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助推云南文化形象传播
作者 ​胡谱忠 2021-01-03
原出处:​中国民族报

image.png

电影《阿诗玛》剧照 资料图片

《阿诗玛》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音乐歌舞故事片,由刘琼执导,杨丽坤、包斯尔主演。该片根据彝族撒尼人的同名民间叙事长诗改编,讲述了美丽的姑娘阿诗玛与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金钱权势,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a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诗玛》原本是云南彝族支系撒尼人在民间口口相传的叙事诗。1953年,云南省人民文工团组织的圭山工作组搜集到了20份《阿诗玛》的原始资料,后由作家公刘等人进行文字整理,并出版了汉文长诗《阿诗玛》。1964年,根据叙事长诗改编的电影《阿诗玛》问世,葛炎、刘琼承担剧本改编,罗宗贤、葛炎负责音乐创作,李广田任文学顾问。a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影片《阿诗玛》是我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它围绕一个传奇的爱情神话故事展开:在云南石林阿着底,聪明漂亮的姑娘阿诗玛深爱着英俊勇敢的小伙子阿黑。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贪恋阿诗玛的美貌,请媒人带着厚礼前来求婚,但被阿诗玛拒绝了。热布巴拉家趁阿黑外出放羊,抢走了阿诗玛。阿黑用智慧和勇敢救出了阿诗玛。两人返乡途中,热布巴拉家放出了山洞里的洪水,阿诗玛不幸被滔滔洪水吞没,化作石林的一尊石峰。阿黑与乡亲们一声声呼唤着阿诗玛,但只听见石林中传来阵阵回声。a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与同为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电影《刘三姐》一样,影片《阿诗玛》的故事也经历了时代性改编,主题和人物形象得以新的提炼。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阿诗玛,在改编过程中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符合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融入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流,从而达到对边疆人民进行文化动员的作用。正如影片编剧之一葛炎在谈到这部电影时曾说:“关键是通过这个故事表现撒尼人民热爱自由、敢于反抗黑暗势力的精神。”于是,影片中,抢婚的热布巴拉家与阿诗玛一家的矛盾成为全剧的主要矛盾,在不屈不挠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阿诗玛身上,集中反映出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性格和精神,阿黑哥营救阿诗玛的情节同样具有反抗压迫的象征意义。a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值得称道的是,电影《阿诗玛》融入了富有云南地域性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事项,展现了云南石林地区的美丽风光。如在电影中,火把节上的阿细跳月让人过目难忘,优美的民族音乐令人心旷神怡,独特的民俗风情给予观众极大的视觉冲击。美丽勇敢的阿诗玛也成为彝族形象的新代表, 最终成为云南极富盛名的文化象征符号。a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一部歌舞音乐片,歌曲在这部电影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大家都熟悉和喜爱的《长湖水,清又凉》《一朵鲜花鲜又鲜》《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阿诗玛你在哪里》等,都堪称经典之作,并广为传唱。尤其是《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这首歌,不仅欢快明亮,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同时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a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元素的视听画面,加上优美的爱情故事,极大地传播了云南的文化形象,也造就了涉民族题材电影中歌舞与爱情的叙事样板,形成了云南在大众视野中山水明丽、人物多情的形象。而这种形象主要是通过文艺作品来塑造的,这也是《阿诗玛》能在1979年公映后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a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然,近半个世纪之后,以我们现在文艺批评的眼光来看,电影《阿诗玛》也难免存在缺憾。比如,当叙事长诗中一系列故事元素保留下来,民间文化的混杂性就造成了电影在体现时代性方面的不足。影片中,阿诗玛被热布巴拉家抢走,阿黑得到消息后,日夜兼程赶到阿布巴拉家门口。在象征的意义上,接下来应该是人民群众反抗强权的激烈冲突。影片的叙事里,在这紧急关头,阿黑按照传统习俗与阿支赛歌三日,赛歌的内容从“何为天地”开始唱起,“阿黑越唱越精神,阿支越唱越没劲”。今天的一些电影评论者就认为,赛歌情节固然表现了以阿黑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但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电影对于劳动人民反抗精神的展现。不过,瑕不掩瑜,这些并不影响该部影片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ap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