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俗体育文化作为21世纪研究领域的新浪潮,凸显出具有极强的民俗生命力,它对民族的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人类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相关理论,揭示其不足之处,如何使用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才可以更好的提升彝族火把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新一代的发展模式。
彝族;火把节;民俗体育;体育文化;思考
1 隆林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火把节,又称星回节。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不断的发展,火把节的活动内容也越来越充裕,从最原始单纯崇拜自然“神灵”的祭祀活动,现已进一步发展与彝族群众心目中的首领英雄等统统结合起来,而产生的传说。相传,天王陛下对彝族人民强行征收苛捐杂税,进行残酷剥削,祸害彝民百姓。阿提拉巴率领众百姓点燃用艾草枝做成的火把焚烧毁灭天梯,几经奋战,天王陛下败之于此。几波周折,再次派出十大力来践踏彝山的所用庄稼。在满腔愤怒的彝族群众中走出一个名叫包聪的小伙子,他毅然要和十大力进行摔跤比武。包聪脱下羊皮褂,两处钢铁臂,打不冲过去抓住十大力的脖子不放。几经周折,天王还想继续摧残人间彝民,但天梯已被粉碎,无奈下与人间百姓协议和解,即不再撒害虫祸害人间庄稼,但人们需杀猪、杀鸡、宰羊、酿酒等祭献天王陛下,那时候定格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自此而后,彝族人民在每年的那天,都会齐心协力的点燃火把驱赶害虫灾害,祈求丰盛的收获,一同庆祝。这一段久远年代的历史记忆,也是彝族人民一直烙刻心中之史。
2 剖析隆林彝族火把节后对民俗体育文化的思考
传统节日是其历史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也是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祭祀信仰的民族文化的具体展现,更是推广与发展其主要文化的载体。隆林彝族火把节节日里容纳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带给大家无数的憧憬。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迎合时代的要求,隆林彝族火把节在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购物上存在不足。
2.1 隆林彝族火把节情势的变更,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新的危境
21世纪以来,隆林彝族火把节依附改革开放的基础下和广西经济的发展逐渐恢复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大庆活动,引导大家共同感受隆林彝族传统文化的渊源。新时代发展,在举办传统节日独有的特质在于既要接纳外界的新奇事物,又要保存本民族的东西。但近些年,隆林彝族火把节由政府的举办过渡到政府协助举办的形式,会隐形的流露出这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集体文化活动。虽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但今天却有人言道“形式像在今朝,内容却在昔日”。尤其是在火把节的民俗体育活动中,传统身体技艺慢慢的在流失,更多是展现娱乐性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好多项目的内容和形式。
2.2 节日宣传手段陈旧,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
传统节日在旅游产业的开发背景下成为新时代新社会中一种具有独特民俗的旅游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但在大众传媒时代社会中,隆林彝族举办的盛大火把节前,节日的宣传方式有所欠缺,还继续沿用传统的播放广播、发宣传单以及敲锣打鼓穿梭在各村落等手段,此举是族群百姓的传统习俗。虽能吸引数以万计的观众,但前往参加活动的大多数都是本民族族员、县内的其它少数民族同胞、摄影爱好者等,旅游者还是处于有待开发的状态。举办火把节期间,鉴于参加活动的人员不知道节日当天的行程安排,而在活动现场苦苦等待活动的开始,有时还会错过更加精彩的文化活动。火把节中呈现的身体活动乃是如此,期间参加这类活动项目的基本上都是展演者,而缺少观众者的参与其中,导致人们未能亲身体验到民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这正是节日期间在宣传方式上欠缺考虑的体现。恰是因为节日的宣传手段陈旧,造成了种种不是,也会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发展。
2.3 民族民俗饰品稀缺,影响购物者的心理需求
在民族欢庆传统节日时,也是商品贸易活动的特殊时期,物品交易顺其自然的成为节日的另一项活动内容。21世纪的今天,每一个民族都会依附于传统节日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民俗饰品也在此文化行列之中。民族民俗饰品既是本身风土人情的标识,也是传承民族类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既能满足购物者的心理需求,又可以提高家庭经济收入,促进当地民族经济的增长。但是在隆林彝族火把节活动现场,纵观全场的每一个方位,大都是食品种类系列,彝族的民俗饰品是少之则少。民俗体育作为彝族民俗系列的重要成分,若是购物者需要物色有关彝族民俗体育项目的代表性饰品时,走遍任何一个坐标却没能寻求到体育饰品的纪念物。彝族民俗饰品的短缺,不仅对传播民族民俗传统文化造成影响,还会剥夺购物者的心理上的思维补偿。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通过隆林彝族举办火把节之后,又重新对其展现的民俗体育体育文化进行思考。最后发现隆林彝族火把节形式的变更,使得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危机;节日宣传手段陈旧,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民族民俗饰品稀缺,影响旅行者的购物心理需求。
