓人家做过大斋祭、中小型祭祀活动如祭祖祠堂、解冤、解孽、扫送、祭山、祭水、祭神树、祭雷神、祭火神、祭土地神、祭福禄神、祭日月神等。25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无以计数, 因为的毕摩功底深厚, 做事认真负责, 加上乐于帮助困家庭、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很时候是无偿服务,赢得无数人对他的尊重和喜欢。25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陈正忠毕摩有很好的彝汉文基础, 被相关部门邀请参加了彝文文献的整理工作和彝文教学工作,1980 年,被请参与审定《西南彝志》汉译本,1981年在本村民校教双语,被聘至赫章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办参加古籍整理工作, 其间收集整理、抄写、存档各类彝文典籍上百部。25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陈正忠毕摩留下的彝文经典有《奠酒经》《献茶经》《解冤经》《指路经》《通书》《占死经》《祭祖经》等, 但残缺严重。其名言有如下数则传世: “ 数余诺塔纣, 数果纳塔丑" ( 读书别读错, 写字手莫抖) ;“ 恒几讷赤诺, 娄革果地, 许尼撒尼。乌偶娄娄, 读麻地麻娄; 溢偶娄娄, 也麻博麻余; 书偶娄娄, 佐麻地麻能; 撮偶娄娄, 谱麻博麻斗, 嫫麻博麻约; 儒约礼谱觉, 谱觉诺热社; 讷约礼嫫奢, 嫫奢诺卡” ( 天下人间, 会动生命, 有血有气。凡禽鸟类, 无翅不飞; 凡江河湖海,无源而不流; 再说种子, 无蒂不生; 所有人类, 无父不生, 无母不长; 生子来孝父,主长寿; 养女来敬母, 主德高…) 遗留的对联有:“ 课保苦洪博娄娄, 洪卓吉禄依则则; 塔谷米儒吐娄娄, 恒几谱嫫社儒卓。” ( 年返添福明朗朗, 月转富贵喜洋洋; 苍天星斗闪亮亮, 大地儿女见识广。)25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彝族毕摩人物志》;文图来源:微信公众号-彝云。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