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苏哦首:彝族服饰文化活态传承的承载者——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
作者 ​滕传婉 2023-02-08
原出处:《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摘要:头饰作为彝族服饰的“眼睛”,其形成、发展与演变深受彝族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地理环境和审美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诺苏哦首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所迪彝族妇女佩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头饰,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诺苏哦首在传承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同时,呈现出随彝族社会演进而变迁的活态发展特点。深刻剖析诺苏哦首活态传承这一个案,对现代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诺苏哦首;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服饰;活态传承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头饰”。[1](P28)头饰作为服饰格外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一个民族最易辨认的标识,可谓是民族服饰的“眼睛”。彝族历来就有“重头轻足”的惯习,在其服饰文化的演进与实践历程中,彝族格言“彝人顾头,藏人顾腰,汉人顾脚”,就是彝族人民重视头饰装扮的最好诠释和见证。彝族头饰在彝族服饰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还拥有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2]研究彝族头饰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彝族的生存方式和历史文化,而且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面洞悉蕴藏于彝族心灵深处的丰富心理积淀。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将头饰作为彝族服饰的一个部分进行研究,头饰的相关元素零散地穿插在其他主题研究中,对彝族头饰文化系统的整理和专门细致的研究则相对匮乏。①专门针对彝族头饰的研究寥若晨星,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视角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诺苏哦首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境内操所迪土语的彝族妇女所特有的一种头饰,2006年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③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语境下对诺苏哦首的传承与变迁过程给予详细分析和总结,希冀对其保护和传承起到应有的作用。
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诺苏哦首概说

诺苏哦首,是会东县境内一支以诺苏自称的操所迪土语的彝族女子佩戴的一种帽子,会东民间俗称“八角帽”、“高帽”,属于所迪方言区彝族妇女标志性头饰“罗锅帽”的一种,它是四川省和凉山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虽然会东县所迪支系彝族人口不多,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川滇交界的特殊地域条件,使得诺苏哦首头饰艺术得以保护并传承至今。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诺苏哦首的起源传说

关于诺苏哦首的来历,会东彝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彝族女人普遍比男人聪明,女人掌握着氏族的一切权力。后来,一个名叫朴莫妮惹的女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支格阿龙,长大后成为勇谋过人的彝族英雄。④支格阿龙自幼聪明,他不相信人们说的女人比男人聪明,决定验证一下女人到底有多聪明。于是他牵着一匹白马走到一个妇女面前,两手拉着缰绳,两脚分别踩在马套里和地上,然后问道:“都说你们女人很聪明,那你能猜到我现在是要上马还是下马?”妇女没直接回答,而是朝着自家房门走去,打开房门后转身,一脚在门槛里,一脚在门槛外,反问支格阿龙:“那你能猜到我这是要出门,还是进门呢?”听完女子的话,支格阿龙不得不承认彝族女子的聪慧,但是他觉得男人应该得到掌管一切的权利,于是他开始一边走一边想法子让彝族女子不要那么聪明。当他路过一户农家,看见一位汉族妇女在用布裹脚,想到汉族妇女的脚被缠裹后走路就不快了,他灵机一动想到若将彝族妇女的头用类似物品包裹住,那她们的头脑或许也就没那么聪明了。于是,支格阿龙就做了哦首(彝族百姓对诺苏哦首的简称)给彝族女人戴在头上,并用布缠上以示约束女人的智慧,这样彝族女人果然不如男人聪明了。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哦首的起源传说,彝族文化精英CXR认为“诺苏哦首由来的民间传说是有一定依据和理由的,因为在彝族著名史诗《勒俄特依》中确有一些关于支格阿龙的记录。这个传说虽不一定完全真实,但至少会有一些相似的故事”。⑤这个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彝族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演进形态。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诺苏哦首的传承语境