3.2 对策
综合全方面的思考,结合隆林彝族火把节面对新时代、新社会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传播和发展彝族民俗体育文化,打造隆林彝族火把节于“文化、旅游、购物”与“欢腾”为“3+1”的新一代发展模式,为进一步提高隆林彝族火把节的知名度,加快隆林及广西的经济发展,提出有利的对策如下:
3.2.1 正确对待并有效传承隆林彝族火把节民俗体育文化
3.2.1.1 立足民族传统文化本位,维护民俗体育文化
当今社会,在奥林匹克和西方等文化的强烈抨击下,隆林彝族的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磨练。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当前形势下,在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其实施有效的引导措施,以防传统文化烟消云散。首先,对隆林彝族民族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再次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梳理,将现存的民俗体育活动项目保护起来,避免资源的进一步湮灭。其次,在现代化建设中,民族传统文化要作出适当的调合,对其进行改造、转化以及创新,努力寻找彝族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发展的契合点,立足民族传统文化本位,进一步深化挖掘彝族火把节民俗体育传统特色项目,使其与国家、世界接轨,努力在新时代新背景下散发民族光彩,自信的展现本民族的民俗特色。
3.2.1.2 大力拓展民俗体育文化产业,普及与提高并重发展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民俗体育文化占据了关键性的地位。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的一分子,它有着深刻的内外在文化。在新的发展环境中,隆林彝族民俗体育文化应该对自身文化再次进行挑选丰富多样有关民俗的身体文化活动,改良和包装蕴含丰厚民俗特色的传统文化,对此进行整合,由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宣传推广到更多民族地区,走进社区、走进社会生活,广泛开展彝族火把节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精心打造民俗体育文化“知名品牌”。近两年来,隆林地区借助彝族火把节的平台,把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不断的向台湾推广,形成了互动发展的模式。大力拓展彝族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促进其产业的互动和发展。长此以往,就会无形中酿成强盛生命力的巨大产业链,促使隆林彝族火把节民俗体育文化也为此得到了普及,并加以弘扬和推崇民族文化。
3.2.2 努力建设隆林彝族火把节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行业互动发展
3.2.2.1 民俗体育文化可以为旅游业提供宝贵的资源
旅游业是我国21世纪的新型“朝阳产业”,实现了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姻”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生态文化旅游业等的开发。我国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和地理环境等的奇特形成了各具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文化,也筑造了灿烂无比的民俗体育文化。隆林彝族火把节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民俗资源,其文化内涵丰富且深刻,外在文化广泛且渊博,有利于助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们的生活起到调节作用;有利于构建优越的人际交流的环境,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彰显了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拓展了旅游业发展新内容的需要。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十分深厚且迥异奇特,努力开发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可以为朝阳产业的发展提供跨越式的进步空间,鞭策各区域民族的经济增长,改进人们的生活条件。
