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勇(1979.3—),彝族,讲师。2003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3年至今在红河学院工作,先后在《教育与职业》、《农业考古》、《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红河学院学报》等公开出版核心及其一般期刊上发表《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及其发展探究》、《哈尼族梯田生态文化特点及其现实意义》、《哈尼族梯田生态文化探析》等20余篇论文,立志于哈尼族文化研究。
龙倮贵(1963.9- ),彝族,1963年9月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县边僻的彝族乡村世袭七代毕摩祭司家庭。199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曾任过小学教师、民族文化工作者,现为红河学院教授,红河学院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三级教授;楚雄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及云南彝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毕节学院客座教授及彝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专著有《滇南彝族宗教习俗论》《红河彝族文化调查》《彝族原始宗教艺术文化初探》《彝族图腾文化研究》,译注出版有《吾查们查》、《红河彝族阿哩》《尼苏史诗》《尼苏婚姻溯源》,合著出版有《彝族原始宗教初探》、《滇南彝族原始宗教祭辞》《滇南彝族尼苏颇殡葬祭辞》《彝族原始宗教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図书馆藏彝文(儸儸文)文书解题》。其中《彝族原始宗教研究》和《彝族原始宗教艺术文化初探》分别荣获第一届、第二届红河州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并后者荣获第十五届云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三等奖。撰写发表学术文章《试析彝文文献中的彝族史学》、《红河彝族古代史研究》等百把篇百把万字。
《彝族传统哲学思想研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彝族传统哲学思想研究/杨勇、龙倮贵。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12;ISBN78-7-105-13687-2Ⅰ。①彝……Ⅱ。①杨……②龙……Ⅲ。①彝族——哲学思想——研究-中国Ⅳ。①B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09571号。
策划编辑:张宏宏,责任编辑:张宏宏。封面设计:金晔
出版发行:民族出版社;
经销:各地新华书店
版次:2014年12月第一版;开本:1/32;
字数:340千字;印张:13;
定价:35.00元;
内容提要:
彝族先民认为“为人求知识,求知识的都聪明。所有聪明人,都注重品德。”彝族人民重知识、求知识,以天、地、人三界作为求知识之对象,构建起完整的哲学体系。该体系既包括以天道、地道为中心的宇宙万物的起源、发展、归宿的认识论,又包括了人类的起源、发展、人的价值存在等的人生哲理。
宇宙起源问题上,有神开创说、神生说、自然演化说和阴阳八卦说等几种说法。按照其特点划分之,则有浪漫色彩的神生、神创说和富有哲理性构建的阳阳八卦说两种。
世界的发展遵循着“对立统一”的规律。在彝族传统文化中,把宇宙万物划分为阴阳、或公母、或雌雄等两大类,并贯穿与整个彝族社会传统文化,从而构成了彝族历代先民关于宇宙万物的存在、发生、发展为一体的“对立统一”的原始阴阳辩证观。
缤纷复杂的万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是一个系统的存在,彝族先民发展出了居于五行思想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系统论思想。而来自于彝族的天文学和人类起源学的五色文化则是对事物的辨别和分类,世间万物以不同的“色”来区别各种类的遗传变异特征。
时空回答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存在的空间。纵观彝族传统时间观念,在彝族先民中有模糊时间和具体时间两种。具体的时间概念离不开历史上曾创造并使用过人体历法、物候历法、十八历法、十月历法及当今阴历、公历等。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空间通常指四方上下。彝族对方位的确定,是根据太阳和星星与大地山川河流走向来确定的。
彝族的信仰世界中离不开神,长期以来,各地彝族,是与群神共舞的一个民族,是信奉多神崇拜且“万物有灵”的一个民族,神是至高无上的,神游善恶之分,惩罚邪恶是神的职责,变化无常是神的奥秘,公正、无私、善良、怜惜是神的品德。
中国哲学是关于人的学问,要回答人生问题,这在彝族哲学中亦有高度体现。彝族先民回答了人类的起源、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死、道德价值等问题。
目录
导言/1
第一章宇宙的形成/24
第一节原始宇宙的认识/32
一、宇宙与天地之间的关系/32
二、宇宙先于天地的存在/33
三、宇宙与天地的同时出现/36
四、宇宙形成之前的混沌状/37
第二节宇宙的诞生与形成/38
一、神创说/41
二、神生说/48
三、动物化身说/51
四、自然演化说/54
五、八卦说/61
第三节神在宇宙论中的地位和作用/71
一、宇宙形成的创身者/74
二、宇宙秩序的维护者/78
三、人类生老病死的主宰者/89
第四节宇宙形成中所揭示出的运动变化思想91
第二章天地万物的形成/97
第一节天地的形成与结构/97
一、天地的产生/97
二、天地的形状/104
三、天地的结构/106
四、天地的生日/113
第二节日月星辰的形成/114
一、太阳和月亮的形成/114
二、日食和月食的由来/122
三、星辰的形成/125
四、日月星辰的名称/127
第三节云雾雷电的形成/127
一、云雾的形成/127
二、雷电的形成/129
第四节人类及其万物的形成/130