诺苏哦首是会东所迪彝族妇女所特有的一种头饰,川滇交界的特殊地域条件和当地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诺苏哦首可以在会东完整保留并传承至今。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川滇交界的特殊地域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会东县地处川滇地轴南缘北段,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横断山块段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02° 13′-103°3′15″,北纬26°12′14″-26°55′42″。1952年7月,以会理东部部分地区和云南省巧家县二区金沙江以西部分地区为行政区划设置会东县,县人民政府驻鰺鱼坝,对外交通主要依靠“两会路”(会东会理路),会(东)葫(葫芦口)路。该县境界线参差,多以山脉、河流划定,县境东南面金沙江环绕,与云南省的巧家县、东川市、禄劝县隔江相望,西邻凉山会理县,北接凉山宁南县,故有“金边银角”之称。会东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的一个山区农业县,幅员面积3227.55平方千米,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沟谷相间,山地占总面积的90.8%,其次为山原、平坝、台地、丘陵。全县有9个区一个镇,辖53个乡(镇),318个行政村,其中有5个彝族聚居乡,分别是野租、鲁南、柏杉、拉马、雪山。2012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16465人,其中汉族379245人,占县内总人口数的91.06%,彝族30850人占7.41%,其他的26个少数民族共计6370人占1.53%。⑥会东彝族的人口数量虽少,但其居住格局相对集中,加上川滇交界“金边银角”的特殊地域,这些都为诺苏哦首的保留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地理条件。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凉山彝文古籍《公史传》对凉山彝族的直系祖先古侯、曲涅两个原始部落的记载,彝族进入凉山大约在东晋时期。[3](P2)自唐开始至明清时期,黔西、滇东北的彝族从不同的时间、方向、路线向凉山有过多次大规模的迁徙。凉山彝族是由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彝族部落从不同时期、不同地方迁徙来凉山与当地其他土著部族融合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共同体。会东县境内的彝族就是由于战乱、家支械斗等原因,在清代从云南、贵州、凉山各县和今攀枝花市属米易县、盐边县陆续迁入会东县境内定居的,其迁移时间和路线并不一致,最早迁入会东的支系如哈支、尾支已有200多年,最迟的如火支也有90多年。[3](P3)会东彝族自称“诺苏”,按方言分为纳措和所迪两个部分,操纳措方言和所迪方言的彝族分别约占彝族总人口的35%和65%。纳措支系和所迪支系的差异与其历史上迁徙路线的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纳措支系是从云南、贵州迁入的。会东所迪支系彝族是从凉山各地及今攀枝花市属米易县、盐边县迁入会东县境内,诺苏哦首也被所迪支系彝族带到了会东,并随其历史演进与发展流传至今。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诺苏哦首的造型与制作过程

