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模式研究
作者 张德云 陈晓兰 2024-05-05
原出处:《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5期

摘要:彝族文献是一笔巨大的知识财富,本文对建立楚雄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的现实意义和彝族文献资源优势及条件进行论述,并提出建库的内容结构框架设想以及措施,以期为楚雄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楚雄;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

DSC_7354.jpgKj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楚雄彝族有很多珍贵的彝族文化遗产,楚雄州是全国彝文典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我国北京、天津、台湾等省市,乃至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图书馆都收藏有楚雄地区的彝文书籍。[1]彝文书籍的内容包括宗教、哲学、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如反映彝族发展史的有《六祖史》、《叙祖史》、《德勒史》等;反映彝族传统宇宙观的有《天地起源》、《人生哲理篇》等;反映农业生产技术的有《种庄稼书》、《养牛书》等;反映彝族医药的有《找药书》等,对研究彝族的历史文化和生产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外,还有彝族人民世代口耳相传的大量民间故事和歌谣,其中最具影响的有创世史诗《梅葛》、《查姆》和楚雄英雄史诗《阿鲁举热》[2]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为了进一步弘扬彝族传统文化,实现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强州的发展战略目标,加快打造彝族文化精品,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3]提供丰富的民族文化史料和智力支持,很有必要利用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实物的,特别是以数字的形式把彝族文化资源记录下来,将分散的彝族文献收集整理,发挥整体优势,建立彝族文化专题数据库,以带动研究、开发彝文古籍文献工作的整体推进和纵深发展,更好地为彝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Kj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建立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的意义和条件

1.楚雄的古文化独具特色。楚雄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楚雄彝州境内的元谋猿人、十月太阳历、禄丰腊玛古猿、禄丰恐龙化石、万家坝铜鼓等古代文化,其文明之源与世界各民族文明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在楚雄元谋发现的 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禄丰发现的侏罗纪时代的 “禄丰恐龙化石”和距今 1400万年至 800万年的禄丰腊马古猿,标志着楚雄彝州这片神奇的土地是世界上最早具备生命起源的土地;东周墓葬群楚雄万家坝的青铜器物器保存得较为完整,共 147件,数量之多为全国罕见,其中 5件铜鼓解开了世界最古老的铜鼓起源之谜;彝族十月太阳历历法始自彝族先民虎伏羲氏族部落时代,比夏历还要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历法之一。[4]楚雄彝族古代文化的几次重大发现和长期以来彝族文献的大量产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楚雄彝族文化,特别是楚雄彝族的彝文字从创字至今所形成的大量彝文古籍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围绕楚雄彝族文化优势进行专题数据库建设,对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民族古籍,加强民族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必将对促进彝州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Kj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楚雄的彝族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彝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彝族的古文字——彝文,彝文是彝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自彝文产生起,便形成了彝族人民独具一格的彝族文献——即彝文古籍。彝文古籍博大精深,数量庞大,数以万计,数以千种,任何一部都具有丰富的内涵,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彝族文献从其保存的形式看可分为三类:(1)写本文献。写本文献从内容组合看可分为百科全书式和专著式,百科全书式的这类文献多属经典著作,如《宇宙源流》、《宇宙人文论》、《彝族源流》、《彝族创世志》、《洪水纪 (彝族史诗)》、《彝族古歌》、《西南彝志》、《物始纪略》、《公史》、《母史》、《祖神源流 (斐妥梅妮)》、《查诗拉书 (殡葬祭词)》、《玄通大书 (彝族宇宙观)》、《创始纪》、《人类起源论》、《查姆》、《梅葛》、《玄理大书》、《指路经》、《尼租谱系》、《礼法经》、《十月兽历》、《彝族医药志》、《人类历史》、《神权经》、《勒俄特依 (古代历史)》等等,[5]这类文献,多是从宇宙的起源到人类、民族、谱系、家支、畜牧、农耕、医药、丧葬、历法、烹饪的起源与发展,分门别类的进行系统论述。专著式的这类文献,如《教育经典》、《房谷书》、《古侯》、《玛牧特依》、《洪水与笃米》、《彝族格言》、《谚语》、《妇女谚》、《彝族史话》、《论彝族诗歌》、《法罗字典》、《中国西南部的罗罗文字》、《昆明西乡彝文单字注释》等等,[6]这类文献有经典论著,有格言、谚语、有文学、诗歌作品等等,这些文献多数是按照不同学科或不同专题以及历代各种人物及事迹等内容予以记述。这些历史文献是彝族古代文化发达、繁荣的实证,对研究彝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石刻文献。石刻文献其物质形态本身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的重要史料,在古代彝文石刻中,有彝文汉文合璧的彝文石刻,如刻于 1533年的《镌字崖》和我国现存的唯一一部明版彝文刻本《太上感应篇》,[7]石质彝文古籍较著名的还有《罗婺贤代铭》、《普沙摩崖碑》(清咸丰年间)等等,对研究彝族历史和语言有珍贵的史料价值。(3)木刻文献。如明嘉靖年间武定土知府凤诏时刻版印的《劝善经》,就是年代最早的、最为著名的木刻印刷本。Kj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对彝学的研究又进入了兴盛时期,有关彝族文化论文论著的出版更是层出不穷。如楚雄出版的《彝族文化研究丛书》、《彝族文化》、《彝文文献译丛》、《云南彝族礼俗研究文集》、《彝族文化研究文集》、《西南民族研究彝族专集》、《楚雄彝族文学史》、《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等等,这些丰富的彝族文献资源,以其卷帙浩繁,内容广博宏富,为构建楚雄彝族文献数据库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Kj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建立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的基本内容及框架