一、人类的形成/130
二、人类进化说/150
三、彝文创世史诗《尼迷诗》的社会发展观/173
四、婚姻观念的发展/173
五、对兄妹成亲的巧妙处理/178
六、彝族先民对其他民族起源的认识/179
七、从彝族社会发展中透视出人类进化中的道德需要/182
第三章彝族阴阳观/191
第一节阴阳观的源和流/191
第二节彝族阴阳观认识论及其表现/193
一、彝族生产生活中的公母、雌雄观概念遗存/194
二、彝族历史文化学中的公母、雌雄的记载/197
附:《试析<爱佐与爱莎>中的阴阳哲学观212
第四章彝族五行观与五色观/232
第一节彝族五行观/232
一、彝族五行文化的一般概要/232
二、五行文化在彝族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和反映/239
三、彝族五行崇拜文化/243
第二节彝族五色观/250
一、人类起源与彝族族称中的五色文化/252
二、天文历法中的五色文化/265
三、宗教和民俗文化活动中的五色文化/270
四、医药卫生中的五色文化/270
五、文学艺术和工艺美术中的五色文化/274
六、彝族五色文化内涵及其象征寓意281
第五章彝族的时空观/287
第一节彝族时间观念/287
一、模糊的时间观念/289
二、具体的时间观念/295
第二节彝族空间观念/313
一、上下空间观念/313
二、阳间与阴间观念/318
三、东西南北和前后左右空间观念/323
第六章彝族神灵观和灵魂观及鬼观念/325
第一节彝族神灵观/325
一、彝族万物神灵自称体系/325
二、彝族神灵文化特质/333
第二节彝族灵魂观/337
一、灵魂观念的产生及其作用/337
二、灵魂观念的特点/341
三、灵魂信仰的主要表现/347
第三节鬼观念/358
一、鬼的由来/358
二、鬼的种类/361
三、鬼崇拜文化/364
第七章彝族生死观/370
第一节不会死的烦恼与死的由来/371
第二节万物生死的规律/377
第三节全人类及万物的生与死/380
一、全人类及万物的生/380
二、全人类及万物的死/388
第四节个体生命的生与死/382
一、个体生命的生/392
二、个体生命的死/394
第五节生死轮回观/396
主要参考文献/401
后记/408
导言
…………
第一,关于宇宙起源、人的起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等哲学思想和世界观,一方面反映在大量的史诗、神话传说中,如彝文创世史诗《勒俄特依》等,既是伟大的史诗、美丽的神话传说,又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因素。另一方面则反映在具有哲学著作性质的彝文献中,如彝文文献《宇宙人文论》、《训迪篇》等可以说是彝族的哲学著作。
…………
第二,就是宇宙发生论水、气是万物之源。彝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对宇宙万物是如何产生的也进行了天才的猜测。这方面的思想可概括为创世论和演化论这样两个基本的观点。……一是创世论。彝族先民认为天地是由某种外在力量创造出来的。……二是演化论。彝族先民认为天地万物是通过宇宙自身某种元素自行演化而成的。
…………
第三,人类起源论——人由“雪”演化而成。……彝文创世史诗《西南彝志》中也说“哎哺”形成人,把最初形成的原始人称为哎哺人。这种以阴阳对立的“哎哺”产生人类的观点是唯物的、辩证的。
…………
第四,天命论、血统论的社会观。历史上彝族统治者为了维持和巩固政权,竭力宣扬天命论、血统论思想。……天命论、血统论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凉山彝族统治者大肆宣传和利用天命论、血统论,使这种思想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凉山彝族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
彝族历史文献中反映的彝族传统哲学思想特点:第一,唯物本体论思想的朴素性;第二,辩证动因论思想的丰富性(一是世界是在运动中产生的;二是人类的产生,是世界运动的结果;三是人类社会在运动中进步;四是认识到事物矛盾因素的相互作用);第三、认识反映论思想的能动性(一是强调人的认识基础一身体器官;二是坚持人的知识是后天得来的观点;三是在承认感性认识基础作用的前提下强调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四是认识到主观能动作用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各民族的哲学思想。彝族先民在与中原文明的相互女流中不断相互吸纳,逐步共同创造中华文明。彝族先民以其特殊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和思维逻辑表达了其古老的哲学观念。彝族古代哲学包含着自然哲学理论和人文哲学观念。在自然哲学中既有宇宙创生论中的唯物主义立场,又有世界进化论中的辩证法思想。尽管是朴素的,却是丰富的。在人文哲学中既注重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劳动。也注重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哲学、道德等观念的传播与完善,从而成为彝民族的思想指导和精神依托。
后记
……
但彝族哲学思想,对我俩来讲,真可谓博大精深、高深莫测,遂有可望而不可及之感。于是在具体撰写过程中,由于我俩涉猎不广,学识有限,还有很多很好的,且很有必要的,很有趣的内容未完全涉及,确有挂一漏万之憾。同时,虽然对各种各样的彝族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的资料大多调查研究了,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在具体研究中,总觉得顾此失彼、或缺这缺那,无法凝练成一条顺畅的条链,还有很多观点和见地无法追根溯源,正本清源,也无法探讨其中一些哲学思想观点的根源、缘起、源流及其发展、演变、异流迹象,甚至不能自圆其说,于是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
此拙作虽已停笔了,但因自己学识不深,水平有限,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且不会少,敬请读者,特别是彝学界学人、同仁多多踢教和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