诺苏哦首的造型特点是高贵、大气、简洁,与当地彝族妇女的细褶高腰羊毛披毡、大摆百褶裙等搭配,极显女性曲线美感,又具高贵典雅之气质。一顶诺苏哦首是由竹子编织的篾条做成约一尺高度的圆筒做内衬,再将黑色棉布裁折成8边形后紧绷在此圆筒内衬架上面,并在竹圆筒内衬的最底端将黑布收拢成一个小口,最后在帽顶黑布上添绣各种精美图案即可。内衬的高度一般在8寸到1尺之间,按其高度分为高帽和中帽,高帽的高度约1尺左右,中帽的高度约8寸左右;内衬的直径视佩戴者的头围而定,里面用竹篾片编制成圆柱形作支撑,外面用黑布装饰,手工制作成棱角分明的八个角,俗称“八角帽”。一顶诺苏哦首要使用大量的青布精心制作,⑦并配以丰富的饰物,以显示富贵和高雅,故不少家庭为展现婚育妇女较高的家庭地位,炫示家族显耀的身份,便倾尽家中所有白银打制成琳琅满目的银泡、银链钉挂在自家妻子的诺苏哦首外罩上,使诺苏哦首看起来更精美华丽。高大的诺苏哦首戴在已育的妇女头上异常醒目,使她们显得那么的高贵端庄、那么的雍容华贵,同时也威风凛凛,所以很多人都说诺苏哦首是一种权势的向征。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诺苏哦首的制作过程包括以下主要环节:1、选竹。选择无疤痕、竹节较长、生长期在两年以上五年以下的青竹。⑧2、刨竹。请有经验的篾匠把竹子的青、黄竹篾分开;将二黄刨出后,用水浸泡7天以上,然后晾干。这样做是为了增加竹篾的韧性,使其经久耐用。待要编织时,用温热水浸泡一下,这样不易划伤手。3、编织(如图1所示)。选定一个吉祥的日子,请本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来编织(早期的彝族老人们是到集市上将汉族编织的竹篾交换买回去后学习如何编织的),通常由一个人单独完成。按照相应尺寸的高度编制成篾折形后,以佩戴者头围尺寸弓成圆筒形状。按照传统习俗,编织时佩戴者的年龄、头围决定诺苏哦首的高度、大小。一般40至59岁的妇女所戴高帽的高度为8寸,60岁及以上的妇女则适合7-7.5寸的高度。如今,编织者可以根据佩戴者的身高决定帽子的高度,使彝族女性整体着装看起来更高挑。如:身材高的,帽子的高度就可低一点;身材矮的,帽子就要稍高一些。4、缝制(如图2、图3所示)。彝族崇尚黑色,通常用青布(也就是黑布)缝制。用7尺或8尺青布料,把布料从幅宽对折处剪为对称的两截,再将两截布重叠,对折成4条边,用黑线缝上3条边,留一条长边不缝,然后将整个布条拉开,未缝合布条边朝下,然后对折定好中点,再分别对折,把折到一起的布在重叠点上缝合成四角形,将4条边的末端收到中点相连后,将整体翻到背面,将每个角折叠成由两个三角形形成的一个三角形整理成为一个正方形,后将4个三角形的中点线与等腰的边缝合,后将正方形的对角线从角上分出皱折,长度与边长相等,先把布裁剪成八块等腰三角形然缝制组成一个八边形,上角在帽顶中心相连。缝制完后,将帽套缝在编织好的篾筒上,帽檐要缝出褶皱,中部利用布料自然下垂及褶皱形成八个向外突出的角。5、装饰。装饰通常由佩戴者的家庭条件决定。⑨家支大、条件好的家庭常用玛瑙、珍珠等珠子类的饰物装饰,两边与帽子的两侧垂下,长出的部分或坠于胸前或绕于颈上条件不太好的家庭多用类似银制钱币的物品装饰于罗锅帽的顶部,如图4所示。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1:诺苏哦首传承人进行“编织”步骤

image.png

图2:诺苏哦首传承人进行“缝制”步骤

image.png

图3:诺苏哦首的底部(作者摄)

image.png

图4:搭配珠饰的诺苏哦首

注:图1、2、4由会东县文化局提供。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诺苏哦首的活态传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诺苏哦首在其传承与演进的历程中,呈现出现代化变迁的活态发展。如今的诺苏哦首在变迁与传承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它的别致造型及装饰受到广大彝族女性的普遍认同。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诺苏哦首的历史变迁

