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彝族支系他留人史诗《阿边捋阿术秋》构建的是他留人完整的“稻作文化”知识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民俗与农耕技术知识。本研究梳理云南彝族支系他留人史诗《阿边捋阿术秋》中的生态观与知识框架,以杨庭硕提出的本土知识的四大层次为主要依据,探讨他留人“稻作文化”这一特殊的地方知识汇总,分析他留社区的农耕民俗生活、农耕技术知识与史诗文本间的互文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他留人史诗以稻作文化为核心,依据“万物有灵”思维讲述了动物崇拜和祖先崇拜与稻作文化的关系,并构建起了“谷种的来历”“稻谷的生产”“粑粑的制作”三类稻作文化的知识框架;以农耕技术为中心,详细说明了他留人一套科学、严谨的稻作生产程序。由此,史诗《阿边捋阿术秋》得以实现“形而上的文化”与“形而下的技术”的一整套地方性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阿边捋阿术秋》;史诗;稻作文化;他留人
“地方性知识”是建立在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多元化基础上,关于人与生态之间互动、并构成代际文化传递过程的知识与信念,是与土著或少数民族(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并通过其世界观的实践活动形成的知识体系,主要服务于特定民族和地域社群,具有民族归属性和地缘性。因此,“地方性知识”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与之生存环境的有机结合,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人与自然的相关知识,具有民间地域性,强调知识形成的具体环境,呈现出知识系统的类型化、差异化特征,这也是前工业文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知识体系。
民间口头文学是“地方性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包括了地域的文化、习俗、信仰、审美等内容。民间口头文学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体现了地方社会的生产、生活关系和地方群体观念。关于民间口头文学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研究,侯文宜等认为民间传说作为“地方性知识”和民间记忆的载体,对地方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曾斌认为少数民族文学的认知功能和传播功能与“地方性知识”密切相关,两者在动态关联中进一步发展了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地方性知识”;郎雅娟以侗族歌谣分类为个案,探究了“地方性知识”生产的三个过程和地方传统提取中被重新阐释的过程。由此来看,学界多从动态的视角探讨现实世界中“地方性知识”与民间口头文学的发展问题,较少从静态的视角窥探民间口头文学文本中“地方性知识”与特定民族的关系。基于此,本研究梳理云南彝族支系他留人史诗《阿边捋阿术秋》中的生态观与知识框架,以杨庭硕提出的本土知识的四大层次为主要依据,探讨他留人“稻作文化”这一特殊的地方知识汇总,分析他留社区的农耕民俗生活、农耕技术知识与史诗文本间的互文性关系。
一、《阿边捋阿术秋》概述
《阿边捋阿术秋》是他留人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学之一,属他留人史诗作品《他留大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阿边捋阿术秋”是他留话音译,整句可译为“揉制粑粑的经文”,主要服务于丧葬仪式。