3.2.2.2 运用多种媒介宣传民俗体育文化,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民俗体育文化是承载着自身民族的精神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影响力下,各族的民俗体育文化被赋予了新一代的体育旅游资源,使得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业种下了难解之缘。然而,民俗体育文化在顺应时代的进步发展过程中,对传统媒介的宣传方式也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对现代化大众传播体系了新的要求。传统媒介有其固然的好处,对偏远山区的村民百姓有直接的告知作用,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和渗透力,但要综合考虑新型社会中人群层次。伴随着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人们已基本上进入了数字传媒时代,在保留传统宣传手段时,应该寻求新的突围,加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大众平台,多渠道的宣传民俗体育文化,扩大知名度,积极攻坚转型,摸索新的发展模式,才能更加有利于旅游业的经济发展,使其不断的向各族人民推出新的旅游产品,隆林彝族火把节也毫不例外。运用多种媒介宣传隆林彝族火把节民俗体育文化,不仅有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创新和重构,还可以提升旅游经济发展的业绩,促进文化和旅游大丰收的完美谢幕。
3.2.3 铸造隆林彝族火把节民俗体育文化与购物一体化模式
3.2.3.1 开拓隆林彝族民俗饰品产业,建立“品牌”效应
经济力的蓬勃兴起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性,商品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象征性标识符号,在人们的交往与联系中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对塑造社会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民俗饰品作为商品贸易活动的一部分,既能推崇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又能提升经济的增长点。隆林彝族在举行传统节日火把节时,民俗饰品却只占了一小份子。彝族同胞可以开发民俗饰品,把本民族内的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物品加以开拓和制作,譬如:制作穿戴彝族服饰的布娃娃钥匙扣、彝族耳环、把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分别缩小制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摆件装饰品,刺激旅行者购物消费的欲望,逐渐开拓民俗饰品市集产业。在新型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时代,把隆林彝族民俗饰品建立成“品牌”效应,做到物真价实,这样不仅能够传递隆林彝族的民族传统文化,又能满足和补偿旅游购物者的心理需求和愉悦人心,促进家庭、民族地区以及广西的经济发展,还能开拓民俗饰品产业的另一边天。
3.2.3.2 以本土文化为策略,打造新兴购物模式
在中国市场经营中流行那么一句话,言道:百货中百客。即是市场的需求量十分博大,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一脉相连。但消费者的人群中参差不齐,难以琢磨消费者的心理,进一步突出这是地方习俗、经济发展不协调所带来迥然不同的的结果,因此,本土文化的“品牌”效应就发挥了导向作用。隆林彝族在21世纪的今天,要尝试着把互联网媒介的传播功能和市场经营两者相联系在一起组合成新型购物产业,深化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贴近普通百姓的购物须要,再深层次的挖掘隆林彝族文化和地方民风习俗,进一步挖掘和整合彝族传统民俗文化,充分施展对本土风情有利的形势,扩展民俗文化的影响力,传播民族个性的特色信息的同时,又能开发市场经济。正因新兴的购物产业依衬于新时代的媒体传播功能而产生和提升市场经济效益,不仅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理消费,还可以开拓一条令人欢畅的新兴购物发展模式。
3.2.4 建造“3+1”新一代发展模式,提高隆林彝族火把节的知名度
在新时代的催生下,发展的模式也不断的处于更新的状态。隆林彝族火把节的知名度,还得依靠世间的各种形式来进行传播。新时期发展和弘扬隆林彝族民俗体育文化理应保持生命的活力,避免枯燥、乏味的传播民俗体育文化。新一代“3+1”的发展模式,就是在正确对待、有效传承隆林彝族火把节民俗体育文化,和建设与旅游行业互动发展,并铸造购物一体化的情况下,共同建造一种净化心灵、愉悦身心、满足心灵的发展模式。这不仅能够提高隆林彝族火把节的知名度,也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当地,促进当地以及广西的经济发展,将其立足于当今社会。
参考文献
[1] 何林,蒋东升.广西民俗体育文化考察——以广西隆林彝族火把节和苗族跳坡节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1):77-80.
[2] 覃丽娟.试论广西彝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及其意义——以隆林彝族中的黑彝为例[J].经济社会与发展,2014,(2):102-103.
[3] 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4] 李志清.乡土中国的仪式化少数民族体育——以桂北侗乡抢花炮为个案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 黄家信.石上红莲——广西彝王寨的巨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朱新娃(1992-),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伍广津,广西民族大学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原载:《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年12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五彩隆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