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是对原有的彝族文献进行传统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其建库的目标和重点是保存信息、实现资源共享、提供有效服务、促进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为此,必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彝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其内容不仅包括彝文形成的文献,还包括相关的汉文彝族文献、图片和石刻文献等等,建库的内容应体现以下方面:(1)中央及国家有关民族方面的政策、法令,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地方政策、法令;(2)彝文古籍和用彝文或汉文记载的反映彝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信息的文化专著和研究专著;(3)公开或不公开出版的刊物、报纸和会议记录中刊载的彝族文化研究论文和相关著述文献资料;(4)彝族各种民间艺术、民间工艺、习俗等的实物图片、录音录像及文字说明; (5)彝族作者创作的文献和彝族生产经验相关的资料;(6)民间传说、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结合上述内容,对建立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拟提出以下基本构建框架设想:(如图 1所示)Kj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hatu1.jpg

图 1 楚雄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基本框架

考虑到彝族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特殊性的特点,数据库的库型应采取以下三种结构方式:(1)书目提要型彝族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应能全面系统地揭示楚雄州乃至全国区域内彝族所有文献的数量、馆藏地点、收集情况;另一方面要给用户提供网上检索、查询的便利,以便读者的借阅。建立书目提要型数据库主要应以楚雄范围内藏有的彝族文献的联合书目数据为重要基础,不断搜集、整理相关网络信息彝族文献资源,同时尽力收集全国、全世界彝族文献数据作为必要的补充,以确保彝族文献书目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书目提要型数据库主要侧重于文献的名称、作者、出版地、出版时间、收藏地点、文献的内容提要等外部特征的揭示,目的是起到总览彝族文化的全貌,简明扼要的、最大限度的提供所有彝族文献查找路径的作用。(2)彝族文献期刊篇名数据库。期刊报纸中含有大量的彝族历史文化信息,这些信息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史料价值,而研究者或读者要从众多期刊报纸中查阅所需资料是很困难的,因此,对期刊报纸中涉及彝族文化、禄丰恐龙、元谋猿人的研究论文和著述可分专题编制篇名索引,进行篇名数据库建设。在编制期刊报纸篇名数据库时应先确定核心文献群,确定核心文献可根据其所含的彝族历史文化文献信息的密度来确定,密度大的可作为索引的核心,并将这些作品集中,便可控制报刊中的大多数彝族历史文化文献篇目,以核心文献群为主并适当集中一些非核心文献中的彝族文化文献信息,这样就可使编制的篇名数据库较为全面。(3)彝族文献全文数据库。该数据库能够直接反映文献的内容特征,自然是用户最佳的选择,在进行全文数据库建设时,对文献数据源应区分良莠,不能盲目的将所有文献都进行全文处理,且也不现实,应有选择性,应当从书目提要型彝族文献资源数据库中精选出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利用率较高、读者群较集中的经典文献作为全文数据库的数据源。如:党的民族政策、法令、法规;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近期和长远效益的彝族研究文献以及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彝族文献精品、图片资料等等。此外,还应有重点的将全文数据库中的有关数据进一步提炼,编制专指度极高的专题资料汇编,如:《彝族文献专题资料汇编数据库》、《彝文古籍全文数据库》、《重要彝族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从加快实现楚雄彝族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需求实际出发,建立楚雄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只有把书目提要型、期刊文献篇名型、全文数据型三种类型的数据库有机的结合起来,分层次、分程度、分轻重缓急地揭示出文献的全部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Kj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建立楚雄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的策略