《阿边捋阿术秋》以“粑粑”的由来为线索,由铎系(祭师)通过母语以独特的韵律形式详细口述了他留人稻作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呈现出内容的丰富性、生产生活的适用性、明白易懂的通俗性、启蒙教化的知识性、精神思想的哲理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仅表现了他留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所思所想,也反映了他留人对生命和自然现象的朴素唯物观和原始辩证思想,是一套精巧完整的乡土知识体系。
目前搜集到的《阿边捋阿术秋》主要有3个汉译版本,分别为:1984年初,由他留铎系陈光明、兰荣生、陈志龙诵唱,兰绍增记录、翻译,刘晓雁、杨青协助整理的版本,共193行;1999年12月和2003年7月,由他留铎系兰有清、海正华诵唱,简良开、兰绍吉、蓝绍增记录翻译整理的版本,共87行;2021年11月,由兰云生诵唱,陈蛟龙记录翻译整理的版本,共233行,近3000字。比较3个汉译版本的《阿边捋阿术秋》,皆有一定的句子作为引子,其中陈蛟龙整理的版本“今天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就像竹林生出了新竹,您已经完成了养儿育女的使命,从此就要去享受儿女的祭祀了。祭祀要用‘粑粑’献祭,献祭的‘粑粑’从哪里来?‘粑粑’是用大米做成的,大米是儿女们辛苦劳作得来的,不劳作就不可能有大米”和兰绍增整理的版本“您在世上时,劳动有好粮,上山有牛羊。您的田地值银价,您的牛羊值金价。您在世上时,出门教劳动,上山教牧羊,播种和撒秧”,分别以悼念或表彰逝者的句子为开头,以迎合为丧葬服务的主题;而简良开的版本“严寒过后春来到,树长根,草发芽,一年之计在于春,农家过罢大年忙春耕”,以春作为引子,符合他留人将春天作为一年开端的习惯。尽管各个铎系诵唱的《阿边捋阿术秋》在细节上有诸多差异,但由于他留人各村寨间的农耕文化和生活习俗有共性,故而各个版本基本内容大同小异,都包含了谷种的来历、稻作的生产程序、“粑粑”的揉制和与稻作相关的农具的制作、谷种种类辨别等方面。
《阿边捋阿术秋》作为他留人科学、严谨的稻作文化,不仅以口头话语实践的方式传播地方性知识,还在他留人的社会生产、生活中表现出生态行为的一致性。因此,他留人祖祖辈辈在传统上都有一套稻作文化的地方性知识,并有着自洽的逻辑和施行方式。
二、《阿边捋阿术秋》中的生态观和知识框架
《阿边捋阿术秋》是他留人从游牧生活进入定居生活,并在与中原屯边汉族密切交往中不断吸纳总结农耕知识,在探讨社会与自然关系中形成的作品,围绕“稻作”这一核心,反映的是农业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呈现出他留人的生态观和与之匹配的知识框架。
(一)《阿边捋阿术秋》中的生态观
生态观是指人们对自己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关联性的判断和态度,世界是“人—社会—自然”为整体的复合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了人、动物、植物以及各种环境因素。人们将对自然的思考融入到自己的信仰观念中,对生境的敬畏与依赖渗透到日常生活实践中,构建出对某种宗教的信服与尊重,并将其作为行动准则的知识体系。《阿边捋阿术秋》中的知识以抽象化和系统化的传统在他留人中间以神秘性仪式的形式投射,主要是处理植物的生长、培育和祈求祖先的庇护,在他留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植根于史诗中的“万物有灵观”规约他留人的认知,并成为解释各种生态现象的逻辑性推理依据。
1. 动物崇拜
他留人的动物崇拜对象较为多样,动物与他留人的关系非常亲密。在《阿边捋阿术秋》中提到“虽然水渠修好,但世界上天是最大的,它掌管着万事万物,水塘里的龙神也稳坐不动,水还引不到水渠里来。如果要把水引来,还要祭龙神”。祭祀龙神的做法是“祭龙要烧香,……烧香祭了龙,杀鸡献了龙,龙神就动了身,水就流到渠里了”。水是他留人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龙神则化生为他留社会水利工程的管理者,这不仅反映了他留人对龙的敬畏,还传递出他留人希望与龙神共生共存的美好愿望。同时,史诗中还融入了“天生万物”的思想,认为天是生成宇宙的本质和实质,而龙神和人都是万物中的一种,两者只有遵循了天的礼法,天地万物才得以正常运行。
