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书法艺术研究的浩瀚星图中,彝文“韪书”长久以来如隐没的星辰。近日,由贵州出版集团、贵州民族出版社精心策划并组织古彝文书法研究专家王明贵、刘云、禄玉萍、王小丰精心撰述的《经典韪书萃选精评》五卷本的隆重出版,是韪书珍品集中精艳亮相,如一道强劲的学术探照光,首次系统性地照亮了古彝文书法的深邃宇宙。这套丛书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是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其学术和理论价值先期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首肯。这不仅是一套丛书,更是一场对“韪书”艺术本体与历史的考古式发掘与理论建构,其原创性、开拓性、系统性、理论性,拓展了传统书法艺术的研究空间,标志着该领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原创体系的破土而出:从散佚遗存到学科奠基
此前古彝文书法研究多依附于文献学或民族学,其艺术价值常被遮蔽。本丛书以“书法学”为本体,开创性地构建了独立而完备的研究体系。编撰者深入西南腹地,系统梳理了散落于滇、川、黔、桂等地,跨越不同材质(金石、木刻、铅字、纸本)与漫长历史维度的韪书遗珍。其原创性在于:首次确立“古彝文书法”即“韪书”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的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从图像采集、精品遴选、断代考证、风格分析到美学阐释的完整研究链条,为学科奠定了坚实基石。
二、多维开拓:材质、地域、理论的立体透视
《经典韪书萃选精评》丛书的五卷划分本身即是一场开拓性实践。
《金铭石刻卷》——聚焦金属铭文与摩崖石刻碑刻等,揭示彝文书法在金石载体上特有的雄浑刚健、凿刻意趣与空间张力,填补了早期彝文书法物质形态研究的空白。
《木刻铅版卷》——系统研究木刻经版与近代铅印文本,剖析工艺转换(刀刻到活字)对线条形态(从刀锋凌厉到规整匀称)与章法布局的深刻影响,是印刷史与书法史交叉研究的典范。
《纸书云南卷》《纸书四川卷》《纸书广西卷》——以地域为经纬,细致呈现了书写于传统绵纸(或构皮纸)上的墨迹风华。编撰者敏锐捕捉到不同地域文化生态(如凉山彝区的峻拔豪放、黔西北的方正刚健、滇南的稳重劲折)对书写风格、用笔习惯(如折笔如竹、顿挫如石)乃至审美取向的塑造作用,开创了地域书法比较研究的新范式。
三、理论建构:从现象描述到美学体系升华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察言可知意,知书好寻理,这套丛书最大贡献之一,在于其强大的理论创新与体系构建能力:
(一)术语体系构建。创造性地提炼出一整套适用于古彝文书法的核心术语(如对“主笔”“韪书”“绕”“飘”“正书体”“横书体”“竖书体”“左翻倒念”“章法节奏”的彝文化描述与艺术解析),在借鉴汉文书法理论体系的同时,竭力摆脱了套用汉字书法术语的窠臼。
(二)风格谱系梳理。基于大量一手图像与史料,首次清晰勾勒出古彝文书法的风格演变脉络如元代之前、明代、清代、近现代与地域流派如滇、川、黔分野,建立起历史与空间的双重坐标。
(三)美学原理阐释。深入挖掘韪书艺术与彝族宇宙观、自然崇拜(如对山、石、蕨、鹰等意象的笔意化表达)、仪式功能(毕摩经籍书写的神圣性)的内在联系,揭示其独特美学价值与文化密码,将研究提升至哲学与美学高度。
(四)跨学科融合。有机融合考古学、民族学、文字学、艺术史学方法,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综合性理论框架与方法论支撑。
四、系统性工程:文献、图像、评析的三维建构
作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精心萃选、分析、研究,丛书在每一卷均实现了——
一是珍本萃选。在全部公开出版的古彝文书写作品、和部分第一手调查研究获得的材料中,甄选最具艺术与历史价值的代表性书迹。
二是高清图像呈现。在保存原作韵味的同时,辅以精良的拍摄与印制,最大限度还原原作笔墨细节与物质感。
三精深评析。每件作品均配以严谨的断代、考释及基于书法本体的专业艺术评论(笔法、结构、章法、风格、源流),三者互为支撑,构建起立体化的认知场域,或则深入评析,或则画龙点睛,或则选字鉴赏,在系统中求精深。
五、重大贡献:填补空白,启迪未来
《经典韪书萃选精评》的学术贡献是开拓性的、里程碑式的,可圈可点,令人激赏称赞。
第一、填补学术空白。《经典韪书萃选精评》彻底改变了古彝文书法“有实践无研究”“有散论而无系统”的局面,填补了中国多民族书法史研究的重大空白。
第二、树立范式。《经典韪书萃选精评》依作品而作分析、从字体中寻主笔、循创作而谈观点,把字体分为正书体、横书体、竖书体等,其原创性理论框架、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多维度的开拓视角,为研究其他各种未经研究的语种的语言文字书法树立了标杆,拓展出新研究范式。
第三、推动传承。《经典韪书萃选精评》极大提升了古彝文书法的学术地位与文化能见度,坚持“左翻倒念”传统行款格式并批驳了其他错误行款格式等,为这一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当代活化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和理论指导。
第四、丰富中华书法版图。有力证明了中华书法艺术的多元一体格局,丰富了世界书写艺术宝库。
《经典韪书萃选精评》丛书不仅是古彝文书法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更是中国书法学乃至民族艺术研究领域的重大收获。它以其宏阔的视野、严谨的学风、开创的理论与精美的呈现,完成了一项堪称“文化基因解码”的壮举。对于书法研究者而言,它是一座亟待深入开采的学术富矿;对于文化传承而言,它是一盏照亮来路、指引未来的明灯。《经典韪书萃选精评》的出版,标志着古彝文书法研究进入了系统化、理论化的全新时代,开拓并重构了韪书即古彝文书法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其重大贡献必将载入学术史册。对此,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院院长曲木铁西教授在为该丛书撰写的序言也作出了总结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