彝族女性的头饰不仅是一种服饰标志,也是一种规范,它潜移默化地指导和约束着彝族女性的行为。头饰的更换标志着彝族女性人生的重大分野,一个彝族女性一生中通常要经历3次头饰变化:第一次在成人之时;第二次在为人妻或人母后;第三次通常在60岁时。少女和妇女的头饰截然不同,生育和未育的帕帽之别,未成年女子和成年妇女的裙子与款式相异,约定俗成的换裙仪式等等,都表现了服饰的年龄特点。[4]诺苏哦首曾是已婚已育妇女的专用头饰,戴上诺苏哦首就意味着已嫁夫家,并育有孩子,是相夫教子,遵守夫家族规的标志;是妻子与母亲的双重身份标志,是家庭主妇的象征,同时也在族群中将这两种头饰比喻成智慧与权势的向征。[5]彝族妇女的头饰变化是一个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推进而逐步变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前,彝族妇女会佩戴哦首下田劳动,改革开放以后,她们认为戴着裙装不方便作业,故日常生活中不再佩戴诺苏哦首,而是佩戴用毛巾、花布或围巾包裹头部的哈帕来代替它。彝族妇女在不同年龄阶段佩戴的哈帕不一样:在7、8-13岁阶段,未成年小女孩佩戴的哈帕是用正方形的黑布折叠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后,沿发际线缠绕而成的;在17、18-30岁时期,年轻成年女性佩戴的哈帕是将约四指宽的竹片,按照头围大小制成一个圈,再用折叠成竹片相应的宽度的黑色或蓝色的布(长约3丈)将竹圈缠绕包裹起来;30岁以上的彝族妇女,佩戴诺苏哦首,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她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也只是佩戴由毛巾或花布制成的哈帕。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传统奴隶社会中,等级森严、贫富悬殊,服饰在质料、款式上等级特点十分鲜明,往往一眼看去便知其等第高低、身份尊卑。[6]诺苏哦首在彝族历史传统中是女性中较高地位的象征,只有地位高贵的妇女佩戴,与其华丽的花裙搭配,并配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饰物,以显示富有和高贵。因早期诺苏哦首不在大众民间盛行,故佩戴者范围小、人数少,沿袭至后来能制作诺苏哦首的妇女较少。解放后,随着彝族社会奴隶制度的瓦解,普通百姓的地位和生活水平提高,诺苏哦首佩戴者范围逐渐扩大,普通农村妇女也开始学习它的制作和佩戴,这才使得诺苏哦首逐渐在彝族百姓生活中流行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彝族传统服饰受到现代服饰的冲击,同时在劳动中佩戴诺苏哦首很不方便,彝族妇女只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时才佩戴它,渐渐地诺苏哦首淡出了妇女们的日常生活。近十年来,彝族妇女只在喜庆节日着盛装时才佩戴诺苏哦首以显庄重,平时,只有极少数中老年妇人佩戴。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诺苏哦首的活态传承

诺苏哦首在其现代化变迁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代风格和特点,它别致造型及装饰凝结着现代人对彝族头饰活态传承的智慧。现代诺苏哦首是当地人活态传承传统诺苏哦首的产物,它不仅得到彝族女性的认可、深受其他民族女性的喜爱,还拉近了民族服饰与现实生活、传统文化与时尚主流、审美态度与审美层次之间的距离,实现了适应现代经济、文化、社会的活态传承与发展。首先,诺苏哦首佩戴者的身份地位要求已不复存在。过去仅有已婚已育、地位高贵的彝族妇女有资格佩戴,如今不论年龄、不论婚否、不论阶层的任一民族的女性,只要喜欢,均可佩戴。同时,其制作者不再只有德高望重的彝族老妇人,而是由掌握诺苏哦首制作技艺的长者积极教授其儿女或有意学习制作技巧的年轻女性,这样更有利于诺苏哦首制作技艺的传承。其次,佩戴诺苏哦首的场合增多、范围扩大。从前诺苏哦首只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时佩戴,现在任何场合均可佩戴。再者,制作诺苏哦首的材料和色彩更加丰富。如今不同材质和颜色的布料和纸板、塑料等现代人工合成材料已取代了过去的青布和竹子两种主要材料。此外,最初的诺苏哦首无任何饰物,新中国成立后仅在重大节庆时添加少量银饰,而现在的诺苏哦首可根据佩戴者的审美和喜好添加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珠饰、绣花等装饰,使其更加美丽时尚。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诺苏哦首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而今非遗保护问题早已引起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关注和重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解释,就是“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由此看出,保护的目的不是原汁原味的保存,而是促进传统文化复兴。[7]如会东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和旅游局副局长LMK所言,对诺苏哦首的保护实际上是让它所承载的彝族服饰艺术形式、集体记忆、情感认同、传统技能等文化内容以活态的形态存在于一定的文化群体中。⑩近年来,会东县致力于构建当地的文化交流环境,使民族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一个有机成分,把以诺苏哦首为核心的彝族民俗因子植入当地文化活动和传播空间,创造出与各民族文化共生的新民俗文化活动形态。在会东县相关文化部门的组织下,2000年会东县成立了彝族诺苏哦首服饰演展队,俗称高帽队,并组织编排了以诺苏哦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对诺苏哦首服饰艺术进行了开发和宣传,创新设计出用于演展的诺苏哦首服饰720套。在这十几年期间,会东县几乎每年都组织群众文化专业技术人员,以诺苏哦首服饰艺术为基础,加强开发、创作出更多以彝族诺苏哦首服饰题材的艺术精品,扩大影响和宣传,诺苏哦首服饰已经成为会东县地方文化一张名片。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图5:穿着传统诺苏哦首服饰的彝族妇女

image.png

图6:穿着现代诺苏哦首服饰的各族女孩

注:图5、6由会东县文化局提供。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关于诺苏哦首活态传承的思考