在《阿边捋阿术秋》中还叙述了狗在他留人生活中的地位,“谷种哪里来?谷种是狗的尾巴从大江那边带来的。糯米的种子是狗尾巴带来的,大米的种子也是狗尾巴带来的”。他留人把狗奉为“狗神”,目的是感谢狗神将谷种带来他留山,让他留人吃上了稻米,同时祈求狗神保佑来年粮食丰收、牲畜兴旺。他留人在每年收获稻谷后第一次煮食新米时,需要先盛一碗新米饭喂狗,这体现了农耕文化“使之必报之”的意识,也为他留人这一生态行为找到了一种合理的解释。
2.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已经成为他留人宗教崇拜的核心内容之一,他留人的祖先信仰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祖先灵魂是永世存在的,具有保护子孙平安、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等作用。他留人在丧葬仪式中吟诵的《阿边捋阿术秋》,就有祖先崇拜的相关叙述,如“您已经完成了养儿育女的使命,从此就要去享受儿女的祭祀了”“今天您要去祖先居住的世界,但您去了还要回家来”“您的儿女在家里给您安放了火塘,天气再冷,火塘的火也不会熄灭,您一定要回家来”等。
通常,《阿边捋阿术秋》由铎系在丧葬仪式中讲述,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将种植水稻的过程与食物的得来形成印证,从而让亡灵看到子女将最为珍贵的食物祭献给祖先;二是说明从种植稻米到制作粑粑的过程非常艰辛,比喻祖先养育儿女的不易。这是他留人通过宗教仪式进行世俗教育的一种方式。可见,《阿边捋阿术秋》反映了他留先民对生命和自然现象所持有的朴素唯物观,体现了宗教与生态关怀存在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因此,稻米在他留社区被视为重要的自然物,而《阿边捋阿术秋》则成为了自然界的结构留在他留人精神上的印记。
(二)《阿边捋阿术秋》呈现的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靠习惯形成的经验性体系建构,并在时间的延续中,以新陈代谢的方式,得以逐步健全和完善。在他留人的观念里,一切事物都有来龙去脉。因此,在《阿边捋阿术秋》中,他留人构建起了“谷种的来历”“稻谷的生产”“粑粑的制作”三类稻作文化的知识框架,以形成承前启后的关系。
1. 前因:“谷种的来历”
史诗中的神话故事是远古文化的信息宝库,展现了先民特殊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世界的历程。在《阿边捋阿术秋》中,关于谷种与狗的关系的描述“在很久以前,他留人从遥远的地方搬来。当他留人趟过一条大江时,人们背着的谷子全部被水冲走了。在搬家前,人们养的一条狗经常在稻谷堆里打滚,一些谷子就掺杂在了狗身上的毛里面。由于狗很会游泳,过江时,狗把尾巴竖直撑出水面游过了大江,狗尾巴夹杂着的几颗谷子没有被水冲走。于是,他留人就用狗尾巴上的那几颗种子重新种出了现在的稻谷”。这一叙述,一方面反映了他留先民将狗尾巴比作谷穗的形状,另一方面体现了水具有农耕文化的象征意义。
2. 后果:“稻谷的生产”
史诗中呈现的稻作生产是他留人在实践积累中所获得的生产知识。他留人的稻作生产受限于自然环境,涉及到自然与物质的生产关系,主要是他留人加工自然生境以及加工工具和能力的全部物质构成的总和。
在《阿边捋阿术秋》中,他留人掌握了水稻耕作的程序,大致包括砍栗烧土、祭龙引水、修沟打坝、造犁耕田、培育种子、撒秧播种、插秧薅草、收谷晾晒、入仓保存、稻米加工等方面。这一稻作程序是他留人加工自然生境的结果。他留山山高坡陡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他留人的梯田生产劳动工具以短小、轻便、灵活为主要特征,如犁作为耕作梯田的重要工具,通常为铁木结构,分为扶手、犁辕、犁箭、犁梢、犁铧、垫板、耕绳等部件,一般犁铧为铁,其它部件都是木制。在
