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乡文学】阿妈永不熄灭的火塘
作者 尔古阿木 2014-03-24
原出处:彝族人网
  火塘,火塘,别熄灭,熄灭了,阿妈会伤心的,如果阿妈伤心了,有谁来温暖咱们的家。
     ——题记
 
  在南高原的彝乡,北风呼啸,天色阴郁着,没有一点生气,无声无息中,冬天又来了。这个时候,我分外想念老家阿妈温暖的火塘。小时候,每到冬天,阿妈就会把火塘里的火烧的比往日要更猛烈些,尽大可能地温暖这个家,温暖自己心爱的男人和子女以及光临寒舍的过往来客,也好体现自己温柔、善良、贤惠。这个爱的屋檐下,时而烟雾满屋,时而通红通红的,寒冷被隔绝在外,既温暖了人的身子,也温热了人的心窝。
 
  在我们彝族农村的乡下,除了外出劳作不在家里外,只有家里有人,彝家火塘里的火是永不熄灭的,煮饭、取暖、烧水都靠它来完成。一到冬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生火取暖,火塘成了人们过冬迎春的主要依赖,火塘是彝族人活着的象征,火是彝人最初的崇尚和最终的归属。
 
  在大小凉山,火塘是每一户彝人家庭生活的中心,在凉山彝语里称为“呷库”。火塘塘口多呈圆形,也有六边形的,通常以打制精美的石料镶入地中,其上在嵌立三块锅庄石,彝语称为“呷尔”,标识着对英雄海毅迪古的纪念。火塘是神圣的,在彝人社会中不仅有着饮爨、取暖、照明、议事、会客、保存火种等实用功能,还有社会关系、家庭结构、性别角色、民间信仰、人伦秩序等社会文化的象征功能,乃至许多人生仪礼和宗教仪式都要围绕火塘方能进行。而发生在火塘边的“故事讲述”通常在日常生活和仪式语境中展开,贯穿在每一个人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中,承续着彝人的传统教育,构建着彝人的精神世界。
 
  火塘的样式有许多种,我们家由于兄妹多,请了师傅改造重装了一个大塘,形成直接为1米左右的圆形,周围是由石头做的刻有精美图案的S形锅庄,火塘里面猛烈燃烧着阿爸阿妈风雨无阻地从深山老林砍来的各种柴火,彝族有句格言说“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各种柴火聚在一起烧,噼噼啪啪声音响不停。”因柴火种类多,烧火时让人闻到一种十分惬意的清香味道,屋子里很快就热气缭绕,充满融融暖意。火炭快烧完了,母亲就添加入冬前早已准备好的树根、木头疙瘩,它们散发的腾腾热气儿,足以全家享用整个冬天。没事的时候,一家人都喜爱围坐在火炉边,烤上洋芋坨坨、红薯等,把手伸到火炉上,边烤着火,品尝“美食”,边聊着家常,讲着传说故事,其乐融融。
 
  白天父母出去干活的时候,我们“留守儿童”些就负责火塘上炖点东西,有时候是满满一锅腊肉芸豆汤,水一次性加足,之后不再添水,始终不加搅合,任它翻滚,小小细火慢慢炖,这样炖出的汤特别香浓甘美。晚上全家人围在火炉旁,一边烤火,一边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肉芸豆汤,顿感寒气全无,暖心又暖胃。那满嘴鲜香,让我至今回味留念。在那个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经济不那么发达的时期,经过母亲巧手的调制,一个冬天的餐桌都是汤香四溢,温馨而亲切。
 
  吃完晚饭,母亲总早早收拾干净餐具,专心地为我们捻羊毛线,为我们做擦尔瓦(彝族人身上披的披毡)。我们兄妹几人便在暖和的火炉边做作业,写完作业,我们都喜欢听爸爸讲故事,他讲到彝族英雄支格阿龙,智勇双全的惹底索夫、海毅迪古等故事时,因故事太精彩,我们常常忘记了冬的寒冷,许多故事如火焰般平凡的燃烧,温暖我们渡过了一个平凡而精彩的童年。欢声笑语中,父亲常会在火炉上放个铁架子,用它烤土豆、红薯、玉米馍馍、荞馍馍之类的,烤到两面黑呼呼的时候,刮掉外面烧黑了的部分,露出黄灿灿或雪白的肉体,蘸上自己做的加了花椒、蒜、还有彝族特有的佐料木姜子的海椒面,特好吃,再弄一点凉拌湿酸菜,味道相当的巴适,我们争着强着吃,有时候几个土豆、红薯或意外的一点烤肉,那阵阵香甜,让人口齿生香。
 
  火塘的光把我们的脸膛照映得红彤彤的,在这暖烘烘的烘烤中,白天的疲倦和寒冷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待我们上床睡觉后,细心的母亲总会将我们穿过的棉衣棉鞋放入火塘旁,第二天早晨,我们穿在身上,穿着脚上感觉特别的温暖和舒适。
 
  冰封雪锁的隆冬时节,早晨起来屋里特别的冷。这时母亲总是早于我们先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火塘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把我们的棉裤棉衣拿到火塘上烤热,再让我们起床穿衣。
 
  一个个清冷漫长的深冬,有火塘和母亲的爱相伴,不论外面怎么寒冷,心都是暖和的。如今,我离开了母亲,也远离了火塘,但火塘旁的冬天照亮了我的心灵,我的冬天也因此变得不再寒冷。
 
  阿妈永不熄灭的火塘,现在回想起来,记忆犹新,感觉就像在昨天,心里时而流过一阵暖流,时而勾起一片温馨,在色彩斑斓的人生记忆里有的是火塘边的那些美好时光的过往,于是我想到了孩提时我们的纯洁、幼稚、天真,以及山里人的磨难、忠贞和坚韧。
 
  (作者单位:甘洛县委宣传部)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措扎慕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