诺苏哦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从民族服饰美学的角度讲,诺苏哦首已不仅是一种简单意义的服饰,它具有独特的造型、特有的传统制作工艺、合乎现代服饰美学的搭配,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诺苏哦首以其鲜明的特色成为彝族服饰珍品,已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第二,诺苏哦首作为会东彝族一种独特的民族服饰,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并延续着,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服饰文化。会东当地彝族妇女佩戴它,以此维护自己民族的服饰传统和文化,体现其民族服饰的创造性、唯一性,为本地彝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奠定了基础。第三,诺苏哦首自古演变至今,已不仅仅只是一种饰物,而是彝族妇女人生观、价值观、生产生活观、审美观的体现。这对于研究会东乃至凉山彝族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民族风俗、彝族妇女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作用等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诺苏哦首体现的是一种活态传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依赖存在的时代背景和物质基础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诺苏哦首的活态传承是非遗文化持有者根据生计环境的变化,对非物质文化的原生形态和构建的不断丰富和创造,正因为这一过程,使诺苏哦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出活态性、多样性和变迁性的特点。就诺苏哦首的内涵与特征角度来看,其本身就是接续演进、变幻不定的,是时空场域中客观存在并不断变迁的生命。诺苏哦首在演进过程中,每一个时段的存在都是其变迁时空序列中的相对的一个节点,有其独特的内涵与价值。因此,诺苏哦首的活态传承与变迁具有客观性、相对性特点。同时,诺苏哦首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变迁性:一是其文化持有者和其他人的认知在不断发展变化,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形态、原真建构的认知及发展创造,致使诺苏哦首的活态传承具有变迁性;二是事物发展遵循唯物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决定了诺苏哦首的活态传承在一定范畴内具有可变性。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虽然如此,相对的稳定性依旧是诺苏哦首活态传承的主要特征。相对稳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基础,也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下去的基础。非遗文化持有者根据生计环境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传承和发展均是建立在稳定性这一特征之上,而在非物质文化的整个演进历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活态传承。认识诺苏哦首活态传承本质的先决条件是把握诺苏哦首的活态特质,它包含诺苏哦首的本质属性、文化实质、存在生境、时空环境在内的整体状态,显示了诺苏哦首的文化本质与基本属性在时空生境中的演进过程相互关联。这种活态传承的实践是通过其历史传承、文化内涵、制作方式、存在形态及时空环境、社会功能、文化持有者及其文化属地等诸多要素构成,确保了诺苏哦首的非物质文化特质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对诺苏哦首活态传承的认知,需从其本质、属性、演进历程、历史时空关系等多个角度去探求。诺苏哦首活态传承的演进过程即是非物质文化优良传承演变的一个有效实证,是文化传承者根据本位文化与客位文化适应性发展及生存环境中作出活态传承发展的选择,是以非物质文化持有者会东县所迪彝族支系认同的以本位文化特点为主导要素的服饰文化。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非物质文化研究的诸多话语体系和研究视角中,活态传承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路径,也是研究者应当思考并持有的一种研究态度和视阈。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需要保护的前提,但“保护”不等于初民文化,也不是不变、停滞或停止,更不是土著文化乃至落后文化的代表和表述,而是非物质文化持有者选择适合非物质文化自身的发展道路。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专业性极强的实践过程,时空以及生境的变化检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活态性、原生态性、可行性、操作性,这需要我们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其自身发展演进的轨迹和遵循的基本规则,形成一种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的真正有生命力的活态传承。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结语