《阿边捋阿术秋》中叙述“水田泡好还要耙田平地,耙田平地的犁从哪里来?犁架从山上找来木头制作。”“看见一棵株木树,那棵株木树的树根老鼠没咬过,树腰虫子没吃过,树头乌鸦没啄过,正是制作犁的好木材。砍下一段弯的,做成犁辕;砍下一段直的,做成犁箭;砍下一段半弯半直的,做成犁梢。犁架做好了,还要做什么?犁架做好了,还要找铁犁。铁犁哪里找?汉人师傅手艺好,汉人师傅样样都会做。要去汉人师傅那里买来铁犁。有了犁就可以犁田了。”可见,史诗中不仅对犁的主要制作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还反映了他留人与其他民族经济交往的历史。此外,在《阿边捋阿术秋》中还提到斧头、柴刀、镰刀、板锄、撮箕、耙、缸、背篮、瓢、石碓等常用农具。
3. 后续:“粑粑的制作”
他留人以种植水稻为生,主食也以稻米为主,在饮食上表现出对农耕生活的适应性。通常,他留人会使用简单的脚碓将晒干的稻谷加工成大米。在《阿边捋阿术秋》中叙述“谷子晒好晒干后,还不能直接献祭给您。献祭给您的‘粑粑’还要先舂成米。您的儿女要到石碓尾部去,到了石碓尾部踩三次,舂三次,谷子才变成大米”。
米饭多用罗锅煮熟或用甑子蒸熟,作为他留人特色食品的“粑粑”由大米或糯米制作而成。“粑粑”除食用外,也是他留人祭祖、丧葬、婚嫁等各种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不同形状的“粑粑”承载着不同的民俗文化含义,如《阿边捋阿术秋》中提到“您还在世上时看见的‘粑粑’是顺着揉出来的,是平常大家吃的‘粑粑’,不是献祭给您的‘粑粑’。今天这个‘粑粑’是反着揉出来的,才是献祭给您的‘粑粑’。‘粑粑’揉好了,‘粑粑”献给您”。此时的“粑粑”通常是与酒、茶水等同,作为祭祀供品,并作为财物分给逝者。一般而言,一个民族在生活中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会照进它的宗教里。历史上的他留社区,“粑粑”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资源,可视作一种财富,承担货币的功能。因此,他留“粑粑”作为产品中的稀贵物必然成为宗教奉祀中的祭品,并成为他留人地方性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阿边捋阿术秋》承载的农耕技术知识
农业生产是我国历史上最基本的文化体系,也是发生其他民俗事象的背景性知识,属于民众的民间生活形态。他留人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有着一套自己的农业生产技术。这套技术是他留人祖祖辈辈适应这一地区特殊生存环境的结果。他留人的梯田农业,是利用他留山的地貌、气候、水土等立体性特征,所创造出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良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并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稻作生产程序。
(一)《阿边捋阿术秋》的生境
《阿边捋阿术秋》流传于滇西北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连接部,西南横断山区的丽江市永胜县六德傈僳族彝族乡的双河、云山、玉水,仁和镇、程海镇、顺州乡等彝族他留人聚居区域,其中,双河、云山、玉水三个村委会俗称“他留山”,辖
22个自然村,是他留人主要聚居地。他留山面积
31.65km2,最高海拔2800m,最低海拔1900m,耕地面积约316hm2,属于受低纬度高原季风影响的区域,境内垂直变化显著,温度年际变化较小,干湿季节分明,年均气温19.10℃,年均降水量788.40mm,每年5—10月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94.9%。
他留山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德左河自北向南与出鱼河汇集成双河,双河自东向西盘旋而下,直奔马过河。在特殊的气候和地形地貌条件下,他留山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尽管周边动植物资源不算富集,但也不妨碍他留人努力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自然环境不仅是具体文化的生存依托,还是该种文化的制约因素和加工对象,能够影响一个民族文化的认知特点和认知取向。在历史的积淀下,他留山形成的特有的梯田稻作文化丛,能够有效地为山地生活服务。《阿边捋阿术秋》是他留人与生存环境关系的直接反映,承载了他留人利用生态资源的方式。
