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古芒部境僰人悬棺
作者 陇兆麟 邓培基 2023-06-10
原出处:镇雄县政协网

对门坡上哟草青青,凿空整木哟寄我身。
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高挂悬岩哟避兽害,儿孙后代啊享太平。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僰人悬棺,是僰族人为了缅怀祖先,保护好祖先遗体,让祖先的尸身能够保全,能够洁净,使部族人心不会涣散,兴旺、强大,享受太平而实行的安葬风俗。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僰,古族名,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为中心的今川南以及滇东一带,称为僰侯国。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芒部,原来僰侯国之地,是僰人居住过的地方之一。古芒部的僰人悬棺,属川南以及滇东一带、乌蒙彝区、西南彝中的僰人悬棺。它是僰人悬棺群中的一个部分,是僰人悬棺葬俗不可分割的分支,在僰侯国疆域中占有很重要地位。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僰,泛称彝,西南彝中有名。僰人悬棺葬俗文化,是属彝族葬俗文化的一种。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oren2.jpg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僰人追踪

在古芒部这个地方,甚至在僰侯国这个地方,僰人没有留下自己的历史。汉籍记载的也很少。根据一些零星的、笼统的资料,对僰人历史追溯踪影,确实很困难。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川南的副戎州(宜宾为戎州),后为古宋县(古时宗州之意),有凌霄城(宋时建,与古芒部境界)、九姓丝城,是僰人聚居、峙雄称王的驻地,俗称僰人为九姓都掌蛮(都掌为都长,有山都长,水都长之称,是官名,实非族名,故曰俗称)。《古宋县志》称:九姓之称,其来甚远。汉前,有低牟苴者生九男,衍为九大族,区分九姓,蔓据滇黔及川南边地,划为九十九都,九姓支部各据一都,曰都长。今之羿子、蔡家子、仲家子、马湖子、土佬革、老僰、倮倮、耳子、苗子,皆其种也。这里,僰人或许就是“老僰”之后;“都掌蛮”或许就是僰人之后。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尔雅•释地第九》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注:九夷在东,八狄在北,七戎在西,六蛮在南。释:谓之四海者,孙炎云,海之言晦,晦闇于礼义也。按风俗通云,东方人好生,万物觝触而出。夷者觝也,其类有九,依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干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又,一曰玄兔、二曰乐浪、三曰高骊、四曰满饬、五曰凫叟、六曰索家、七曰东屠、八曰倭人、九曰天鄙。蛮者,风俗通云,君臣同川而浴,极为简慢。蛮者慢也,其类有八。李巡曰,一曰天竺、二曰咳首、三曰僬饶(饶,应为侥)、四曰跛踵、五曰穿曷、六曰儋耳、七曰狗轵、八曰旁春。戎者,风俗通云,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其类有六,李巡云,八曰旁春。戎者,风俗通云,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其类有六,李巡云,一曰饶夷、二曰戎央、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刚。狄者,风俗通云,父子嫂叔同穴无别。狄者辟也,其行邪辟,其类有五。李巡云,一曰月支,二曰秽貊、三曰匈奴、四曰单于、五曰白屋。按,李巡注尔雅本谓之四海下更三句云,八蛮在南方,六戎在西方,五狄在北方,故得此解。这里,《古宋县志》中的“老僰”,明显来源于“三曰老白”。“三曰老白”来源于“李巡云”,再无可追溯了。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礼记•王制》曰:“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不齿。”注:棘,当僰。僰之言福,使之福寄于夷戎,不屏于南北,为其太远。正义曰,僰之言僵者,按汉书云,西南有僰夷,知非被夷而读为偪者,以与寄文相对。寄非东方夷名,是寄旅之意,则僰亦非西方夷名,故以名为偪,迫于夷狄也。云不屏于南北,为其太远者,按汉书地理志云,南北万三千里,东西九千里。又帝王世纪,南北万三千三万六十八里,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古书上原文如此,作者认为有疑意)汉地既然则古,亦应尔。皆南北长,东西短,故郑此注云,不屏于南北,为其太远。这里,“棘,当僰”,与《康熙字典•木部》“棘,又与僰通”,则一致了。按《礼记•王制》正文“西方日棘”,与《尔雅•释地》李巡云“老白”,或许就是一个“僰”字了。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礼记•王制》曰:“东方曰夷,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泽。”这里,“西方曰戎”与上“西方曰棘”,“七戎在西”(戎类三曰老白)是一致的。按此,僰,当是西戎了。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说文解字》曰:“僰,楗为蛮夷也。”,楗,各本作犍,今依汉碑从木。司马相如传曰,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文颖曰,今夜僰中,皆西南夷。后以为牂牁楗为二郡。按楗为郡有僰道县,即今四川叙州府治也,其人民曰僰。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录《华阳国志》僰道县校注四,作僰人追踪的小结。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僰人)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之一。战国秦汉记载多言僰为西方民族,如最早的《吕氏春秋•恃君览》说:“氐羌呼唐,离水之西,僰人野人”,为西方之“无君者”。《礼记•王制》:“屏之远方,西曰僰”。司马相如称为“西僰”(《史记•司马相如传》)。《后汉书•种皓传》列僰为“岷山杂落”之一,但僰道为僰人之主要聚居区。秦汉设县以后,僰人多移徙。关于僰人之族属有三说:一说属羌系统。《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引晋徐广曰:僰,“羌之别种也”。现代学者多据此认为僰即今云南白族。一说僰即摆夷(今傣族),如师范《滇系》《檀萃》《滇海虞衡志》等俱将摆夷写作僰夷。又一说认为僰属濮僚系统,详蒙默同志《僰为僚说》(见《凉山奴隶制研究》)一九七七年第一期、一九七八年第一期)。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古芒部的僰人悬棺