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直是学界研究热点之一,活态传承与非物质文化的邂逅为非遗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视阈,在非物质文化研究的诸多话语体系里形成了一个互动共生的研究视角和实践途径,也是研究者理应保持的一种基本态度和趋向,而对于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理应得到关注和研究。在历史纵向演进与共时社会发展中,文化持有者依据其所生存的环境,对其非物质文化给予活态传承。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存在的主要载体和基础都是物质的,具有事物发展的本质属性,而活态传承是一个流变演进的过程,是一种相对的状态,是变迁的传承。诺苏哦首的产生、形成、传承、发展是不同时期文化持有者对彝族服饰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发展的佳作,是多种文化因素互动、传承、创新、演进而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性、客观性、变迁性、原真性、地方性特点的彝族服饰文化。rB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释:
① 许以僖的《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头饰》以图文的形式对我国各个民族的头饰的形式;李春生在《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开篇时,就少数民族头饰的起源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对彝族头饰进行了简略的概述;周文杰的《论中国少数民族头饰的型制及象征意义》概括了中国少数民族头饰的型制类型,分析了头饰的部分成因以及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管彦波站在艺术起源的高度,在《文化与艺术: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研究》一书中,对少数民族头饰产生的思维基础与社会基础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少数民族头饰的丰富内涵和社会功能及其与生命礼俗、民族意识、图腾崇拜等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张明坤、徐人平在《云南彝族毕摩服饰中的审美意识探析》中介绍了毕摩做法时所戴的帽子。
② 吉木阿洛、巴且日火的《凉山彝族女性头饰的文化审美势态》认为凉山彝族女性头饰的变迁受到了政治文化浸染、地理环境及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陈煜鑫在《楚雄彝族头饰艺术研究》中分析了楚雄彝族头饰的分类与造型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和功能,探讨了楚雄彝族头饰与彝族服饰的联系及其在现代社会的设计运用;王永清的《凉山彝族头饰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简述了凉山依诺、圣乍、所地三个方言区的彝族头饰的风格特点,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简要分析;马山的《解析跨越千年的民俗艺术——凉山彝族女性头饰》从造型、色彩、图案、工艺四方面描述了凉山彝族女性头饰之美。
③“所迪”也写作“所地”,操“所迪”方言的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楚雄、禄劝、凉山的普格、布拖、金阳、宁南、会理、会东等地。
④ 支格阿龙是彝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位能征服一切的古代神化英雄,在《彝族创世志》、《物始记略》、《彝族源流》等彝族历史文献中,支格阿鲁也是一位集天文历算家、毕摩和君王为一身的具有非凡本领的伟大英雄人物。因方言不同或翻译不同,支格阿龙还有“支嘎阿鲁”、“阿鲁举热”、“支呷阿鲁”等多种译体。
⑤ 资料来源于田野调查期间对蔡兴荣的采访。CXR是《会东县民族志(1912-1990)》和《会东县民族宗教志(1991-2006)》的主要编写者,他的观点在当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⑥ 数据源自《2012年会东县统计局年报》。
⑦ 青布,一种黑色的棉布,色泽光亮。彝族是“以黑为上”,象征尊贵;同时用黑色可以翻一面更新。购买青布时,非尺量买,叠三角形,一折就算作一尺,以前用鸦片交换;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面上几乎没有那种青布卖了,彝族妇女就用一般的咔叽布代替。
⑧ 2-5年是竹子最佳的成长周期,此时的竹子韧性最佳,最适合编织。
⑨ 最初的诺苏哦首是没有装饰的,解放初期开始在节庆佩戴时添加少许银饰,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添加了珠饰、绣花等装饰。
⑩ 访谈对象:LMK;访谈时间:2014年2月21日下午4:00;访谈地点:会东县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和旅游局办公室。
参考文献:
[1] 许以僖.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头饰[M].香港:香港文汇贸易服务有限公司,1989.
[2] 吉木阿洛,巴且日火.凉山彝族女性头饰的文化审美势态[J].凉山大学学报,2003(1).
[3] 会东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印.会东县民族志(1912-1990)[M].1993.
[4] 陈熠鑫.楚雄彝族头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5]王永清.凉山彝族头饰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J].文教资料,2010(25).
[6] 马山.解读穿越时空的艺术——凉山彝族服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1).
[7]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J].文化遗产,2009(1).

作者简介:滕传婉(1985-),女,四川凉山人,现为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与民族关系。
原载:《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文字来源:网易号-早晚听书影子。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