(二)《阿边捋阿术秋》中的农耕技术
一个民族的地方性知识总是植根于该民族的传统生计,并表现在具体的生态行为和生产实践中。同时,地方性知识又会以技术技能的方式得到物化表现,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阿边捋阿术秋》中的农耕技术民俗属于“农业生产常识”,它是他留社区民众所具有的,可以用以维持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的知识或信念,具有普遍性、实践性、直观性、实用性等特点。史诗详细地说明他留梯田稻作农耕程序包括梯田营造和管理、稻种选育、秧苗栽插、秋收冬藏等一套科学、严谨的步骤,特别强调了每个季节的程序方法、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
1. 梯田的营造和管理
在漫长的梯田耕作历史中,他留人所生活的山地能够开挖的梯田基本已经固定,故而《阿边捋阿术秋》中几乎没有提到如何把荒地变成水田,而更多强调梯田成形后的维护和管理,即砍栗烧土、修沟打坝引水、泡田犁田、耙田、除草等。
1)砍栗烧土
在他留山地区,烧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稻田前期工作,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话“有钱难买烟熏土”。可见,烟熏土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烧秧土的目的在于去除虫卵,增加土壤肥率。他留山用于烧田的刺栗属于栗木类植物,易燃耐烧,含钙、磷、钾等矿物质,是庄稼生长的好肥料。
对刺栗的处理,《阿边捋阿术秋》中描述“不冷不热天,手把柴刀拿。走到刺栗林,忙把刺栗砍。”“刺栗扎成捆,还要晒刺栗。……日出晒刺栗,月升晒刺栗。掐指算日月,掐节算月日。算日日已足,算月月已满。”“刺栗背到田,泥土要火烧。刺栗背到地,泥土要成坨。”“泥坨盖了头,烧土要见了……刺栗泥坨盖,泥坨栗火烧。儿女手脚勤,烧土提锄捶。烧土提锄捶,左左右右捶。左提捶左边,右提捶右边。左捶左泥落,右捶右泥碎。”可见,砍栗烧土阶段需要将晒干的刺栗纵横均匀平铺在秧田沟内,再压上土块,一把引火草助燃里面的干刺栗,持续一周,待土堆塌陷,再次将未燃烧完的刺栗堆积燃烧后,等待后续耕犁。
2)修沟打坝引水
《阿边捋阿术秋》中对于修沟打坝引水非常重视“犁田种地有顺序,先要挖好引水沟”“割去沟乱草,清除沟污泥,填平沟凹凼”“刮泥摆沟沿,刮沙放沟边。大沟挖好后,还得拦河坝。要把水引来,过水要水槽”。水作为稻作的命脉,水沟修得好,就要把水沟里面的杂草刮掉,清除污泥,填平凹凼,使得水沟看起来干净、整洁、漂亮,达到水流通畅、防止漏水的目的。
3)泡田犁田
“田里的裂缝就像占卜时羊肩胛上的裂纹一样多,流水引到田里后钻进裂缝去了,田里的水还不能亮汪汪的满起来。儿女提了锄来捶左边,提起锄来捶右边,把田里的裂缝捶拢了。裂缝捶拢了,还要敷田埂。田埂敷好后田里的水就满起来,田里才变得水汪汪”。由于3、4月他留山处于枯水季节,水较为缺乏,加之土质干燥,因此发现哪里渗水就要加固哪里,特别需要注意翻耕梯田以蓄养土壤肥力,才能保证春耕准备工作的万无一失。对于犁田也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在田埂上横着和竖着各犁一次,然后在田边犁两次,在田中间的地方犁三次。
4)耙田
对于耙田的程度,史诗中也要求不可随意“牛脚脚印大,括泥盖脚印。”“去到松林坡,破块松板来,松块来刮泥,括泥装凹处,右括来左装,左括来右装。竹鼠倒退做,括泥盖脚印。”由此可见,耙田主要依靠的是牛耙,也有相应的工具,是一项需要反复和精确的劳作。由于他留梯田处于较高海拔,气温较低,土壤肥力相对也较差,因此“三犁三耙”的方式成了他留人传统稻作的基本程序,体现了他留人对于稻作的精细和认真。
5)薅草
《阿边捋阿术秋》里叙述“一簇簇的秧苗里长了杂草。儿女挽起袖子,扎起衣角,去田里薅秧。左边抓一把,右边抓一把,左边抓来的杂草放左边,右边抓来的杂草放右边。”“儿女们早出晚归,精心照管田地。”短短几句话解释了除草的方式是靠人力,讲究精细,现实中薅草一般两次至三次即可。
2. 稻种选育
