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新时代视野下的彝语文翻译研究》后记
作者 ​余华 2020-09-22
原出处:彝族人网

时光如流水,生命又何尝不是!自不量力地涉足彝语文翻译研究领域的时间,转瞬已是10个年头。在这段如流的时间和生命里,没有抓住的太多,抓住的太少。于是乎,生命离厚实越加遥远起来,单薄的模样却越加清晰——包括这本因单薄而羞于挂齿的书。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2.jpg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2007年7月起,我从一名学生变成了一名彝语文翻译工作者。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2009年1月起,我不知天高地厚地涉足了彝语文翻译研究领域。当年,“第十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向全国征稿民族语文翻译学术论文。我试着写了一篇《论全国“两会”文件的汉彝翻译》的拙文进行投稿,这篇拙文有幸被主办方选中,并有幸在论文评奖中获得二等奖,同时在当年得到发表。这给了我继续在业余时间里进行彝语文翻译理论研究的勇气;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彝语文翻译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彝语文翻译实践,这样的情况又给了我继续研究该领域的机会和信心。这样,我就在工作空余时间里,不间断的进行彝语文翻译论文撰写,一写,十个春秋已飘然而过。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本书以这样一个模样出版,是我在尊重学术的态度下产生的一个“苛刻”想法的结果。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我曾经得到过出版一本个人作品集的机会。这本个人作品集可以把我发表的彝语文翻译研究论文、彝学研究论文以及其他作品汇集成册进行出版。撇开其他作品不说,仅就彝学研究论文和彝语文翻译研究论文来说,虽然彝学研究包括了彝语文翻译研究,但是彝语文翻译研究的学科独立性是明显的,如果把他们混结成本,总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于是,我秉着对学术的尊重态度和严谨态度,放弃了这次充满关心的难得机会。于是,这本书就像现在这样一个纯彝语文翻译研究的模样出版。虽然这的确是一本单薄的书,但是,它是对我在业余时间涉足彝语文翻译研究领域10年的一个总结,也占用了我本该陪伴家人或者游山玩水的一部分业余时间。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个人又不得不给予它一定的珍视。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1.jpg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书能够出版,首先要感谢我的领导、同事、朋友和家人,我在业余时间进行彝语文翻译研究时,在工作上、学术上和生活上一直受到他们的关心、帮助、支持和鼓励。没有他们这般博大无私的关爱与支持,这本纯彝语文翻译研究的书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出版。同时,我是在前辈、同行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彝语文翻译研究,书中引用了大量已有的观点和成果,没有他们的研究成果,此书无法完成。在此向他们表示真挚的谢忱!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次,我要感谢民族出版社于玉莲女士,玉莲老师从联系出版事宜到编辑出版,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关怀和指导。在我看来,她是一位专业精湛、兢兢业业、成绩斐然的出版人,更是一位积极阳光、充满正能量的姐姐!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再次,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项目和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的经费支持,没有这笔“及时雨”的经费,本书的出版也许是个遥遥无期。在此一并致谢!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一直因为获得养育、帮助、关心、支持、遇见等生命中的美好与缘分而内心充满感恩,也一直因为生长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和美妙的世界而心存庆幸。同时,也常常因为对此恩情无以回报而感到苦闷和自责。在这样一种境况下,无论生活怎样波动,我将会在这如流的生命时间里,永怀感恩、真诚和善念,付出辛劳和汗水。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最后,谨以此书,向养育、帮助、关心、支持过我的人致谢!他们的恩情于我历久弥深!向为彝语文翻译付出过和正在付出智慧、辛劳和汗水的前辈先贤及师友们致敬!他们为彝语文翻译事业的发展、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彝族与其他兄弟民族间的交融交流和共同繁荣发展付出了可敬的辛劳!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9年6月28日于北京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简介: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余华,男,彝族,1981年生,中共党员,历史学硕士研究生,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彝语文室副主任、副译审,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业务导师、四川广播电视台民族频率听评专家,四川省民俗学会、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长期从事党和国家重要文献、法律法规和重大会议的彝语文翻译工作;已发表彝语文翻译研究论文20余篇、彝学研究论文10余篇、诗歌50余首、译文30余篇;已出版独译译著10余本、合译译著10余本;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国家民委“青年业务标兵称号”获得者。sC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