数据库建设是一项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针对目前楚雄州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彝族文献资源收藏分散、给资源整合以及建库工作等带来困难的实际,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必须要有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资金的保障,专家及专业技术的支持,各项建设标准的规范,才能保证质量,现拟对建库策略提出以下浅见。Kj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分歩实施。楚雄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民族文化建设工程,它需要政府给予资金的投入和政策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当地政府应统筹划拨建库专项资金,用于购置建库软件和硬件设备以及专业人员培训,同时应加强数据库建设的组织领导,可委托由州民委或州文化局等职能部门负责落实抓好此项建设工作,并组织文献实力强,自动化水平高的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以及州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彝文研究所等有关单位成员组成彝族文献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指导建库工作。建设领导小组应对数据库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开发、分步实施,可委托楚雄地区信息化水平和技术力量较好的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为数据库建设的主要承建单位,委托彝族文献资源较为丰富的州图书馆、彝文研究所、博物馆等有关单位为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共建单位,对数据库建设进行精心规划设计、联合开发共建、切实建立彝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保障体系。Kj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确立优良的数据库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先进的软件和硬件技术构造系统的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是保证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基础,要使建立的彝族文化专题数据库成为共享数据库,在系统设计上应符合先进性、实用性、标准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因而,应选择先进的软件和硬件技术作为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使它在不同的硬件环境和不同的操作系统中都成为通用的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系统还应具备出错设计,具有较强的纠错容错功能以及监控、故障隔离、故障恢复、升级维护等等,在检索方面应提供基本和高级两种检索方式,提供尽可能多的检索入口;提供 “AND,OR,NOT”逻辑算符和位置算符;提供检索界面要简捷,便于操作,切换灵活。此外,为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连续地运行,还应设置数据库保护屏障,保证数据安全和防止非法入侵,还要建立数据库的访问控制,限定相应的操作权限,保证网络设备安全和网络环境安全。Kj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加强数据库文献标引的规范及著录的标准化工作。正确的文献标引和规范的著录是数据质量的可靠保证,数据的质量标准是进行数据信息转换、交换、兼容和不同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因此,为了实现与全国范围内共享网络的对接,文献标准必须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进行标引和著录,最终向国际标准靠拢,总的来说,一是依《中国图书分类法 (第四版)》、《汉语主题词表》进行分类标引;二是依《中国文献著录总则》、《普通图书著录规则》等作为标准进行著录;再是中文依 CNMARC格式,全英文依UNMARC格式或DC格式(元数据)作为数字化建库的标准。在数据的转换问题上,对不同的资源类型采取不同的转换方法:如照片主要采取扫描,古籍主要采取拍照,音频和视频主要采取转录;纸质文献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用文本处理,直接录入或者通过扫描输入,然后进行 OCR字符识别和校对;另外一种方法是用图像处理,通过扫描方式输入,不经过 OCR字符识别,进行压缩存储,形成数字化图像。对于彝文文献的处理,我国已成功开发了《彝文字符国际标准》、《UCDOS汉彝双语平台》、《SPDOS汉彝文版汉字操作系统》、《W I N彝文汉字平台》等处理技术及应用系统,[6]为彝族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为彝文文献的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标准和强有力的信息处理保障。Kj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加强数据库的质量控制。质量是数据库的生命线,数据库质量直接关系到文献信息检索服务的功能,因此,一是要注意收集数据在使用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数据进行替换、删除、修改、整理,并着力完善多功能检索体系;二是要定期对数据内容进行更新追加,保持数据的新颖性,以便读者获取最新信息;三是要经常对系统的运行情况等进行观察分析、加强维护,并对系统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逐步使系统更加科学完善。Kj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集管理与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它需要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在实际建库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本文研究的一些问题若能对楚雄彝族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起到积极的影响,那必将给彝州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Kj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
[1]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等 .绚丽的楚雄 [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2]左玉堂等 .楚雄彝族文学简史 [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
[3]中共楚雄州委 .关于制定楚雄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N].楚雄日报,2006-01-06.
[4]刘尧汉 .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及其重要意义 [J].彝族文化 .2004,(4).
[5]沙马拉毅 .彝族文化研究综述 [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1996,(1).
[6]包和平 .我国民族文字文献工作的现代化 [J].图书与情报,2000,(3).
[7]宋琦 .关于构建云南少数民族文献数据库的思考 [J].云南社会科学 .2002,(2).

作者:张德云 (1962—),男,云南禄丰人,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工作和研究。
原载:《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5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彝族人网。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