前期水田准备结束,便进入浸种催芽的阶段。他留村寨各家各户会根据自家梯田面积的大小,精选谷种。《阿边捋阿术秋》中描述谷种的选种为“红谷选三把,白谷选三把”,标准是“麻雀啄过的不要,耗子嚼过的不要,选精壮饱满的谷种”。谷种的育种是“用清清的河水淘洗种子,用青青的树叶捂种子”“谷种在水里泡三天,在缸里捂三天”。浸种、捂种均需要三天三夜。可见,合适的时机、时间长度及工具对于水稻种子的发芽极为重要。种子发芽后的撒种也需要选择好时机,要等“谷种裂白芽后,儿女们就背着谷种去地里”。
3. 秧苗栽插
《阿边捋阿术秋》中记叙“过了十三天,谷种发芽分叉了。谷种发芽分叉后就要把田里的水放出去,让秧苗露出来晒阳光。秧苗晒了阳光后,又要把水放进去。又过一个月后,秧苗长了叶子,秧苗长成了。”育秧田的秧苗长成之时,“插秧前要分秧苗,分好的秧苗要捆成把。捆秧苗的绳子哪里来?绳子是儿女从泥水塘边扯来。儿女拿着绳子到田里,扯来一砸放掌心,扯来三砸捆成把。秧苗捆成把后,儿女用竹篮背上秧苗到地里,把秧苗左边丢一把,右边丢一把,才将一把一把的秧苗一棵一棵分插在田里。”从栽秧前的准备到栽秧时的规矩都有清楚的要求。此外,他留人栽秧的密度一般依自然环境、海拔高低、土壤肥瘦而疏密不同。
4. 秋收冬藏
当秋天收割季节到来时,出现了一派忙碌的劳作景象。《阿边捋阿术秋》中描述“稻谷熟了就可以收割谷子了,左边割来放左边,右边割来放右边;割来一把晒在田边,割来一把晒在田埂。晒干了谷子还要准备绳子去背回来,一棵一粒都不能落在地里面。儿女背起谷子在背上,压得人喘粗气。背回来的谷子晒在院坝里,左边翻来晒左边,右边翻来晒右边。白昼晒不干,晚上晒一夜;一天晒不干,再晒一个月”。他留人的谷仓一般设在住房的楼上面,碾出后的大米放入专门的米柜或米仓,因此《阿边捋阿术秋》中的“堆的谷子象金山,装满柜哟装满仓”,非常形象生动的叙述了他留山的丰收景象。
四、结语
叙述知识是一个族群知识存在和传承的精神所在。史诗《阿边捋阿术秋》不仅指导着他留人的民俗生活,还对农耕技术知识的传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民俗生活与生产技术的交流中,才得以实现史诗“形而上的文化”与“形而下的技术”的一整套地方性知识体系。从文化类的地方性知识来看,《阿边捋阿术秋》以稻作文化为核心,处理的是他留人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事物,不仅具有文化含义,而且具有更加有效和更能够被他留人接受的社会化方式。由此,以伦理的习惯或风俗为主来约束本土居民的行为或形成一定的社群力量,其知识的主要成分属于伦理类或民俗文化类型的。从技术类的地方性知识来看,《阿边捋阿术秋》以农耕技术为中心,处理的是他留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仅具有地方性知识的“求真”性,更是将“人与自然”的“真”转化为他留人普遍化的地方性知识,以更合理、更有效的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和平衡状态。因此,在中国传统的地方性知识认知中,一方面是由语言文字所表征的地方性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动作的反复训练而将这些地方性知识具身化,从而形成叙事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互为关系。
千百年来,以《阿边捋阿术秋》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地方性知识为指导,稻作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他留人中传承、传播。而民间叙事依靠语言的意义指向功能和记忆表述功能,实现了农事信仰、生产技艺传授、角色分工强化等文化实践,成为传统社会中农耕技术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略,请参阅原文)
原载:《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科学)》2023年8期;文字来源:中央民族大学中华民族生态文明智慧网。
图片来源:搜狐号-走进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