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
作者 沙云生 2023-12-30
原出处:民族时报

gujisss1.jpg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是我国民族成份最多的边疆省份,25个世居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历史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民族文字古籍和口传古籍。
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初步统计,云南各民族民间藏有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0万余册(卷),口传古籍4万余种。根据中央抢救整理出版少数民族古籍的指示精神,云南从省到州市、县民族宗教系统先后成立了古籍办、民研院(所)、研究室或文教宣传科(股)专门负责民族古籍工作。此外,文化厅、社科院、档案局、文联、高校等也成立了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古籍保护。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目前为止,我省基本构建起了从省到州市、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或研究机构,少数民族文献古籍和口传古籍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专兼职人员队伍已达300余人。这些机构的建立,为云南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云南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深入持续发展。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十多年来,经过几代古籍人的刻苦努力和艰辛付出,云南的民族古籍工作硕果累累:一是抢救保护初见成效。迄今,全省已抢救保护民族文献古籍3万余册(卷),口传古籍1万余种。二是整理出版成绩斐然。2003年,《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纳西族卷》作为全国示范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之后《白族卷》《哈尼族卷》《回族卷》《苗族卷》《瑶族卷》也相继出版发行,随着今年9月我省13个民族总目提要的完成、上报国家民委全国古籍整理研究室,云南省承担的编目工作基本完成。大型少数民族古籍翻译、整理、影印著作《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彝族毕摩经典译注》100卷、《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100卷、《哈尼族口传文化译注全集》100卷、《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36卷、《云南文山壮族文献古籍典藏》10卷、《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云南少数民族古典史诗全集》、《云南少数民族叙事长诗全集》《云南民族古籍丛书》《云南少数民族绘画典籍集成》等的出版,并多项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第二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第二十四届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评奖金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及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根谱,做好民族古籍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对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构建民族团结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7年,国家民委下发133号文件《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全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通知对“十三五”期间全国的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做出了总体目标规划和主要任务分配。根据通知要求,结合云南的工作实际,下一阶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力。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扎实开展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基础性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普查、征集、抢救、保护工作,进一步摸清少数民族古籍家底、现状,加强云南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征集性抢救保护,深入开展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翻译出版工作,目前,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流失速度加快,除了因保存不当、无法释读等原因外,还由于云南地处西南边疆,部分少数民族古籍向国外流失,应重点关注边境、跨境民族古籍。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着力开展云南少数民族口传古籍抢救保护。云南民族众多,其中还有一部分民族无本民族文字,特别是我省8个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在这些民族中流传着数量庞大的、主要依靠民间传承人口口相传的口传古籍。但是由于人力、财力等各方面因素,这些流传于各民族中的优秀口传古籍还未得到很好的征集与抢救,需要加大少数民族口传古籍的抢救保护力度,重点实施云南省“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跨境少数民族和无文字民族口传古籍的收集整理编纂出版工作。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加紧实施少数民族古籍经典再造惠民工程。云南少数民族古籍大多散藏于民间,在民间传承和使用。但是,一方面,由于云南各民族古籍大多抄写于清代(有的更早),年代久,纸质老化,破损严重。又因在现代社会中难买到各民族古籍传统所用纸张,新旧更新困难,各民族古籍面临损毁和失传的多重危险。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古籍传承人普通缺乏传统文化书籍,缺书少纸的现象突出。因此,无论从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古籍的需要出发,还是从传承人的民族古籍传承需求以及各民族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考虑,实施少数民族古籍经典再造惠民已迫在眉睫,需要加大力度实施少数民族古籍善本珍本的原真性影印出版保护。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是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建设。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将古籍数字化管理,建立完备的数据库已成为现代化古籍保护的必经之路,它对及时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民族古籍文化具有深远意义。建设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图书馆,将我省馆藏和散藏于民间的少数民族文献古籍原件进行翻拍形成数字化文档,将传承人的传承仪式以及民间口头流传的口传古籍进行录音录像,建成含古籍原件、数字化图片、影音收录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现代化资料库和资源共享平台,确保更多正在流失的少数民族古籍能够得到科学的抢救保护。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是加快开展少数民族古籍修复工作及人才培养。云南作为少数民族文献古籍种类最多、数量较大的省区,古籍修复任务相当艰巨。很多古籍因自然脆化、酸化、虫蛀而日愈损毁严重,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只能坐视古籍的再次流失。因此,新时代古籍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立足于培养翻译、整理人才,还要结合时代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大力培养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实施少数民族古籍修复保护工程,培训、培养一批少数民族古籍修复专业技术人才。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是建立少数民族古籍传承基站,培养培训民族古籍传承人。在云南少数民族中,10个民族有本民族文字文献典籍流传,其他民族虽无本民族文字典籍,但有口传礼仪习俗文献流传。各民族文化以重大传统礼仪习俗为载体。而这些传统礼仪习俗典籍的传承和使用者就是民族古籍传承人。因此,在对各民族传统礼仪习俗和文化典籍进行再造的基础上,对各民族古籍传承人进行必要的传统礼仪习俗培训已成当务之急。从保持文化多样性和保护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角度看,在各民族聚居地区建立少数民族古籍传承基站应是促进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近年来,云南已对音乐、民俗、技艺、舞蹈、美术等门类的民间艺人实行了命名制度。参照此做法,加强对少数民族古籍传承人员的管理,建立少数民族古籍传承人员命名制度,肯定少数民族古籍传承人员的功绩,将有力地推动云南民族古籍传承保护事业健康发展。应加快建立少数民族古籍传承人培训培养命名工作机制,定期举办少数民族古籍传承人培训班,推动民族古籍的传承和传承人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高。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是加大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传承宣传力度。融通多媒体资源开展宣传,综合运用各类载体,统筹各方力量,创新表达方式,丰富文化供给,让少数民族古籍走近大众,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少数民族古籍的良好氛围。适当策划组织实施有关少数民族古籍文化遗产的巡展工作,不仅将展览送到全国大中小城市,送进民族地区、学校、社区、厂矿等场所,还要送到海外各国各地区,展现真实、生动、立体、全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少数民族古籍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明成果,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具有不可再生性,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刻不容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民族古籍抢救保护传承工作,是每一位民族古籍人不可推卸的职责与任务。sX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单位:云南省民族宗教委)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