僰人立国,约在西周,相传,僰人首领随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僰侯”,建立起“僰侯国”。以后,臣服于蜀。秦灭蜀,置僰道县,两汉、蜀、晋因之,不知何时废县。僰人在僰道地区的消逝,根据《平都掌蛮》的记载和对僰人悬棺的考察判断,初步确定是在明朝的中后期,距今四百多年了。现在的僰人悬棺,可能是五百多年了,确数应由专家鉴定。僰人悬棺之谜,应有科学的探索研究,把它揭开。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4年5月,一位“僰友”访问了古芒部瓦石料的官榜岩、白鬍岩两处僰人悬棺。这里,位于古芒部西隅,山河雄奇,景色迷人。乐安山,芒(部)珙(县)交界,五岳寺,蜀(川)滇(云)连天。老钱厂、新钱厂,山深林茂;小河沟、长滩河、水缓桥横。仙人撒网,睡佛长眠。官榜岩,棺木三口,棺架五付,合为八口。白鬍岩,棺架八付。两处合一山脉,凿洞立架悬棺者,两处居多,遍及岩壁,因棺和架毁坠,难以点数。抬眼望,凌霄绝壁,神奇壮观,鬼斧神工,扣人心弦。但见得:白鬍老翁千古笑,官榜题名万年玄(妙之意)。因题《满江红》词曰: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河长滩,合流处,泱泱水域。高峰起,白鬍欢笑,官榜名题。殊风异俗倚天葬,绝壁悬棺千古奇。故僰道,后代改戎州,传氏裔。彝中仁,①京师婢,②市构酱,③耕织业。文化辉先绪,历史遗迹。侯国江山今一统,中华盛世远非昔。乐清平,建设新乾坤,众心齐。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7年3月,“僰友”访问了古芒部旧洞的僰人悬棺。这里,位于古芒部北隅,与川南永宁交界。大龙塘、滇(云南)蜀(四川)界山,青峦连万里,碧波涌千层;符黑水,芒(部)永(宁)接流,对峡(山名)飞来灵仙官(山名),符黑一线牵云川。木梯岩瀑布,千尽飞流注黑水,一线木梯上青天。旧洞悬棺处,黑洞旷无边,粉壁耸半天。翠竹盘水秀,乌鸟绕空旋。旧洞岩山,削壁万丈,抬头仰天而望,七口悬棺入目。这是凿岩成穴,棺入岩穴的一种安葬形式。“僰友”只见岩穴和几口棺木之半,穴中棺木,尸身、随葬物等,则不可得而望也。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古芒部周边的僰人悬棺

1984年-1987年间,“僰友”还访问了古芒部周边的僰人悬棺。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芒部西界,访问了石门悬关。站在石门关上眺望,对面的崔家岩半壁石洞中,几具棺木横展,据说叫“滇僰悬棺”。又观看了“唐袁滋摩崖”。该袁滋摩崖,已由国家拨专款修建了“唐碑亭”。“僰人”甚感欣慰,抄录碑文而去。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芒部北界,访问了棺材铺、邓家岩、麻塘坝、狮子岩等处的僰人悬棺。在邓家岩挂棺的峭壁上,刻有一首诗: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谁家棺木挂悬岩?善良姊妹痛人怀。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雪菲芜草山呈笑,风吹松柏哭哀哀。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日花开陈祭礼,夜间星斗照灵台。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末二句,已风化,不识)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珙县洛表麻塘湾立有一块文物保护碑,碑文曰: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僰人悬棺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川人民委员会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九五六年八月六日公布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珙县人民政府立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僰人”走出古芒部,赴外访僰人悬棺,深感抢救少数民族遗迹,迫在眉睫,希望旅游观赏者、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民族工作者为抢救古芒部的僰人悬棺,探索研究僰人悬棺之谜献策献力。fz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释:
①《地理志风俗记》:“夷中最仁,有人道,字从人,为僰”。
②《西南夷列传》注,服虔曰:“旧京师,有僰碑”。
③《西南夷列传》:“独蜀出构、酱,多持窃出市夜郎”。
④《汉书•地理志》:“楗为郡南部,是故僰侯国”。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